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分类:1)按工艺用途:金属切削类数控机床,金属成形类及特种加工类数控机床
2)按运动方式:定位控制,直线运动控制,轮廓控制
3)按控制方式:开环控制系统,半闭环控制系统,闭环控制系统
4)按功能水平:精密型,普通型,经济型
3 数控机床的精度指标包括: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分辨率与脉冲当量,分度精度
4 定位误差影响加工零件的尺寸精度。重复定位误差影响批量加工零件的一致性。
5 数控机床主传动的变速方式分为:无级变速和分段无级变速
6 常用的齿轮变速装置:液压拨叉变速装置和电磁离合器变速装置
7 常用的主轴轴承:滚动轴承和静压滑动轴承
8 主轴准停装置包括:机械式和电气式
9 数控机床上实现直线进给运动的形式有:丝杠副,齿轮齿条副,直线电动机
10 最常用的丝杠副是滚珠丝杠
11滚珠丝杠采用双螺母结构消除轴向间隙
12常见的双螺母丝杠消除间隙的方法:垫片调隙式,螺纹调隙式,齿差调隙式
13常用的消除齿轮传动间隙的方法有刚性调整法和柔性调整法
刚性调整法分为偏心套调隙、垫片调隙、斜齿轮调隙
柔性调整法分为直齿轮的调隙、斜齿轮的调隙、锥齿轮的调隙
14自动换刀装置根据其组成结构可分为回转刀架式、转塔式和带刀库式
15带刀库式自动换刀装置换刀方式:无机械手交换刀具式、机械手交换刀具式
16链式刀库的优点是:结构紧凑,布局灵活,刀库容量大,可实现“预选”,换刀时间短
17加工程序编制方法主要分为:手工编程与自动编程
18一个完整的加工程序必须有程序开始部分,若干个程序段和程序结束部分
19一个程序段是由一个或若干个指令“字”组成,指令代表某一个信息单元,一个指令“字”由地址符和数字组成,它代表机床的一个位置或一个动作;每个程序段结束处有程序段标志符,表示该程序段的结束。
20 S和F功能指令均为模态指令
21 加工工序划分原则是:工序集中原则和工序分散原则
22 顺铣:切削速度V与进给速度Vf方向相同
逆铣:切削速度V与进给速度Vf方向相反
1 从哪些方面可以衡量数控机床水平?
1)处理单元(CPU)
2)分辨率和进给速度
3)多轴联动功能
4)显示功能
5)通信功能
此外,伺服系统是直流还是交流;是交流模拟伺服还是交流数字伺服;以及可编程序控制器功能的强弱,都是衡量数控档次的标准
2 什么是定位精度与重复定位精度?
定位精度:指数控机床工作台等移动部件实际运动位置与指令位置的一致程度
重复定位精度:指在相同的操作方法和条件下,多次完成规定操作后得到结果的一致程度
3 数控机床对主轴控制系统的基本要求?
1)主轴转速高,变速范围宽,并可实现无级变速
2)主轴传动平稳,噪声低,精度高
3)具有良好的抗震性和热稳定性
4)能实现刀具的快速和自动装卸
4 主轴轴承配置有几种形式?
1)双列短圆柱滚子轴承和60°角接触球轴承组合
特点:使主轴获交大径向和轴向刚度,可满足机床强力切削,普遍应用于各类数控机床主轴,后支承也可采用圆柱滚子轴承,进一步提高后支承径向刚度
2)前轴承采用高精度调心球轴承
特点:前支撑采用背靠背组配方式,具有良好的高速性能,但承载能力较小,适用于高速轻载和精密数控机床
3)单列和双列圆锥滚子轴承的组合
特点:使主轴承受较重载荷(尤其是较强的动载荷),径向和轴向刚度高,安装和调整性好,适用于中等精度、低速与重载的数控机床主轴
5 三种调隙方式的优缺点?
1)垫片调隙 优点:结构简单,刚性好
缺点:调整不便,滚道有磨损时不能随时消除间隙和进行预紧
2)螺纹调隙 优点:结构简单,调整方便
缺点:调整精度较差
3)齿差调隙 优点:调整方便,可获精确地调整量预紧可靠,不会松动
缺点:结构较为复杂,尺寸较大
6 滚珠丝杠的支撑有哪些形式?
1)一端固定一端自由:特点是结构简单,轴向刚度低,适用短丝杠和垂直布置丝杠,一般用于数控机床的调整环节和升降台式数控铣床的垂直坐标轴
2)一端固定一端浮动:轴向刚度于1)形式相同,丝杠受热后有伸长余地,需保证螺母与两支承同轴,这种配置结构复杂,工艺较困难,适用于较长的丝杠或卧式丝杠
3)两端固定:轴向刚度越是一端固定式的4倍,固有频率高,可预拉伸,一端装有碟形弹簧和调整螺母,使丝杠保持恒定预紧力,但结构和工艺复杂
7 预拉伸滚珠丝杠的目的?
采用预拉伸的方法可以减小丝杠的热变形,这种方法是加工滚珠丝杠时,使螺距略小于名义值,装配时对丝杠进行预拉伸,即使其螺距达到名义值,当丝杠工作受热,丝杠中的拉应力补偿了热应力,从而减小热伸长
8 加工工序划分方式有哪些?
1)按零件装夹定位方式划分工序
2)按加工用刀具划分工序
3)按加工部位划分工序
4)按粗、精加工划分工序
9 什么是数控加工走刀路线?
走刀路线是指加工过程中刀具相对于被加工零件的运动轨迹和方向。它不但包括了工步的内容,也反映出工步顺序,而且与零件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密切相关。
10 确定走刀路线要考虑哪些原则?
1)使工件表面获得所要求的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2)应尽量减少进、退刀时间和其他辅助时间,减少空进给时间
3)选择合理的进、退刀位置,尽量避免沿零件轮廓法向切入或进给中停顿以免留下刀痕
4)尽量使进给路线最短,使程序段数减少,一提高加工效率
5)为保证工件轮廓表面加工后的粗糙程度要求,最终轮廓应安排在最后一次走刀中连续加工出来
6)使到位点数值计算容易,以减少编程工作量
7)一般先加工外轮廓,再加工内轮廓,先完成对零件刚性影响小的工步,后完成对零件刚性影响大的工步,以免工件刚性不足影响加工精度
8)要选择工件加工变形尽可能小的路线,对横截面积小的细长零件或薄板零件应采用分几次走刀加工到最后尺寸或按对称去余量法安排走刀路线
此外,确定加工路线时,还要考虑加工工件的加工余量,机床于刀具的刚度,保证加工过程的安全性,避免刀具于工件发生干涉等情况,以便选择最合理的加工路线。合理的加工路线:是指能保证工件加工精度,表面粗糙度要求,数值计算简单、程序段少、变成工作量少、加工路线最短、空行程最少的高效率路线。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