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质量情况:
本次考试,共有72名学生参加,缺考1人,平均分为36.05 ;合格人数11人,合格率为15.28%;优秀人数2人,优分率为2.78 %。
一、试卷命题的理解及分析:
1、基本情况:试卷由六部分组成,第1部分为填空题(占29%),第2部分为判断题(占6%),第3部分为选择题(占6%),第4部分为计算题(占20%),第5部分为观察操作题(占7%),第6部分为解决问题(占32%)。整份试卷均以新课标为指导;命题立足课本,题材均是学生所学过的(熟悉的)内容;注重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考查,彻底地对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做较全面的测评;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置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能体现综合应用的和创新思维的内容,有与生活相关的题,也有个别是能力提升题,做到“基础题、生活运用题、有一定难度的灵活题”各种不同层次的题目同时出现,既能考查学生的“双基”,又能有利于准确地查测出学生的能力水平层次,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调动其较深层次的思维;从题型上看,试题都是学生常见的,熟悉的题型。但是在整份试卷中缺少一个关于“鸡兔同笼”的知识点,我认为这样的题目能发散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逻辑思维。
2、知识点需要熟练掌握的地方:
(1)、能运用数对知识来确定位置;掌握了分数乘法与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理解了圆的相关知识;掌握折扣的意义;能读出并写出百分数,用百分数来计算某种的百分率;基本掌握了合理存款并能计算出利息;能理解扇形统计图的性质。
(2)、能正确地理解分数乘法与分数除法的意义,会灵活运用其解决一些简单的分数应用题,能根据圆的周长公式和圆的面积公式解决圆的相关应用题。
(3)、能熟练的运用比的基本性质进行化简比,并能区分题目要求的到底是求比还是比值,以及能根据比的意义去解决相关应用题。
3、典型错误及分析:
填空题:第3题:6米的2/3是()米;2/3米是6米的()(此处的2/3米与2/3会使学生混淆,无法着手);()米的1/7是1/7米。(同样的都是1/7,不同的是一个有单位,一个没有,但是两个的意义却完全不相同,学生容易犯错)。
第6题:0.4:2/7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是()(此处犯错主要有两种可能:一是化简的不是最简,二是填成比值)。
第10题:一块圆形草坪的半径是5m,周长是()米,面积是()平方米。(这个题目即算周长又算面积,学生很容易将两者的计算公式混淆,导致答非所问)。
第11题:80比50多()%,50比80少()%。(此题需要学生能清楚地知道多的或少的部分应该除以80还是50 ,这是最关键的地方)。
判断题:第3题:甲数是乙数的5/9,所以甲数÷5/9=乙数()(此题需要学生掌握到知道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除法)
第4题:六(1)班有50名学生,今天请假2人,出勤率是48%。()(此题容易使学生误认为没有请假的是48人,所以出勤率就是48%,而不去进行计算)。
第6题:一根铁丝先截去1/5,然后再接上1/5,这根铁丝长度不变。()(此题很容易让学生误认为是对的,并没有考虑到两个1/5是以不同的铁丝为单位“1”)。
选择题:第4题:周长相等的圆和正方形,圆的面积()正方形的面积。(此题应由两个图形的周长公式得知边长=1.57r,进而根据面积公式进行比较。但是大部分学生基本不会利用公式进行推导,这是需要改进的)。
计算题:2.怎样简便怎样算。
14÷3/5÷2/3(此题需要根据分数除法的运算法则,先将除号变乘号之后,再根据结合律进行计算)。
5/6÷4+5/6×3/4(此题同样需要根据分数除法的运算法则,先将除号变乘号之后,才能看出乘法分配律)
观察操作题:1.求阴影部分面积。(此题要求学生要能区分周长公式和面积公式,并能根据图形找出相应的计算方法,其次就是单位问题,很多学生总是单位不知道,因此导致的扣分)。
2.请按要求描述。(此题需要学生掌握东南西北,根据题目的要求数出格数,并观察全面,知道每格是100m)。
解决问题。2实践应用:(3)学生要理解税后利息到底是什么意思,可能会直接以利息=本金*利率*时间进行计算,而没有考虑到需要上5%的利息税,导致做错此题。另外就是把问题中的本金看成是题目中的本金+税后利息而导致的错误)。
(4)此题需要学生理解到2:1的意思,就是把剩下的分成3分,黄瓜的面积占剩下的2/3,茄子的面积占剩下的1/3,而不是全部的。
(5)此题如若画图出来看就最直观了,让学生可以直接看出求小路的面积就是求环形的面积。
三、通过此次考试学生在卷面上出现的问题,对今后数学教学的体会:
1、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从卷面上,学生的审题不够认真,书写糊涂不规范,抄错数字,看错题目要求,计算粗心马虎等,是导致错误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些是长期不良习惯养成的后果,应当引起教师们的高度重视。平时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的一个基本的素质,它将使学生受益终生。
2、注意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让学生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促进其思维的深度、广度、灵活性及综合性。
3、应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让学生有不同层次的提高。学生处理灵活题能力比较差。在确保中等学生的水平、努力转化后进生的同时,也要注意调动学有余力的学生更大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使其的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激起学生思维向深度、广度的延伸,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不同层次的提高。
4、重视学生的过程性学习,加强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转变教师的评价观念,注重激励性评价。
2011年元月9日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