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要求
2025-09-29 02:46:45 责编:小OO
文档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监理工作要点

一、施工前的准备

1、复验修整下承层,施工前对下承层进行复验,对质量不符合技术规范之处应整修到符合要求。

2、补测遗失或松动的测桩,在下承层顶面恢复中线,每10m设一桩,并在两侧路面边缘外0.3m处设指示桩,进行水平测量,在两则的指示桩上,用红漆标出基层边缘的设计高层。

二、材料要求

1、水泥:作为水泥稳定碎石中惟一的稳定剂至关重要,优先选用初凝时间3-4h,终凝时间在6h以上的32.5级水泥,不宜使用高强水泥、快硬水泥、早强水泥,水泥应有出厂合格证,并经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受潮变质的水泥坚决不能使用。

2、集料中砂料含量宜为30%~35%,砾料含量宜为65%~70%;含泥量应小于2%;砾料强度应在4级以上,其压碎值不大于30%,砾石干密度以实测为准,砾石参考干松密度为1.7~1.75t/m3,集料的颗粒最大粒径宜小于30mm,这样即容易拌合,又不易离析。

3、水:饮用水。

4、水泥稳定砂砾配合比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

抗压强度标准,R7为3~4MPa,通过试验选取合适的砂砾集料组成,并确定水泥剂量和最佳含水量,水泥用量控制在5%~6%,水泥剂量宁高勿低,最高不超过6%。

 一般配合比(重量百分比)为水泥:碎(砾)石、石屑(砂)。

71.3:1050:480(5%水泥)

91.8:1050:480(6%水泥)

三、拌合(集中拌合)

集中拌合:采用专用拌合设备集中拌合均匀,集料过筛,级配符合设计要求,混合料配合比计量准确,含水量符合施工要求,略大于最佳含水量1%~2%以补充水分蒸发。

四、摊铺

摊铺之前首先要清除下承层表面浮土等杂物,进行拉毛处理并洒水湿润,自拌合到摊铺完成的时间应控制在4h。

确定水泥稳定碎石的作业长度,应综合考虑水泥的终凝时间、延迟时间对施工质量的影响,施工机械的效率及气候条件等因素,并尽可能减少接缝,水泥稳定碎石从拌合到碾压之间延迟时间宜控制在3-4h,必须延长延迟时间时,不应超过水泥终凝时间,因此,必须采用流水作业法,各工序必须紧密衔接,尽量缩短从拌合到完成碾压之间的延迟时间,一般情况下,每一流水作业段长以200m为宜。

水泥稳定碎石摊铺时间间隔不得超过2h,超过2h立即时整平、碾压、设工作缝,工作缝只能留横接缝,横接缝的处理方法是将已压密实且高程和平整度符合要求,末端横向切成上下垂直的断面,所有不满足压实度、高程和平整度的端部混合料予以清除。

五、碾压

水泥砂砾摊铺后按设计尺寸进行找平整形,测定含水量,当含水量等于或略大于最佳含水量时,及时碾压,摊铺长度达20m时即可上碾,先用12~18t压路机碾压;再用25t振动压路机振压;最后用18t压路机碾压直至达到规定的压实度,无轮迹,使表面水泥呈胶样状态(出浆为止),一般碾压6-8遍,碾压成活应控制在水泥凝结的有效时间内,应在水泥终凝前完成碾压,以防水分散失或由于终凝而导致结构层的板体破坏。因为水泥活性反应,直接影响到水泥稳定碎石的最终强度,所以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有很大的时效性。

直线型横坡路段,应由两侧路肩向道路中心碾压相临碾压的重叠宽度不小于30cm,碾压速度在2-3km/h左右,为防止出现拥包等不良现象。两侧应多压2-3遍,路肩土也同时压实,达到规定遍数后,由试验人员检测密实度,不合格处继续碾压直至合格,测量人员同时检测高程,边脚处碾压不到位的地方,由蛙夯夯实,严禁压路机在已成型或正在碾压的路面上调头、急刹车,以防破坏成品、半成品,在施工端部4-5m范围内,压路机应沿路面横坡方向横向碾压,或成45°角碾压并适当增加碾压遍数,施工到结合部位时,应使用3-5m的直尺控制接头部位的平整度。

六、接缝

纵、横缝采用直茬相接,在接缝处用方木或钢模作挡边,其厚度与该结构层设计厚度相同,继续摊铺前,在已摊好的水泥砂砾层端部切除50cm长度的水泥砂砾。

七、养护及交通管制

养护对水泥砂砾的强度形成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是施工的重要环节,采用洒水养护,保持面层湿润。不得时干时湿,一般每天上、下午各洒水一遍,用水量为4-5kg/m2,洒水要均匀、洒足,特别是边侧一定要洒到位,水泥砂砾碾压成型后,应立即封闭交通,施工车辆必须通行时,要车速,通过车速不得超过20km/h,严禁急刹车或急转变。

八、雨期施工

整修排水系统,以利排除施工现场地表水,必要时开挖边沟,设置集水坑抽水,做好了解天气预报及雨情预报工作,适当缩短作业段长度,加快施工操作,摊铺好的水泥砂砾层,应及时碾压1-2遍,未成活的水泥砂砾受雨淋后,应进行测试、分析,按配合比设计要求重新拌合,降雨时应停止拌合、摊铺,来不及时应对混合料进行覆盖,以减少雨水过多渗入。

九、质量要求

水泥稳定砂砾基层表面应坚实平整,不得有浮灰,用12t压路机碾压无明显轮迹,其质量或允许偏差应符合:1、压实度:98%;2、平整度:≤10mm;3、纵断高程:-5mm、+10mm;4、宽度:≮设计规定+B(施工要求的必要附加宽度);5、厚度:-10mm;6、横坡:±0.3%;7、无侧限抗压强度:3.0~4.0MPa。

十、施工中注意的几个问题

1、注意控制延迟时间在规范要求的4h,从加水拌合到完成压实的延续时间,称为水泥稳定基层的延迟时间。

2、注意妥善养护,保证水泥稳定碎石强度正常增长。

3、注意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缺陷处理。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碾压过程中,有时个别处呈现脱皮、开裂等现象,其原因通常是混合料中的水份未控制恰当,如拌合时加水计量不准、拌合不匀,造成混合料水分过少、或气温高、风速大、施工延迟时间长、混合料表面水分蒸发过多,在这种情况下碾压,局部易出现脱皮、开裂现象,遇此情况,应对过干的混合料,适当增加水分,并必须重新拌匀,或用水将压路机轮湿润后进行碾压。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