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彭乔云)
2025-09-29 02:44:40 责编:小OO
文档
三岔河镇村委会与企事业单位生活垃圾分类巡讲、收集和处理工作实施方案

为大力推进三岔河镇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我镇争创生态文明镇的目标,结合我镇教师彭乔云为了让学生“参与环保,保护家园,拯救地球”,他组织了6000多人次参与的“可回收垃圾”活动,捡拾塑料瓶30000余个,利用卖塑料瓶的资金1300多元创办了刊物《舞动青春》【现已更名为《火星》】,为“报道教育新闻、点拨学习诀窍、弘扬真善美好、传递爱心公益、宣传环境保护、进行三生(生命、生存、生活)教育、传承延安精神、探索体验教育、加强交流互动、促进学生发展”开辟了一个平台,由开始的16开14页50份校内发行,发展到现在的16开28页600份10余所中学及县镇相关部门发行,电子版的发行到四川2所学校及10余所大学的部分大学生,一位大学生志愿者把电子版的带到了美国她留学的学校进行宣传,支持他们的环保行动,最近的一期达到16开32页1000份,发行范围也正在逐渐扩大,到现在累计捡拾塑料瓶60000余个,减少了再次污染;印发“环保宣传单”2000余份及环保局提供的3000余份到集镇、乡村宣传环境保护;组织各类环保活动达60余次,受直接教育者上万人;倡议、引导60多名学生长期参与到环保志愿活动的行列中来,队伍正在逐渐壮大。2011年,在参加“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第六批大学生环保公益活动小额资助项目征集中, 该项目从全国881个社团中脱颖而出,成为基金会确定资助的100个项目之一。为了让我镇村委会及学校参与到垃圾分类的活动中来。结合我镇实际,制定此实施方案。

一、组织机构

成立镇垃圾分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垃圾分类工作。

组   长:      (镇长)

组   员:      (镇分管文教卫的副)

               (党政办主任)

                   (镇中心学校校长)

                   (镇文明办主任)

                   (镇环保所所长)

                   (镇环卫站站长)

           彭乔云(镇一中教师、育苗行动总监)

各村委会、主任;各企事业单位负责人。

全镇辖区居民。

二、分类原则和标准

按照国家住建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CJJ/T102-2004),城市生活垃圾分为可回收物、大件垃圾、可堆肥垃圾、可燃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六大类。结合我镇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设施的现状以及今后的实际需求,我镇生活垃圾分类标准分布实施、逐步到位,现阶段按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进行分类收集;待相关设施建设、分类收集的条件成熟后,再按照部颁标准细化、实施。

(一)可回收垃圾:指适宜回收循环使用和资源利用的废物,如纸类、塑料、金属、玻璃等。

(二)不可回收垃圾:指除可回收垃圾以外的其他生活垃圾,如普通生活垃圾、电池等有毒有害垃圾以及其他固体废弃物垃圾。

三、目标任务

(一)开展宣传动员。组织全镇村委会及企事业单位开展垃圾分类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利用宣传册、黑板报、宣传栏等形式,开展以“垃圾分类、保护环境”为主题的各类活动。切实提高全镇居民对垃圾分类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

(二)参与社区共建。与社区开展垃圾分类达标共建活动,深入社区宣传和参与垃圾分类,促进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垃圾分类。

(三)设置分类收集设施。按照可回收、不可回收分类设置垃圾收集设施。

四、经费保障

安排专项经费,用于全镇垃圾分类的宣传、推广以及分类设施的设置、改造工作。

五、阶段安排

   (一)宣传动员和准备阶段(2012年9月—10月31日)

    本阶段建立机构、制定方案、开展普及宣传、教育活动,设置垃圾分类箱。

1.组织村委会及企事业单位相关负责人听“垃圾分类”相关知识讲座。

2.组织骨干教师及积极垃圾分类学生听“垃圾分类”相关知识讲座。

   (二)推行阶段(2012年11月1日—12月31日)

    按照分类标准投放垃圾,规范垃圾分类的管理。本阶段学校与社区进行共建活动,组织学生深入社区宣传和参与垃圾分类,小手拉大手,促进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垃圾分类,提升文明程度。组织垃圾分类活跃分子进入学校、社区进行垃圾分类巡讲与实践活动。

   (三)提高巩固阶段(2013年1月以后)

    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范围,提高分类标准,使全镇居民对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知晓率、参与率达一定的比例。

1.对垃圾分类进行的很好的单位及个人给予一定的精神及物质奖励。

2.总结成功经验,分析不足,以期待今后垃圾分类工作的更好开展。

六、工作措施

(一)召开工作会议,部署相关工作。

(二)在全镇范围内以多种形式开展垃圾分类普及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开展以“垃圾分类、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三)确定一些垃圾分类指导员。指导员要热心公益性事业,责任心强,勤劳肯干,负责垃圾分类投放的指导监督、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作业、协助服务等相关工作。

(四)积极推进“零废弃”工作。尽可能减少生活垃圾产生量,努力零排放。

(五)加强宣传培训和日常监督检查

1.开展宣传培训,提高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和参与率。倡导绿色健康和勤俭节约的生活方式,减少垃圾产生。

2.开展学校与社区垃圾分类达标共建活动,深入社区宣传和参与垃圾分类,促进家庭和社会共同参与垃圾分类,提升文明程度。

3.加强信息报送和资料归档工作。建立管理制度和工作台帐,规范专项档案管理,按时报送信息和统计报表。

三岔河镇第一中学星火环保志愿者联盟

                                             

2012年9月8日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