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质量先进个人推荐材料
2025-09-29 02:58:38 责编:小OO
文档
质量先进个人推荐材料(李艳茂)

我叫李艳茂,男,现年27岁,大专。2007年底由于工作需要调入宁德核电工作,自调入宁德核电以来,我一直从事搅拌站质量管理工作,进入宁德核电,我虚心向老同志求教现场质量管理经验,主动向年轻同事了解新生事物,积极参加项目上及公司组织的质量学习、培训等,最大程度的了解掌握核电各类混凝土质量管理知识,以便尽快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七年来,我始终坚持核电“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管理理念,在公司领导的关心下,同事们的指点帮助下,我的完成了相应的质量管理工作任务,通过摸爬滚打,也使得我从一个初来乍道不懂核电质量知识的毛头小子,逐步转化成为一个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工作作风硬朗、能独当一面的质量管理人员。现将这几年来的质量管理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现场混凝土原材料管理

原材料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了混凝土的质量,所以首先必须把好原材料的进场关,混凝土原材料包括水泥、砂、石、粉煤灰、添加剂等,所有这些原材料,我从进场初期就与物资部、试验室等相关部门及人员实地考查,最终通过对比分析确定出了质优价廉混凝土原材料,虽说是经过了原地考查,可我们在使用上也决不能掉以轻心,我要求每次原材料进场,都必须遵循核电“一级QA,两级QC”管理理念,及时监督每一批次原材料进场后的验收、取样过程,并对每一批次原材料的检验情况进行跟踪,同时要求每一批次原材料使用时,必须经我确认,必须已有试验室出具合格检验报告并已拿到手后方可使用。同时,在每一次混凝土生产过程中,我都会全程监督,依据订货单核对配合比,核对无误签字确认,这样,再次确保了混凝土原材的正确使用。

二、严格把控混凝土搅拌站计量管理

搅拌站的计量工作一直也是由我兼任,为确保站内各计量系统精确无误,我每月都会对站内20台计量称全部进行一次自检,确保计量偏差符合规范要求,同时,计量器具每半年必须强检一次,这样通过计量强检,也再次验证了我们的计量系统,在每一班混凝土生产前,我都会监督操作员对计量称进行调零,生产过程中全程监督,发现在称量过程中有超出允许偏差范围的及时停机处理,待处理完毕后方可再次生产。

三、全过程监督混凝土生产全程

    混凝土生产过程控制,每一次无论方量大小,我都会全过程监督检查,每次生产前,我都会依据订货单仔细核对操作员输入电脑数据,同时,每次开盘前,必须将输入电脑数据打印一份由操作员、技术员、试验室人员签字确认后方可投入生产。生产过程中,及时根据实际测得砂石含水率调整配合比。同时,对于外加剂的使用我会更加关注,由于3#、4# PX泵房所使用外加剂规格型号与其它单位工程不同,同时在生产过程中又存在各部位穿插生产,针对这一情况,我及时与生产班寻求解决方案,最终通过对外加剂管道的技术改造,实现了各部位穿插打灰,外加剂又不受影响的很好解决方案。(由技术组给外加剂阀门处上锁、开锁钥匙由值班的技术人员掌握,混凝土开盘前确认使用外加剂品种,确认完后由搅拌站、试验室、工程公司试验室人员3方对管路确认上锁后再进行混凝土生产。)

生产完混凝土,剩下的环节就主要是运输和泵送了。宁德核电混凝土供应高峰期为日生产量约为500m3,且每天都会存在多个部位交叉作业现象,所以,要想现场混凝土供应及时,不出现断料、积压、送错等现象,就要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可行方案,为此我专门与生产班及运输班召开协调会,分析制定运输、泵送方案,最终我们确定出台“混凝土搅拌站工作程序”、“混凝土搅拌站运输程序”等,程序中明确规定各岗职责,要求每次生产前,各岗位员工针对自己所负责内容在“生产记录表”签字确认,同时制定站内奖罚管理规定,如出现送错部位、打错灰现象则依据职责进行考核;如单月无上述现象发生,则对其奖励,这样一来,有了程序作为支撑,同时有了物质上的触动,及大的调动了全员的责任心,6年来,在我及站内员工共同的努力下,我们顺利完成57万混凝土的供应,从未有过送错部位,打错灰现象。

四、完善站内技术、质量资料

    工作做的再好,没有留下管理痕迹,这就等于没有做。所以我在完成好现场质量控制的同时,逐步完善站内资料。由于前期1、2#机组项目部资料员对工程资料没有足够的重视,这对我们后期的资料跟踪整理造成了很大影响,为此我专门找到项目领导,牵头组织召开资料完整度协调会,通过组织协调,使项目部制定出了资料模板,这对以后资料的及时跟踪、移交启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现在我们定期与项目部资料员核对移交,完全省去了由于资料格式、内容不统一所带来的无休止更改。

    百年大计,质量为本。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继续秉承我一贯的严谨工作作风,把好混凝土生产过程的每一关。同时,继续加强自身学习,做好经验反馈,不断完善自我,在努力实现公司年度质量目标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