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风险评价计划编制的目的
为了使本矿区风险评价管理工作有计划的实施,真正把工作落到实处,保证风险评价的全面性、合理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更好地评估、监控重大风险,制订风险控制措施,实现管理关口前移和事前预防,达到消减危害、控制风险的目的,特制定本计划。
2、 风险评价的范围
2.1矿石运输和周边环境风险评价;
2.2生产工艺和关键设备设施风险评价;
2.3重要场所风险评价;
2.4职业卫生风险评价;
2.5主要作业过程风险评价
2.6自然灾害风险评价。
3 、风险评价方法
根据需要,选择有效、可行的风险评价方法进行风险评价。常用的方法有安全检查表分析法、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法(LEC)等。对于设备设施的风险评价,选用安全检查表分析法。对于作业活动的风险评价,采用LEC法。
3.1安全检查表分析法:
安全检查表分析法是一种经验的分析方法,是分析人员针对分析的对象列出一些项目,识别与一般工艺设备和操作有关已知类型的危害、设计缺陷以及事故隐患,查出各层次的不安全因素,然后确定检查项目。再以提问的方式把检查项目按系统的组成顺序编制成表,以便进行检查或评审。安全检查表分析可用于对物质、设备、工艺、作业场所或操作规程的分析。
3.2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法)
风险评价三要素:
风险值=后果 × 暴露 × 可能性
D=L×E×C
(1) L——完整的事故顺序和发生后果的可能性。
一旦危害事件发生,事件的完整事故顺序随着时间并导致事故和后果。分数从最可能发生完整事故顺序的10分,到“百万分之一”或实际上不可能发生的0.1。见下表。
5.1事故序列,包括后果 | 分值 |
5.2如果危险事件发生的话,它是最可能和预期的结果吗 | 10 |
5.3是十分可能的吗,并不是罕见,甚至是50/50的机会 | 6 |
5.4可能 | 3 |
5.5很少的可能性,据说曾经发生 | 1 |
5.6相当少但是确有可能,经过多年都没有发生过 | 0.5 |
5.7实践中不可能,百万分之一的可能性,尽管暴露了许多年,从来没有发生过 | 0.1 |
定义为危害事件出现的频率,危险事件是第一个可能引发事故序列的意外事件。危害事件发生的频率,从连续的10分通过不断的降低到特别的少0.5分。 见下表。
5.8危害事件发生(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 等级 |
5.9持续(连续暴露;时间每天超过8小时或累计超过8小时) | 10 |
5.10经常(每天工作时间暴露;时间每天达到8小时或累计达到8小时) | 6 |
5.11有时(从每周一次到每月几次) | 3 |
5.12偶尔(从每月一次至每年几次) | 2 |
5.13很少(每年一次,据说它曾经发生过) | 1 |
5.14特别的少(据了解没有发生过,不过考虑其极小的可能性) | 0.5 |
后果定义为由于危害造成的事故的最大可能的结果,其包括受伤和财产损坏。事故的最可能后果被分配了数字化的分值,从100分的灾难、各种程度严重性到1分的小割伤或擦伤。见下表。
后果的严重程度 | 等级 |
大灾难:许多人死亡(10人以上),大范围破坏;重大破坏(R1,000,000以上) | 100 |
灾难,重大伤亡(死亡2-9人):损失R500,000到R1,000,000 | 50 |
非常严重,伤亡(死亡1人):损失R100,000到R500,000 | 25 |
特别严重的伤害(切断,残废);损失R10,000到R100,000 | 15 |
丧失工作能力的伤害,损失R10,000以下 | 5 |
小的割伤,擦伤,撞伤,小的损失R1,000-00以下 | 1 |
五级 超过 400 非常高的风险, 极其危险,不能继续作业,考虑放弃、停止
四级 200 至 400 高风险,高度危险,需要立即整改纠正
三级 70 至 200 中风险,显著危险,需要整改纠正
二级 20 至 70 可能的风险,一般危险, 需要关注
一级 20 以下 可接受的风险,稍有危险,可以接受容忍
4、 风险评价时机
不间断地组织风险评价工作,识别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风险和隐患,定期评审或检查风险控制结果。风险评价的频次一般每年一次。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风险信息的更新:1)新的或变更的法律法规或其他要求;2)操作变化或工艺改变;3)新建、改建、扩建、技改项目;4)有对事故、事件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5)组织机构发生重大的调整。
5 、风险评价内容
根据已确定的评价方法、评价准则,进行风险评价。在进行风险评价时,应从影响人、财、环境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进行分析。重点考虑以下因素:
1)粉尘;
2)高温与低温;
3)振动与噪声;
4)其他。
6 、风险评价组织及人员分工、部门评估范围
主管安全的副总经理负责矿区风险评价计划的制定,并对评价计划的实施进行监控,对评价结果进行审核。安环科负责各级风险评价记录的收集、整理、分析、归档工作,并牵头组织风险评价计划的实施,对各部门风险评价计划实施情况进行监管。各部门负责本部门风险评价的实施,并将风险评价结果汇总到安环科。应由企业领导者本人或其指定的人员具体负责评价工作,评价组成员应由各方面业务技术骨干和外聘专家顾问。人员组成要合理,要包括安全管理、环保、机械、动力、设备、生产、技术、消防、职业卫生、供销、工程、等部门各专业的人员。
评价组成员应满足以下要求:
(1)必要的专业技术知识;
(2)安全生产法律知识规范;
(3)风险评价知识、包括评价技术、技巧、经验等;
(4)现场管理人员、操作人员等。
6.1 组织机构
矿区成立风险评价小组,机构组织如下:
组长:杨继忠
副组长:郭晓洲
成员:梁玉衍及所有矿区员工
鼓励所有员工参与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
6.2职责
组长:直接负责风险评价工作,负责制定风险评价程序书和指导书明确风险评价的目的范围,选择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和控制准则,成立评价组,进行风险评价,确定风险等级。
副组长:协助组长工作,完成组长交待的任务。
成员:负责组织、参与风险评价。
6.3 部门风险评估活动范围
(1)矿区办公室(食堂、绿化、交通车管理、档案、办公活动)
(2)各生产班组(工艺、设备、作业、环境、维修作业、拆除、清洗、安装)
(3)工会
7、时间安排
2015.3.1-3.5
成立风险评价小组
2015.3.5-3.10
风险评价小组成员培训
2015.3.10-3.20
进行风险评价
2015.3.21-30
安环科汇总风险评价结果
8、其它要求
(1)、根据评价结果,确定重大风险,并制定落实风险控制措施。
(2)、评价出的重大隐患项目,应建立档案和拟定整改计划。
(3)、风险评价的结果由各部门组织从业人员学习,掌握岗位和作业中存在的风险和控制措施。
(4)、按照实际情况不断完善风险评价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