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建筑施工中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3及控制方法
2025-09-29 02:54:40 责编:小OO
文档
建筑施工中全面质量管理的要求及控制方法

摘  要:质量管理是施工管理的中心内容,一切施工技术组织措施的实施和改进,施工技术规程的制定和贯彻,施工过程的安排和控制,技术岗位责任制的建立和推行,都必须以保证工程质量为前提。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建筑施工中,全面进行质量管理的要求及检查要点。关键词:建筑施工;全面质量管理;控制方法“质量是企业的生命”,保证建筑工程产品质量合格是我们建筑工程企业获得经济利益的前提,假如不能保证产品质量,不仅不能获得经济利益,而且会带来经济损失。一、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产品质量是指在产品的约定使用期限(或使用次数)内,在规定使用环境条件下,在使用过程中产品能够全面发挥其明确和隐含功能的保证率。保证率达到100%,即可认为质量很好,若保证率很低,则认为其质量极其低劣。质量是产品的使用价值体现,产品的质量不好,它的使用价值就大打折扣。建筑产品质量是从勘察设计直到工程施工各个环节而逐步形成的,任何一个环节质量控制的得失,都对最终产品质量的优劣产生影响。为了保证建筑工程产品质量合格,在整个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坚定不移地贯彻实施全面质量管理。1.全面质量管理的对象是全面的因为它的目标是向国家和用户提供满意的优质工程或优质产品,所以管理的对象不应该仅限于工程或产品质量本身,还应包括工程或产品质量的基础,即工作质量和工序质量。2.全面质量管理的范围是全面的因为工程或产品的形成一般都要经过规划、设计、施工、检验、服务等过程。因此,要保证工程或产品质量,就必须对这个全过程进行管理,而不要仅限于抓施工过程的质量。对建筑企业而言,则要求从施工准备、施工组织到回访都要进行管理,做出质量保证。3.全面质量管理的参加人员是全面的因为工作质量和工序质量是工程(产品)质量的基础和保证,因此,要组织全企业所有行政管理、生产技术、政工部门等共同对工程(产品)质量做出保证,并发动企业里各个岗位的全体人员,通过提高每个人的工作质量来确保整个工程建设的施工质量。4.全面质量管理是全面地采用多种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的综合性质量管理由于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错综复杂,诸如人、物、技术、管理、自然、社会等因素,所以要综合运用不同的管理方法和措施,才能根据质量波动规律,控制质量波动,稳定地提高质量。二、全面质量管理的技术基础工作1.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教育开展全面质量管理教育可以从两方面人手。一是对从事质量管理的专业人员进行专门训练和培养,通过脱产学习,短期轮训或业余进修等方法,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他们学习理论基础知识,学习全面质量管理的科学方法和国内外先进经验,提高他们的专业管理能力;二是对一般职工也要进行质量管理的普及教育,根据不同对象,按工序、按岗位、分工序讲解质量管理的具体要求和方法。还可以在工人中开展多种质量管理活动,使全体职工都能结合自己的岗位运用质量管理的方法,把好生产质量关。2.标准化工作全面质量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标准化工作。标准化是组织现代化生产的重要手段,是科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化分两个方面:一是技术标准;二是管理标准。技术标准有:产品质量标准、操作规程、原材料标准、技术定额、试验标准和验收规程等;管理标准有:各种规章制度、工作标准、经济定额、机构编制、信息传递报表等。3.计量工作做好计量工作,目的在于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以实现质量管理的定量化。在管理工作中要逐步开展计量化工作,由于这些工作对提高产品的可靠性有直接影响,因此,计量用的仪器和设备要做到配备齐全,完整无缺,及时维修,保证发挥它们在生产和计量中的作用。4.建立质量责任制建立质量责任制是把质量管理各方面的工作具体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工作岗位,把与质量有关的各项工作都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严密的质量管理工作体系。5.质量计划工作质量计划工作是实现质量目标,具体组织与协调质量管理活动的基本手段,也是各部门、各环节质量工作的行动纲领。三、建筑工程质量控制1.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qc)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包括施工准备阶段、编制质量计划以及现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等。(1)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控制施工准备阶段的质量是依据施工准备工作的内容严格进行质量控制,如技术准备中保证施工组织设计的质量,技术交底的质量;现场施工准备工作的质量,作业条件准备工作的质量;组织物资供应准备工作的质量以及人员进场、后勤准备工作的质量等。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开展质量管理的宣传教育,成立qc小组。(2)编好质量计划质量计划是指在计划期内各部门、各单位明确质量达到的目标,规定具体工作内容,使其有计划地进行质量管理工作。质量计划分为质量发展计划(质量目标计划),质量攻关计划(针对质量难点而定),保证质量技术组织措施计划(根据工程特点而定)。每种计划都要有达到的目标及指标,具体实施措施,落实到有关部门或个人。质量计划,应列入企业生产计划中去。(3)现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现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是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的重点阶段,必须予以充分重视。①选用先进合理的施工工艺和生产技术方法,制订科学的施工工艺标准和操作规程;②制订合理的工序材料消耗标准和劳动量消耗指标;③明确工序产品质量标准和质量检验方法,明确质量检验人和其职责。确定关键部位的检查复核要求;④明确工程产品质量检查和验收信息记录形式、信息传递流程和存档要求。⑤实时掌握工程质量动态,对工程质量状况进行综合统计与分析;⑥凡是工程质量不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或设计要求的,都叫工程质量事故,凡已形成的质量事故,均应进行调查、分析、统计、记录,提出处理意见,采取有效的对策。(4)材料、半成品的质量控制①制订好原材料、半成品进场的质量技术标准、检验程序和方法。②科学合理规划原材料、半成品进场的堆放和仓储,制订相关的规章制度,确保产品质量不改变。③制订原材料、半成品进场、领用信息记录形式和验收方法。(5)施工机具、设备的质量保证①明确施工机具、设备在生产过程中的完好维修保障措施,建立相关的规章制度。②建立质量检查仪器仪表的定期检验和专人管理制度。2.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依据根据其适用的范围及性质,大体上可以分为共同性的依据;有关质量检验与控制的专门技术法规性依据。所谓共同性依据主要是指那些适用工程项目施工阶段与质量控制有关的通用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和必须遵守的基本文件,它们包括以下几方面:(1)工程承包合同文件工程施工承包合同文件和监理合同中分别规定了参与建设的各方在质量控制方面的权利和义务的条款,有关各方必须履行在合同中的承诺。尤其是监理单位,既要履行监理合同的条款,又要监督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履行有关的质量控制条款。(2)设计文件“按图施工”是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约定俗成的事,因此,经过批准的设计图纸和技术说明书等设计文件,无疑是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但是从严格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的角度出发,监理单位在施工之前还应组织设计单位及施工单位进行设计交底及图纸会审工作,以达到能使施工单位了解设计意图和质量要求,以及发现图纸差错和减少质量隐患的目的。(3)国家及有关部门颁布的有关质量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性文件这些文件涉及质量管理机构与职责;质量监督工作的要求、程序与内容;工程建设参与各方的质量责任和义务;质量问题的处理;设计、施工、供应单位质量体系建立的要求、标准,以及它们的资质等级的标准和认证;质量检测机构的性质、权限及其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它们都是基本建设行业质量管理方面所应遵循的基本法规文件。四、结束语总而言之,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从基础施工至结构封顶,从内外装修至竣工验收,要始终贯彻“二全管理”的原则,建筑施工企业要本着为用户服务、替用户着想、对用户负责的宗旨,实事求足,认真落实各项质量要求,做到防患于未然。此外,施工企业还要文明生产、文明施工。只有这样,才能为工程的优质、高效提供静提与保障。参考文献[1]刘志伟,全而质量管理在建筑施工企业中的实施,建材技术与应用,2004[2]胡惠香,施工企业应加强统计基础工作.湖湘论坛,2001[3]张永安,如何发挥物资统计在施工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北京统计,2001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