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DR的体位设计与影像质量评价标准
2025-09-29 02:55:33 责编:小OO
文档
DR的体位设计与影像质量评价标准

总体要求1.所观察的解剖部位组织影像全部显示;2.临床重点观察的解剖组织结构必须界限清楚而无其他影重叠,即使有重叠,也应清晰显示;3.被摄的组织影像应符合正常解剖结构投影;4.被摄体能清晰显示解剖方位和结构的序列;5.曝光量合适,能清晰显示兴趣组织;6.摄影区内无体外异物伪影干扰;7.脊柱四肢等部位摄影中,纵轴无偏移;8.兴趣区的中心无偏移;9.标示正确,必须有左右标示;10.照片的构图设计合理,布局合理美观。

体位体位设计要点标准影像显示评价标准(5分制扣分,得分≥4.5为甲级片;﹤4.5分,≥4分为乙级片;﹤4分为丙级片)

头颅后前位1.头颅正中矢状面与探测器垂直,两外耳孔等距,听眦线垂直探测器平面。2.中心线垂直通过枕骨粗隆。

1.两眼眶外缘与颅骨外缘等距显示;2.岩部显示在眶内,不与眶上缘重叠。

1.布局与对称性:(1)正位左右偏高大于1cm扣0.5分;(2)正位要求下颌骨下缘包入片内,否则扣0.5分;(3)侧位左右偏高大于1cm扣0.5分;(4)侧位要求下颌骨升支包入片内,否则扣0.5分;(5)矢状面对称性:正位头颅矢状面与检查床面垂直,否则扣0.5分。2.局部定位要求:(1)正位要求两侧内听道结构对称显示,否则扣0.5;如果是内听道位置的摄影,内听道位置显示不佳则扣1-2分;(2)侧位要求两侧外耳孔重叠,蝶鞍结构显示清楚,否则扣0.5分。如果是蝶鞍位置的摄影,蝶鞍结构显示不清扣1-2分

头颅侧位1.头正中矢状面与探测器平面平行,瞳间线垂直探测器;2.中心线垂直对准蝶鞍(听眉线后3.5cm处)

1.蝶骨脊、乳突重叠显示,下颌骨支部基本重叠。2.蝶鞍前、后窗突重合无双边显示;3.颅骨在片中布局合适。

颅底颌顶位1.正中矢状面与探测器垂直,两外耳孔等距;2.听眦线与探测器平行;3.中心线与听眶线垂直,经两下颌角连线射入。

1.下颌骨喙突至颅外缘等距,下齿列与眉间重合,齿状突在枕大孔内中间偏前,但不与寰椎前缘重叠;2.中路我的卵圆孔、棘孔清晰显示。

1.布局与对称性:(1)上下布局:以上颌骨左右髁状突连线为照片上下中心,否则扣1分;(2)左右布局:参照头颅正位;(3)矢状面对称性:参照头颅正位。

2.局部定位:前颅窝、中颅窝的结构显示清楚,棘孔、卵圆孔显示清楚,否则视程度扣1-2分。

胸部后前位1.收腹、前胸贴探测器。两手部紧贴臀上部,两肘前推,两肩放松,紧贴探测器;2.中心线水平投射通过第4-5胸椎。

1.两胸锁关节对称;2.两肩胛骨推出肋外;3.两侧肋膈角显示;4.两锁骨对称与第4后肋重叠且仅肺尖下1/3重叠。

1.布局与对称性:(1)左右对称性:同一水平肋骨外缘左右相差小于1cm以上扣1分;(2)上下布局:照片上缘距第2后肋上缘4-8cm,超出范围扣0.5分;

2.与肺外组织的重叠:(1)双手影像进入片内,扣0.5分;(2)肩胛骨影像不能重叠与肺叶内;重叠2cm以内扣0.25分,重叠2cm以上扣0.5分,双侧累加。3.对称性:(1)双侧肩锁关节对称,上下相差小于1cm扣0.5分,大于1cm扣1分;(2)双侧肩锁关节对称欠佳扣0.5分。

4.影像信息丢失:肺野、肋膈角无信息丢失,肺野、肋膈角信息丢失为技术性废片。

胸部侧位1.两手臂上举,双手抱头,眼平视,收腹;2.前胸壁和后胸背垂直探测器;3.中心线水平投射透过第5胸椎。

1.胸4以下椎体呈“四方块”侧影,后肋基本重叠,两侧肺门重叠,前后肋膈角显示;2.从颈部到气管分叉部能连续追踪到气管影;3.心脏、主动脉、降主动脉影明确;4.胸骨呈侧位投影。

腹部正位1.正中面或正中线对探测器中线;2.探测器上包括胸骨剑突,下包耻骨联合;3.中心线对准胸骨剑突与耻骨联合连线的中点垂直射入。

1.布局与对称性:(1)矢状面对称性:以脊柱正位像为参照中心,与中心偏高应小于1cm,偏大1cm扣0.5分,偏高大于2cm扣1分;(2)矢状面布局:参照胸部后前位。

2.局部定位:(1)尿路平片:要求包耻骨联合下1-3cm,否则扣1分;(2)急腹症立卧位:要求包膈肌上1-3cm,否则扣1分;(3)骨盆平片:要求两侧髂前上棘连线中点与耻骨联合上缘连线的中点为中心,否则扣1分。

3.信息丢失:尿路平片不包括耻骨联合为技术性废片,急腹症立卧位片不包括膈顶为技术性废片。

骨盆正位1.正中面或正中线对探测器中线,两侧髂前上棘至台面的距离必须相等;2.上缘包括髂骨嵴,下缘包括耻骨联合;3.中心线经两侧髂前上棘连线中心与耻骨联合上缘连线中点垂直射入。

颈椎侧位1、标准体位站立,两肩下垂、挺胸、两眼平视、颈椎呈自然曲度,正中失状面平行探测器;

2、外耳孔垂涎居探测器中线,上峰包括外耳孔;

3、下齿反咬或头稍向后仰,以免下颌骨支部与上部颈椎重叠;

4、中心线水平投射,通过环状软骨水平摄入;

5、SID100-120CM。

1、颈椎1-7椎体全部显示;

2、各椎体后缘呈单边显示;

3、下颌骨不与颈椎重叠;

4、齿状突显示清楚。

1、布局合理些:(1)矢状面对称性:侧位以C4椎体后缘为照片中心参照,前后距照片边缘相差1.0cm以内;(2)斜位以C4椎间孔为照片中心参照,前后距照片边缘相差1.0cm以内;(3)侧、斜位以C4为上下中心参照,上下距照片边缘相差1.0cm以内。

2、特定结构显示:主要考量颈椎斜位时椎间孔的显示情况,要求显示等大等圆,1-2椎间孔显示不清扣0.5分,两个以上椎间孔显示不清扣1分,全部椎间孔显示不清为技术性废片。

3、与其他结构重叠:(1)侧、斜位与下颌骨影像重叠者扣0.5分;(2)侧、斜位与肩胛骨骨影像重叠半个椎体者扣0.5分;(3)侧、斜位与肩胛骨骨影像重叠一个最提着扣1分。

4、影像信息丢失:颈椎正位5个椎体显示清晰,颈椎斜位和侧位7个椎体显示,如有丢失,按程度扣分:(1)丢失椎体1cm扣1分;(2)丢失半个椎体扣2分;(3)丢失一个椎体者为技术性废片。

颈椎后前斜位1、身体自然站立被检测靠近探测器,身体旋转使冠状面与探测器呈45-50°角。

2、下颌骨前伸、齿反咬,两肩自然下垂;

3、中心性对准第三颈椎水平摄入;

4、后前斜位观察同侧椎间孔,前后斜位观察对侧椎间孔,左右标记应注明清楚。

1、颈2-7椎间孔显示在椎骨影像正中偏后,对侧椎弓根位于椎体中线前缘,无下颌骨重叠;

2、颈椎2-7椎间孔显示长类圆形;

3、构成椎间孔前缘的上下相邻椎体的唇妆椎间隙界线清楚。

胸椎正位1、仰卧,正中线对台面中线;

2、膝屈90°角,使腰椎尽量靠近台面;

3、上包括第7颈椎,下缘包括第1腰椎;

4、中心线对准胸骨角与剑突连线中点垂直投射。

1、第1-12胸椎,及上包括第7颈椎或下包括第1腰椎影像显示;

2、胸椎椎体上下缘呈单边显示;

3、胸锁关节,横突,椎弓根、肋骨对称投影于椎体两侧,棘突显示于椎体正中。

1、布局合理性:参照颈椎侧、斜位;

2、椎体阶段中心要求:(1)以申请单提示为准,椎体阶段中心与照片中心一致;(2)申请单没有提示,胸椎以胸6或胸7为准,腰椎以L3为准,腰骶椎以L4、L5间隙为准,腰椎的兴趣部位包括T11-S1的结构;(3)上下中心偏离1个椎体以内者扣0.5分,偏离1个椎体以上者扣1分。

3、影像信息丢失:(1)胸椎、腰椎和骶椎信息丢失1cm以内扣1分;(2)胸椎、腰椎和骶椎信息丢失1个椎体以内扣2分;(3)胸椎、腰椎和骶椎信息丢失超过1个椎体为技术性废片;

(4)腰椎的腰大肌没有包括扣0.5分。

4、失真:由于技术原因导致的失真,使兴趣椎体结构模糊。(1)X线入射中心线偏高,斜射线导致椎体的失真扣1分;(2)没有进行生理曲度矫正导致的几何失真扣0.5分。

胸椎侧位1、侧卧,两臂上举抱头,两髋和两膝弯曲,腰部垫棉垫,使脊椎长轴于台面平行;

2、脊柱对台面中线

3、上包括第7颈椎,下包括第1腰椎;

4、中心线:对准第6或第7胸椎,与探测器垂直投射。

1、第4-12胸椎及第1腰椎显示;

2、椎体呈“四方块”影,无双边影;

3、胸椎棘突显示。

腰椎正位1、为减少腰椎生理性前突,尽量与探测器平行,应取双膝屈曲肩部垫高,使腰贴近床面;

2、中心线垂直第3腰椎。

1、第1-5腰椎及第1-2骶椎显示;

2、腰椎上下缘呈单边显示;

3、腰大肌影清晰。

腰椎侧位1、身体背面垂直床面,腰下垫棉垫使腰椎棘突连线与检查床平行;

2、中心线垂直通过第3腰椎。

1、照片包含1-5腰椎及腰骶关节;

2、椎体呈“四方块”影,无双边影;

3、腰椎棘突显示。

肩关节前后位1、肩部自然下垂,不应抬肩;

2、中心线应垂直通过喙突;

3、为使肩关节无肱骨头重叠呈切线显示,应取15°斜位。

1、肱骨头与肩胛盂有1/3呈“纺锤状”重叠面;

2、肱骨头与肩峰分离约4cm,不应重叠,肱骨大结节显示;

3、肩峰与锁骨远端相邻形成约2-5cm的肩锁关节面。

1、布局与对称性:(1)对称性:长骨的长轴应与照片长轴平行,偏高1cm以上扣0.5分;(2)左右布局:肱骨长轴在照片中外1/3的交界线上,偏离1cm以上扣0.5分,偏离2cm以上扣1分;(3)上下布局:肩关节面中心在照片中、上1/3交界上,偏离1cm以上扣0.5分,偏离2cm以上扣1分。

2、局部定位:被照侧手臂靠近躯体,掌心向前,关节面清晰显示,否则扣0.5分。

肘关节前后位1、前壁伸直,掌心向上,上臂与前臂在同一平面放置;

2、中心线垂直肱骨内外髁中点下约1cm。

1、关节间隙呈“一”字样阴影,肱桡关节面无骨性重叠;

2、肱尺关节面有尺骨鹰嘴重叠但关节间隙仍清晰;

3、桡骨粗隆少许与尺骨重叠,尺桡关节间隙不清晰;

4、肱骨纵轴线与尺骨纵轴线在外放构成165°-170°(女多为165°,男多为170°)

1、布局与对称性:(1)对称性:长骨的长轴应与照片的长轴平行,偏离1cm以上扣0.5分;

(2)左右布局:肱骨长轴在照片中外1/3的交界线上,偏离1cm以上扣0.5分,偏离2cm以上扣1分。

2、局部定位:肘关节正位关节面不能旋转,侧位穹曲角度为90°角,否则扣0.5分。

肘关节侧位1、前臂与上臂呈90°弯角,且在同一平面放置;

2、掌呈半握拳,腕、肘关节呈侧位;

3、中心线垂直肱骨外上髁。

1、肱骨内外髁重叠构成圆形致密影;

2、鹰嘴呈切线投影,肘关节间隙呈半圆形透亮影;

3、肱骨头与尺骨喙突呈“△”形重叠。

腕关节后前位1、手指半握拳,使腕关节紧贴探测器;

2、中心线垂直通过尺桡骨茎突连线中点。

1、腕桡关节清晰,软组织轮廓清晰;

2、腕部诸骨清晰可见;

3、肢体长轴与照片长轴平行。

1、布局与对称性:参照膝关节。

2、局部定位:正位关节面不能旋转,否则扣0.5分。

腕关节侧位1、被检者侧坐,前臂伸直,肘腕关节呈侧位;

2、中心线垂直通过桡骨茎突。

1、关节面清晰可见;

2、桡骨、尺骨重叠。

手后前位1、被检者侧坐,肘部屈曲呈直角;

2、手掌与探测器垂直,手指稍分开;

3、中心线垂直通过第三掌骨头。

1、拇指呈斜位投影,其余手指呈正位投影;

2、骨皮质与骨髓质层次分明,可见软组织轮廓。

1、布局与对称性:手投影,摄影位置应根据临床要求,确定具体部位为照片中心,正侧位二分割片时四肢骨影像应在同一平面,上下左右对称,否则扣0.5分。

2、局部定位:手摄影时,临床没有要求时,除兴趣区外,须整个手包括完整,否则扣1分,斜位不能有兴趣部位重叠,否则扣1分。

3、信息丢失:兴趣部位有丢失,为技术性废片。

手后前斜位1、手掌内旋使掌面手背与探测器呈45°角;

2、各手指自然分开并稍弯曲,指尖触及探测器台面;

3、中心线垂直通过第3掌骨头。

1、掌骨基底部稍重叠;

2、掌、指骨的前内缘、后外缘呈切线像。

髋关节前后位1、由于股骨颈前旋18°,则应取下肢足内旋18°,可避免大粗隆和股骨颈过多重叠;

2、骨盆端正,两髂前上棘等高;

3、中心线垂直通过髂前上棘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垂直下5cm。

1、髋关节面呈半圆体,股骨头月1/2与髋臼重叠;

2、股骨颈完全显示,不与股骨大粗隆重叠,小粗隆可见。

1、布局与对称性:长骨的长轴应与照片长轴平行,偏离1cm以上扣0.5分。(2)左右布局:关节面最高点在照片中心线,偏离1cm以上扣0.5分,偏离2cm以上扣1分。(3)上下布局:关节面最下点在照片上下中心线上,偏离1cm以上扣0.5分,偏离2cm以上扣1分。

2、局部定位:髋关节的关节面清晰显示,耻骨联合及股骨上端在片中,否则扣0.5分。

膝关节前后位1、由于胫骨关节面前缘高于后缘,内侧关节面前后倾角约13°,外侧关节面倾角约10°,因为体位设置应在股骨下方垫一小绵垫,使股骨前缘约呈13°角,这样,膝关节间隙呈切线垂直探测器;

2、中心线垂直髌骨下缘。

1、膝关节间隙内外两侧等距约4-8mm,股骨内外踝关节面切线与胫骨相应关节面切线平行;

2、骨脊分离呈“笔架”样;

3、腓骨头与胫骨仅少部分重叠;

4、髌骨居内踝中间略片外。

1、布局与对称性:(1)对称性:长骨的长轴应与照片长轴平行,偏高1cm以上扣0.5分;(2)左右布局:关节面中心应在照片的左右中心,偏离1cm以上扣0.5分,偏离2cm以上扣1分;(3)上下布局:关节面中心应在照片的上下中心,偏离1cm以上扣0.5分,偏离2cm以上扣1分。

2、局部定位:膝关节正位关节面不能旋转,侧位弯曲角度为120°角,否则扣0.5分。

膝关节侧位1、身体侧卧股骨下垫棉垫,使股骨与探测器呈6°角,膝关节屈曲120°角;

2、跟骨下垫高使胫骨平行探测器;

3、中心线垂直通过髌骨下缘。

1、股骨内外踝重叠;

2、股骨与髌骨分离,髌股关节间隙清晰。

踝关节前后位1、小腿平伸,足趾自然向上垂直,不内旋或外旋;

2、中心线垂直通过内外踝连线中点上1cm射入。

1、踝关节间隙呈“︵”显示;上端和内侧为胫距关节面,外侧膝距关节面,仅上端关节面有少许胫骨影重叠;

2、距骨上缘水平线同胫骨切线、腓骨切线互成交角,各位80°角。

3、胫骨的中轴线与距骨的垂直轴线相接续。

1、布局与对成型:参照膝关节。

2、局部定位:正位关节面不能旋转,否则扣0.5分。

踝关节侧位1、身体侧卧对侧膝部向前上方弯曲,被检测下肢伸直,膝部略垫高,使足跟摆平,踝关节呈侧位;

2、中心线垂直通过内踝上1cm处。

1、踝关节显示清晰;

2、胫腓骨下端相互重叠。

足正位1、被检者坐于被检台上,患侧膝屈曲,足底平踏探测器床面;

2、中心线对准第2-3跖骨基底部之间,向跟部倾斜10°角射入。

1、各跖骨、趾骨、骰骨、楔骨、舟骨、距骨的头部及跟骨前外部显示,跖趾关节较清晰;

2、骨皮质与骨髓质层次分明,可见软组织轮廓。

1、布局与对称性:摄影位置应根据临床要求,确定具体部位为照片中心,正侧位二分割片时足影像应在同一平面,上下左右对称,否则扣0.5分。

2、局部定位:足摄影时,临床没有要求时,除兴趣区外,须整个足包括完整,否则扣1分。斜位不能有兴趣部位重叠,否则扣1分。

3、信息丢失,兴趣部位有丢失,为技术性废片

足内斜位1、被检查者坐于摄影台上,患侧膝屈曲,足底平踏探测器床面;

2、被检者下肢内斜,使足底与探测器床面呈30°-45°角,并用对侧下肢支撑被检测膝部;

3、中心线经第3跖骨基底部垂直射入。

1、骰骨显正位像,其余诸骨皆呈斜位像,骰楔关节、骰舟关节及第4、5骰跖关节、跖间关节显示清晰;

2、骨皮质与骨髓质层次分明,可见软组织轮廓。

四肢长骨参照相邻关节摄影参照相邻关节摄影1、布局与对称性:四肢长骨摄影,摄影位置应根据临床要求,确定具体部位为照片中心,正侧位二分割片时四肢长骨影像应在同一平面上,上下左右对称,否则扣0.5分。

2、局部定位:(1)长骨摄影时不能旋转且长轴与照片长轴平行,至少包括一个附近关节,否则扣1分。

3、信息丢失:兴趣部位有丢失,为技术性废片。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