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实验室安全手册知识点
2025-09-29 02:46:17 责编:小OO
文档
1、实验室剧毒品中毒事故

  1994年11月,北京某著名高校朱某开始出现奇怪的中毒症状,经过近半年多方求医才诊断为铊中毒。由于其并没有铊的接触史,因此被认为是投毒事件。虽经过十年多的康复治疗,由于铊中毒损伤的不可逆转性,朱某的智力、视觉、肌体和语言功能都没有得到恢复,留下永久的严重后遗症,朱某的生活根本无法自理,必须由年迈的父母照料生活起居。

2、对爆炸物质起火不能用沙覆盖。

3、选择灭火剂的基本要求是:灭火效能高、使用方便、来源丰富、成本低廉、对人体和物体基本无害等。

4、(1)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扑灭油类、可燃气体、电气和遇水燃烧等物质的初起火灾。

   (2)对于要求超净环境的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则严禁使用干粉一类的灭火器材。

5、1211灭火器对金属腐蚀性小,可久存不变质。

6、(1)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后不留痕迹,清洁、方便,适用于扑救600伏以下电气设备、精密仪器、电子设备等。

   (2)二氧化碳灭火器有开关式、闸刀式、撞击式等。

   (3)在室内窄小空间使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后操作者应迅速离开,以防窒息。

   (4)二氧化碳灭火器存放地点温度不得超过42℃。

7、(1)泡沫灭火器使用时,人必须站在上风方向。

   (2)泡沫灭火器药剂,一般一年半更换一次。

   (3)由于泡沫液带有酸性,帮对忌水、忌酸性的化学物品及电气设备的火灾不能用。

   (4)泡沫灭火器用完后,一定要等15分钟后打开盖子,以防余气喷出,发生事故。

8、实验室火灾逃生方法: (1)、毛巾捂鼻法

(2)、匍匐前进法

(3)、逆风疏散法

(4)、绳索自救法(把窗帘等撕成条并拧成麻花状,连接在一起)

(5)、管线下滑法

(6)、楼梯转移法

(7)、攀爬避火法

(8)、火场求救法

(9)、跳楼求生法(最后的办法)

9、爆炸:是指物质由一种形态迅速转变为另一种形态,并在瞬间使物体体积急剧膨大,以机械力形式释放出巨大能量,使周围气压发生强烈变化,并产生巨大声响的现象。

10、爆炸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变化过程是放热的;二是变化过程必须是高速的;三是变化过程必须有大量气体生成。三者相辅相成,缺少一条爆炸就不可能发生。

                              燃爆型

11、实验室常见的爆炸种类:                                   简单分解爆炸

                                          物理爆炸

                                    

                              爆炸型      化学爆炸           复杂分解爆炸

                                          物理、化学爆炸 

                                                             爆炸性混合物爆炸

12、网络安全技术防范措施:关闭网站服务器无用端口,做好用户认证,及时升级系统补丁,安装防火墙、内容过滤系统、防病毒等。

13、实验室三废:气体、液体、固体废物。

                           物理法

                           

14、废液处理的基本方法:   化学法

                           物理化学法

                           生物法

15、电磁辐射的主要来源有:(1)自然电磁辐射。

                          (2)环境电磁辐射。环境电磁辐射主要来自发射台、高压线、雷达站、微波用具、电视机、计算机、无线电等工业和生活中所用的电子设备。

16、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  (1)对心理和行为健康的危害;

(2)对心血管系统的危害;

(3)对眼睛的危害;

(4)对癌症发生率的危害;

(5)对生殖系统的危害。

17、辐射防护三原则:(1)、实践的正当性;(2)、防护的最优化;(3)、个人剂量限值。

18、辐射防护三要素:(1)、控制受照时间(时间防护);

(2)、增大辐射源与操作人员之间的距离(距离防护);

(3)、利用屏蔽材料(屏蔽防护)。

19、激光辐射危害:受伤的部分主要是人的眼睛和皮肤。

20、每个实验室应装有总开关,便于在必要时截断全室电源。

不要在电线墙上钉钉子,也不要将钉子打在通往高压线的地下。

损坏电线要及时改换,不要修补或用绝缘胶盖住完事。

电器插座应使用三脚插座。

移动电器前,应先关上所有开关。

19、在桌面上供电的电压应在十二伏以下。

安全电压一般规定为36V。

防止短路,电路中各接点要牢固,电路元件二端接头不能直接接触,以免烧坏仪器或者产生触电、着火等事故。

正确操作闸刀开关,应使闸刀处于完全合上或完全拉断的位置,不能若即若离,以防接触不良打火花。

20、防静电区内不要使用塑料地板、地毯或其他绝缘性好的地面材料,可以铺设导电性地板。

21、实验室安全事故应急总体原则:

     先救治,后处理;

     先救人,后救物;

     先制止,后教育;

     先处理,后报告。

22、安全事故现场人员应作为第一责任人立即向实验室管理员报告。  

23、发生严重事故时,应立即报警110、119、120。 

24、触电事故应急处理方案:若出现触电事故,应切断电源或拔下电源插头。若来不及切断电源,可用绝缘物挑开电线。 在未切断电源之前,切不可用手去拉触电者,也不可用金属或潮湿的东西挑电线。

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应就地仰面躺平,禁止摇动伤员头部。    

25、仪器设备电路事故应急处理方案:操作人员须立即停止实验,切断电源,并向仪器管理人员和实验室汇报。     

26、火灾的应急处理预案:

(1)火灾事故发生时,发现人员要保持镇静,立即组织有效扑救,切断电源、燃气源或通知相关部门切断电源,防止火势蔓延。 

(2)若烟雾浓、火情大应立即命令学生取手帕或衣服捂住口鼻,弯腰以匍匐行走方式撤离。遇有阻塞时,应自觉停步,不可向前拥挤,以免发生故,迅速组织学生从最近的安全通道疏散。

(3)在实施第一、第二条款同时,迅速向实验室负责人、保卫处汇报,必要时打119火警电话,以求援救(讲清楚事发地点、所处地域、方位、火情种类等,并到明显位置引导消防车)。

(4)学校及实验室有关负责人接到报案后,要有计划、有组织地疏散人员,及时组织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治,必要时打120急救电话。救护应按照“先人员、后物资,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抢救被困人员及贵重物资;关闭门窗防止火势蔓延,并且要戴齐防护用具,注意自身安全,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5)对于初起火灾应根据其类型,采用不同的灭火器具进行灭火。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