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2008—2012中国财政与货币
2025-09-29 02:22:29 责编:小OO
文档
中国近年货币与财政总结分析

   看了一些资料,总结出,我国的财政在2008——2012一直是积极地;但是货币发生了改变,2008是一个变化点,2011年是另一个变化点。从1998到2007年,我国一直实行稳健的货币,是因为稳健的货币比较有灵活性,有助于更加积极妥善地处理好稳增长、调结构和防通胀三者之间的关系。1998-2002 年主要是防止通货紧缩,2003-2007 年主要是防止通货膨胀。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连续采取适度宽松的货币。2011 年货币是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

阶段:

一、08年7月以来 稳健的财政和从紧的货币

二、08年9—12月稳健的财政和适度宽松的货币

09年10年12月 积极的财政和适度宽松的货币

三、11年—12年积极的财政和稳健的货币

具体工作

2008年7月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剧、国内通胀压力减缓等情况,中国人民银行调整金融宏观措施,连续三次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两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取消对商业银行信贷规划的约束,并引导商业银行扩大贷款总量。2008年11月5日,常务会议根据世界经济金融危机日趋严峻的形势,要求实行积极的财政和适度宽松的货币

2009年7月23日,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要继续把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保持宏观经济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和适度宽松的货币

2011年我国将实施积极的财政和稳健的货币。保证重点建设项目贷款需要,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着力提高信贷质量和效益。要积极扩大直接融资,引导和规范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央行要求:2011年继续实施适度宽松货币

2011年财政货币转向一松一紧,积极的财政和稳健的货币,货币转为稳健,是应对新形势下通胀预期和压力所必需的总量措施,财政方面应予以必要的配合。

具体措施:

1.根据凯恩斯理论,投资主要是通过乘数效应刺激经济增长。扩大投资主要是靠财政支出和转移支付两个方面,投资直接形成有效需求和购买力,一方面投资以乘数级效应增加国民生产总值,另一方面通过转移支付增加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增加他们的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投资对于当前增加就业机会和促进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我国为应对金融危机进行4万亿投资,2009年第一季度便开始了大规模投资计划,这些投资引导和带动社会投资增长,从而刺激经济增长,为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2.积极财政的另一个主要措施是税收杠杆。2009年起我国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减轻了企业的负担。目前我国实行的转型,有效刺激投资和消费的回暖,为我国企业渡过金融危机起到了积极作用。自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为缓解纺织企业的困难,稳定出口,保障就业,我国已多次提高出口退税率并不断扩大出口退税范围和项目。2008 年起实施新企业所得税法,统一内外资企业的税率,标准税率由原来的33%将为25%,并在企业所得税方面增加了更多的优惠,体现了公平税负的理念;同时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进一步减轻了个人税收负担,对刺激我国国内需求具有一定的作用。

4.实施积极财政很重要一点是扩大投资,而又不能增加微观主体的税负负担。而这时只能靠发行国债来实施积极财政。为了应对金融危机,我国增加了国债的发行量,并且允许发行地方债券进行融资,增加地方投资。

5.央行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至2010年10月多次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增加流动性,保持经济增长和稳定市场预期的信号。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