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现代家具设计的经典大师
2025-09-29 02:58:48 责编:小OO
文档
一,吉瑞特托马斯里特维德:吉瑞特·托马斯·里特维德,荷兰人,他的父亲是当地一位职业木匠,里特维德从7岁起就开始在父亲的作坊中学习木工手艺。l911年他开设了自己的木工作坊,同时开始以上夜校的方式学习建筑绘图。里特维德不是建筑学或设计方面的科班出身,但他对所学的任何实际知识都非常用心,并始终有独到的理解。在现代设计运动中,里特维德是创造出最多的“性”设计构思的设计大师。

个人简介

简介

里特维德一生富于性,是家具设计史上第一件现代家具的设计人:19l7~l9l8年他设计并制作了“红蓝椅”,并于次年成为荷兰著名的“风格派”艺术运动的第一批成员。“风格派”(DeSaijl)运动是几乎与德国包豪斯齐名的现代艺术设计运动,其核心人物是多才多艺的设计师和理论家提奥·凡·杜斯伯格(TheoVanDoesburg),著名现代派画家皮尔特·蒙德里安(PietMondrian)和里特维德,其中包括许多当时非常“前卫”并在设计思想上崇尚创新的建筑师、设计师、艺术家和理论家。

风格

      里特维德极富轰动性的“红蓝椅”系列的首批家具设计首先在“风格派”的专业艺术杂志上刊登出来,立即引起同仁和社会的广泛关注。随后这批作品于l923年又在德国包豪斯展览中亮相,对许多同时代设计师,包括另外几位大师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20年代,现代设计运动的发展早期,里特维德的先锋作用并未限于家具设计领域,1924年,他设计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也是建筑设计史中非常重要的里程碑,施罗德住宅(Schr6(1erHouse),其设计思想和手法都与“红蓝椅”出于一辙,同时也贯彻着杜斯伯格的设计理论和蒙德里安的艺术理念。仅此两项,就足以奠定里特维德在现代设计中的大师地位。

生涯

“红蓝椅”仅仅是他丰富多彩的家具设计生涯中的一个开始。同其他几位经典大师一样,里特维德也始终关注着设计与工业化生产的结合以及适于现代社会生活的新材料的运用。一般认为包豪斯的布劳耶是第一位使用弯曲钢管设计家具的人,但实际上,里特维德几乎在同时,甚至比布劳耶更早些就开始使用这种充满生命力的新型家具材料,这从施罗德住宅的餐椅中可以看出。事实上当时双方的交流很多,相互影响很明显,只是布劳耶的“瓦西里椅”更为优雅,在设计上更为彻底而已。

设计

里特维德运用弯曲钢管和当时也很新潮的弯曲胶合薄板完成了一系列大胆而新颖的家具设计,l927年他的首批钢管家具被投入生产线中,由阿姆斯特丹的麦兹公司(Mets&Co.)生产。里特维德的设计范围很广,而且非常神奇的是,他能在几乎每个系列的设计中都有超凡脱俗的表演,1919年他设计的纯粹以横竖构图元素组成的工作台几乎是蒙德里安绘画的一个立体诠释,这个工作台在设计上则可以明显看出格林兄弟l913年为自己住宅所设计的办公桌的影子。

而l923年他为柏林博览会荷兰馆设计的“柏林椅”则可以说是对历史上所有椅子设计的彻底反叛:它由横竖相向的大小不同的八块木板不对称地拼合成一件椅子。里特维德下一个令世人再次震惊的设计是1932~1934年设计制作的“z”形椅。这在家具的空间设计组织上是又一次,在最直接的功能上则扫除了落座者双腿活动范围内的任伺障碍。

  在这件惊世之作的设计理念上,一般都以为是为回应杜斯伯格1924年发表的一种理论呼吁:要在艺术构图的竖直和水平的元素之间引入斜线的解决横竖构图元素间的冲突。不论理论上如何解释,“z”形椅在家具设计中的性是不言而喻的,实际上这种设计中的“斜线”因素早已出现在早年的“红蓝椅”中,而椅子设计中心明确的“斜线”因素早几年曾出现在霍夫曼l908年设计的一件休闲椅中。

  笔者曾在椅子论文中试探性地研究这种“斜线”元素如何在椅子设计中发展起来,发现早在中国宋代的椅子设计中就开始出现这种设计因素,并在以后的发展中,这种以斜背靠为关键要素的中国躺椅、休闲椅以及春宫椅成为中国家具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类别。无论如何,“Z”形椅开发了现代家具设计的一个方向或一个类别,后代不少设计师不断在其设计理念的基础上进行新的“诠释。

建筑名作

家庭住宅

  二十世纪20年代初,荷兰建筑师里特维德受施罗德夫人委托为其设计一所家庭住宅。最终这座位于荷兰乌德勒支市的建筑如今被称为“里特维德-施罗德之家”。

  “20世纪已经成为历史,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同样,20世纪也留给了我们许多历史文化遗产。认识这点非常重要。”梅耶(PieterdeMeijer)教授对此颇有见地。这也是为什么他和他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同事们决定要把这座建于1924年的荷兰住宅同大堡礁、泰姬陵以及中国的长城一起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原因。

  将家庭住宅列入世界遗产听上去也许是个奇怪的主意,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荷兰办事处的梅耶教授却坚信那样做非常值得。“直到现在,荷兰一直规定单个建筑物不能被列入文化遗产行列,而像小孩堤防那样的建筑群才有资格入选。文化遗产名单显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一般都比较偏爱年份久远一些的建筑,而我们现在正努力使一些二十世纪的建筑也能入选。”

文化遗产

  如今,没有人生活在那所房子里,但是它仍被当作是乌特勒支博物馆的一部分受到精心的保护。总馆长雅瑞尔(SjarelEx)为这座住宅所获得的新地位深感欣喜,但他也指出,这所房子始终就有些不同寻常。他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现在把它看作是一件世界文化遗产,但从它存在的第一天起它就与众不同。著名的建筑师,如布鲁诺·陶特(BrunoTaut)和依尔·李斯特斯基(ElLissitsky)在20年代专门到乌特勒支拜访里特维德和这座建筑。由此可见它在二十世纪欧洲建筑上的影响。”

  可能这栋房子最不寻常的地方就在于,尽管它已经有了80年的历史,但看起来仍像刚建成两三年的样子。博物馆馆长伊达·范塞尔(IdavanZijl)补充道:“它是体现人类创造力的独特典范,是“风格派”(destijl)建筑的杰作。“风格派(destijl)运动”是上世纪初始于荷兰的、艺术和建筑设计上的先锋派运动,代表人物有彼埃·蒙德里安(PietMondriaan)和范·杜斯堡(vanDoesburg)等。”

内部设计

  里特维德希望创造的不仅是一座建筑,而是一座充满家具和实用生活空间的家园。范塞尔解释道:“它的楼上是生活区,有一扇滑动板可以把房间分隔为四个部分,当家人要睡觉时就会把房间隔开,但是在白天,它则是一个开放的空间。里特维德对建筑的空间和环境很感兴趣,他还自己设计了被称为‘综合艺术品'的家具(德语叫做gesamtkunstwerk),这样,建筑内外就构成了一个整体。家具一般都采用明朗色调,比如他设计的著名的红蓝色椅子。”

  雅瑞尔认为“里特维德-施罗德之家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将为其带来有利的弘扬与支持,更重要的是,这座建筑的存在已在荷兰历史上有所保障。100年甚至200年后它还能屹立在乌特勒支市,能与婆罗浮屠佛塔和埃及金字塔一起被列为世界瞩目的文物是多么大的光荣。”

编辑本段家具名作

简介

  《红蓝椅》是荷兰风格派最著名的代表作品之一。它是家具设计师里特维德受《风格》杂志影响而设计的。

  《红蓝椅》的理性化设计与设计家对一战的反思和对抗有着内在的联系。在形式上,它是蒙德里安(PietMondrian,1872-1944)的作品《红黄蓝相间》的立体化翻译。该画家以利用处于不均衡格子中的色彩关系达到视觉平衡而著称。里特维德说"结构应服务于构件间的协调,以保证各个构件的与完整。这样,整体就可以自由和清晰地竖立在空间中,形式就能从材料中抽象出来。里特维德在这一设计中创造的空间结构可以说是一种开放性的结构,这种开放性指向了一种“总体性”,一种抽离了材料的形式上的整体性。

功能

  从功能上说,这把椅子是不舒服的,但是通过展示,它证明了产品的最终形式取决于结构。设计师可以给功能赋予诗意的境界,这是对工业美学的阐释。而且,这种标准化的构件为日后批量生产家具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性。它的与众不同的现代形式,终于摆脱了传统风格家具的影响,成为的现代主义趋势的预言。因此,集中体现了风格派哲学精神和美学追求的《红蓝椅》成为现代主义在形式探索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里程碑性的作品。对于整个现代主义设计运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风格派

  风格派是荷兰的一些画家、设计家、建筑师在1918-1928年之间组织起来的集体,主要发起者为杜斯博格(TheoVanDoesburg)。该运动提倡采用最简单的结构元素,以形成基本设计语汇,从而使设计因其内在的可认可性在全世界找到共同语言。风格派一个共同的主张即绝对抽象的原则,他们主张艺术应脱离于自然而取得,艺术家只有用几何形象的组合和构图来表现宇宙根本的和谐法则,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对和谐的追求与表现是风格派艺术设计师们的共同目标。

  里特维德是将风格派艺术从平面延伸到立体空间的重要艺术家之一。他在1919年推出的具有宣言性质的这款《红蓝椅》具有激进的纯几何形态和难以想象的形式。这把椅子全部为木构。13根木条互相垂直,形成椅子的空间结构,各结构间用螺丝紧固而非传统的榫接方式,以防有损于结构。这把椅子最初被涂以灰、黑色。后来,里特维德通过使用单纯明亮的色彩来强化结构,使其完全不加掩饰。重新涂上与DeStijl美学思想一致的原色。这样就产生了红色的靠背和蓝色的坐垫。把手和椅腿仍保持黑色、少量的黄色被用来强化端面。这把椅子以最简洁的造型语言和色彩,表达了深刻的设计观念。

  对于设计界来说,新造型主义这一名称尤为贴切。风格派主张从理性出发,用抽象的几何结构来表达宇审和自然的普遍的和谐与秩序,探索被事物的外貌所掩盖的规律,这些规律表现了科学理论、机械生产和现代城市的本质和节奏。其设计界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设计师里特维德、建筑师奥德等人。他们主张把纯艺术的风格派原则运用在建筑、家具、其他产品和平面设计中,渗透世界,以创造新的世界秩序。他们注重使用和表现新材料、新技术,指出建筑的空间是由功能与和谐两个方面构成,其外观是由其内部空间决定的。

  他们把风格派绘画艺术的极其简洁有序的造型、色彩和线条的形态,应用到建筑、服装、家具等方面的设计中,并设计了新的字体和非对称均衡的印刷版面。风格派设计所强调的艺术与科学紧密结合的思想和结构第一的原则,为以包豪斯为代表的国际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奠定了思想基础。风格派设计的代表有《风格》杂志的封面设计和斯拉拉斯堡的奥伯蒂咖啡馆的室内设计;里特维尔德设计的施罗德住宅、红蓝椅子;奥德设计的乌尼咖啡馆等。风格派画家蒙德里安和杜斯伯格有关风格派的理论著述也是风格派设计的理论依据。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