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施工组织设计
2025-09-29 02:56:03 责编:小OO
文档
福州大学图书馆

火灾自动报警及联动控制系统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全空调多层建筑,属一级保护对象。火灾自动报警设备选用智能式集中报警,消防控制室设于图书馆首层北侧。楼层平面火灾报警信号线采用ZR-BV-1.5mm2双绞线穿金属管在楼板内暗敷,消防电源干线采用NH-BV-6mm2,消防电源支线采用NH-BV-2.5mm2,穿金属管暗敷,水平干线采用金属封闭线槽敷设,竖井内采用金属封闭线槽敷设、电话、广播、警铃等各类警报线采用ZR-BV-1.5mm2在各层平面中分管暗敷。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主电源以,采用AC220V,由本工程的消防电源(及确保电源)用专线引至消防控制室,备用电源采用DC24V,由火灾报警控制器配套供应,备用电源诮具有浮充和自动投入功能。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传输线路,采用铜芯绝缘导线或铜芯电缆,其电压等级不应低于交流500V。楼层复示盘应能清晰明显地显示楼层数及火灾位置。

二、施工部署

消防工程按以下工序进行:1.管道的预埋;2.穿线;3.火灾探测器的安装;4.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安装;5.火灾报警控制器安装;6.消防控制设备的安装;7.系统接地装置的安装;8.消防系统调试;9.系统的验收。

三、确保质量的技术组织措施

根据消防工程施工质量的通病,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实行公司的质量方针“科学管理、信誉至上、争创优质”,确保该工程的施工质量,我们在施工中采取以下措施:

1、技术负责人必须组织全体施工人员熟悉图纸,并学习、掌握与工程有关的规范、标准,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

2、原材料本身的质量优劣对工程的质量有直接的关系,所有材料、设备进场必须经质检员、施工员等共同检查验收签字,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材料禁止入库,并不得使用于工程上。

3、严格地按施工图和消防验收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对需要修改的应有设计单位书面的设计变更通知书。

4、建立三级质量监督共保,即班组自检、施工人员复检、质检员核定。

5、每道工序施工完毕后,必须经现场质检员自检合格后,请监理人员及甲方代表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入下一道工序,发现隐患及时勒令整改,否则不准进入下一道工序。

6、对所有安装好的产品,应注意保护,安装和土建相互配合,共同保护已完工程的产品。

四、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

1、钢管暗配:

(1)钢管宜用钢锯或砂轮切割机断管,断管后管口应用锉刀刮去毛刺、除净管内铁屑。

(2)暗敷的管路要沿最近的路线,尽量减少暗配管的弯曲,如管路超过下例长度时,应在便于穿线又不影响观感的位置加装过路盒或接线盒,无弯曲时30m;有一个弯时20m;有2个弯时12m;有三个弯时8m。

(3)厚壁钢管连接时用套管连接,连接管上的对口处应在套管中心,焊口应焊接严密;薄壁钢管暗敷是严禁焊接,必须丝扣连接,管端套丝长度不小于管箍长度1/2,管口应对严,并在管箍二端焊跨接地线。

(4)在楼板底筋绑扎好后,进行配管,配管时,先测量出灯头盒之间或灯头盒与开关盒、接线盒之间在砼板上的水平长度,按测量长度断管,管口刮去毛剌,封堵要严密,将管子顺直后伸入盒内,在盒内露出5mm的长度。

(5)管路通过变形缝时,宜在两侧各预埋一个接线盒,先把穿线变形缝的短管焊接固定在一个接线盒上,另一端平直地伸入开有2倍伸入管径长孔的另一个接线盒内,变形缝两侧钢管应焊接至地线。

2、管内穿线:

(1)进行管内穿线时,先将铁丝打入管内,中间绑扎布条,在管内来回拉动,或者用压缩空气向管内穿气,反复数次清扫管内中的杂物或积水。

(2)钢管在穿线前管口应套上护口,管路较长或弯头较多要穿线时,要往管内吹入适量的滑石粉,以便穿线。

(3)将需要穿管内的导线整理顺直,用导线绑扎成形,可以二人协助进行管内穿线,穿线时一人在管路的进线端用手理顺导线往管内送,一人在管路的出线端拉线,两人一送一拉动作要协调。

(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穿线,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5)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穿线时,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的规定,要对穿线的种类、电压等级进行检查。

(6)不同系统、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源类别的线路,不应穿在同一管内或金属线槽同槽孔内。

(7)导线在管内和线槽内,不应有接头和扭结,导线的接头应在接线盒内或用端子排连接。

(8)敷设在多尘或潮湿场所管路的管口和管子连接处,均应作密封处理。

(9)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导线敷设后,应对每回来的导线用500V的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其对地绝缘电阻值应不小于200MΩ。

3、火灾探测器的安装:

(1)点型火灾探测器的安装位置,探测器至墙壁、梁边的水平距离不小于0.5M,探测器周围0.5M以内不应有遮挡物。

(2)探测器至空调送风口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5M,至多孔送风顶棚孔上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0.5M。

(3)在宽度小于3M的内走道顶棚上设置探测器时,宜居中布置。感温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0M,感烟探测器的安装间距不应超过15M,探测器距端墙的距离不应大于探测器安装间距的一半。

(4)探测器宜水平安装,当必须倾斜安装时,倾斜角不应大于45度。

(5)探测器的“+”线应为红色,“-”线应为兰色,其余的线应根据不同用途采用其它颜色区别,但在同一工程中相同用途的导线颜色应一致。

(6)探测器底座的外接导线,应留有15cm余量,入端处应有明显的标志,底座的穿线孔要封堵,安装完毕后底座应采取保护措施。

(7)探测器的确认灯应面向人员观察的主要入口方向。

(8)探测器在即将调试时方可安装。

4、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安装: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安装墙上距地(楼)面高1.5M,应安装牢固,不得倾斜,手动报警按钮的外接导线留有不小于10cm的余量,在其端部应有明显的标志。

5、火灾报警控制器的安装:

(1)火灾报警控制器在墙上安装时,其底边距地(楼)面高度不小于1.5M,落地安装时底高出地面0.1~0.2M,安装必须牢固,不许倾斜。

(2)引入控制器的电缆和导线,配线要整齐,避免交叉,固定要牢固,电缆芯线和所配导线的端部应标明编号,并与图纸一致,字迹要清楚,端子板的每个接线端接线不许超过二根。

(3)电缆芯线和导线,应留有不小于20cm的导线余量,导线要绑扎成束,穿线后,在进线管处应封堵。

(4)控制器的主电源引入线,应直接与消防电源连接,严禁使用电源插头,主电源应有明显标志,控制器的接地应牢固,有明显的标志。

6、消防控制设备的安装:

(1)消防控制设备在安装前,必须进行功能检查,不合格者不得安装。

(2)消防控制设备的外接导线,采用金属软管作套管时,其长度不宜大于2m,需采用管卡固定,固定间距不应大于0.5m,金属软管与消防控制设备的接线盒,采用锁母固定,并应接地。

(3)消防控制设备外接导线的端部,应有明显的标志。消防控制设备柜内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电源类别的端子应分开,要有明显的标志。

7、系统接地装置的安装:

(1)工作接地线应采用铜芯绝缘导线或电缆,不得采用镀锌扁铁和金属软管,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必须分开,保护接地导体不得利用金属软管。

(2)接地装置施工完毕后,应及时隐蔽工程验收,验收应包括以下内容:

1)测量接地电阻,应作好记录;

2)检查应提交的技术文件;

3)审查施工质量。

五、系统的调试;

1、调试的准备工作:

调试负责人必须由有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所有参加调试的人员应职责分明,按调试顺序工作,在调试前必须检查是否按设计要求的设备规格、型号、数量、各种备品配件,检查施工的质量,对属于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会同有关单位协商解决,并要有文字记录。

2、调试:

调试前,先分别对探测器、区域报警控制器、集中报警控制器、火灾装置和消防控制设备等逐个进行单机通电检查,正常后方可进行系统调试。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通电后,应根据国家标准对报警控制器须进行下列功能检查:

(1)火灾报警自检功能;

(2)消音、复位功能;

(3)故障报警功能;

(4)火灾优先功能;

(5)报警记忆功能;

(6)电源自动转换和备用电源自动充电功能;

(7)备用电源的欠压和过压报警功能。

以上功能检查完毕后,动作无误后,再检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主电源和备用电源,其容量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在备用电源连续充电、放电3次,其主要电源和备用电源能自动转换属正常。

对于感烟、感温探测器要用专用的检查仪器,如:感烟等对探测器逐个进行试验,其动作应正确无误,以上功能检查调试正确后,分别用主电源和备用电源供电,检查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各项控制功能和联动功能,最后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应连续运行120h无故障,填写调试报告。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