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自考计算机网络原理历年填空题汇总
2025-09-29 02:21:09 责编:小OO
文档
2012年4月

25.计算机网络各层次结构模型及其协议的集合称为_ 网络体系结构_____。

26.计算机网络按照交换方式可以分为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和_分组_____交换网。

27.网络的可靠性一般通过_确认_____和重传机制保证。

28.Ad hoc是由一组用户群组成,不需要__基站____、没有固定路由器的移动通信网络。

29.采用曼彻斯传输1比特数据需要__2____个信号状态。

30.信道中固有的、持续存在的噪声称为__随机____噪声。

31.HDLC帧格式中标志字段的比特模式是_01111110_____。

32.RIP采用的距离度量方法是_站点计数_____度量。

33.Internet中将IP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的是_ARP_____协议。

34.传输层的主要功能是负责__应用进程____之间的端-端通信。

35.用户E-mail地址的格式为:用户名@___主机域名___。

36.广播信道的动态分配策略包括_ 随机_____访问和控制访问。

37.IEEE802.3标准定义的介质访问控制方法是__CSMA/CD____。

38.FTP控制连接所用的端口号为__21____。

39.100BASE-T的传输介质为非屏蔽双绞线,其最大段长度为__100____米。

2011年7月

25.与网络拓扑结构选择紧密相关的两个主要因素是传输介质的选择和_介质访问控制方法___的确定。

26.无连接服务的特点是每个分组都要携带完整的__目的地址____,且各分组在通信子网中是传送的。

27.ITU建议的2.048Mbps速率的PCM载波标准称为___E1___载波。

28.HDLC中监控帧的帧类型标识位的值是__10____。

29.一条虚电路在节点间的各段物理信道上传送分组均要占用一条__逻辑信道____。

30.路由选择中的基本操作是最佳路径的判定和__网间信息包____的传送。

31.TCP连接的建立采用__三次____握手协议来实现。

32.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所使用的端口号是__25____。

33.与一个B类IP地址相对应的默认子网掩码是_255.255.0.0_____。

34.SMTP通过用户代理程序和__邮件传输代理____程序实现邮件的传输。

35.在HTTP中通过__URL____来标识被操作的资源。

36.IEEE 802.3规定MAC帧中采用的差错校验方法是__CRC循环冗余码____。

37.蓝牙技术支持的数据传输速率最高可达_1Mbps_____。

38.ATM技术中恒定位速率(CBR)业务采用__面向连接____的工作方式。

39.Net Flow技术是一种典型的基于__核心____模型的L3交换解决方案。

2011年4月

25.与网络拓扑结构选择紧密相关的两个主要因素是__传输介质________的选择和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确定。P12

26.网络中采用的传输技术分为广播方式和___点对点式___________。

27.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OSI参考模型共分____七______层。

28.传输层的主要功能是负责应用进程之间的____端到端______通信。

29.时分多路复用既可以传输数字信号,也可以同时交叉传输____模拟信号______。

30.HDLC中信息帧的帧类型标识位的值是___0___________。

31.路由选择中的基本操作是___最佳路径_______的判定和网间信息包的传送。

32.常用的静态路由选择算法包括:最短路由选择算法、___扩散法___________和基于流量的路由选择算法。

33.B类IP地址中用于标识网络地址的比特位数是_____14_________。

34.SMTP通过__用户代理________程序和邮件传输代理程序实现邮件的传输。

35.万维网(WWW)采用的I作模式是___客户机/服务器(C/S)模式_______。

36.IEEE 802.3规定的MAC帧的最短帧长是__________字节。

37.IEEE 802.11g的数据传输速率最高可达_____54Mbps_________。

38.ATM中的两种信元头格式分别对应____用户-网络接口(UNI)__________和网络节点接口NNI。P220

39.Fast IP技术是一种典型的基于__ 边缘多层混合交换________模型的L3交换解决方案。

2010年7月

25.计算机网络中的资源子网负责信息处理,通信子网负责全网中的___信息传递________。

26.TCP/IP参考模型中与OSI模型网络层对应的层次是___互联层________。

27.ITU建议的E1载波标准的数据传输速率为____2.048Mbps_______。

28.若N相位调制的调制速率为B,则该信道的数据传输速率的计算公式为___B*log2(N)_______。

29.ADSL将本地回路上供使用的频谱分成三个频段的技术称为____频分多路复用_______。

30.对二进制信息1001101进行偶校验,则生成的校验信息位是____0_______。

31.链路控制规程中异步协议的信息传输单位是___字符________。

32.采用“确定超时策略”预防拥塞的网络协议层次是___传输层________。

33.ATM信元中信息段的长度是____48个字节_______。

34.在因特网中用网络地址判断两台主机是否在同一子网时需使用___子网掩码________。

35.在HTTP中用统一资源定位器URL标识____被操作的资源_______。

36.协调网络节点的行为并决定广播信道使用权的协议称为___介质访问控制协议________。

37.千兆以太网物理层协议1000Base—SX采用的传输介质是___多模光纤________。

38.无线局域网中用于实现介质资源共享所采用的协议是__CSMA/CA(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防止)_________。

39.建立虚拟局域网的交换技术有端口交换、信元交换和___帧交换________。

2010年4月

25.所谓“三网合一”所融合的三网包括传统电信网、计算机网络和__广播电视网络____。

26.为了满足多媒体信息的传输要求,多媒体网络必须要满足交互性和__实时性____。

27.环型拓扑网络采用的控制策略是_分布式_____。

28.OSI参考模型包括的三级抽象是体系结构、服务定义和_协议规范_____。

29.TCP/IP参考模型的最底层是__主机-网络层____。

30.物理层规范EIA RS-232C对信号线的命名方法采用____字母组合__。

31.数据链路层连接的建立、维持和释放被称作__链路管理____。

32.引起传输差错的噪声分两类,一类为冲击噪声,另一类为_随机热噪声_____。

33.网络层实现的最基本功能是__路由选择____。

34.拥塞控制的任务是确保通信子网能够承载所到达的__流量____。

35.作用于网络层,提供网络层的协议转换,在不同网络之间进行分组的存储与转发的网络互连设备是__路由器____。

36.TCP段结构中端口地址的比特数为__16____。

37.DNS是一个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它的三个组成部分是地址转换请求程序、域名空间和__域名服务器____。

38.局域网中负责差错与流量控制的子层是_LLC子层_____。

39.IEEE802.3的MAC帧中,目的地址字段为全“1”表示___广播地址___。

2009年7月

25.在我国通信、计算机信息产业及广播电视领域中,具有影响的三大网络是电信网络、广播电视网络以及__计算机网络_____。

26.全光网是以光节点取代现有网络的__电节点_____。

27.星型拓扑结构网络的节点执行的通信控制策略是_集中式控制策略______。

28.计算机网络各层次结构模型及其协议的集合称为_网络的体系结构______。

29.TCP/IP是一组协议的代名词,一般来说,TCP提供的是传输层服务,而IP提供的是__网络层服务_____。

30.用RS-232C接口将两台近地DTE设备连接时所使用的连接电缆称为__零调制解调器_____。

31.在数据链路层最常用的两种流量控制方案是滑动窗口机制和_停止等待方案______。

32.利用差错控制编码进行差错控制的方法分为两类,即前向纠错FEC和__ARQ(自动请求重发)_____。

33.在数据报操作方式中网络节点要为每个数据报进行__路由选择_____。

34.当网络负荷增加到某一值后,网络的吞吐量反而下降的现象称为_拥塞现象______。

35.提供传输层及传输层以上各层间的协议转换的网络互连设备是_网关______。

36.在Internet中,传输地址包括IP地址和_主机端口号______。

37.DNS是一个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它的三个组成部分是地址转换请求程序、域名服务器和_域名空间______。

38.IEEE802标准中与介质无关的子层是_LLC______。

39.IEEE802.3的MAC帧中,目的地址字段的最高位为“0”表示__单个地址_____。

2009年4月

25.ARPANET的主要目标是借助于通信系统,使网内各计算机系统间能够__共享资源______。

26.宽带网络的骨干网又称为核心交换网,它是基于__光纤通信系统______。

27.总线拓扑结构的网络中一次只能由一个设备传输信号,通常采用的控制策略是__分布式控制策略______。

28.为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的集合称为_网络协议_______。

29.OSI参考模型网络层中的协议数据单元常被称为____分组____。

30.目前最常用的、经典的物理层协议是___RS-232C_____。

31.在数据链路层最常用的两种流量控制方案是停止等待方案和___滑动窗口机制_____。

32.差错控制编码分为检错码和纠错码,而ARQ方式只使用___检错码_____。

33.在OSI参考模型中,网络节点中的最高层是__网络层______。

34.不用测量也不利用网络信息,只按某种固定规则进行路由选择的算法是__静态路由选择算法______。

35.提供数据链路层的协议转换,用于不同或相同局域网之间的网络互连设备是___网桥_____。

36.在Internet中,传输层的两种编址方式为平面结构和___分级结构_____。

37.DNS是一个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它的三个组成部分是域名空间、域名服务器和__地址转换请求程序______。

38.OSI/RM的数据链路层功能在局域网参考模型中被分成介质访问控制子层和__LLC(逻辑链路控制子层)______。

39.IEEE802.3的MAC帧中,前导码中每个字节的比特模式为_10101010_______。

2008年7月

25.ARPA网中使用的数据交换方式为__分组交换_______。

26.目前通过电话双绞线上网的主流数据速率为56Kbps,其物理极限为__Kbps_______。

27.光纤信道采用的多路复用技术为____波分多路复用________。

28.在OSI参考模型中,网络层的协议数据单元通常被称为___数据包(分组)_____。

29.无线网中的多址接入方法主要包括FDMA、TDMA和_____CDMA______。

30.从突发错误发生的第一个码元到有错的最后一个码元间所有码元的个数称为突发错的___突发长度_____。

31.在移动通信中,用移动主机这一术语代表两类主机,即迁移主机和____漫游主机_____。

32.通信子网中的拥塞现象严重到导致网络通信业务陷入停顿的现象称为__死锁现象_____。

33.IPv6简化了IPv4的报文头部格式,将字段数从13个减少到______7个_____。

34.Internet上的顶级域名分三类,即国家顶级域名、国际顶级域名和_____通用顶级域名____。

35.在IEEE802标准中,将专门设置的用于网络互连的层次称为_网际层_______。

36.IEEE802.3MAC帧的前导码中每个字节的比特模式为____10101010_______。

37.蓝牙的核心协议包括基带、链路管理、逻辑链路控制与________适应协议___。

38.非对等结构的局域网操作系统的设计思想是将节点计算机分为网络服务器和_____网络工作站_______。

39.在网络安全中,报文认证过程需要证实报文内容没有被改变和报文的来源是__可信的_____。

2008年4月

25.被称为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里程碑的计算机网络系统是______ARPANET_______________。

26.目前电话双绞线上网的主流数据传输速率为______56Kbps_______________。

27.计算机网络按其交换方式,可分为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和_______分组交换网______________。

28.OSI参考模型中数据链路层的协议数据单元通常被称为_____帧________________。

29.蜂窝移动通信网涉及到OSI参考模型的物理层,数据链路层与____网络层_________________。

30.引起数据传输差错的噪声分为随机热噪声和_______冲击噪声______________。

31.在移动通信中对于那些离开了原始站点还想继续连接网络的主机称为_____移动主机_________。

32.当到达通信子网的分组数量过多,导致网络性能下降的现象称为____拥塞现象_______________。

33.IPv6将IP地址的长度从32bit增加到了____128bit_________________。

34.域名系统DNS由三部分组成,即地址转换程序、域名服务器和______域名空间_______________。

35.IEEE802标准中的LLC子层规定了三种类型的链路服务,即无确认无连接服务,有确认无连接和_________有确认的面向连接服务____________。

36.IEEE802.3MAC帧的起始定界符SFD的比特模式为____10101011_________________。

37.蓝牙1.0标准的核心部分规定的是设计标准;而协议子集部分规定的是__运作性准则____________

38.局域网操作系统中最安全、最基本的网络服务功能是____文件服务_________________。

39.在网络安全中,防止数据不受主动攻击的保护措施称为______报文认证_______________。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