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如何有效开发学生旅游市场
2025-09-29 02:53:57 责编:小OO
文档
如何有效开发学生旅游市场

【内容摘要】伴随着我国的经济改革,旅游业在近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旅游市场也得到了深层次的开发。学生作为旅游市场的一股新生力量,也越来越多的受到业内人士的关注。然而,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学生旅游市场并未得到充分有效的开发,针对性不强、并不适合学生的旅游产品是学生旅游市场发展滞后的关键所在。要想振兴这一市场,旅游开发商就需要深刻的分析学生旅游市场的特征及开发现状,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为其提供满意的旅游产品.

【关键词】学生 旅游市场 开发 对策

随着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不断发现和开拓新的旅游市场日益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重要课题.学生旅游所凸现的巨大市场潜力已引得许多旅游企业纷纷涉足并,推出了一大批为青少年学生量身订做的产品.然而,目前对学生旅游市场的开发和研究却刚刚起步,其发展尚不成熟.本文从我国学生旅游市场的特征出发,并分析了学生旅游市场的现状,对如何有效开发我国学生旅游市场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青少年学生旅游市场的特征

学生旅游市场是旅游市场的一个特殊细分市场,它具有较明显的消费群体特征雷同的特点,如对吃、住、行、游、购、娱的共同需求这使企业在开发的过程中易于降低开发成本。但同时它还有着区别于其他旅游细分市场的特征:

1.重视价格,要求经济,以短程旅游为主,相对更加注重旅游经历

学生目前大多仍为消费者,可用于个人自由支配的资金不多,属于非强势消费群体,因而对价格较为敏感,在旅游过程中对物质要求不高,讲究经济实惠,特别是吃、住方面只要得到基本满足即可。由于学生受经济条件,他们的出游多以短期到邻近地区为主。《中国旅游报》对北京高校的专项抽样调查显示,大学生选择出游天数多以2~4天为主,比例总和占74.7%。因学生生活经历少,对学校和家庭以外的事物新奇,他们旅游时多选择与日常生活反差较大的自然风景类的旅游目的地。此外,学生长期在学校生活,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旅游中的各种经历都是他们津津乐道的事,因而他们更加重视旅游过程中的经历和感受。

2.出游顾虑较多

学生旅游愿望非常强烈,但因其长期生活在学校和家庭的范围内,缺乏旅游经验,社会实践能力较弱,出游顾虑较多。《中国旅游报》对北京学校的专项抽样调查表明,学生出行最担心的问题依次是:安全问题(占40.1%);购车船票问题(占34.9%);食宿问题(占26.6%);健康问题(占9.5%)。尤其女生作为其中的弱势群体,对安全等问题考虑更多。另一方面,虽然我国已出台了针对旅游业的相关法规与,然而,在旅业里,人存在不经当竞争行为,甚至存在欺骗消费者的行为,在广大消费者心目中留下非常糟糕的印象,有些旅游者因此不愿再次光顾旅行社。而这些顾虑正是许多学生有旅游动机却难以成行的原因之一。相反,旅游企业如果能够解决好这些顾虑,学生出行将更依赖于旅游企业。

3.显著的旅游度假行为

1)出游时间.学生旅游有着明显的时间结构特征,表现出淡旺季差异显著.据调查,有65%以上的青少年学生选择暑期旅游,特别是在每年的高考、中考之后,即7,8月,只有9.3%的学生把旅游活动安排在周末.同时,学生旅游的度假时间也较短,平均为4.8 d.

2)在出游方式.

大学生和部分高年级中学生的自我性较强,多倾向于背包旅游和旅途的自我设计,喜欢自助游,而很少参与旅行社组织的团体游.而低年级的学生往往处于父母及其他亲朋好友的强烈影响下,一般参与家庭游或与朋友、同学结伴出游.

3)旅游活动的空间范围.大学生一般倾向于中长距离,约有52.1%的大学生愿意进行中长途旅游,29.7%的学生选择短途旅游;中小学生的旅游活动范围多在市区、市郊或者本省范围内。

4.出游人数多,但以散客为主.

 因自身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加之有更多的课余时间,青少年学生有着比成年人更强烈的出游动机.据对重庆、昆明、南京3个城市3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的抽样调查显示:62.5%的大学生有外出旅游的经历,19.5%的大学生准备出游.全国青联青少年社会调查系统网络中心与中国旅游报假日周刊所作的抽样调查表明:50.8%的大学生有外出旅游的经历.如果仅以50%的比例来推算国内大学生旅游市场,参加旅游的大学生将达280万.中小学生外出旅游也不在少数.北京、上海、广州几家电视台联合举行的暑期出行调查显示:在被访的人中,准备让自己的孩子暑假外出旅游的,广州为55%,北京为43.6%,上海为30%.2002年的一项调查也显示:目前北京市85%的家长愿意在假期送孩子去旅游;在广州的中小学生中,95%的有参团经历.如果仅以10%的乐观估计,参加旅游的中小学生将达到2 000多万人,两者的总数将近3 000万人,约占2001年国内旅游总人数的1/20(2001年国内旅游总人数为7.84亿人).如果考虑假日或周末父母带领青少年儿童出游,这个市场将会更大.尽管学生出游人数众多,但以散客为主、团体为次.据国内旅游抽样调查的1215名学生旅游者中,有1 132名学生采取了散客旅游的形式外出旅游,只有83名学生采取了包价旅游的形式.这主要是因为包价旅游一般路线确定,机动性差,难以满足学生向往自然、热爱自由的秉性.

二、青少年学生旅游市场的现状分析

发展迅速的学生旅游业因其突出的活力已日益引起业内人士的关注,据调查,我国有学龄青少年2.2亿多,仅城镇人口中的青少年学生就有数千万之众,如此广大的青少年客源群体,是旅游市场的一块“肥肉”、一个富矿,若能对其进行开发和利用,必将会使中国旅游市场的盘子里大大增幅.然而,目前对学生旅游市场的开发和研究却刚刚起步,发展尚不成熟。.因此,学生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对学生旅游市场现状的分析。

1.旅游产品不符合青少年学生的需求

1)产品针对性不强。.目前,旅游市场上很少推出专为青少年学生设计的产品,大多旅游产品或把成年人的旅游产品简单的“克隆”套用在青少年学生身上;或简单重复课堂上的内容,形式老套.如大部分旅行社推出的夏令营,只是将以前的成人线路稍加变动,添上一些适合孩子游玩的行程,草草包装一番就美其名曰:“某某夏令营游”.一项调查也显示:80%的家长对夏令营不满意,不是搞成变相的旅游团,就是一味的吃苦教育.如沪上7家知名旅行社联合推出的一项名为“星星雨·手拉手”会宁助学游的活动,由于以“吃苦”为主题,缺乏创新,结果报名者寥寥,被迫取消.另一方面,产品价格不菲,脱离学生的实际消费水平.有些旅行社不考虑青少年学生的实际情况,纯粹以赢利为目的,设计的旅游产品价格离谱,远远超出青少年学生的消费水平.如一些“出国游”、“修学游”,价位普遍在万元以上.再如一些大学游,1个10 d的大学游,住6~8人间学生宿舍,吃学生食堂,加上几个常规景点,竟收取高达3 000元的费用,还不包括交通费,导致家长、学生的不满。

2)部分针对青少年学生目标市场的产品名不副实.如近年来推出的“青年旅馆”业,本来是从青年人经济拮据的现实出发,意在为青年旅游提供一个既经济又安全的住宿环境,但每人每天40~60元的定价却让学生旅游者望而却步.

3) 旅游产品形式单一.青少年学生是一个求知欲望强烈的团体,但很多线路设计者却片面地理解了“求知”含义,一个专题线路下来,不是高校校园,就是科研院所,使旅游线路陷入单一化的境地.

2.相关企业和有关职能部门忽视了学生这一旅游市场。

1)青少年学生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旅游企业、相关企业和有关职能部门的有力支持.然而,目前一些旅游企业由于没有看到青少年旅游市场的潜力,没有充分认识到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忽视了这一市场;还有一些旅游企业碍于青少年市场开拓的艰难性,嫌其利润薄、事情多、责任大,或是只顾眼前的经济利益,从而放弃了这一市场.笔者曾对开封市几家旅行社进行调查,发现这些旅行社在开拓青少年旅游市场方面都还没有投入精力.结果一方面使许多商家挤在观光旅游的独木桥上压价竞争,另一方面却是学生和家长由于找不到适合青少年学生的产品而望眼欲穿.不仅如此,包括所有的导游、司机、餐厅、车队都不愿意接学生团.

2) 从职能部门来看,部门虽然增加了“五一”和“十一”的假期,但并没有出台相应的关于学生出游的规定,并没有解决造成青少年旅游市场低靡的关键问题.而一些教育部门对学生旅游也不是很重视,他们将所辖院校的师生旅游“包”给本部门投资设立的旅行社,而这种部门、地区的“垄断”却造成了部分有“权”组织教师、学生出游的旅行社因业务稳定而不求创新,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学生旅游市场的健康发展。

3.缺少旅游信息,学生旅游服务体系不完善。

旅游信息的获取是青少年产生旅游动机和进行旅游决策的一个重要因素.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全国有条件的大学、中学、小学已并入该网络,利用网络进行产品发布和促销已成为现代产品促销的重要手段.然而,由于青少年旅游市场的运作在国内才刚刚起步,这方面的产品较少,极个别信息只见于《中国旅游报》.其他形式的促销活动以及各大旅游网站主页中只有零星的相关信息.另外,在推出的少数专项线路中,旅游解说系统还没有形成.而且,专门负责学生旅游的一些相关机构如旅游协会等在国内还相当缺乏,学生旅游服务体系不完善,在某种程度上也制约着学生旅游的发展.

4.学生出游存在很大的盲目性。

青少年学生正处在学习求知的阶段,求知欲强,好奇心浓,勇于冒险进取,对旅游产品的要求比较高.这个群体人数多,身体和心理素质偏低,安全意识不是很强,致使一些旅游企业不敢组学生团.目前,青少年旅游活动都处于自发的状态中,旅游者在线路选择(特别是长线旅游)方面得不到有益的指导,出游有很大的盲目性.这样不但影响旅游的效果,往往还会造成旅游事故的发生.

三、学生旅游市场的开发策略

青少年学生旅游市场是整个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且发展潜力巨大,但是我国的学生旅游发展尚且不够成熟,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从学生旅游市场的特征入手,并结合现有的潜在旅游基础设施,采取科学而有效的策略,对学生旅游市场的合理开发是很重要的。

(一)旅游企业要认真研究学生旅游市场,开发适销对路的产品

旅游企业应摒弃“学生市场没钱赚”的错误观念,重新认识学生旅游市场.国际青年旅游联合会秘书长彼德·德琼指出:青少年学生旅游者的消费事实上属于中高档,旅游周期长,又具有高度的环保意识和勇于探险精神.从人均消费讲,其创造的经济效益远大于那些住星级宾馆的“高档消费者”.彼德·德琼还预言青少年旅游市场发展将居领先地位.这说明学生旅游市场其实是大有可为的,关键在于如何开发.

1.采取“开拓重点、机动灵活、薄利多销、诚信为本”的开发思路

1)开拓重点。学生旅游市场潜力巨大,但在开发的时候,也应开拓重点旅游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