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小学音乐课程教学研究
2025-09-29 02:25:37 责编:小OO
文档
小学音乐课程教学研究

作者:刘燕

来源:《音乐时空》2014年第23期

        摘要:作为学生艺术启蒙第一课的小学音乐课程,对学生提升情感体验和培养艺术兴趣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而新课标的实施难以避免地在小学音乐教育上带来了诸多新矛盾。立足新课标,并且结合自身教学经验,笔者对本文中对小学音乐课程教学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相提出了加强小学音乐教学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小学 音乐教学 问题 方法

        小学音乐作为小学艺术课程系列的一项重要内容,肩负着培养学生艺术修养的责任。按照《音乐新课程标准》和新的小学音乐大纲的文件要求,小学音乐课程教学必须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原则,要求教师教学理念应与时代要求同步,按时完成自身在教学中的定位,以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提高,从而切实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

        一、小学音乐课程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新的艺术课程中对小学音乐的要求最终要由教师落实到日常教学过程中,因此作为小学音乐课程的建设者和执行者,教师对课程的理解以及教改思路将极大影响小学音乐课程的改革,导致一系列问题的出现。

        (一)过于追求形式

        由于新课改要求中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进与革新,许多教师过于追求各种新奇的教学方法而忽略了教学的最终目的。比如过于强调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把课堂气氛提升的很活跃,学生也均纷纷参与课堂活动,但是未真正的从这些活动中学到要所需的知识。这凸显了教师对教改思路的误解,片面重视形式而轻内容。

        (二)过于强调学生主体地位

        按照新课改中以人为本的理念,教师逐渐意识到要改变过去课堂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法的重要性,然而部分教师却在强调学生主体地位时忽略了自身课程主导的作用,导致课堂纪律涣散,无法保证课堂教学效果。举例而言,在上课的过程中,让学生进行讨论或者角色扮演,如果教师无法做好对课堂秩序的控制,学生很容易在讨论中出现聊天打闹的不良状况,这便无法顺利有完成课堂知识的学习任务。

        (三)专业基础不够扎实

        有些音乐教师声乐基本知识和器乐演奏方面不够扎实,导致对新教材的内容理解、情节再现和课外延拓方面的教学工作无法很好开展,课堂教学效果不佳,学生无法深入领会教师所讲内容。

        二、小学音乐课程教学的有效教学方法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应从教材资源、教师素质和教学方法三方面来对小学音乐课程进行改进,以达到新课标要求下的音乐课堂动态教学效果。

        (一)合理利用教材资源

        在新课标要求下小学音乐教材简化了知识内容和降低了知识难度,留给教师非常大的教学发展空间,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加强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实际挖掘教材的时代内涵,来合理利用教材资源,明确教学思路以及教学目标。比如人教版小学音乐第一册第六课的主题是“劳动”,教师就可以在理解课程内容后,进行歌曲《大家来劳动》及《洗手绢》的教唱时根据歌曲特点来编排各打击乐器,以最大程度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此外也要理解劳动这一人文概念对现阶段小学生的意义,结合实际中“劳动最光荣”的普遍认知,在完成教学任务后应该给同学们延展一下相关知识,比如“五一”劳动节的由来之类,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也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二)加强音乐教师基本素质的培养

        首先,教师的专业素质要得到巩固与加强,即必须要具备较强的声乐理论知识与器乐演奏技能,同时要有一个开阔的音乐文化视野,这样才能在日常教学中声乐理论教学和声乐技能训练两手抓,既从课堂上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也从其他音乐文化方面来促进学生对本学科的了解与认知。学校方面可以定期为音乐教师提供专业技能的学习和培训,并定期对音乐教师专业基本功进行考核,以大幅度提高教师专业能力。其次,教师综合业务素质也要加强,也就是除了音乐方面的专业素质,教师的教学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等也要加强。比如教师应具备较丰富的教学经验,能够在音乐课堂上完成常规的音乐教学,要有在日常教学中逐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的审美能力的长远眼光和实际工作能力。又或者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方面,在最近败坏师德事件频发的关键时刻,音乐教师更要坚定自己作为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坚持平等公平原则,多从学生角度出发。

        (三)优化及改进教学方法

        作为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教学方法在保证小学音乐教育顺利有效开展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一,教师找好自身的角色定位,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原则,强调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应该多注意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学习状态,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以正确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调动学生积极性和活跃课堂气氛。比如在演示木鱼或者三角铁等比较少见的乐器时,学生往往都会很好奇其演奏方法,如果当时课堂气氛比较低沉,教师可以让学生来演示自己认为正确的演奏方法,然后再通过巧妙的表达来纠正学生的错误,这样可促进全班来参与课堂活动,活跃气氛。其二,教师应当具备良好的多媒体运用能力,通过音频或视频的播放可以使学生加快进入课堂情景,优化教学过程,丰富教学资源,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热情。当然教师在采取多媒体教学方法时也要注重师生间的交流,以避免多媒体不恰当运用导致学生学习重点的转移,使音乐课变成无意义的视频课。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音乐作为培养学生艺术修养的基石,只有有机结合新课改要求,并且切实从学生情感体验和自身发展需求出发,才能最大限度地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保障小学音乐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参考文献:

        [1]杨君磊.新课程改革下小学音乐教学研究[J].时代教育,2013,(08).

        [2]褚荣剑.多元文化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23).

        [3]格根苏布达.小学音乐教学与兴趣培养刍议[J].青年文学家,2014,(03).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