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中国哲学概论期末
2025-09-29 02:45:08 责编:小OO
文档
得分:91分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经学在宋代称为:

0.0 分

窗体顶端

∙A、

官学

∙B、

佛学

∙C、

道学

∙D、

名学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A

2

下列关于玄宗表述正确的是:

1.0 分

窗体顶端

∙A、

《老子》、《庄子》

∙B、

《春秋》

∙C、

《尚书》

∙D、

《论语》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A

3

《仪礼》是()礼制文论的汇编

1.0 分

窗体顶端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春秋战国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D

4

()衍生于论辩明实问题的形名家传统

1.0 分

窗体顶端

∙A、

名家

∙B、

法家

∙C、

墨家

∙D、

儒家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A

5

我国第一部算数经典是()

1.0 分

窗体顶端

∙A、

《周髀算经》

∙B、

《九章算数》

∙C、

《缀术》

∙D、

《五曹算经》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A

6

()被列为“六经”之首

1.0 分

窗体顶端

∙A、

《尚书》

∙B、

《诗经》

∙C、

《春秋》

∙D、

《周易》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D

7

反映宇宙事物必然性的本质和法则称为:

1.0 分

窗体顶端

∙A、

民为邦本

∙B、

国家

∙C、

道心

∙D、

民心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C

8

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1.0 分

窗体顶端

∙A、

藏是盛放东西的竹篾

∙B、

经是佛发表的言论记录而成的文本

∙C、

律是指清规戒律

∙D、

论是指僧侣的言论记录而成的文本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D

9

移风易俗中的风是在哪种环境下养成的习惯?

1.0 分

窗体顶端

∙A、

社会环境

∙B、

人文环境

∙C、

政治环境

∙D、

自然环境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D

10

“杨柳岸晓风残月”属于()

1.0 分

窗体顶端

∙A、

塞外诗

∙B、

思乡诗

∙C、

山水诗

∙D、

送别诗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C

11

既济卦中“济”的含义是:

1.0 分

窗体顶端

∙A、

接济

∙B、

济南

∙C、

渡水

∙D、

抚慰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C

12

“玄”是宇宙本源,是哪位学者的观点:

1.0 分

窗体顶端

∙A、

董仲舒

∙B、

司马迁

∙C、

扬雄

∙D、

张骞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C

13

我国经典诠释之学的三个流派不包括()

1.0 分

窗体顶端

∙A、

《今文经学》

∙B、

《古文经学》

∙C、

《吕氏春秋》

∙D、

《宋学》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C

14

中国历史上,四民社会中以士阶层为先导的思想学术潮流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1.0 分

窗体顶端

∙A、

三国时期

∙B、

南北朝时期

∙C、

隋朝

∙D、

宋朝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C

15

下列关于自然的多义性描述错误的是:

0.0 分

窗体顶端

∙A、

必然

∙B、

天然

∙C、

∙D、

关系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A

16

《周易》中“移”的意思是:

1.0 分

窗体顶端

∙A、

客观性变化

∙B、

规律性变化

∙C、

形质性变化

∙D、

法则性变化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C

17

“外无劳形之事,内无思想之患”出自:

1.0 分

窗体顶端

∙A、

老子

∙B、

道德经

∙C、

周易

∙D、

黄帝内经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D

18

()不是“集谛”中“业”的内容

0.0 分

窗体顶端

∙A、

∙B、

∙C、

∙D、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A

19

《周易》中的()倡导国民理解自然和人文

0.0 分

窗体顶端

∙A、

贲卦

∙B、

乾卦

∙C、

井卦

∙D、

坤卦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B

20

扬雄是()时期著名的玄学家

1.0 分

窗体顶端

∙A、

西汉

∙B、

东汉

∙C、

魏晋

∙D、

北宋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A

21

自然是无意识目的与无为无造的客观存在的观点出自:

0.0 分

窗体顶端

∙A、

孟子

∙B、

墨子

∙C、

老子

∙D、

庄子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C

22

一个有教养的人应该具备:

1.0 分

窗体顶端

∙A、

思维的习惯

∙B、

渊博的知识

∙C、

高尚的情操

∙D、

以上都有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D

23

()以其元初为六经之长

1.0 分

窗体顶端

∙A、

《尚书》

∙B、

《周易》

∙C、

《春秋》

∙D、

《礼仪》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B

24

“观乎天文,观乎人文”出自()

1.0 分

窗体顶端

∙A、

《论语》

∙B、

《道德经》

∙C、

《周易》

∙D、

《尚书》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C

25

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是:

1.0 分

窗体顶端

∙A、

《本草纲目》

∙B、

《伤寒杂病论》

∙C、

《黄帝内经》

∙D、

《水经注》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C

26

以论辩名实问题为主要精神的学派是:

1.0 分

窗体顶端

∙A、

法家学派

∙B、

阴阳家学派

∙C、

名家学派

∙D、

道家学派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C

27

政治思想上冒进、空想、冒险的倾向属于

1.0 分

窗体顶端

∙A、

投降

∙B、

中立

∙C、

右倾

∙D、

左倾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D

28

玄学是一个由学历层次的概念复合而成的时代之学,它包括:

0.0 分

窗体顶端

∙A、

动静

∙B、

贵无

∙C、

崇有

∙D、

以上都有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B

29

纵横家学派衍生于:

1.0 分

窗体顶端

∙A、

论辩传统

∙B、

祭祀传统

∙C、

周代的“行人之职”传统

∙D、

清庙传统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C

30

四民阶层中,制造思想学术文化的一个阶层是:

1.0 分

窗体顶端

∙A、

∙B、

∙C、

∙D、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A

31

人类用()概念命名事物

0.0 分

窗体顶端

∙A、

物质

∙B、

名称

∙C、

意识

∙D、

抽象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D

32

老子认为()是最高的哲学范畴

1.0 分

窗体顶端

∙A、

∙B、

∙C、

∙D、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A

33

表示血缘人伦规范的是()

1.0 分

窗体顶端

∙A、

父为子纲

∙B、

君为臣纲

∙C、

妇为夫纲

∙D、

兄为弟纲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A

34

五行“金木水火土”是在()提出的

1.0 分

窗体顶端

∙A、

夏朝

∙B、

西周时期

∙C、

春秋时期

∙D、

战国时期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C

35

“科学不在远,就在猪圈旁。”这句话出自:

1.0 分

窗体顶端

∙A、

朱自清

∙B、

萧红

∙C、

季羡林

∙D、

郭沫若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D

36

下列不属于“五伦”关系的是:

1.0 分

窗体顶端

∙A、

君臣

∙B、

父子

∙C、

兄弟

∙D、

师生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D

37

唐代学者()在其《周易正义卷首》中论述黄帝的变化移易思想

1.0 分

窗体顶端

∙A、

张遂

∙B、

孔颖达

∙C、

韩愈

∙D、

李翱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B

38

关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出自:

1.0 分

窗体顶端

∙A、

老子

∙B、

大学

∙C、

周易

∙D、

中庸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C

39

下列关于汉语描述“理性”的概念错误的是:

1.0 分

窗体顶端

∙A、

事物法则之“理”

∙B、

世界万物的本源之“理”

∙C、

人际社会生活的“理性”

∙D、

不包括日常生活中的“道理”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D

40

()不是黄帝开创中国文化的内容

1.0 分

窗体顶端

∙A、

广泛外交

∙B、

修养德行

∙C、

振兴兵力

∙D、

探索自然现象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A

41

司寇属于:

1.0 分

窗体顶端

∙A、

春官

∙B、

夏官

∙C、

秋官

∙D、

冬官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C

42

《尚书》从尧舜禹时代开始到哪个时代结束?

1.0 分

窗体顶端

∙A、

秦始皇时期

∙B、

周武王时期

∙C、

春秋中期秦穆公时期

∙D、

西汉武帝时期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C

43

佛教中的“惑”是指烦恼,主要包括:

1.0 分

窗体顶端

∙A、

见思惑

∙B、

尘沙惑

∙C、

无明惑

∙D、

以上都有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D

44

“元亨利贞”是()提出来的

1.0 分

窗体顶端

∙A、

王安石

∙B、

王明阳

∙C、

程颐

∙D、

朱熹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D

45

解释《周易》的文本不包括()

1.0 分

窗体顶端

∙A、

《系辞传》

∙B、

《说卦传》

∙C、

《杂卦传》

∙D、

《公羊传》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D

46

提出超越儒家名教而尚老庄自然的是()

1.0 分

窗体顶端

∙A、

风度论

∙B、

请议论

∙C、

自然论

∙D、

趋合论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C

47

中国图书或书籍的四大门类不包括()

1.0 分

窗体顶端

∙A、

∙B、

∙C、

∙D、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D

48

隋唐时期的兴盛的时代学问是:

1.0 分

窗体顶端

∙A、

玄学

∙B、

理学

∙C、

儒学

∙D、

佛学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D

49

我国古代察举制度从()时推行

1.0 分

窗体顶端

∙A、

汉高祖

∙B、

汉景帝

∙C、

汉文帝

∙D、

汉武帝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D

50

《孟子》的“良知”说与下列哪个含义相同?

0.0 分

窗体顶端

∙A、

墨子兼爱说

∙B、

法家法不责众说

∙C、

《墨子》理性说

∙D、

孔子仁义谁

窗体底端

我的答案:D

二、 判断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宋明哲学创立了与道德性命之学相联系的哲学概念。

1.0 分

窗体顶端

我的答案: √

窗体底端

2

《周易》由经和传两部分构成

1.0 分

窗体顶端

我的答案: √

窗体底端

3

墨家源于清庙。

1.0 分

窗体顶端

我的答案: √

窗体底端

4

《说文解字》的作者许慎

1.0 分

窗体顶端

我的答案: √

窗体底端

5

华严宗是唐三藏创立的

1.0 分

窗体顶端

我的答案: ×

窗体底端

6

周代社会是一种法治秩序。

1.0 分

窗体顶端

我的答案: ×

窗体底端

7

周代统一的礼乐崩溃是子学兴起的文化动因之一。

0.0 分

窗体顶端

我的答案: ×

窗体底端

8

仰韶文化最初是在河北发现

1.0 分

窗体顶端

我的答案: ×

窗体底端

9

“谟”是大臣给帝王出媒划策治理国家的方略

1.0 分

窗体顶端

我的答案: √

窗体底端

10

《归藏易》出现的时间要早于《连山易》

1.0 分

窗体顶端

我的答案: ×

窗体底端

11

更夫只是用于巡视警戒的人物。

1.0 分

窗体顶端

我的答案: ×

窗体底端

12

“不辱使命”一词出自《战国策》

1.0 分

窗体顶端

我的答案: √

窗体底端

13

理学思想没有受到佛教思想的影响。

1.0 分

窗体顶端

我的答案: ×

窗体底端

14

君为臣纲解决了社会规范中领导集团的上下级关系。

1.0 分

窗体顶端

我的答案: √

窗体底端

15

有断裂的爻是阴爻

1.0 分

窗体顶端

我的答案: √

窗体底端

16

班固认为张安世具有使专精神。

1.0 分

窗体顶端

我的答案: √

窗体底端

17

黄帝导向初民,开创了中华文化。

1.0 分

窗体顶端

我的答案: √

窗体底端

18

“训”是用当代的话语解释古代的词语

1.0 分

窗体顶端

我的答案: ×

窗体底端

19

玄是非儒非道的新型时代精神之学

1.0 分

窗体顶端

我的答案: √

窗体底端

20

蓝田玉要比和田玉更加名贵。

1.0 分

窗体顶端

我的答案: ×

窗体底端

21

老子和孔子的“道”是一样的

1.0 分

窗体顶端

我的答案: ×

窗体底端

22

《论语》为中文“哲学”概念的名称奠定了语言基础

1.0 分

窗体顶端

我的答案: ×

窗体底端

23

“左”倾是指冒进的、激进的偏离事物法则的言行

1.0 分

窗体顶端

我的答案: √

窗体底端

24

唯识宗的创立者是鉴真。

1.0 分

窗体顶端

我的答案: ×

窗体底端

25

国学是大众意义上平面状态的文化

1.0 分

窗体顶端

我的答案: ×

窗体底端

26

君子不仅是贵族也包括布衣。

1.0 分

窗体顶端

我的答案: ×

窗体底端

27

“竹林七贤”生活在三国时期

1.0 分

窗体顶端

我的答案: ×

窗体底端

28

“礼”在商代转化为古代社会政治制度规范

1.0 分

窗体顶端

我的答案: ×

窗体底端

29

“四谛说”力图引导人们去认识自我及其处境

1.0 分

窗体顶端

我的答案: √

窗体底端

30

“玄”深藏于事物背后,在幽冥中发挥作用

1.0 分

窗体顶端

我的答案: √

窗体底端

31

黄帝发明创造了“八卦”

1.0 分

窗体顶端

我的答案: ×

窗体底端

32

秋分,表示秋季中间,昼长夜短

1.0 分

窗体顶端

我的答案: ×

窗体底端

33

孟子认为,春秋时期的战争不存在正义战争。

1.0 分

窗体顶端

我的答案: √

窗体底端

34

“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中的“穷”是贫穷的意思

1.0 分

窗体顶端

我的答案: ×

窗体底端

35

“学富五车”最初是来形容惠施的

1.0 分

窗体顶端

我的答案: √

窗体底端

36

“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自卑”是不能自助和软弱的意思

1.0 分

窗体顶端

我的答案: ×

窗体底端

37

无为而治的无为就是不作为。

1.0 分

窗体顶端

我的答案: ×

窗体底端

38

移易变化是周易中的核心思想。

1.0 分

窗体顶端

我的答案: √

窗体底端

39

子学是学者思想家的创意性学说。

1.0 分

窗体顶端

我的答案: √

窗体底端

40

《既济卦》的含义和爻义都蕴含着无患思患与思患防患之义。

1.0 分

窗体顶端

我的答案: √

窗体底端

41

大畜的卦意为“止与聚”

1.0 分

窗体顶端

我的答案: √

窗体底端

42

“豐,豆之丰满者”中的“豆”是指古代放肉的器具

1.0 分

窗体顶端

我的答案: √

窗体底端

43

宋明时期我国哲学叫义理之学

1.0 分

窗体顶端

我的答案: √

窗体底端

44

“乾”以顺的实力气象体现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一切纯阳至健的事物和时代

1.0 分

窗体顶端

我的答案: ×

窗体底端

45

仰韶文化属于旧石器时代文化。

1.0 分

窗体顶端

我的答案: ×

窗体底端

46

谟是帝王给大臣奏折的批复。

1.0 分

窗体顶端

我的答案: ×

窗体底端

47

宗法是中国文化的两大支柱之一

1.0 分

窗体顶端

我的答案: √

窗体底端

48

“德”是国家的刚性规范

1.0 分

窗体顶端

我的答案: ×

窗体底端

49

商周时的贵族称为公、候、伯、子、男

1.0 分

窗体顶端

我的答案: √

窗体底端

50

化石粉是中药材中的动物类

1.0 分

窗体顶端

我的答案: ×

窗体底端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