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红楼梦》书评
2025-09-29 02:55:21 责编:小OO
文档
《红楼梦》书评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红楼梦》似以荒唐之语开篇,却在看似的荒唐中揭示了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历史趋势。而宝黛的爱情悲剧令人垂泪的同时引人深思:在吃人的封建礼教的压迫下,拥有自由、平等思想的叛逆者注定会被排斥而失败。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兴衰,表现了封建道德、文化、婚姻、教育的没落,家族、爱情、仕途,无不体现着败落的趋势,暗示着封建社会崩溃的必然性。

贾宝玉作为荣国府的嫡系子孙,本应与其他大家庭的子弟一样读圣贤之书、走上仕途,让贾府继续繁荣下去。可是他虽聪明灵秀,却因其叛逆的思想让他对从政、对读书深恶痛绝。他整日混迹于脂粉丛中,说“女人是水做的骨肉”,看见女儿便觉清爽,与伶人、小厮关系甚好,这充分体现了他性格中的渴望平等、尊重个性的特征。而他与林黛玉拥有相同的叛逆,于是两人一拍即合,这也为他在包办婚姻中的反抗做了铺垫。他一心追求真挚的感情,也在这追求中不断成长。然而最终,他依然没有摆脱封建的束缚,既深恶痛绝,又存在依赖,这也就注定了他在现实中没有出路,只得出家寻找自己的理想国。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林黛玉的悲剧,在于她出生于一个已经没落的官僚家庭,又寄人篱下孤苦无依,而她的清高又将人拒之门外,她的直率与锋芒总是无意地中伤他人。与宝玉的爱情虽然纯洁美好,可就是因为违背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与封建礼教有着激烈的冲突,便注定无果。黛玉之死也正体现出她反抗的失败,也正因如此,才避免了贾府垮台后更大的痛苦。

薛宝钗则与黛玉明显不同。从小接受的系统的教育是她世故圆滑,她的追求是荣华富贵,于是上下逢迎,最终坐上“宝二奶奶”的位置。可谁说她的一生不是一个悲剧呢?整日独守空房寂寞孤独,贾府的被查抄又瞬间夺去了她曾经追求的一切,从高高在上的云端跌落到地面,谁会不伤心欲绝呢?可命运根本不容她抗拒,就这样任其自生自灭。

《红楼梦》以宝玉、黛玉、宝钗的爱情纠葛为主线,其间又夹杂了封建社会各大家族的兴衰荣辱、错综复杂的关系,曲折的反映了封建社会必将崩溃的趋势。在揭示重大的社会意义的同时,它也拥有无与伦比的艺术价值。它的叙述描写无不贴近生活,十分生动。如《刘姥姥进大观园》一回,以普通乡下人刘姥姥的视角,写出了大观园中的极尽奢华,同时也反映出那个时代社会等级的森严和官宦世家对普通百姓的蔑视,幽默诙谐背后的深意值得深思。

而小说中不时穿插的诗句也反映出作者十分深厚的文化修养。从大观园试才题对额到秋爽斋偶结海棠社,从黛玉一首《葬花吟》到诗社群芳赛文采,一首首精妙绝伦的诗又成为一大亮点。而细细品味,便知作者在此煞费了苦心,每一首诗无不反映了作诗之人的性格特点。如《葬花吟》中黛玉悲叹:“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便展现出她寄人篱下的孤苦无依、对未来的忧虑担心,反衬出林妹妹多愁善感的性格。

总之,《红楼梦》一书的博大精深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都十分罕见,是一部不可不读的经典之作。

潇湘妃,枉凝眉,三生石畔还你一生泪。花谢花飞,红楼梦中千古爱一回。

红楼一梦,引无数痴情种暗自泪垂。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