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数学建模对学生成长的作用
2025-09-29 02:43:49 责编:小OO
文档
“数学建模”对学生成长的作用

随着人类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日趋数字化,人们身边的数学内容越来越丰富,其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泛。数学应用以及培养应用数学意识对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意义十分巨大,在学生数学学习中的作用越加明显。数学建模在数学教育中的地位被提到了新的高度,通过数学建模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八年级的教材中,例如:鸡兔同笼问题,“今有鸡兔同笼,上有34头,下有94足,问鸡兔各几何?” 来源于客观世界的实际,具有实际意义或实际背景,要通过数学建模的方法将问题转化为数学形式表示,从而获得解决的一类数学问题。采用数学建模的方法,使所求问题数学化,即将问题转化成数学形式来表示后再求解。将题设条件代入数学模型求解。再如 “隔壁听见人分银,不知人来不知银,每人5两多6两,每人6两少5两,问人、银各几何?”此类题刻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兴趣,锻炼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解决数学问题从而解决实际问题,这一数学全过程的教学关键是建立数学模型,数学建模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数学应用题的解题质量,同时也体现一个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的分析、理解、阅读能力;强化了将文字语言叙述转译成数学符号语言的能力,将数学应用题中所有表示数量关系的文字、图象语言翻译成数学符号语言即数、式子、方程、不等式、函数等,这种译释能力是数学建成模的基础性工作;加强数算能力,数学应用题一般运算量较大、较复杂,且有近似计算。有的尽管思路正确、建模合理,但计算能力欠缺,就会前功尽弃。    

由于数学模型这一思想方法几乎贯穿于整个中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之中,小学解算术应用题中学建立函数表达式及解析几何里的轨迹方程等都孕育着数学模型的思想方法,熟练掌握和运用这种方法,是培养学生运用数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关键。

数学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面同样需要得到训练和提高,而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仅仅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必须要有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和一条基本原则,要使学生学会提出问题并明确探究方向,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交流,并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就必须建立数学模型,从而形成比较完整的数学知识结构。   在数学建模过程中学生可以收获的有很多。

1.在数学建模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深切感受到数学在生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感受到数学无所不在,感受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我们学校的是有用的数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在数学建模过程中,能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其它各种能力协同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易于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在数学建模活动中,学生会主动参与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去,将极大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在活动中参与的学生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并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意志品质将会增强,逐步树立自信心。

   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会受益。通过对数学建模课程的教学,教师可以将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融入数学课程教学的研究和试验中,丰富自己在数学实践的形式和方法。使自己在教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完成教书匠到科研型教师的转变。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