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活动背景
诗者,感其况而述其心,发乎情而施乎艺也。诗歌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学形式,是一种阐述心灵的文学载体,而诗人则需要掌握成熟的艺术技巧,并按照一定的音节、声调和韵律要求,用凝练的语言、充沛的情感以及丰富的意象来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的精神世界。
中国,是诗的国度。古典诗歌创造了这个民族最辉煌的文化记忆,而新文化运动则为中国诗歌之发展开辟了一片新的天地。五千年来,诗人们用诗句构建了一个民族的魂魄,用心灵诉说着华夏儿女的光荣与梦想。时至今日,诗歌则面临着许多问题,历时数千载的诗歌传统,已然面临断层之危险。
西北民族大学首届大学生诗歌文化节,旨在吸引更多的目光投向诗歌,关注它的过去,现在,未来。在诗歌节期间,我们将举办“探寻华夏诗魂”诗歌座谈会,希望为所有诗歌爱好者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二、 活动目的
(1)让同学们对中国诗歌发展传承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使同学们更多的关注中国诗歌。
(2)让同学们在这次座谈会上有所启发,并使大家关心中国诗歌的命运,唤起他们传承和守护中国诗歌传统的热情。
(3)借此加强同学和老师们的交流与沟通。
三、 活动主题:
1、品味传统文化,在诗歌发展历程中,是否存在失去传统的问题;
2、诗歌文化中体现的爱国情怀、民族意识;
3、中国传统诗歌审美经验是否能够经受时验。
四、活动时间:
1、报名时间:2011年4月29日18:00之前
2、海选时间:2011年5月7日
3、开始时间:2011年5月18日
五、活动地点:公教楼101教室
六、参与对象:文学院全体师生
七、宣传形式:海报和展板
八、活动形式
某年某月某日,屈原、司马相如、陶渊明、杜甫、苏轼、李清照、李梦阳、黄遵宪、闻一多、海子等诗人,穿越时空聚集在一起,编织一部辉煌壮丽的中国诗歌发展史。
他们在郭沫若的主持下就中国诗歌几个焦点问题(品味传统文化,在诗歌发展历程中,是否存在失去传统的问题;诗歌文化中体现的爱国情怀、民族意识;中国传统诗歌审美经验是否能够经受时验。)进行了交流,并在稍后举行了记者发布会。
九、前期准备:
1、角色扮演的选拔:自愿报名为主。
角色有:屈原、司马相如、陶渊明、杜甫、苏轼、李清照、李梦阳、黄遵宪、闻一多、海子。(要求诗人扮演者对所扮演诗人具有一定的了解,在气质与形象上与所扮演诗人相似)
注:女生也可以扮演男性角色。
2、征求5位记者,代表各大传媒机构对此次“聚会”做采访。
3、征求主持人1名,要求对诗歌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3、参加的同学在报名后需经过主办方的选拔。
十、 物资经费一览表
汉 服:6到7套,租借 210元
西 服:1套,租借
中山装:1套。租借 40元
各位演员道具不定 100元
其他花销 100元
金额总计: 450元
文学院团委·学生会
二〇一一年四月二十七日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