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汉荣 当代作家
一、 词语积累:
幽径(jìng) 唱和(hè ) 蕴(yùn)含 栀(zhī)子花 犬吠(fèi) 湛(zhàn)蓝
树冠(guān ) 吟(yín)咏 恩(泽(zé )逝川(shìchuān )短暂(zàn)
旋转(zhuǎn) 雄浑(hún)禅心(chán )
返老还童 凝神 玄奥 唱和 德高望重 津津乐道 憔悴
二、内容理解
(一)作者拜访了哪些朋友?是怎么称呼他们?从亲切的称呼中,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感情?
1、古桥──老朋友 树林──知己 山泉──姐姐 溪流──妹妹 白云──大嫂 瀑布──大哥 悬崖──爷爷 云雀──弟弟 蚂蚁——小弟弟。
2、将山中的一景一物都当做自己的亲人知己。在亲切的称呼中,让我们感受到作者发自内心的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二)“我拜访的的第一个老朋友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古桥”。
1、“德高望重”的意思是:道德高尚,有很高的声望。
2、古桥的“德高望重”表现在哪些方面?
(1)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把难以计数的人马渡过对岸,把滚滚河水送向远方。古桥为默默无闻,任劳任怨让人敬佩。
(2)始终弓着腰,俯身亲吻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作为长者,平易近人、和蔼可亲。
(3)有着古老而坚韧的灵魂,不会随岁月的流逝而消亡。
3、在写古桥时,作者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拟人,比喻,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形象地写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
4、作者用了第几人称在写古桥,能产生怎样的表达效果?
第二人称叙事,是行文亲切自然,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三)作者从山中的众“友人”身上获得很多启示。请任写四点。
1、做人要有持久而不变的、坚韧的灵魂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古桥)
2、做人要淳朴善良,用爱心待人,不去搬弄是非;(白云、云雀)
3、为人要正直,淡泊名利,要靠真才实学;(瀑布)
4、珍惜时间、生命,懂得感恩;(石头、落叶)
5、要爱护大自然,保护人类的朋友。
(四)作者为什么把进山看风景说成是“山中访友”?
1、运用拟人化写法,表达热爱自然之情。
2、使行文亲切、生动,为下文与景物对话作铺垫。
三、说说下列句子的表达效果
1、走出门,就与含着露水和栀子花气息的好风撞个满怀。
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微风拂面,花香扑鼻,令人心旷神怡、神清气爽的感觉。
2、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运用拟人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和鸟儿、露珠这两位朋友间的默契和情谊。
3、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运用联想,表现了作者和树之间融为一体的“知己”情谊,物我相融的境界。
4、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
运用排比和拟人的手法,增强语势,表现了“我”和山里“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
采用第二人称,拉近了作者与“朋友”间的距离,读来倍感亲切、热情。
5、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听见时间隆隆的回声。拾一片落叶,细数精致的纹理,那是命运神秘的手相,在它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
“仪式”指落花、落叶从枝上掉下并融入泥土的过程。作者从“一片落叶中、一块石头的轻轻敲击”中感受到了时间的变迁、生命的轮回、大自然的生生不息。
6、忽然,雷阵雨来了,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个醉酒的诗人在云头朗诵。
运用比喻、夸张,生动形象地写出雷雨的气势宏大,声音飘忽而巨大,充满神奇色彩。
7、我站立的地方没有雨,却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恩泽”一词的含义是称帝王或官吏给予臣民的恩惠。这里作者将能够遮风挡雨的岩石看成是天地赐予自己的恩泽,用反问句,加强语气,强烈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万物的喜爱与感恩之情。
陈述句:我站立的地方没有雨,却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都说这是天地给我的恩泽。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