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正确答案(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将所选项前的序填在括号中)
1、下列鱼类中属中下层鱼类的是( B ),属中上层鱼类的是( A )。
A 鲢鱼 B 青鱼 C 鲤鱼 D 石斑鱼
2、按照鱼类对温度的适应能力,下列鱼属热带鱼类的是( C ),属冷温鱼类的( B )。
A 鳗鲡 B 大菱鲆 C 石斑鱼 D 虹鳟
3、某些鱼类在性成熟过程中具有明显的性逆转现象,下列鱼类中属雌性先熟型的是A ),属雄性先熟型的是( D )。
A 黄鳝 B 真鲷 C 罗非鱼 D 黑鲷
4、鱼类人工繁殖时,各种催产剂均需用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溶解或制成悬浮液后,能注入鱼体。注射药液量依鱼体大小而定,一般每尾鱼注射剂量为( D ) A 10~12 B 0.5~1 C 7~8 D 2~4
4、根据鱼类的食性特点可将其食性分为滤食性鱼类和捕食性鱼类,我国主要养殖鱼鲤鱼属( C ),海水鲷类属( D )。 A 滤食性鱼类 B 植食性鱼类 C 杂食性鱼类 D肉食性鱼类
5、干法清塘生石灰的用量一般为每667m2用( D )kg,如淤泥较多可酌量增10%左右。
A 125~150 B 25~50 C 100~125 D 60~75
6、静水养鱼池中的溶解氧主要来源于( D )。A 空气溶入 B人工增氧 C药物增氧 D浮游植物光合作用
7、海水鱼一般喜欢在( B )的水中生活。 A 酸性 B 中性偏弱碱性 C 中性 D 碱性
8、在轮捕养鱼池中每年轮捕( B )次为宜。A 1~3 B 3~5 C 5~7 D 7~9
9、鳖卵孵化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积温值,通常鳖卵孵化积温为36000度·小时左右。根孵化积温可推算出壳时间,如在平均孵化温度为33C时,孵化所需天数为 )天。A 33 B 45.5 C 33..5 D 60
10、海水鱼类的集约化养殖方式主要是( C )。A 池塘养殖与工厂化养殖 B 池塘养殖与网箱养殖
C 网箱养殖与工厂化养殖 D 港湾围拦养殖
二、填空(本大题共16个小题,共47个空,每空0.5分,共25分)
1、我国最早的养蓍作是公元前460年,越国范蠡所蓍的?养鱼经?,介绍了鲤鱼养殖繁殖方法,指出“治生之有五,水畜第一”。
2、写出三部我国具有带表性的鱼类养殖著作:1965,钟麟,家鱼的生物学和人工繁1973,长江所,家鱼人工繁殖技术1981,雷慧僧,池塘养鱼学1992,张扬宗,中国塘养鱼学1992(第三版),刘健康,中国淡水鱼类养殖学1992,刘筠,中国鱼类繁
生理学
3、鲢、鳙鱼为典型的滤食性鱼类其摄食器官由鳃弧骨、腭褶、鳃耙和鳃耙管等四部分组
4、与哺乳动物和鸟类相比鱼类的生长特点是生长速度变幅大、生长具有的阶段性、生优势明显。
5、根据鱼类产卵的性质可将其分为:产浮性卵的鱼、产漂流性卵的鱼类、产沉性卵的类产粘性卵的鱼等四种类型。
6、活鱼运输方法主要有开放式运输和密封式运输。此外将鱼类用药物麻醉或在0℃左低温下处于休克状态条件下运输称“无水”运输。而乌鳢、泥鳅、黄鳝等鱼类具有鳃器官、肠和皮肤等辅助呼吸器官,可以将其放在潮湿的容器中,定期淋水的运输方法“湿法”运输。
7、卵子的发生需经过三个时期,分别是卵原细胞的繁殖期、卵原细胞的生长期和卵原胞的成熟期。
8、下列催产激素的中文意义分别是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鱼类脑垂体(PG)促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
9、影响鱼类胚胎发育的内因是:精子、卵子的质量(这主要与亲鱼培育和催产技术关)。外因是:如水质的水温、溶氧量、PH、盐度、代谢物浓度等,孵化管理技术水(如放卵密度、流速等)和敌害生物等。
10、合理使用增氧机三开两不开的原则适时开启增氧机:晴天中午开,阴天凌晨开,日阴雨午夜开,闷热天气不间断开,傍晚不开;
11、依养殖水域来划分,我国食用鱼养殖的主要方式有:池塘养鱼、大型水域鱼类增殖包括水库湖泊养鱼、海水港湾养鱼、流水养鱼、工厂化养鱼。通常的“三网”养鱼指网箱、网拦、网围养鱼等。
12、港塭养殖纳苗一般有两种方法,分别是:退潮纳苗法和涨潮纳苗法。纳苗数量的少直接影响港养的产量,有的地方因纳苗数量不足,需用人工捕苗来补充苗种。
13、与鱼类养殖池比较养鳖池的设计与建设主要不同点主要在防逃墙、晒鳖台、饲料产卵场、水深等方面有所不同。
14、我国东北、华北地区进行冰下生物增氧使鱼类安全越冬技术的关键措施是:保证明冰、施肥扫雪促进冰下浮游植物生长
15、鱼池生石灰清塘后浮游生物的演替规律即水中生物发生的顺序是:清塘-浮游植-轮虫-枝角类-桡足类(本空1分)。
16、鳖正式孵化之前,需进行卵子受精与未受精的鉴别:受精卵在其一端会出现园形色亮区,相反则是未受精卵(本空1分)。鳖孵化过程必须注意的三个主环境指标分别
温度、湿度和通风。
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
1.只有产卵前的鲤鱼脑垂体才能够用于四大家鱼催产() 2.溶氧低于1mg/l时,鱼类就会死亡()
3.养鱼水体存在着大量种类繁多的细菌,对养鱼生产不利() 4.PG对青草鲢鳙都有很好的催产效果,效应时间稳定()
5.所在鱼类都可采用低温运输() 6.鱼类性成熟之后,生长速度要减慢()
7.池水中溶氧较高,最适合作为运输用水() 8.天然水体施肥可能会造成水域富营养化()
9.静水中,四大家鱼精巢只能发育到第Ⅳ期() 10.混养鲤鱼夏花可提高草鱼1龄鱼种成活率()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工程化养殖:采用一定的工程设施和水处理设施设备并密切结合养殖管理技术,养殖过程的主要环境因子(包括水流、水质、光照)和饲料等进行人工,为养殖物提供适宜生长的环境条件,实现高产、高效。
2、鱼类人工繁殖:是在人为控制下,通过生态、生理的方法,促使亲鱼的性产物达到熟、排放和产出,获得大量的受精卵在适当的孵化条件下发育成鱼苗的生产过程。
3、生长成熟:是指初级卵母细胞经大生长期结束后,其体积不再增大,卵核发生成变化。主要特征为细胞核极化,核膜溶解,处于这种状态的Ⅳ期末的卵母细胞,称为长成熟。即亲鱼性腺已发育到第Ⅳ期能够进行催产。
4、效应时间:亲鱼自末次注入催产剂到发情产卵的时间间隔叫做效应时间。发情效应间指亲鱼自末次注射催产剂到发情的这段时间间隔。产卵效应时间指亲鱼末次注射到卵的这段时间间隔。
5、仔鱼后期:是鱼苗的卵黄囊消失,开始摄食,奇鳍楼分化为背、臀和尾三个部分并一步分化为背鳍、臀鳍和尾鳍,此外腹鳍也出现。此阶段仔鱼全长0.8~1.7cm。
6、移植驯化:将国内或同一地理分布区内的鱼类及其它水产生物,从一个水域移入一个水域。如:青、草、鲢、鳙。引入种或移植种在新的水域中存活、生长、繁殖后代。团头鲂、银鱼。
7、人工放流:指将鱼类苗种培育到一定规格,能生活,具有抵御敌害能力时,入开放式水域使其自然生长发育和繁殖,以获得资源再生产的一种方式。
8、人工鱼礁:是为了增加和聚集鱼类及其他动植物的种群,达到提高渔获量或保护生生物的目的,在水深100m内沿岸海底设置的有一定形状的礁状物。
9、淋水孵化:选择通风的房屋,在室内搭架,将鱼巢均匀地悬挂在架上;或架上设帘,将鱼巢平铺在竹帘上。淋水时间和次数,以保持鱼巢湿润为度。孵化期间室温控在20~25℃,有加热,以便低温时加温。胚胎发育到发眼期时,立即将鱼巢移到孵
池内孵化。
10、纳苗:利用潮水的涨落将自然海区中的鱼虾苗纳入港内的过程称之纳苗。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你可以任选4个题回答,每小题5分,共20分)
1、亲鱼培育的一般技术要点包括哪几个方面?
(1)产后及秋季培育(产后到11月中下旬)生殖后无论是雌鱼或雄鱼,其体力都耗很大。亲鱼经几天在清水水质中暂养后,应立即给予充足和较好的营养,使其体力速恢复。
(2)冬季培育和越冬管理(11月中下旬至翌年2月)水温5℃以上,鱼还摄食,应量投喂饵料和施以肥料,以维持亲鱼体质健壮,不使落膘。 (3)春季和产前培育亲鱼越冬后,体内积累的脂肪大部分转化到性腺,而这时水温日渐上升,鱼类摄食逐渐旺盛,同时又是性腺迅速发育时期。此时期所需的食物,在量和质量上都超过其他季节。
(4)亲鱼整理和放养亲鱼产卵后,应抓紧亲鱼整理和放养工作,这有利于亲鱼的产恢复和性腺发育。亲鱼池不宜套养鱼种。
2、从哪些方面对亲鱼的成熟度的进行鉴定?
综合检察:“看、摸、挤”三个字。 (1)看 就是看亲鱼腹部大小,卵巢在体内流动情况和生殖孔形状及颜色,卵巢向伸的位置。 (2)摸 就是摸腹部柔软程度、腹壁的厚薄和卵巢的弹性。
(3)挤 就是用手挤腹部,看生殖孔有否精液往外流,肛门有否粪便(有粪便,说鱼还吃食,晚几天催产较适)。挖卵观察:取活卵观察,用挖卵器。
3、试说明鳜鱼的生物学特性?
(1)形态特征 体较高侧扁,背部隆起,腹部圆。眼较小,侧上位。口裂大略倾斜,颌骨末端伸至眼睛后缘。体色黄绿,腹部黄白。体侧有大小不规则的褐色纹和斑块6-7背鳍棘的下方有一条上下行的全身最大的褐色斑带。
(2)生态习性 为典型的肉食性凶猛鱼类。孵出后开食就心其他鱼类的鱼苗为食,饿时自相残食。
(3)生长速度 在饲养条件下,饵料适口、充足,生长较快。养殖1冬龄的鳜鱼,体可达30厘米,体重500克。
(4)繁殖习性 在长江流域5月中旬至7月初为繁殖季节,北方较迟。广东、广西和南省进入4月份就可催产。天然水域中,雄性1冬龄性成熟,雌性鱼2冬龄性成熟欢在微流水中产卵。卵微粘性,多次产卵型,少有一次产空者。产卵活动可延续3-时,个别亲鱼间断产卵达24小时。在21-25度条件下,受精卵经43-62小时胚体孵
4、在鱼类养殖中水质控制“肥、活、嫩、爽”的科学含义?
①肥:指水色浓,浮游植物含量(现存量)高,且常常形成水华。透明度25-35厘米,游植物含量为20-50毫克/升。②活:指水色和透明度有变化。以膝口藻等鞭毛藻类为构成的水华水,藻类的聚集与分散与光照强度变化密切相关。一般的"活水"在清晨时
于藻类分布均匀,所以透明度较大,天亮以后藻类因趋光移动而聚集到表层,使透度下降,呈现出水的浓淡变化,说明鱼类容易消化的种类多。如果水色还有十天或半左右的周期变化,更说明藻类的种群处于不断被利用和增长的良性循环之中,有利鱼类的生长。③嫩:是与“老水”相对而言的一种水质状态。“老水”有两个主要特一是水色发黄或发褐色;一是水色发白。水色发黄或褐色,往往表明水中浮游植物细老化,水体内的物质循环受阻,不利于鱼类生长。水色发白,是小型蓝藻滋生的征象也不利于鱼类生长。④爽:水质清爽,透明度适中。浮游植物的含量不超过100毫克水中泥沙或其它悬浮物质少。对养鱼高产有利的水质指标应说是:浮游植物量20毫克/升;隐藻等鞭毛藻类丰富,蓝藻较少;藻类的种群处于增长期;浮游生物之外它悬浮物质不多。
5、试说明移植驯化的渔业意义和目的?
定向改造天然水域鱼类区系组成,或改变人工养殖水体的鱼类种类结构,提高鱼产的产量和质量。充实育种材料。引人种可以作为育种原始材料加以利用。作为水产养殖对象。提高水域鱼产量。替代原有种类。水域环境发生变化后形成新的鱼类区系。提料鱼。恢复水域的原有种类。发展游钓业和观赏鱼类。用于生物防治。
6、为合理保护渔业资源所采取的禁渔措施主要有哪些?
(1)划定禁渔区;(2)确定禁渔时间;(3)可捕种类;(4)可捕量;(5)捕捞方式。
五、分析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共15分)
1、说池塘养鱼“八字精养法”的科学内函并分析其相互关系。
(1)我国静水池塘养鱼技术曾经总结为“水、种、饵、密、混、轮、防、管”八个字称八字精养法)。
(2)“水”是养鱼池的环境条件,包括水源、水质、池塘面积和水深、上质、周境等,必须适合鱼类生活和生长的要求;
(3)“种”是鱼种,要有数量充足、规格合适、体质健壮的优良种或品种;
(4)“饵”是饵料和饲料,要供应鱼类营养完全、适口、量足的饲料; (5)“密”是合理密养;
(6)“混”是根据生态学原理实行不同种类、不同年龄与规格鱼类的混养;
(7)“轮”是轮养与轮捕轮放,使养殖过程始终保持较合理的储存量;
(8)“防”是做好鱼类病害的防治和防逃、防盗工作; (9)“管”是实行精细的科学管理工作。
(10)这八个字可归为一句话:适宜的池塘和水质等基本条件、鱼种的科学放养和精心投喂等饲养管理是池塘养食用鱼的三大中心环节。 (11)池塘水质的基本条件是稳产高产的前提,鱼种的科学放养是基基础,科学的饲养管理是保证。
2、从生态学和生理学角度说明网箱养鱼高产原理以及网箱养鱼对水质环境的影响?
①网箱养鱼高产原理 ?生态学依据:水质清新(DO2、pH值)。代谢物扩散、分解。敌害生物。饵料丰富。 ?生理学依据:生存范围小。代谢强度低。索饵避敌、风浪耗能少。
②网箱养鱼对水质环境的影响?主要是网箱养鱼输出物及其对水质的影响。 ?网箱养鱼输出的废物主要有未食的饲料、排泄物、粪便和化学药品等。 ?产生未食饲(饵)料的原因有:投喂过量;投喂的方式不当;饲料中部分粉状物质
第8页溶于水或被风吹走,或鲜饵的残渣沉入水中。 ?粪便和排泄物是污染水体的主要物质。 ?网箱养鱼中还经常使用许多药物,如疫苗、激素、肌肉色素、麻醉剂和水处理剂及治病药物等。?饲料中的添加剂和化学药品通过粪便和散失的饲料影响水质。
HCG: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LRH:促黄体素释放激素
LRH-A: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
PG:脑垂体
效应时间:亲鱼注射完最后一针催产剂后到开始发情所需的时间叫效应时间
人工鱼礁:人工鱼礁是为了增加和聚集鱼类及其他动植物的种群,达到提高渔获量或保护水产生物的目的,在水深100m内沿岸海底设置的有一定形状的礁状物。最早是人们发现沿海的沉船周围及礁石附近发现聚集许多鱼类,后来人们为了有系統实施沿近海渔场更新改造工作,有效防止渔场老化,并改善海域底层环境,以提高海域生产力,大量制造投放各类人工鱼礁
*池塘溶氧的来源与消耗以及垂直、昼夜的规律(大题)
*鱼类种苗优劣的判断(简答)
*拉网锻炼鱼苗的原理(简答)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