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2015年风险评价的计划
2025-09-29 03:03:07 责编:小OO
文档
后务城矿区2015年度安全标准化风险评价工作计划

1 、风险评价计划编制的目的

为了使本矿区风险评价管理工作有计划的实施,真正把工作落到实处,保证风险评价的全面性、合理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更好地评估、监控重大风险,制订风险控制措施,实现管理关口前移和事前预防,达到消减危害、控制风险的目的,特制定本计划。

2、 风险评价的范围

  2.1矿石运输和周边环境风险评价;

  2.2生产工艺和关键设备设施风险评价;

  2.3重要场所风险评价;

  2.4职业卫生风险评价;

  2.5主要作业过程风险评价

  2.6自然灾害风险评价。

3 、风险评价方法

    根据需要,选择有效、可行的风险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常用的方法有安全检查表分析法、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等。对于设备设施的风险评价,选用安全检查表分析法。对于作业活动的风险评价,采用LEC法。

    3.1安全检查表分析法: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是一种经验的分析方法,是分析人员针对分析的对象列出一些项目,识别与一般工艺设备和操作有关已知类型的危害、设计缺陷以及事故隐患,查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再以提问的方式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或评审。安全检查表分析可用于对物质、设备、工艺、作业场所或操作规程的分析。

   3.2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

风险评价三要素:

风险值=后果 × 暴露 × 可能性

D=L×E×C

(1) L——完整的事故顺序和发生后果的可能性。 

一旦危害事件发生,事件的完整事故顺序随着时间并导致事故和后果。分数从最可能发生完整事故顺序的10分,到“百万分之一”或实际上不可能发生的0.1。见下表。

5.1事故序列,包括后果

分值
5.2如果危险事件发生的话,它是最可能和预期的结果吗

10
5.3是十分可能的吗,并不是罕见,甚至是50/50的机会

6
5.4可能

3
5.5很少的可能性,据说曾经发生

1
5.6相当少但是确有可能,经过多年都没有发生过

0.5
5.7实践中不可能,百万分之一的可能性,尽管暴露了许多年,从来没有发生过

0.1
(2) E——对基本原因的暴露;

定义为危害事件出现的频率,危险事件是第一个可能引发事故序列的意外事件。危害事件发生的频率,从连续的10分通过不断的降低到特别的少0.5分。 见下表。

5.8危害事件发生(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等级
5.9持续(连续暴露;时间每天超过8小时或累计超过8小时)

10
5.10经常(每天工作时间暴露;时间每天达到8小时或累计达到8小时)

6
5.11有时(从每周一次到每月几次)

3
5.12偶尔(从每月一次至每年几次)

2
5.13很少(每年一次,据说它曾经发生过)

1
5.14特别的少(据了解没有发生过,不过考虑其极小的可能性)

0.5
(3) C——由于危害造成可能事故的后果;

后果定义为由于危害造成的事故的最大可能的结果,其包括受伤和财产损坏。事故的最可能后果被分配了数字化的分值,从100分的灾难、各种程度严重性到1分的小割伤或擦伤。见下表。

后果的严重程度等级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10人以上),大范围破坏;重大破坏(R1,000,000以上)

100
灾难,重大伤亡(死亡2-9人):损失R500,000到R1,000,000

50
非常严重,伤亡(死亡1人):损失R100,000到R500,000

25
特别严重的伤害(切断,残废);损失R10,000到R100,000

15
丧失工作能力的伤害,损失R10,000以下

5
小的割伤,擦伤,撞伤,小的损失R1,000-00以下

1
(4)风险等级判定:

五级    超过 400       非常高的风险,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考虑放弃、停止

四级    200 至 400     高风险,高度危险,需要立即整改纠正

三级    70 至 200      中风险,显著危险,需要整改纠正

二级    20 至 70       可能的风险,一般危险, 需要关注

一级    20 以下      可接受的风险,稍有危险,可以接受容忍

4、 风险评价时机

    不间断地组织风险评价工作,识别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风险和隐患,定期评审或检查风险控制结果。风险评价的频次一般每年一次。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风险信息的更新:1)新的或变更的法律法规或其他要求;2)操作变化或工艺改变;3)新建、改建、扩建、技改项目;4)有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5)组织机构发生重大的调整。

5 、风险评价内容

    根据已确定的评价方法、评价准则,进行风险评价。在进行风险评价时,应从影响人、财、环境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分析。重点考虑以下因素:

  1)粉尘;

  2)高温与低温;

  3)振动与噪声;

  4)其他。

6 、风险评价组织及人员分工、部门评估范围

    主管安全的副总经理负责矿区风险评价计划的制定,并对评价计划的实施进行监控,对评价结果进行审核。安环科负责各级风险评价记录的收集、整理、分析、归档工作,并牵头组织风险评价计划的实施,对各部门风险评价计划实施情况进行监管。各部门负责本部门风险评价的实施,并将风险评价结果汇总到安环科。应由企业领导者本人或其指定的人员具体负责评价工作,评价组成员应由各方面业务技术骨干和外聘专家顾问。人员组成要合理,要包括安全管理、环保、机械、动力、设备、生产、技术、消防、职业卫生、供销、工程、等部门各专业的人员。

  评价组成员应满足以下要求:

 (1)必要的专业技术知识;

 (2)安全生产法律知识规范;

 (3)风险评价知识、包括评价技术、技巧、经验等;

 (4)现场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等。

  6.1 组织机构

 矿区成立风险评价小组,机构组织如下:

 组长:杨继忠

 副组长:郭晓洲

 成员:梁玉衍及所有矿区员工

 鼓励所有员工参与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

  6.2职责

  组长:直接负责风险评价工作,负责制定风险评价程序书和指导书明确风险评价的目的范围,选择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和控制准则,成立评价组,进行风险评价,确定风险等级。

  副组长:协助组长工作,完成组长交待的任务。

  成员:负责组织、参与风险评价。

 6.3 部门风险评估活动范围

 (1)矿区办公室(食堂、绿化、交通车管理、档案、办公活动)

 (2)各生产班组(工艺、设备、作业、环境、维修作业、拆除、清洗、安装)

 (3)工会

7、时间安排

2015.3.1-3.5

成立风险评价小组

2015.3.5-3.10

风险评价小组成员培训

2015.3.10-3.20

进行风险评价

2015.3.21-30

安环科汇总风险评价结果

8、其它要求

  (1)、根据评价结果,确定重大风险,并制定落实风险控制措施。

  (2)、评价出的重大隐患项目,应建立档案和拟定整改计划。  

  (3)、风险评价的结果由各部门组织从业人员学习,掌握岗位和作业中存在的风险和控制措施。

  (4)、按照实际情况不断完善风险评价的内容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