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是中国古代官职名之一。尚书最初是指掌管文书奏章的。隋代始没六部,唐代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各部以尚书、侍郎为正副长官。如《张衡传》:"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尚书始于战国,掌管文书。汉武帝时地位逐渐重要。东汉正式成为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唐代首要机关分为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尚书省执行政令。宋以后三省分立之制渐成空谈,行政全归尚书省。明代以后,以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分掌政务,六部尚书相当于国务大臣。
大书法家颜真卿曾任吏部尚书,诗人白居易曾任刑部尚书,史可法曾任兵部尚书。
吏部:又称天官,掌管全国文职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封勋等事务;
户部:掌管全国土地、户籍、赋税、货币、俸禄、财政收支等事务;
礼部:掌管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礼、学校、科举和外事活动等;
兵部: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驿站等事物;
刑部:掌管国家的法律、刑狱等事物;
六部尚书 | 《周礼》 |
吏部尚书 | 天官 大宰(冢宰) |
户部尚书 | 地官 大司徒 |
礼部尚书 | 春官 大宗伯 |
兵部尚书 | 夏官 大司马 |
刑部尚书 | 秋官 大司寇 |
工部尚书 | 冬官 大司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