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2012朝阳高三期末物理试题
2025-09-29 02:45:37 责编:小OO
文档
北京市朝阳区201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物理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很好地解释了α粒子散射实验并提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的科学家是    

    A.汤姆生        B.爱因斯坦        C.德布罗意        D.卢瑟福

2.用绿光照射一个光电管,能产生光电效应,欲使光电子从阴极逸出时最大初动能增大,可以

    A.改用红光照射            B.改用紫光照射

    C.增加绿光照射时间        D.增加绿光照射强度

3.图中P为放在匀强磁场中的天然放射源,其放出的射线在磁场的作用下分成a、b、c三束,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a为α射线、b为β射线、c为γ射线

    B.a为β射线、b为γ射线、c为α射线

    C.a为α射线、b为γ射线、c为β射线

    D.a为γ射线、b为α射线、c为β射线

4.绝缘细线的一端与一带正电的小球M相连接,另一端固定在天花板上,在小球M下面的一绝缘水平面上固定了另一个带电小球N,在下列情况下,小球M能处于静止状态的是  

5.2011年12月美国宇航局发布声明宣布,通过开普勒太空望远镜项目证实了太阳系外第一颗类似地球的、可适合居住的行星。该行星被命名为开普勒-22b(Kepler-22b),距离地球约600光年之遥,体积是地球的2.4倍。这是目前被证实的从大小和运行轨道来说最接近地球形态的行星,它每290天环绕着一颗类似于太阳的恒星运转一圈。若行星开普勒-22b绕恒星做圆运动的轨道半径可测量,万有引力常量G已知。根据以上数据可以估算的物理量有    

    A.行星的质量        B.行星的密度    C.恒星的质量        D.恒星的密度

6.质量为m的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发动机的功率P和汽车受到的阻力f均恒定不变。在时间t内,汽车的速度由v0增加到最大速度vm,汽车前进的距离为s,则在这段时间内可以表示发动机所做功W的计算式为                A.W=Pt      B.W=fs        C.      D. 

7.正方形区域ABCD中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个α粒子(不计重力)以一定速度从AB边的中点M沿既垂直于AB边又垂直于磁场的方向射入磁场,正好从AD边的中点N射出。若将磁感应强度B变为原来的2倍,其他条件不变,则这个α粒子射出磁场的位置是

    A.A点    B.ND之间的某一点

    C.CD之间的某一点    D.BC之间的某一点

8.如图所示,电源内阻不可忽略。开关S闭合后,在变阻器R0的滑动端向上滑动的过程中    

    A.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都增大

    B.电压表与电流表的示数都减小

    C.电压表的示数增大,电流表的示数减小

    D.电压表的示数减小,电流表的示数增大

9.下表是一辆电动自行车的部分技术指标,参考表中数据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自行车每秒钟消耗的电能为180J      B.电动机每秒钟消耗的电能为180J

    C.电动机的内电阻为6Ω               D.电动机的内电阻为1Ω

10.如图所示,在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一初速度为v0的带电微粒沿着竖直平面内的直线由A点运动到B点的过程中,微粒的

    A.电势能一定减少,动能一定减少   B.电势能一定增加,动能一定增加

    C.电势能一定减少,动能一定增加    D.电势能一定增加,动能一定减少

11.带电粒子(不计重力),以速度v射入某一空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如果空间只存在匀强电场,则带电粒子穿过该空间时,动能、动量一定发生变化

    B.如果空间只存在匀强磁场,则带电粒子穿过该空间时,动能、动量一定发生变化

    C.如果空间只存在匀强电场,则带电粒子穿过该空间时,动能可能不变、动量一定发生变化

    D.如果空间同时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则带电粒子穿过该空间时,动能和动量一定发生变化

12.一个初动能为E的小物块从斜面底端冲上足够长的斜面,返回斜面底端时速度大小为v,该过程物体克服摩擦力做功为E/2。若小物块冲上斜面的初动能变为2E,则    

    A.返回斜面底端时动能为3E/4         B.返回斜面底端时动能为3E/2

    C.返回斜面底端时速度大小为2v       D.返回斜面底端时速度大小为v

13.如图所示,若x轴表示时间,y轴表示速度,则该图像反映了质点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若x轴和y轴分别表示不同的物理量,则该图像可以反映某种情况下,相应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x轴表示时间,y轴表示重力势能,则该图像可表示自由落体运动物体的重力势能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B.若x轴表示时间,y轴表示动量,则该图像可表示不计空气阻力情况下,竖直上抛物体在向上运动过程中,动量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C.若x轴表示时间,y轴表示感应电动势,则该图像可表示闭合回路中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减少时,闭合回路中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D.若x轴表示时间,y轴表示感应电流,则该图像可表示闭合回路中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均匀减少时,闭合回路中感应电流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二、本题共3小题,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纸相应的横线上。

14.(6分)在“探究共点力合成规律”的实验中,某同学经历了以下实验步骤:

    A.在白纸上按比例做出两个力F1和F2的图示,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图求出合力F;

    B.只用一个测力计,通过细绳把橡皮筋拉同样长度;

    C.记下两个测力计F1和F2的读数,并且记录它们的方向;

    D.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垫一张白纸,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板上P点,用两条细绳连接在橡皮筋的另一端,通过细绳同时用两个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筋,使橡皮筋与细绳的连接点到达某一位置O,并记下此位置,如图所示;

    E.记下测力计的读数F′和细绳方向,按同一比例做出这个力的图示,比较这个实测合力F′和按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F,看它们的大小和方向是否相近;

    F.改变两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多次重复实验,从实验得出结论。

(1)上述实验步骤中有一步骤有明显的错误,这个步骤是          (填选项前的字母);

    正确的操作应为                            。

(2)将以上实验步骤按正确顺序排列,应为            (填选项前的字母)。

15.(6分)如图所示,若多用电表的选择开关处于下表中所指的挡位,请在答题纸的表格中填出相应的读数。

16.(8分)某兴趣小组利用拉力传感器和速度传感器“验证动能定理”。如图。他们将拉力传感器固定在小车上,用不可伸长的细线将其通过一个定滑轮与钩码相连接,用拉力传感器记录小车受到拉力的大小。在水平桌面上相距50.0cm的A、B两点各安装一个速度传感器,记录小车通过A、B两点的速度大小。小车中可以放置砝码。下表是他们测得的数据,其中M是小车、砝码和拉力传感器的总质量,是两个速度传感器记录的速度的平方差,可以据此计算出M的动能变化量ΔE。F是拉力传感器受到的拉力,W是F在A、B间所做的功。

(1)根据测量数据计算,表格中ΔE3=       ;W3=      。

(2)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坐标纸上标出ΔE3和W3对应的数据点,并作出ΔE-W图线。

(3)ΔE-W图线没有通过原点的原因可能是                     。

三、本题共5小题。共41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g取10m/s2。把答案填在答题纸相应的空白处。

17.(6分)如图所示,质量m=2.0kg的物体在恒力F=20N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水平面运动x=1.0m,力F与水方向的夹角α=37º,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sin37º=0.60,cos37º=0.80,求该过程中:(1)拉力F对物体所做的功W;(2)地面对物体的摩擦力f的大小;(3)物体获得的动能Ek。

18.(6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B,用长为l的细绳吊起处于静止状态,质量为m的A球沿半径为l的光滑1/4圆弧轨道,在与O点等高位置由静止释放,A球下滑到最低点与B球相碰,若A球与B球碰撞后立刻粘合在一起,求:

(1)A球下滑到最低点与B球相碰之前瞬间速度v的大小;

(2)A球与B球撞后粘合在一起瞬间速度v共共的大小;

(3)A球与B球撞后的瞬间受到细绳拉力F的大小。

19.(7分)如图所示为质谱仪的原理图,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带正电的粒子从静止开始经过电势差为U的加速电场后,进入粒子速度选择器,选择器中存在相互垂直的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匀强电场的场强为E,方向水平向右。带电粒子能够沿直线穿过速度选择器,从G点既垂直直线MN又垂直于磁场的方向射人偏转磁场。偏转磁场是一个以直线MN为边界、方向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带电粒子经偏转磁场后,最终达到照相底片的H点。已知偏转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B2,带电粒子的重力可忽略不计。求:

(1)粒子从加速电场射出时速度v的大小;

(2)粒子速度选择器中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1的大小和方向;

(3)带电粒子进入偏转磁场的G点到照相底片H点的距离L。

20.(10分)质量M=3.0kg的长木板置于光滑水平面上,木板左侧放置一质量m=1.0kg的木块,右侧固定一轻弹簧,处于原长状态,弹簧正下方部分的木板上表面光滑,其它部分的木板上表面粗糙,如图所示。现给木块v0=4.0m/s的初速度,使之向右运动,在木板与木块向右运动过程中,当木板和木块达到共速时,木板恰与墙壁相碰,碰撞过程时间极短,木板速度的方向改变,大小不变,最后木块恰好在木板的左端与木板相对静止。求:

(1)木板与墙壁相碰时的速度v1;

(2)整个过程中弹簧所具有的弹性势能的最大值Epm。

2l.(12分)两根相距L=0.5m的足够长的金属导轨如图甲所示放置,他们各有一边在同一水平面上,另一边垂直于水平面。金属细杆ab、cd的质量均为m=50g,电阻均为R=1.0Ω,它们与导轨垂直接触形成闭合回路,杆与导轨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导轨电阻不计。整个装置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B=1.0T、方向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当ab杆在平行于水平导轨的拉力F作用下沿导轨向右运动时,从某一时刻开始释放cd杆,并且开始计时,cd杆运动速度vcd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在0~1.0s和2.0~3.0s内,cd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1)求在0~1.0s时间内,回路中感应电流的大小;

(2)求在0~3.0s时间内,ab杆在水平导轨上运动的最大速度;

(3)已知1.0~2.0s内,ab杆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图丙中画出在0~3.0s内,拉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不需要写出计算过程,只需画出图线)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