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2020届高三语文一轮复习 诗歌鉴赏-修辞手法 学案
2025-09-29 02:25:13 责编:小OO
文档

编号课题诗歌鉴赏之修辞手法周次 
主编人 审核人 审批人 课时1
姓名 班和组 组评 师评 
学习

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并掌握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

2、明确赏析诗歌修辞手法的提问方式

3、明确解题思路,掌握答题步骤,培养规范答题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总结规律,掌握解题思路和方法。

2、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成果——-方法总结——当堂检测——探究质疑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精心咀嚼古诗,提高审美情趣。
学习

重点

目标2、3

学习

难点

目标3

学法

指导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自主检测】

一、常见的修辞手法有哪些?

二、你能准确说出下列诗句的修辞手法及效果吗?

1、“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琵琶行》

2、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李商隐《无题》

 

3、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白居易《琵琶行》

 

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5、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6、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杜牧《题乌江亭》

 

7、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刘禹锡《竹枝词》

 

8、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三、修辞常见的设题方式有哪些?

 

【典题导练】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书湖阴先生壁二首(选一)   

茅檐长扫静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①送青来。

【注】①排闼:闯进门来。闼,小门。

问:“两山排闼送青来”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结合全诗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分)

 

 

2、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

雨后池上   刘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

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

(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5分)

 

 

 

 

 

【方法引导】总结修辞类试题的答题步骤。

 

 

 

 

 

 

 

【巩固训练】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定林①   [宋]王安石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但留云对宿,仍②值月相寻。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注】①定林:寺院名,位于金陵(今南京)。作者罢官后常到此游憩。②仍:又。

(1)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5分)

 

 

 

 

 

 

2、              秋斋独宿               【唐】韦应物

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

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

和韦苏州①《秋斋独宿》        【金】招兵问

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

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

【注】①韦苏州:即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

(1)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4分)

 

3、阅读下面这首曲词,然后回答问题。

【折桂令】问秦淮

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

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1)“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分)

 

4、阅读下面的这首诗,回答问题。(6分)

             晓至湖①上       【清】厉鹗

出郭晓色微,临水人意静。

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

  折②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

稍见初日开,三两列舴艋。

 安得学野凫,泛泛逐清景③。

【注】①湖:杭州西湖。②折:弯曲。③景:影。

(2)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3分)

 

 

5、                 未展芭蕉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

 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元好问(金)【七言 绝句】

  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

  爱惜芳心莫轻吐, 且教桃李闹春风。

1、这首词描写的都是         状态的植物,均以        一词表达诗人的爱怜之情。

2、简要分析这两首诗的表现手法。(5分) 

 

课上小结收获 

 

 

存在问题 

 

 

 

 

 

 

诗歌鉴赏 修辞答案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比喻  2、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拟人

3、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岁不闻丝竹声。借代    4、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对偶

5、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比喻  夸张      6、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反问

7、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双关      8、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对比

【典题导练】

1、该句使用了拟人的手法。(1分)写开门见“山”,“两山”似迫不及待地把苍翠的山色“送”进门来。(点明拟人具体内容,1分)化静为动,化无情为有情,赋予山以灵性,生动地写出了田园风光的盎然生机。(2分)写出了诗人身处其间的愉悦,表现了诗人对这种美好的田园生活的喜爱之情。(2分)

2、答:步骤一:用了比喻手法;   步骤二:把水面比作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槛柱,生动形象地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   步骤三: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方法引导】总结修辞类试题的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步骤一)

2、结合诗句内容解释怎么用这种修辞手法。(步骤二)

3、这种修辞手法的描写效果以及如何有效地传达出诗人感情。(步骤三)

【巩固训练】

1、宿”和“寻”皆为人的动作,运用拟人手法,把“云”、和“月”人格化。诗人欲和白云对宿,又逢明月向寻,写出在定林流连忘返的愉悦 心境。

2、答:“山月皎如烛”,运用比喻,将月亮比作蜡烛,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月亮的皎洁;“冷晕侵残烛”,冷冷的月光,侵入将要燃尽的蜡烛,运用拟人,写出了环境的凄冷。

3、粉黛指歌妓,笙箫指箫声。均属借代。何处笙箫是反问。运用了借代,反问的修辞手法。

4、①对比:以“有声”与“无声”对比,近写声觉,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和景致的深阔。②对偶:以“折苇”对“遥山”,近景与远景结合,以“动有声”对“淡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节奏优美(或形象丰富或层次分明),意境淡雅(或幽静、清新)(其他看法,言之成理亦可。)

5、答案示例:第一首巧妙运用比喻,如将未展芭蕉比作未燃的蜡烛、未拆封的书札,又把它比拟成芳心未展的少女,用“东风暗拆”想象芭蕉终于展开,不仅传神,而且传达出美好的情思。第二首运用衬托、比拟、对比等手法,不仅表现了海棠的天然之美,更赋予海棠一种沉稳、自主自爱的品格。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