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石壕吏》的说课稿
2025-09-29 02:54:02 责编:小OO
文档
《石壕吏》的说课稿 

     一、说教材: 

     《石壕吏》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杜甫诗三首》的第三首第一课时已学过了前两首学生对杜甫的生平和作品风格已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学习这篇《石壕吏》应该有了一定的基础 

     《石壕吏》语言凝炼、质朴内容比较集中主要记述了在一天傍晚作者投宿石壕村遇官吏抓丁服役老翁逾墙逃走老妇出门应对用大量篇幅记叙了老妇的致词从中体现战乱给老妇一家带来的不幸以及在官吏的威逼下请求从军服役的经过第二天天明作者独与老翁别暗示了老妇已被抓走全篇以老妇的致词为主兼有动作描写再加上对偶句的运用使文章愈加生动 

     二、说目标及重难点: 

     结合这个单元文言文教学的要求以及本课内容、思想、写作上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这节课的目标确定为: 

     1、通过朗读把握《石壕吏》的思想内容与作者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培养关注现实、关注民生的人文素养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这节课的教学重难点确定为: 

     教学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意境及作者的思想感情;背诵诗歌 

     教学难点:初步尝试鉴赏诗歌体会藏问于答的写法 

     三、说教法: 

     1、朗读法:用“字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办法反复诵读、以读带讲、以读促讲因为抓住了“读”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要领范读生读互评小组展示读二部轮读齐读等方式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为进一步的分析鉴赏作准备 

     2、激趣法: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选择多种学生感兴趣的因素:猜对联、当导演编导课本剧、情景对话等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同时加深学生对作者的认识和对作品的理解 

     3、合作探究法:在探究过程中根据新课标的要求我采用了自主、合作的方法体现在两方面:(1)自主学生在课下自主预习自己根据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分析人物形象把握故事情节体会作品所反映的思想倾向编排剧本教师只作适当点拨(2)合作对于一些疑难问题让学生来合作讨论解决集思广益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合作能力体会集体的力量合作的快乐例如:官吏只出现了两次却以《石壕吏》命题原因何在为什么隐去官吏的蛮横凶恶如何理解作者的沉默 

     四、说设计: 

     (一)导入新课: 

     1、激趣导入:展示对联:民间疾苦笔底波澜;世上疮痍诗中圣哲问“今天咱们要接触的名人就在这两幅对联里猜他是谁”(设计意图:引用朱德、郭沫若的对联认识杜甫可以调动学生兴趣加深对杜甫的认识烘托课堂气氛) 

     检查背诵上节课学的《春望》——(温故知新)“今天我们来学习与《春望》同一时期的一首长篇古体叙事诗《石壕吏》”(板书课题) 

     2、简介背景:安史之乱时期的杜甫对现实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先后写出了《悲陈陶》、《春望》、《北征》、《羌村》、“三吏”、“三别”等传世名作(设计意图:介绍写作背景为学生理解作者的情感降低难度铺平道路) 

     (二)朗读诗歌 

     步骤:听朗读录音——自主朗读——小组朗读——展示朗读(齐读分角色读二部轮读等)(设计意图:通过多种朗读形式将学生带到故事情境之中在朗朗书声中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记忆为进一步的分析鉴赏作准备) 

     (三)复述故事 

     课文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尝试用第一人称进行复述在此基础上理清这首叙事诗脉络 

     明确:本文主体部分是老妇人的“致词”诗的前四句是“致词”的由来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最后四句是这件事的尾声暗示老妇已被差役抓走 

     (设计意图:在故事复述中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交流既锻炼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又能引导学生更好地理清文章的内容及写作脉络) 

     (四)解读诗歌 

     假如你是导演如果把这首诗改编成一出戏你会安排几个场景说说你的思路 

     (设计意图:立体化再现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深层次走进文本抓住文章的写作重点且力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听妇之苦 

     齐读“听妇致词”一环节思考:这一部分写了老妇人几方面的苦 

     明确:丧子之苦;困窘之苦;应征之苦 

     2、观吏之怒 

     (1)在表现差役时你认为几个词最富表现力 

     明确:捉、呼、怒;夜、夜久 

     (2)有人说:《石壕吏》中老妇的“致词”全都是差役步步紧逼出来的你同意这个说法为什么(引导学生体会藏问于答的写法) 

     小组研讨交流之后完成填空 

     石壕吏: 

     老妪:三男邺城戍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石壕吏: 

     老妪:室中更无人 

     石壕吏: 

     老妪:惟有乳下孙 

     石壕吏: 

     老妪: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石壕吏: 

     老妪: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设计意图:走进文本在梳理文章层次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深挖文本内容体会人物性格;通过情景对话的方式领会文章藏问于答的写法体会作者“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语言特色;突破教学难点) 

     3、察作者之情 

     从这首诗中你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诗人为什么不站出来你如何理解作者的沉默 

     明确:矛盾国事危急需添兵然而丁壮殆尽兵员枯竭全诗即在这矛盾中展开了历史画卷;忧国忧民 

     补充: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新婚别》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新婚别》 

     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垂老别》 

     (设计意图:与作者对话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体会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感、进退两难的矛盾心情;突破文章的教学重点) 

     (五)问读诗歌 

     学习了《石壕吏》你还有些疑问提出来大家一起研讨 

     (设计意图:学贵有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至关重要;在问读中再次走进文本查漏补缺深化理解做到: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六)改写诗歌 

     把《石壕吏》改写成一篇记叙文 

     [提示]石壕吏和老妇人是诗中的主要人物要善于运用想象来刻画他们各自的动作、语言和神态;还要补充一些事实上已经发生却被诗人隐去的故事情节 

     讨论交流:对环境具体描写 

     对人物细致刻画(参照插图) 

     丰富故事情节 

     (设计意图:通过改写丰富文章的故事情节练习取舍和组织材料;同时有效利用文章的插图资源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体现学生对文本个性化的解读和表达) 

     (七)推荐阅读 

     课外阅读杜甫“三吏”“三别”的另外五篇文章用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吏:《新安吏》《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设计意图:唤起学生的阅读期待将语文学习延伸到课外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挖掘;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在课外阅读中开拓视野增长见识) 

     (八)布置作业 

     背诵并默写《石壕吏》 

     (设计意图:强化基础关注并规范书写;在背诵默写过程中完成对文本的进一步理解做到准确无误)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