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看《鹰的重生》有感
2025-09-29 02:43:53 责编:小OO
文档
看《鹰的重生》有感——

论企业该不该“重生”?

    每当看完《鹰的重生》视频后,内心深处总觉得缺点什么?鹰的一生看作是人的一生,鹰做出那样的选择,那我们人类呢?在我们生命中,有时候必须做出困难的决定。

    开始一个更新的过程,必须把我们旧的习惯、旧的传统抛弃,使其可以重新飞翔。只要愿意放下旧的包袱,愿意学习新的技能,就能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创造新的未来。

    需要的是自我改革的勇气与再生的决心……

    这是一个关于鹰的故事。鹰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鸟类,它一生的年龄可达70岁。当鹰活到40岁的时候将面临一次生死抉择!这主要是因为当它的生命到了第40个年头的时候,鹰的爪子开始老化,无法有力地捕捉猎物;它的喙变得又长又弯,会垂到胸脯的位置;它的翅膀会长出又密又厚的羽毛,让它的双翅变得沉重,难以飞翔。

    此时的鹰只有两种选择:要么等死,要么经过一个十分痛苦的重生过程——150天漫长的蜕变。如果想重生,鹰得独自飞到山顶,在山的高处准备重生。这是一个漫长而可怕的过程,重生的鹰要忍受莫大的痛苦和剧烈的身体创伤。重生的第一步是除去老化的喙,鹰用头抵着粗糙的岩石,在石壁上一下下地磨擦,把老化的喙皮一层层磨掉,直到完全被剥离。这时的鹰已经无法吞食食物,它不吃不喝,凭借体内不多的能量来支撑自己的生命,在痛苦的煎熬中静静等待。

    几个月后,新的喙慢慢生长出来,鹰开始了重生的第二步。当新的喙长出来后,鹰使用喙把爪子上老化的趾甲一根根拔掉,鲜血一滴滴洒落……然后又是痛苦而漫长的等待——奄奄一息的鹰在痛苦中长出了新的趾甲,而此时它还得熬过最后一关:用新长出来的趾甲把身上又长又重的羽毛一根根拔掉……当新的羽毛长出来后,鹰完成了涅磐般的重生!

    新的喙、新的爪子,新的羽毛,鹰又能重新捕食了,重生后的鹰能够再活30年!

    这个有关鹰的视频使我们感触颇深,由此更加深深体会到企业实行管理变革、管理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企业经过多年的发展,从一个家庭式作坊发展成为一个初具规模的中小企业,但一些过往支持企业成功的因素却反而成为阻碍企业今天发展的问题,特别是企业文化和管理观念,如何适应企业规范化、标准化、数据化、规模化的经营成为中小企业发展的最大瓶颈。

    站在咨询顾问的角度,必须意识到这个会制约企业发展的问题,所以在辅导企业管理变革中都特别强调企业要通过艰苦、甚至是痛苦的蜕变,才能不断创新、发展,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咨询顾问师在管理变革中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平稳的使企业完成蜕变这个过程,既要帮助企业生长出新的喙、新的趾甲、新的羽毛,又要使其不会影响其生命,能有效、稳步延长企业生命周期,真正打造百年企业,这也是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主要源泉。因此我们倡导企业推动文化创新活动——“鹰的重生”,打造“鹰的重生”文化。

   由于企业在变革前管理观念、文化意识和行为习惯中长期存在的问题没能及时解决,从而使一些违反企业利益和价值观的人和事继续大行其道,令企业愿景和价值观混乱,许多员工的激情受到挫伤,利益受到损害,严重影响员工的信心和企业的发展,而这些问题又对企业的经营发展造成直接影响。因此我们希望通过推动新一轮的管理变革创新从而使企业浴火重生,将“鹰的重生”这个故事在企业中倡导:企业要发展必须做出困难的决定,开始一个更新的过程;必须把旧的、不良的习惯和传统彻底抛弃,可能还要放弃一些过往支持企业成功而今天已成为企业前进障碍的东西,使企业获得新的翅膀可以重新飞翔。这次蜕变是痛苦的,对企业,对全体员工都一样,但为了企业的生存,为了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必须要经历这场鹰的蜕变历程!

    我们需要深深反思,为什么企业投资者不缺钱却招不到适合企业、助企业发展成长的人才?为什么新引进高素质的人才不能与原有管理人员融洽、和谐相处,最后只好抬腿走人?为什么客户投诉率很高、报废率很高,有订单却交不了货,企业在苦苦挣扎着而企业人员却还没有全身心的投入到变革中来以支持企业渡过难关?为什么在企业中所有人员对问题漠视,而没有用研究精神和变革的勇气去解决呢?为什么对很多问题都没有感觉或直觉,直到发生却又没有勇敢地面对和改变?以至今天面临很大的困境,回顾这些,我们深深反省企业中每一个人应该为此承担的责任是什么?

    请问大家,企业该不该 “变革”?企业该不该 “重生”?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