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论声乐表演中的歌唱技巧与情感的完美统一
2025-09-29 02:23:25 责编:小OO
文档
经济研究导刊

ECONOMIC RESEARCH GUIDE

总第168期2012年第22期Serial No.168

No.22,2012由于声乐表演的特点,要求在声乐表演当中,歌唱者不仅要给观众呈现一种听觉的艺术,也要一种视觉的艺术,这就要求声乐表演者在歌唱中一方面要注意歌唱的技巧,另一方面还要注意歌唱中的情感表达,并且把两者有机合理的结合起来。

一、在声乐表演中要注意歌唱中的技巧

在歌唱艺术的表现中,个体的生理差异导致每个人拥有不同的音质、音色及音域,是歌曲艺术形象塑造的重要因素,具有声音的造型性。

歌唱发声技巧是歌唱者通过以上重要因素运用各种动作环节,在经过反复练习达到一种自觉性的条件反射、

一种下意识的动作方式后,借助这种动作方式,顺利地完成歌唱任务。歌唱技巧主要遵循三个原则:正确的发声、正确的呼吸、有共鸣的声音。

1.正确的发声。歌唱发声对于声乐技巧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喉头和声带,是歌唱的发声器官,是歌唱的核心部位,是通向整体歌唱的要塞,是打开歌唱艺术宝库的金钥匙。一般来说,歌唱时喉头位置应该比平时说话时偏低一些,有很多人把喉头处于吸气时的位置称为“水平位”。在歌唱训练中“打开喉咙”是十分重要的中心环节,它直接影响到声音的好坏。“打开喉咙”也就是将喉头稳定在正确的位置上,口盖积极向上收缩成拱形,舌根放松,平放在下牙齿后,牙关打开,下巴放松自然放下而稍后拉,这时候的喉咙是打开的。初学者可以通过“打哈欠”的状态来“打开喉咙”,“打哈欠”状态可以让口腔打开自然,放松,口盖抬起,口腔内空间增长增大。“哈欠”状态确实是打开喉咙的好办法,也使歌唱者保证了一个很好的演唱状态。还可以通过“微笑”状态来“打开喉咙”。我们讲的“微笑”不是光笑,而指的是把“笑肌”抬起来。“笑肌”抬起是要鼻、咽腔打开,大牙关打开,面部两边的笑肌呈微笑状,这样的微笑状态可以使你的喉咙打开,可以使你获得高位置的声音。中声区是唱歌的基础,没有良好的中声区,就谈不到其他的一切。中声区应该靠前,明亮,轻松流畅,

不费力,这样才能往上发展,为演唱高音打开通路。中声区的声音不要强求音量,而是要自然自如,要求音色优美和声音的灵活性。对于换声区来说,

必须运用某种方法才能继续往上唱。到了换声区,可以采用“倒抽一口气”的动作,就是歌者在唱到换声的音时,做一个倒抽一口气的动作,好像“吓一跳”的生理状态,让喉头稍向下,向后退让,以使口咽腔充分打开,同时将中声区歌唱时向上齿龈背后发送的气息,随着音高逐渐向上挪动,嘴也随着逐渐张开,此时声音感觉更向上,向更远的前方发送。这时声音就自然地进入了换声区。高音区常常出现在作品的高潮中,唱高音时,两颧骨要更积极开放,整个歌唱状态要更加积极向上、

兴奋。2.正确的呼吸。正确的歌唱离不开正确的呼吸,呼吸是歌唱的动力和基础。呼吸运用好,就等于完成好60%的歌唱。歌唱的吸气要用鼻子和嘴一起吸,则吸的深。有人以闻花来比喻歌唱的气息,吸气时口腔应当是放松的。歌唱时吸进的气不能一唱就全都跑光,而是吸气肌肉群与呼气肌肉群合作,将吸进来的气保持住,即吸气肌肉继续工作,使呼与吸相互配合形成对抗,在腰部周围产生压力。呼吸对歌唱的支持,就像拉琴的弓子和弦的关系,二者要对上劲,弓子好比呼吸,琴弦好比声带,二者很好的配合,就会发出好听的声音。对于正确的呼吸方法来说,胸腹式联合呼吸是目前被采用的正确呼吸,它也是符合生理条件的一种自然的深呼吸。这种呼吸可以吸进足量的空气,容量大,弹性也大,有利于控制和产生对声音的支持力量。这些都为气息有规律地、平滑地达到喉咙提供良好的可能条件。“胸腹式联合呼吸”的要诀是:放松—吸气—保持—控制呼出。所有字都一样,保持吸气状态来歌唱。用一个通俗的比喻来说,这个歌唱呼吸道理就像手风琴的风箱,拉开风箱气就进入,挤压风箱气就推出。这样不断的循环,以控制气息均匀呼出。吸气的方法简单的来说可以用闻香法。想象自己身处花丛中,深深的去闻花香,这就是歌唱的吸气,这样的气息才吸的深,在吸气的时候要注意鼻

收稿日期:2012-04-25

作者简介:刘嘉璐(1990-),女,甘肃兰州人,学生,从事声乐、管弦乐研究。论声乐表演中的歌唱技巧与情感的完美统一

刘嘉璐

(兰州大学艺术学院,兰州730000)

摘要:在声乐表演当中,给观众呈现的不光是一种听觉的艺术,也是视觉的艺术。因此,要求歌唱者不仅有动人的嗓音并掌握好歌唱技巧,还要有优雅大方的舞台表演风格,要把这两者完美的统一在一起,形成完整的艺术表现。

关键词:歌唱技巧;歌唱表演;情感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 (2012)22-0304-03

3.有共鸣的声音。共鸣所形成的声音质量变化,要比声带自身的发声能量大很多。歌唱的共鸣就是指歌唱发声时,由于气息冲击声带振动而发出的声音同时引起了人体内其他各共鸣腔体产生共振的现象。在歌唱发声时,应用混合共鸣的方法,掌握好共鸣在各声区里的混合比例,使各共鸣腔保持一定的平衡,使声音获得良好的效果。在唱高音的时候,头腔共鸣很重要,口腔、胸腔也要有;但是在唱中音时,声音要求圆润、流畅,这个时候口腔共鸣应多一些,当唱到低音的时候,声音低沉、浑厚,以胸腔共鸣为主体,掺入口腔共鸣和头腔共鸣。在歌唱发声中,只有及时地调节各共鸣腔体才能使歌唱声音统一、圆润、饱满,音色优美,色彩丰富。头腔共鸣感觉的获得是在口腔共鸣的基础上,把声波在硬腭上的集中反射点稍向后面移动一些,把下胛放下来,同时,软腭和小舌头也随之上抬,舌根则有放下一些的感觉,使口、鼻、咽腔之间的通道和空间更宽广些,声波沿着上腭传递向鼻咽腔、鼻腔和诸窦,引起声波的回荡。口腔共鸣是声乐发声方法之一。口腔共鸣的获得是要在发音时,口腔自然上下打开,笑肌微提,下腭自然放下,上腭有上提的感觉。基音通过声带附近的肌肉、软骨和气息的传送,使声波沿着硬腭向上齿背方向推送。这时,声波随着气息的推送离开喉咽部分流畅向前,在口腔的前上部分引起振动,声音即在硬腭前部集中反射,这时兼有鼻腔打开、畅通的感觉。胸腔共鸣是沿袭了科学尚不发达的19世纪的说法,是一种练声方法,一种声乐术语。胸腔共鸣感觉的获得是使咽喉部作半打哈欠状,发声时,下腭自然下垂,喉咽部适当开大一些,把在硬腭上声波振动的反射点移向下齿背上,使声波在喉头和气管附近引起更多的振动,再由气管附近传送到胸腔引起共鸣,这时,似乎感觉到是把声音唱到胸部去一样。要取得较好的歌唱共鸣,就要做到发音器官各部分很好的协调与配合。

二、在声乐表演中要注意歌唱中的情感表达

歌唱活动是人类情感的表现,积极的情感状态不仅是艺术表现的基本要求,而且也是解决呼吸、发声、语言等声乐技术问题的辅助条件。歌唱活动中情感的表现是内在和外在刺激的结果,也是一种复杂的情感变化过程。这一过程,我们可以从歌曲的构成中找到其发展轨迹。一方面,歌曲的音乐属性是通过旋律的起伏、节奏的变化以及和声与伴奏的配置来营造气氛和塑造形象;另一方面,歌曲又通过歌词,与旋律共同构成了特定的情境和情感。歌唱者要想充分的表现歌曲特定的意境,就必须要设想自己所处的特定情境以及情绪饱满的歌声来感染听众,真正达到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歌唱活动对歌曲的第一步——

—理解,第二步——

—表现,即对作品思想感情的领会和想象,再通过嗓音的创造,把这种思想与情感向观众描绘和表露出来。这种理解通过演唱者的表现能达到一种艺术境界,也就是通过嗓音塑造的声音形象来完成艺术创造的全过程。歌唱艺术表现的全过程意味着要从深入分析歌曲的内涵开始,通过情感想象和情感理解,最后达到情感的真实表现以及与欣赏者的情感共鸣。准确而创造性地表现歌曲中的思想内容和情感,是歌唱艺术的灵魂与根本所在。

音乐是表演艺术,一个歌唱家需要有分析、理解作品内容和体验作品感情的能力,并且会用歌声去表达作品的内容、思想感情,这是歌唱者应当具备的表现能力。歌唱的表现能力是多种智慧、能力的综合:(1)对音乐作品中所反映的生活及人物的思想感情、神态和事物的内涵有观察、分析、理解能力;(2)对音乐语言、音乐表现手段所表现的感情有感受、体验和认识能力;(3)善于运用歌唱的技能技巧,把所理解的内容、感受的情感用歌声表现出来的表达能力。如果歌唱者没有分析、理解、感受、表达歌曲的能力,纵然有好嗓子,却因唱出来的歌很冷静,很平淡,虽背得很熟,就是不感人,也就达不到歌唱艺术的目的和要求。因此,歌唱者要善于感受、体验歌曲的情感,领悟其内涵,用歌唱技能、技巧把它表现出来,这是使歌唱富有艺术表现力的非常重要的方面。

在歌唱艺术中的情感体现,是通过演唱者对作品的二度创作充分表现展现情感的丰富面。演唱者应该深入地观察、体验生活,丰富生活阅历,提高自己对音乐作品的理解能力和感情的表现力。面对新作品的时候,要做全方位、细致的分析,除了歌词内容以外,还应该考虑到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作者本身的生活经历以及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体会作者创作的本意,利用声音的刚与柔,强与弱,亮与暗以及收与放来表达所塑角色的不同情绪,准确的表达出作品的内容和艺术风格,对作品做出艺术性的二度创作。

形体语言是歌唱情感表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歌唱中,我们要做到“全身歌唱”。在表达情感时,要拥有一个松而不懈的良好的歌唱姿势,还要善于观察生活,使形体语言的表达符合作品中人物的年龄、身份、性格特征等。在表达情感中,换气也是一个需要的组成部分。当你在演唱某一首具体作品时,对换气点的不同处理可以使歌曲达到不同的艺术效果。在歌唱中的换气应当与你所演唱的歌曲情绪相一致。欢快的歌曲,换气应当欢快、灵活;抒情歌曲,换气就应当平稳;而进行曲风格的歌曲,换气要沉着。这样才能更好的把握歌曲中的情感,更好的反应给观众。歌唱艺术就是音乐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它的情感表现是以音乐语言为基础的。它是通过旋律、速度、节奏、声音、力度、音色等演唱要素直接表现情感。起伏跌宕、抑扬顿挫的旋律,最生动地传达着演唱情感。旋律运动与人的情感动态是一致的,在动人的旋律中,人的生命力与情感得到充分的体现。速度和节奏是演唱生命的韵律,速度和节奏的快与慢、张与驰的变化,都是直接表现着情感的变化,速度和节奏快就会表现出热情、活泼的情感,速度和节奏慢就会充满忧伤、深沉和悲痛的情感,中速表现出了雄伟、庄严的情感。不同的速度、不同的节奏表现出的情感各有差异。在表达情感时,不仅要注意艺术性,还要注意情感表现得真实性。俄罗斯著名音乐家穆索尔斯基指出:“我的音乐应该是人的语言及其各种微妙之处的艺术再现,也就是说人类语言的声音,作为思想的表露,应该毫不夸张,毫不勉强地化为真实、准确,而又是具有艺术价值的,具有高度艺术价值的(下转313页)(上接305页)音乐。归根结底,声乐演唱艺术,就是演唱者运用一切艺术手段和技巧,有效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情感。

三、声乐表演应是歌唱技巧和情感的完美融合

美好的歌唱都是需要优美的声音为基础,优美的声音则来自于熟练的技巧,而最后则需要情感来统领技巧。歌唱中,倘若歌唱者缺乏激情,不以情感带动发声,不仅不能使自己的歌唱技巧得到发挥,而且还可能带来一些不应有的缺陷。歌唱中有时出现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歌唱者没有进入歌唱的情感当中,没有全身心的投入所致。声音优美不是歌唱艺术的最终目的,歌唱艺术的最终目的是精神的体现,是传递情感的载体,因此我们在歌唱艺术的表演中必须充分重视情感表现的重要性,不能光要求声音,在歌唱过程中,要理智的、合理的、巧妙的、科学的运用声音技巧,来准确表达演唱作品的思想和情感,使美妙的歌声通过情感表现出来。出色的演唱技巧与真挚的情感表达是完美歌唱艺术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歌唱中,技巧与情感都占有同样重要的地位,两者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缺一不可。有技巧而无情感的演唱只是一种技术卖弄,毫无艺术感染力;有情感而无技巧的演唱则根本谈不上是歌唱艺术。因此,歌唱者必须在熟练掌握歌唱技巧的基础上注入丰富的情感,通过深入理解歌曲作品的要求去塑造自己的声音,这样才能生动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以优美的歌声去感染人们的心灵。

[责任编辑陈鹤]

的课堂中,我却经常把学生晾在一边,有时候学生刚刚回答我提出的问题,我就会很快说出备好的答案。这样一来,学生非但不能参与到对问题的思考和回答中去,反而容易造成学生对问题的麻木和对教师自问自答的依赖性,那么,久而久之,学生思考的能力也会逐步丧失,教学效果更难进一步提高。

英语课堂提问中出现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在此不进行一一列举。我们深知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课堂提问的效果,所以要对这些问题给予充分的重视,找出适当的解决办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提高英语课堂提问有效性的方法

课堂提问是一项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只有双方都完全投入,才会有较好的效果。然而,课堂提问中存在的这些问题也正是许多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深深思考并力求去解决的问题。以下谈几点课堂提问的改进办法。

1.合理地设计问题。课堂提问问题的设计,首先,要围绕教学目标和学习要求,按照教学内容的逻辑顺序,由浅及深地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如知识水平问题,发散性思维问题等。其次,设计的问题要难易适中,深浅适度,提出的问题最好位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对不同程度学生提出的问题和要求是不同的。第三,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善于设计问题的变式,提问的形式也应多样,一个问题要从多个角度来问,这样以便促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2.提问的目的要明确。要想达到提问目的明确,首先,应尽量避免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信口开河,要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突出教学质量。其次,教师提问要做到适时适度,灵活多样。在恰当的时机,运用合适的提问方式,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内化。这样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要及时进行评价和总结。课堂提问的目的在于检查教学效果,巩固学习成果。因此,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其发言给以分析并作出客观评价,肯定正确的部分,纠正错误的部分,使问题有明确的结论。同时,教师还要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进行及时的归纳和总结,这样有利于学生知识的系统,认识的明晰,思维的深化。此外,英语教师在提问时,还要面向全体学生提问,提问的语言要准确,发音要清晰,提问的态度要温和自然。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如果能够注意到这些方面,那么教学效果和质量会不断得到提高。

总之,建立并完善高效的英语课堂提问并非一朝一夕的事,需要我们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去探索和发现,善于总结并及时改进不足之处。相信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高效的英语课堂提问一定会提高上来。

参考文献:

[1]蔡慧琴.有效课堂教学策略[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

[2]李宝峰.教学技能理论与实践[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8.

[3]赵敏霞.教师课堂提问新探[J].北京教育,2003,(11).

Discussion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Classroom Questioning in English Class

ZHANG Wei-wei,LIU Ke

(Huanghe Science&Technology College,Zhengzhou450063,China)

Abstract:With the reform of the new curriculum,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effective English classroom questioning. M any people think that teachers’capability to make a proper use of questioning can directly influence classroom teaching effect.Therefore, in order to conduct English classroom questioning effectively and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it is imperative for English teachers to under-stand the importance of questioning,pay attention to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ry to find the solutions about English classroom questioning. Key words:English classroom questioning;effectiveness;methods;teaching effect[责任编辑陈鹤]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