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代培养 将机体内的某组织取出,分散成单细胞,在人工条件下培养使其生存并不断生长、繁殖的方法。
2.传代培养当原代培养成功以后,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和细胞不断,一则细胞之间相互接触而发生接触性抑制,生长速度减慢甚至停止;另一方面也会因营养物不足和代谢物积累而不利于生长或发生中毒。此时就需要将培养物分割成小的部分,重新接种到另外的培养器皿(瓶)内,再进行培养。
3.细胞系原代细胞培养物经首次传代成功后所繁殖的细胞群体。
4.细胞株通过纯系化或选择法从原代培养细胞或细胞系中分离出来的、具有特异性状或标志性状的细胞群体。
5.细胞融合人工的或自然发生的细胞合并形成多核细胞的现象。
6.单克隆抗体高度均质性的特异性抗体,由一个识别单一抗原表位的B细胞克隆所分泌。一般来自杂交瘤细胞
7.超数排卵应用外源性促性腺激素诱发卵巢多个卵泡发育, 并排出多个具有受精能力的卵子的方法
8.胚胎移植将雌性动物的早期胚胎,或者通过体外受精及及其他方式得到的胚胎,移植到同种的、生理状态相同的其他雌性动物体内,使之继续发育为新个体的技术。
9.同期发情就是利用某些激素制剂人为地控制并调整一群母畜发情周期的进程,使之在预定时间内集中发情。
10.体外受精雌雄配子在体外结合成合子的过程
13.性别控制。通过遗传学或内分泌学等手段对生物体的性别分化进行人工。
14.转基因动物通过基因转移技术获得的整合有外源基因的动物个体。
15、造血干细胞骨髓中的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并能分化为各种血细胞前体细胞,最终生成各种血细胞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16.生物安全实验室通过防护屏障和管理措施,达到生物安全要求的生物实验室和动物实验室。
17.胚胎分割借助显微操作技术或徒手操作方法切割早期胚胎成二、四等多等份再移植给受体母畜,从而获得同卵双胎或多胎的生物学新技术
18.乳腺生物反应器是基于转基因技术平台,使外源基因导入动物基因组中并定位表达于动物乳腺,利用动物乳腺天然、高效合成并分泌蛋白的能力,在动物的乳汁中生产一些具有重要价值产品的转基因动物的总称。
1.目前,常用的植物细胞培养基种类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固体培养基 液体培养基 半固半液培养基 完全培养基
2.常用的灭菌方法各有哪些优缺点?
高压蒸汽灭菌
为湿热灭菌方法的一种。是微生物培养中最重要的灭菌方法。这种灭菌方法是基于水在煮沸时所形成的蒸汽不能扩散到外面去,而聚集在密封的容器中,在密闭的情况下,随着水的煮沸,蒸汽压力升高,温度也相应增高。压力和温度之间的关系见表9-1。
高压蒸汽是最有效的灭菌法,能迅速地达到完全彻底灭菌。一般在15磅/英寸2压力下(121.6℃),15~30分钟,所有微生物包括芽孢在内都可杀死。它适用于对一般培养基和玻璃器皿的灭菌。
2.干热灭菌
微生物培养中常用的干热灭菌是指热空气灭菌。一般在电烘箱中进行。干热灭菌所需温度较湿热灭菌高,时间也较湿热灭菌长。这是因为蛋白质在干燥无水的情况下不容易凝固。一般须在160℃左右保持恒温3~4小时,方能达到灭菌的目的。
干热灭菌适用于空玻璃器皿的灭菌,凡带有橡胶的物品和培养基,都不能进行干热灭菌。
3.间歇灭菌
各种微生物的营养体在100℃温度下半小时即可被杀死。而其芽孢和孢子在这种条件下却不会失去生活力。间歇灭菌就是根据这一原理进行的。
间歇灭菌的方法是用100℃、30分钟杀死培养基内杂菌的营养体,然后将这种含有芽孢和孢子的培养基在温箱内或室温下放置24小时,使芽孢和孢子萌发成为营养体。这时再以100℃处理半小时,再放置24小时。如此连续灭菌3次,即可达到完全灭菌的目的。
间歇灭菌通常在流动蒸汽的灭菌锅中进行,也可用普通铝锅代替。这种灭菌方法多用于明胶、牛乳等物质的灭菌,这类物质在100℃以上的温度下处理较长时间,会被破坏,而用间歇灭菌法就既起到了杀菌作用,又使被处理的物质免遭破坏。
4.紫外线灭菌
紫外线杀菌力最强的是波长2650~2660Å的部分。无菌室缓冲间和接种箱常用紫外线灯作空气灭菌。无菌室和缓冲间的照射时间为20~50分钟(视房间大小而定),接种箱照射10~15分钟即可。
3.目前,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种类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一级 低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 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危害较低,不具有对健康成人、动植物致病的致病因子。
二级 中等个体危害,有限群体危害 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中等危害或具有潜在危险的致病因子,对健康成人、动物和环境不会造成严重危害。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三级 高个体危害,低群体危害 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高度危害性,通过直接接触或气溶胶使人传染上严重的甚至是致命疾病,或对动植物和环境具有高度危害的致病因子。通常有预防和治疗措施。
四级 高个体危害,高群体危害 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高度危险性,通过气溶胶途径传播或传播途径不明,或未知的、高度危险的致病因子。没有预防和治疗措施。
4. 举例说明动物细胞培养的目的与用途。动物细胞培养只能得到大量克隆的细胞,动物细胞培养是其他动物细胞工程的技术基础,与其他技术相结合能用来制备单克隆抗体,生产蛋白药物等等。
5. 比较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在培养方法上的异同。1.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细胞的全能性。固体培养基,成分主要是矿质元素、蔗糖、纤维素、植物激素、有机添加剂。结果是获得新个体或细胞产品。应用与快速繁殖试管苗;细胞产品;人工种子;转基因植物的培育。
2.动物细胞培养的原理是细胞的增殖。液体培养基,成分主要是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动物血清。结果是大量新生细胞或细胞产品。应用是获得心包的产物或细胞等。
6. 试述动物细胞生物反应器的发展趋势。
7.细胞融合的方法有哪些?可以用PEG处理,原理现在只有模糊的解释,是由于PEG的溶剂性使细胞膜融合在一起
可以用电刺激,虽然不太适合动物细胞,是通过电穿孔使细胞膜出现几十纳米的通道
可以用灭活的仙台病毒,原理更不清楚,据说可能是由于病毒上的某些蛋白介导.由于可能会造成其他的效应,所以用的也不多
8.试述杂交瘤技术生产McAb的原理。杂交瘤抗体技术的基本原理是通过融合两种细胞而同时保持两者的主要特征。这两种细胞分别是经抗原免疫的小鼠细胞作小鼠骨髓瘤细胞。脾淋巴细胞的主要特征是它的抗体分泌功能和能够在选择培养基中生长(选择原理后见),小鼠骨髓瘤细胞则可在培养条件下无限、增殖,即所谓永生性。在选择培养基的作用下,只有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的杂交才具有持续增殖的能力,形成同时具备抗体分泌功能和保持细胞永生性两种特征的细胞克隆
9.试述杂交瘤技术生产McAb的主要技术过程。
10.试述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将家畜的受精卵或发育数日的胚胎,从某一个体(供体)移植到同种动物的另一个体(受体),使之继续发育的技术。经胚胎移植产生的后代从受体得到营养发育成新个体,但其遗传物质则来自它的真正亲代,即供体动物和与之交配的公畜。这种繁殖方式仍然属于有性生殖(卵式生殖),只不过受精过程在体外进行。所得到的子代个体也可称之为试管动物。
13.如何看待克隆的伦理问题?禁止用人干细胞和动物胚胎结合产生嵌合生物;
▪禁止用胚胎干细胞制造人胚胎;
▪禁止用人工受精的囊胚建立新的胚胎干细胞系;
▪允许用已经建立的胚胎干细胞系进行后续研究;
▪允许用流产儿建立新的胚胎干细胞系。
▪15.干细胞和干细胞技术的含义是什么?干细胞技术,又称为再生医疗技术,是指通过对于干细胞进行分离、体外培养、定向诱导、甚至基因修饰等过程,在体外繁育出全新的、正常的甚至更年轻的细胞、组织或器官,并最终通过细胞组织或器官的移植实现对临床疾病的治疗.干细胞是在动物胚胎和成体组织中一直能进行自我更新、保持未分化状态、具有能力的未分化细胞。包括胚胎干细胞和成体干细胞两大类。
16.按照细胞发育潜能将干细胞分可为几类?根据细胞来源可分为几类?
17.试述ES细胞和成体干细胞的特点。 (一)胚胎干细胞的特点:
(1)胚胎干细胞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分化为成年人体任何一种组织细胞。
(2)胚胎干细胞具有无限增殖性。
(3)胚胎干细胞的来源受到伦理、道德的,取材较为困难。
(二)成体干细胞的特点:
(1)成体干细胞获取相对容易,受伦理学争议较少。
(2)如果源于患者自身的成体干细胞在应用时不存在组织相容性的问题,避免了移植排斥反应和使用免疫抑制剂。
(3)成体干细胞的分化需要诱导,因此成体干细胞致瘤风险较低。
(4)尽管成体干细胞具有横向分化的潜能,但其分化潜能比胚胎干细胞低, 通常只能向某几种细胞类型分化,分化方向由其来源组织决定。
18. 论述干细胞技术,转基因技术,基因工程技术和细胞核移植技术之间的相互促进作用及在现代生物工程及医学工程中的应用前景。
19.生产转基因动物的常用方法有那些?制作转基因动物的方法主要有显微注射法、反转录病毒法、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ES细胞)法、电脉冲法、精子载体导入法等。各有何优缺点?
20.显微注射法生产转基因小鼠有那些步骤?需要注意那些问题?
21.鉴定转基因动物的方法有哪些?用特异探针对其基因组进行杂交,看看有没有杂交信号(Southern)。或用特异探针对mRNA或cDNA进行杂交(Northern)。或者用你导入的那个基因产物的抗体与动物的蛋白提取物杂交(ELISA/Western)。或者用特异性引物PCR扩增基因组看看能不能扩出东西,扩出来的和你导入的基因大小是否一样。
22.什么是染色体工程?按照一定的设计,有计划地消减、添加或替换同种或异种整条或部分染色体,从而达到定向改变遗传性和选育新品种的一种技术。动物染色体工程主要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
23.什么是雌核发育?经遗传失活动物的精子刺激而使卵子发育的孤雌生殖什么是雄核发育?遗传失活的卵子与精子结合,发育成只有父本染色体个体的一种特殊生殖方式分析雌核发育与雄核发育在动物单倍体育种中的作用。
24.分析比较几种人工诱导雌核发育方法的原理及其特点。
25.讨论人工染色体的应用现状及其发展前景。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