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的道法课《低碳生活每一天》教学任务完成后,总感觉教学的真正目标没有达到,纸上谈兵,学生们在生活中还会是我行我素……
低碳环保,是现在这个地球最需要的,因为她已开始“发烧”,全球气候变暖,根据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全球平均气温(1月至9月)比1850至1900年高出约1.09摄氏度,目前被世界气象组织列为全球有记录以来第六个或第七个最温暖的年份。
低碳环保,也是当今社会最提倡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都在依赖汽车、依赖一次性,其实这些看起来不错,用起来也方便快,可是这些都不低碳、不环保,不仅污染了环境,还影响了人们的身体!
低碳环保,人人都知道这个理,但真真正正都做到低碳环保,实在难啊。
汽车,作为现实生活的交通工具,方便快捷,加快了我们的生活节奏,人们已经离不开它。可是,汽车排出的尾气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如今世界上许多大城市的空气都已严重污染,汽车排出的尾气是最大的污染源之一。还有废气的排放、随意丢弃的垃圾也使空气受到了污染,空气污染就加剧了哮喘,支气管炎、肺癌以及各种心血管疾病的发作,缩短了认得寿命。不得不承认,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低碳环保,必须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低碳环保教育必须从孩子抓起。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一直是一个低碳生活者,每天骑着自行车上下班或步行,既环保又锻炼身体,何乐而不为!少开车,绿色出行,也教育孩子们这样去做。
我注意节约用电,除了必要用电以外,我们可以用节能灯LED灯照明;空调尽量少用,用时温度控制适宜;剩菜冷却后,用保鲜膜包好再送进冰箱;没事多出去走走,不“宅”在家里既利于身心又省电;买电器看节能指标,电器不用时要拔掉插头,不让电脑电视长时间待机……
我还注意节约用水,水龙头用完一定拧的紧紧地,不让水宝宝逃出来,洗手洗脸时,尽量不用流水,尽量少用洗衣机,适量使用洗衣粉,同时我也会提醒家人注意节约用水用电。
平时生活中,我尽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一次性牙刷、一次性水杯......因为制造他们所使用的石油也是一次性的;出门买菜尽量使用布制的购物袋;注意节约,废物能再利用的就绝不扔掉……
低碳环保,还要号召全民植树,绿化荒山野岭,绿化居住环境,不乱砍滥伐,爱护花草树木……不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还因为植树造林能够碳补偿,能让地球降温。
只有每个人自愿过绿色低碳的生活,才能形成人类与自然界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环境。我真心地祈愿人人都能自觉做到低碳环保,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12《低碳生活每一天》教学反思 篇二
《低碳生活每一天》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让生活多一些绿色》中的第三课。本单元承接低年级认识并懂得节约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资源,有保护环境意识,学习有创意生活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儿童绿色生活的意识和方式。本课作为本单元的最后一课,是在经历了前两课的学习之后,更加侧重于由知到行的递进发展,着重于引导学生认识气候变暖问题的严重性,反思自己的生活,减少碳排放,学会过绿色生活,并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近些年,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全球范围内的气候混乱异常,洪涝、干旱、高温等气象灾害频发,给人类造成一系列影响和伤害。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有人类不合理的生活方式导致。四年级的学生对气候变暖有一些体会,但对气候变暖的原因及其带来的严重危害却很少了解,教师需要引导他们从地球变暖的事实和带来的危害中了解和体会过低碳生活的重要意义。同时,让他们认识到地球变暖与自己的日常生活方式息息相关,要自觉减少排放,过低碳生活,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意识。
本节课的教学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在课前进行学情调研的时候,教师发现有很多学生并不太理解什么是温室气体。他们知道全球变暖会对环境有些影响,但是具体有哪些影响,并不是很清楚。更关键的是,学生普遍有一个错误的认识,认为温室气体的排放都是大人造成的,忽略了自己也是排放温室气体的一员。
本课在教学中以探究活动活动为主线,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我们为什么要过低碳生活和怎么样过低碳生活这两个主题展开探究活动同时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1.四年级学生对“温室效应”原理的理解可能有一些困难,教师要注意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拟人故事和图例以及自身的生活经历,帮助学生去理解这一原理。
2.过量温室气体是导致全球变暖的重要原因之一。全球变暖威胁人类生存,这是人们为什么要过低碳生活的重要原因,但四年级的学生对此没有具体感受和认识。教师需要运用实例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构建事物之问的联系,如全球气候变暖一一北极冰架崩塌海平面上升一一沿海低洼地区和一些岛屿将会遭遇灭顶之灾等,让学生体会全球气候变暖给生态环境、农作物与人体健康等带来严重危害。教师可以从中选点,引导学生自主建构事物之间的联系,加深理解。
3.在开展“减少碳排放”活动中,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反思自己的日常生活是否符合低碳生活方式的要求,还有哪些不合理的生活方式需要改进,并引导他们尝试过低碳生活。在教学过程中,最难的部分是让课堂上的每个教学环节都自然而然地进行,让学生主动主动地求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每个环节的内在逻辑顺序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本果的落脚点不仅仅是让学生知道温室气体让地球“发烧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知道这些温室气体的来源、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以及我们在生活中可以做些什么。培养学生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也是我们本节课的落脚点。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每一个教学活动都有一个清楚的设计意图,以此来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如:以孩子们感兴趣的动画片入手,把孩子们带入高温高热环境下,唤起学生的感知:呈现数据,从一系列数据中了解全球变暖这一趋势。联系学生的生活,挖掘学生资源留心生活中的种种现象,感知全球变暖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充分运用北极熊的自述.图片资源、录音资源、视频剪辑等资源,感受全球变暖带来的自然灾害,以及给人类带来的伤害;通过生动有趣的微课视频,了解温室气体,明确全球变暖的罪魁祸首是人类大量制造温室气体。通过收集生活中大量制造温室气体的图片,进行小组交流、介绍,从而了解人类的很多行为都会排放温室气体,导致全球变暖;学生通过调查家庭一个月用电所产生的碳排放,分别以小组、班级为单位的形式计算用电所产生的碳排放,通过用孩子们熟悉的教室来直观感受用电所产生的大量碳排放:学生通过课前资料收集,以小组汇报的形式,展示了在吃、穿、用、行等方面所产生的被我们忽视的碳排放。意识到我们身边的碳排放问题的严重性,大量温室气体的排放,正加剧了地球的温室效应;通过小组低碳经的交流,班级低碳经的展示和汇报,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来减少碳排放:学生通过寻找身边的绿植,了解植树是最好的碳补偿活动。生活中的低碳行为还能在蚂蚁森林里种下更多的树。只有每个人自愿过绿色低碳生活,才能形成人类与自然界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环境。
总之,教学中运用学生喜欢的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性趣,提高了教学效果,完成了教学任务,达到目标要求。
12《低碳生活每一天》教学反思 篇三
在教学过程中,最难的部分是让课堂上的每个教学环节都自然而然的进行,让学生主动地求知,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在课前搜集图片、视频,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讨论,并能结合生活常识发表观点,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探究兴趣。
通过本节课,提高了学生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学生低碳意识和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责任感。学生懂得了低碳生活应该从衣、食、住、用、行这些点滴做起,将遏制全球气候变暖,减少碳排放实实在在地带入日常生活。活动中,学生畅所欲言,几个平时内向不爱说话的学生这节课上都踊跃的举手,表达自己的想法,我很开心。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