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植物的根和茎
2025-09-29 03:01:16 责编:小OO
文档

教  学  设  计

一、本课概述

《植物的根和茎》一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初步经历一个科学探究的过程。教材以“植物制造食物所需要的水和土壤中的养分是怎样进入植物体内的呢?”设问引入,目的在于让学生设计实验证明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对这个问题,大多数学生能做出肯定的回答。关键在于:1、如何设计实验?学生可能按教材设计的思路,肯定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在此前提下设计实验进行验证;同样也可能怀疑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从而证明根没有吸收水分的作用。2、如何使实验设计周密些?即:怎样控制实验的条件?

二、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根据植物器官的特点进行分类。

2、能的设计实验验证自己的推测。

科学知识目标:

1、认识根和茎的作用。

2、能说出如何辨别植物的根和茎。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质疑能力、实验设计能力(通过研讨改进实验的能力),体会交流、合作的意义。

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1、能举例说明人们对根和茎的利用。

三、教学重点

    亲历对根的吸收水分的作用及茎的运输水分的作用的科学探究过程。

四、教学难点

根的实验设计、改进。

五、教学支持

    幻灯片、教师准备多种多样的带根的植物、预做的实验、学生分小组自备带根的植物、记录单

六、教学过程

教学

内容

教学

行为

教学内容及实施过程学习行为设计思想及点评

一、认识植物的根

二、研究根的作用

1、提出问题并进行猜想

1、设计实验 

2、验证猜想

(出示带根的植物)植物制造食物需要的水分和养分是怎样讲入植物体内的呢?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真的是依靠植物的根吸收到植物体内的吗?

找出根的共同特征。并进行分类。

分小组设计实验,讨论、记录,证明猜想。内容:1、需要的材料;2、实验步骤和方法;3、选择擅长的方式记录;4、看到什么现象能证明猜想是正确的。

把实验设计与大家分享好吗?建议:1认真倾听;2我们得到了什么启发;3我们能提出的建议。说一说你的想法或建议好吗?在小组里修改我们的方案好吗?

出示、介绍提前完成的实验结果)根有吸收水分、养分的作用吗?

观察、猜想、交流

各组代表汇报分类标准。

小组活动,设计实验,并按要求进行讨论、记录。

交流设计方案,认真倾听,通过交流、质疑,修改、完善方案,并认真记录。

直接切入研究问题,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发学生进行合理猜想。

总结表述能力的培养。

学生亲历实验设计过程。在活动过程中,通过提出讨论内容和建议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具体的指导,对于培养交流能力、质疑能力、实验设计能力(通过研讨改进实验的能力)是有效的。同时,在交流中倾听,在倾听中思考,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分享,能体会交流与合作的价值。

六、教学过程

教学

内容

教学

行为

教学内容及实施过程学习行为设计思想及点评

三、研究茎的作用

四、课后作业

1、提出问题并进行猜想。

2、设计实验。

3、验证猜想

(出示植物)土壤中的水和养料被根吸收后,又是怎样被输送到植物的各个部分去的呢?

让我们像设计根的吸水作用的实验那样,再设计实验证明对茎的运输作用的猜想。注意讨论的内容,别忘了记录。

怎样设计的?说一说好吗?

(出示、介绍提前完成的实验结果)茎有输送水分、养分的作用吗?

根据设计的方案进行实验,仔细观察现象并认真记录。查阅有关植物的根、茎作用的资料,记录在科学手册上。

猜想、交流。

小组活动。设计实验,讨论、记录。

交流、倾听、质疑,修改、完善方案,并认真记录。

观察、思考。

课后实验、观察、记录,并查阅相关资料。

在初步经历对根的吸水作用的科学探究过程的基础上,对茎的运输水分的作用的探究让学生再次亲历了一个科学探究过程,强化了他们对科学探究过程的理解。这个环节,教师可以尝试指导少一些,放手多一些。

将实验和观察等活动放在课外进行,实验设计活动方能充分展开。

六、教学过程

教学

内容

教学

行为

教学内容及实施过程学 习 行 为

设计思想及点评
教学反思

    教材中许多课文的课题都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引导学生针对课题提出问题,既有利于探究和理解,又能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这节课我在出示课题后,引导学生质疑。问学生:谁能分清根和茎?你能说出几种啊?为更好地理解植物的根和茎做了铺垫。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