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五年级下美术教案(人教版全)
2025-09-29 03:00:04 责编:小OO
文档
五年级下美术教案(人教版全)

时:1课时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形状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掌握形状的概念和形式,并学会应用各种形状来组成艺术画面。2、通过学习活动,学生初步在学习中体会造型元素--形的魅力,尝试自己动手, 运用构成原理创造各种画面。并从中体会到乐趣。教学重点:认识形状的概念和形式教学难点:学会运用各种造型组成画面教学过程:一、 导入阶段:

1、欣赏各种平面形状师问:看了这些形状,你们能给他们归类吗?为什么?生答:略

2、导入课题:《形的魅力》二、 发展阶段:

1、《形的魅力》的特点(学生讨论找规律)展示各种形状。师问:请找一找它们有什么规律(学生讨论)生答:略师小结:形是构成 美术作品的基本元素之一。(点、线、形状、色彩等)

2、形的分类(知识窗内容)几何形(三角形、正方形、矩形、椭圆形、多边形等)自由形(随手画的形状)

3、形的特点(外形和骨式的变化):

有规则-- 无规则正面和侧面结合。通过这样几个教学环节教给学生一种变的方法,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够创造出新颖、生动、色彩别致的人物形象。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学生思考,共同探讨,观察尝试、自主学习、探究的空间。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欣赏毕加索等大师的作品特点,同时观察中国京剧脸谱中人物脸谱的变化特点。

2、让学生收集各种身边的物品,运用于人物表现之中。

3、指导根据学生自己的想象,同时模仿运用大师的表现方法和脸谱表现的特点,设计出有新意的人物形象。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模仿大师作品表现方法,设计有特点的作品。教学难点:学生大胆想象,设计富有创意和夸张的形象。教学准备:教师搜集毕加索大师的作品,和相关的京剧脸谱的资料,制作课件供学生欣赏。学生准备

1、收集身边各种现成品用于人物的表现之中,并带好相关的绘画工具。教学目标

一、 导入游戏;(形状的改变)

1、大家已经看到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位小朋友,她呀还会变了!(电脑多媒体课件)如果你在这些(头发、眼睛、鼻子、嘴、脸型)小按纽上面点击一下,她就会变成另外一幅模样,你想玩一玩吗?看她是怎么变的?

2、 学生玩游戏,分别点头发、眼睛、鼻子、嘴、脸型,感受造型的变化。(两个同学玩)

3、 她什么变了?(头发、眼睛、鼻子、嘴、脸型)她是怎么变的?(五官的造型变了)揭题:变(贴)

二、新授

(一)造型变(替代)

1、看陈老师又给同学们变了(欣赏)(1)你喜欢这张作品中的什么地方?(鼻子有趣,用人物来替代的)(2)这张作品你喜欢它的哪儿啊?(眼睛是用人来表示的,鼻子是用温度计来表示的,头上还有云彩呢)(3) 这张人物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仔细观察它的嘴是什么?他的头发?他的眼睛?这是什么地方?(用房间的摆设巧妙地构成了一张人脸,作者的想法可真大胆,有创意。)(4)这张作者用什么来拼摆人物的。(用蔬菜来拼摆表示的)可真是一些有趣的变了形的人物脸部形象。

2、陈老师这儿也有两张变了形的脸型,(贴在黑板上)并为同学们提供了一些材料,有谁愿意上来也给大家来拼摆不一样的人物头像吗?学生拼摆。(你可以选择你认为合适的材料来拼贴,如果没有你想要的物品或形状,你也可以画一画。)(1)看,他们创作的人物多有新意,真棒!(奖励)(2)如果是你,你会跟他的想法一样吗?你会把它贴在哪儿呢?(同学说自己的想法)每位小朋友都有自己的想法。原来人物形象可以变幻无穷。揭题:变幻无穷

3、引申:(实物投影仪)衣夹子在这儿是 除了 ,a、它还可以联想到什么,像什么?b、变化角度呢?c、通过添加还可以是什么?d、与其它物品组合?变化他们的位置,方向?它还可以是什么?不同的组合,不一样的添加,不一样的想象,除了人物头像,他们还可以变出变幻无穷的形象。(了解脸谱,添加)

1、这是什么呀?京剧脸谱是我们中国的国粹,它的面部造型夸张,仔细观察一下,这与我们拼贴的人物除了在五官上不一样之外,还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脸部线条很多,曲线,弧线,各式各样的线条组成一些块面来装饰脸部。板书:线条-----块面

2、看,老师也来模仿脸谱来给我们任务的脸部添加线条,形成块面,使它更有变化又想给它变一变了!(水彩笔示范)在眼睛、鼻子、嘴的四周添加线条组成块面。

3、我再给它加个发型就更有趣了。

(二)色彩变:

1、(脸谱)这两张脸谱有什么不同吧?与刚才那一张有什么不同?(多了色彩)京剧脸谱的色彩大都鲜艳、明快。有了色彩,脸部更加漂亮,可见色彩的作用不可忽略。

2、看我们同学加上了颜色,作品多么漂亮呀!(欣赏学生作品)

(三)正面侧面结合变

1、同学们还想不想看一些形象更加奇特的人,赶快做好思想准备,屏住呼吸(欣赏照片)a)

奇特在哪儿?学生说b)

真有点儿像个连体婴儿,一只脑袋下长出两张脸,一个正面,一个侧面。

2、我们有一位大画家,他笔下的人物也很神奇(课件展示、作品欣赏)

3、学生讨论,交流,想象,评价夸张的脸。(上面有 ,脸有侧面的,眼睛是正面的。脸正面侧面相结合。

4、他的作品不仅头像变了,连身体也变形了(怎么变的呢?)

(四)表现形式变

1、老师这儿也有一张变了形的人物。(展示,乒乓球做头,铅丝扭的身体的人物)它的头(生说)是用乒乓球做的;身体很瘦很夸张,用铅丝扭的。

2、看这位同学用什么表现的?

3、你们能不能也用身边的物品来表现一幅有新意的人物形象。

三、作业:

1、布置作业:(1)表现一幅奇特的形象。表现形式可以画,可以拼贴(小组合作),可以拼贴和画相结合。(课件展示作业要求)(2)学生作业。

四、作业展评:

1、作品展示

2、评价。(1)送星星。(2) 评出最有创意的作品。第八课《二生肖》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二生肖的人文知识,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2、 能抓住二生肖的外形特征,运用剪纸的方法完成作品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自悟生肖动物外形的重要性教学难点:抓住生肖动物的外形特征,剪纸作品生动美观

三、教学准备:课前收集有关二生肖的图片、玩具、剪纸、邮票、故事等、彩色、纸剪、刀胶棒范作、生肖乐园的背景图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听二生肖的歌曲,二生肖,作为中国特有的民俗文化,在民间世代相传。(学生交流收集的各种有关物品)这二种动物你更喜欢那一个,说说理由吧!(学生讨论)

(二)、自悟生肖动物外形特征的重要性1试着画一画:选几位学生在黑板上绘画,其他学生在作业上试画2讲评:你认识他们画的生肖动物吗,他们画的怎样?3教师修改:擦去内轮廓线,如五官,身上的花纹,再观察还像吗?为什么有的动物仍然能看出而有的却面目全非了呢?(学生讨论)4总结:剪纸生肖动物的绘画要领:画动物关键不是五官,而是要抓住他们的外形特征,类似剪纸的效果,更要突出、夸张,大的更大,长的更长,才能使动物的形象栩栩如生……(不需要老师再归纳和提醒,他们一下子就理解了本节课的绘画要领。)5修改作品,威风的虎,勤勉的牛,温和的羊,灵敏的猴……你的生肖图案能与总不同吗?运用写实、夸张、拟人等方法将生肖动物画在彩纸的背面,特别注意动物的外形。

(三)、剪纸造型1喜欢剪纸的法国画家马蒂斯说:剪刀比铅笔更敏捷,一剪刀在手就可轻松随意地表现自己心中的想法……2用剪刀剪下外形,内轮廓可稍做变化,如团花的剪法3学生实践、体会

(四)、评价展示布置生肖乐园将学生的剪纸作品张贴展示

(五)、拓展延伸欣赏和二生肖的资料。如山西绣品、生肖鞋、民间剪纸、生肖邮票、生肖玩具拓展学生的视野,将剪纸作品与广泛的文化背景与二生肖联系在一起,学生就能获得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激发爱国主义情感。课后记:课堂上教师注重讲授,在如何将知识,技能讲清楚上做文章,下功夫,学生只要全神贯注的听,就能完成学习任务,教师细致入微的讲解代替了学生的感悟和认识。因此,学生始终处在被动接受的地位,倾听成为学生最重要的学习方法,学生还需要动脑筋思考吗?我们培养的是有终身学习能力的人,必须让孩子善于发现问题,学会思考,解决问题,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这是最重要的。用剪纸的方法,有主题的来表现二生肖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设计时先画后剪,画很重要,画时要抓住生肖动物的外形特征,类似剪影的效果,然而光靠教师不断强调,教学效果不佳,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先让学生自由的画出动物的外形,请几位学生在黑板上绘画,接着我来进行修改,我轻轻擦去所有生肖动物的五官、身上的花纹,只剩下外轮廓,有点象影子的效果,我再请学生观察黑板上的生肖动物还象吗?有的还象,有的却面目全非了,我趁势发问:“为什么擦去一部分后,有的生肖动物还能那么明显,而有的却看不出来了呢?”学生开始思考起来,经过激烈的讨论,达成了共识:剪纸生肖动物绘制的关键是五官、花纹,而是外形,要想剪出的动物更生动有趣,更要突出、夸张的表现动物的外形特征如,大的更大,长的更长,才能使动物的形象栩栩如生……不需要教师将答案直接呈现给学生,而是给他们自主探究的空间,通过思考和讨论,他们自己就能发现问题,并找到答案,,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学生也就格外注意得之不易的制作要领,掌握的更迅速准确,教学成效更加显著。我觉得教学中就应该让学生多些思考,自己去发现问题的关键,这个过程也许比结果更有意义,《剪纸二生肖》教学随笔剪纸因其材料(纸)和所用工具(剪刀、和刻刀)决定了它自己的艺术特色,它的造型全凭淳朴的感情与直觉的印象基础,因此形成单纯、简洁、明快的特殊风格,表现出人们的审美爱好,并含蕴着民族的社会深层心理,成为中国最具特色的民间传统装饰艺术之一,其造型特点尤其值得研究。然而,多数的教师、家长鼓励学生追求现代、时尚、新颖的艺术表现形式,如儿童油彩、漫画、卡通画、电脑绘画等,对于这承载中国优秀文化,突显地方民俗特色的传统剪纸艺术,我们的孩子知之甚少,更很少运用这种表现方法去进行艺术创作的。出于对传统民间艺术的热爱,笔者利用美术教学的契机,对剪纸艺术的课程及教学进行了一些尝试。建议及做法:

1、走进生活大课堂,我先学后教

2、 课堂上我怎样教,使学生被动接受 变成主动探究剪纸艺术的要领探索过程:预备课我先向生活学随着世界知识的交融和共通,人们都在追寻运用高科技表现的现代艺术形式,另类,前卫充斥着我们的眼球,传统的民间的工艺似乎成了落后、庸俗的象征,嗤之以鼻。现代和传统真的成了对立的吗?然而究竟何种艺术更具生命力呢?我个人认为,中国作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的文明古国,为何要舍弃自身的优势?俗话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具备自身的特色的艺术才能焕发生机和活力。

我喜欢传统艺术,大学时就选修了国画、书法、篆刻、版画、民间工艺等学科,总觉得那些独具东方魅力,民间特色的艺术形式传承着中国千年的文化底蕴,那样珍贵,值得继承发展。对于教学中有关传统民间艺术的篇幅更是情有独钟,如二生肖(剪纸)、戏剧脸谱、彩灯、风筝等等我都渴望尽可能多的了解他们的渊源,艺术风格,并在生活中不断学习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记得一次外出旅游,我看到当地老人卖剪纸作品,那些形象生动、单纯、稚拙的剪纸一下吸引了我,买些回去可做教具呀,老人家看我买了不少,很高兴,并愿意现场表演一下,我求之不得,她那粗躁又满皱纹的手看不出任何特别之处,我心里甚至有些怀疑,她能剪吗?只见她一把剪刀在手,取来一张红纸,不需要什么构图,转眼一直啼鸣的公鸡就应运而生,真是神了,我好奇的问,“你学过绘画吗?”老人摇摇头,“那你怎么剪得这么像呢?”老人指着那只公鸡说,“鸡在心里,你看影子像就行!“影子”哦,我才醒悟过来原来老人说的是外形,她早已把鸡的外形熟记于心了。的确,看看周围的剪纸作品大多是些动物和花卉,它们的外形都很生动,甚至夸张,在外轮廓形象的基础上,内部又进行了装饰和美化,虽然这些剪纸作品算不上高深有创意,但很适合小学生的*作和表现。看,花钱既买到了剪纸作品,又得到了些剪纸的窍门真是值得呀!第一堂课将剪纸艺术带进课堂剪纸太难了运用剪纸方法表现生肖动物是本节课的要求,首先要让孩子们喜欢这种方式,也就是感兴趣,我生动的描诉剪纸的历史渊源,告诉学生这是咱们中国传统的艺术,别的国家可没有我们剪纸艺术这样高明哦,并让孩子们收集各式剪纸图案,从中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我将自己的剪纸作品作为奖励赠送给学生,孩子们看到老师这样喜爱剪纸,亲其师信其道,对剪纸也更多了一份兴趣。民间的剪纸艺术家几乎不用画稿,只凭心中的记忆就能剪成作品,喜欢剪纸的法国画家马蒂斯说:剪刀比铅笔更敏捷,一把剪刀在手就可轻松随意地表现自己心中的想法……于是我放手让学生设计,孩子们多数喜欢造型复杂,*真的形象,有的还特意运用了拟人的方法,看身穿美丽衣服的小兔多美呀,老牛的眼睛多么有神呀,看起来真不错,可是运用剪纸的方法表现就成了问题,再生动的五官,再美观内部花纹,对于初学剪纸的孩子来说都是难以把握的,满心欢喜的设计出生肖形象,可剪刀只能在外形上打转转,那细致的内轮廓只能望而兴叹了,忙碌了半天,效果不佳,“剪纸太难了” 孩子们都有些唉声叹气……第二堂课:改变教法剪纸真有趣看着学生交上来的一张张不成样的剪纸作业,我陷入沉思,问题出在哪?剪纸的要领对于初学的儿童来说先把握好造型这一关,民间艺术家门已有了深厚的形象积累,所以他们随心所欲,而学生在现有阶段还做不到,用剪纸的方法,有主题的来表现二生肖,设计时必须先画后剪,画很重要,画时更要抓住生肖动物的外形特征, 我忽然想到了那位剪纸老艺人的话“影子像”,对!类似剪影的效果,可是如何将这一要领传给孩子们呢,是直白的讲述,还是……于是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先让学生自由的画出动物的外形,请几位学生在黑板上绘画,接着我来进行修改,我轻轻擦去所有生肖动物的五官、身上的花纹,只剩下外轮廓,有点象影子的效果,我再请学生观察黑板上的生肖动物还象吗?有的还象,有的却面目全非了,我趁势发问:“为什么擦去一部分后,有的生肖动物还能那么明显,而有的却看不出来了呢?”学生开始思考起来,经过激烈的讨论,达成了共识:剪纸生肖动物绘制的关键是五官、花纹,而是外形,要想剪出的动物更生动有趣,更要突出、夸张的表现动物的外形特征如,大的更大,长的更长,才能使动物的形象栩栩如生……不需要教师将答案直接呈现给学生,而是给他们自主探究的空间,通过思考和讨论,他们自己就能发现问题,并找到答案,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学生也就格外注意得之不易的剪纸要领,掌握的更迅速准确,当孩子们看到亲手做出的美丽的剪纸作品时,都不由得说:“剪纸真有趣”!那种快乐感、成就感将鼓舞孩子们更加热爱剪纸艺术,热爱美术学习。教学反思:

教学相长,剪纸《二生肖》这节课收获大的不仅仅是学生,还有我这个老师,我深深的体会到:首先,作为教师自己应该学而不厌,利用各种机会、途径深入生活,走进了解传统的民间艺术,要以高度的热忱担负起传承我国优秀传统艺术的使命,用自身的热情激发孩子们对传统民间艺术的关注,并在学习中感受她的魅力,逐渐提升对传统民间艺术的兴趣。其次,教学中教师要将博大精深的传统艺术深入浅出的呈现给学生,就要在教学方法上灵活多变,积极地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究学习的情境,就应该让学生多些思考,自己去发现问题的关键,这个过程远比结果更有意义。挖掘古老的民间艺术时,还要结合当今孩子们的特点,不断创新,才能有所发展,如今,剪纸的天地更为广阔了,它早已走出了庄户人的小院,走入现代设计的广阔天地,在产品包装设计、商标广告、室内装演、服装设计、书籍装帧、邮票设计、报刊题花、连环画、舞台美术、动画、影视等各个方面都有她的清影;让我们的下一代能传承这一优秀的民族艺术,愿剪纸这棵古老的艺术之树常绿常新。第9课 学画山水画课型:造型 表现课时:1-2课时教学目标:一:了解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绘画,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山水画的表现特点,初步了解山水画几种常见的表现方法,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热爱。二:通过欣赏中国画的各种皴法,指导学生在表现过程中运用相关技法及笔墨要求,表现简单的山水景色,并根据自己的想象表现自己家乡的各种自然景色。教学重点:一:了解中国画的特点,掌握中国山水画一定的表现技法,表现自然景色。教学难点:二:水墨浓淡的笔墨变化,中国画点线的技法以及山水画构图。课前准备:中国画(以山水画为题材为主),山水画技法课件。师生共同准备中国画的工具与资料。教学流程:一:欣赏导入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历代著名山水画,初步了解我国山水悠久的历史及发展过程,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热情和学习兴趣。与西洋画中的风景画做比较,强调中国画意境及诗书画的一体。引导欣赏感知中国画中的三远:高远。深远。平远。二:揭题:学画山水画三:授新1, 法的山水画,引导学生观察画面,思考:A造型特点 B技巧运用 C表现手法 D感受。D 如何表现。绘画步骤等。2, 师生共同讨论如何运用中国画材料,工具进行描画,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体验水墨交融的笔墨情趣。3, 师生共创;请生简述自己做画步骤,方法,师师范步骤,技法。讲授示范表现山水画技法A 皴法B 披麻皴 C 斧劈皴 D点苔。讲解师范在造型中线条的运用,笔墨的技巧等等。4, 欣赏中国画其他技法点津。5, 小结作画步骤。第一课时完成基本技法的练习,试创作。师巡视指导。四:引导创作1, 欣赏课本范图及其他学生的优秀山水作品。激发学生创作欲望。2,小组讨论创作想法,交流练习过程中的一点成功之处,集思广益。3,请学生讲述自己的构思及表现形式,师及时表扬及进一步启发,引导并强调构图及笔墨的用法。水墨的焦浓重淡轻干湿等等。五:学生创作

1、以线为主的方法,也可以用大块面墨色与点,线,面相结合的手法来表现山水画。

2、 师巡视。提醒学生在创作中灵活运用技法。注意构图,处理远近关系等。

3、 帮助个别后进学生的造型创作。六:作业展评学生自评。互评。选出优秀作品并说出喜欢的理由。师点评优秀作业,小结本科重。难点。七:课后拓展

1、通过观察和大胆的想象,创作有新意的作品,表现家乡的自然景色,体现创造的乐趣。

2、利用网络欣赏更多的中国画名作,了解中国艺术大师的作品风格。第课《风的魅力》

一、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风能。

2、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将各种材料加工成风力玩具。

3、 通过制作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

1、了解风能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

2、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利用手中的材料制作一个与众不同的风能玩具(或简易的风筝)。

三、教学难点:玩具的构思(风筝的做法)

四、教学准备:风筝欣赏图片数张,风筝的简史介绍,风筝的简单玩法。

五、学具准备:查找风能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风筝的图片,制作风筝的各种纸张和材料。六、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检查学用品的准备情况,稳定学生的情绪。

(二)引导学生说说什么是风?什么是风能?举例说明。

(三)引导学生说说风给人类带来的好处以及给人类带来的灾难。(风能发电,风车的利用----)

(四)师引导学生说说风筝的简史:风筝简史中国风筝有悠久的历史,据说汉朝大将韩信曾利用风筝进行测量。梁武帝时曾利用风筝传信,但未成功。南北朝有人背着风筝从高处跳下而没有跌死。唐朝的张丕被围困时曾利用风筝传信求救兵,取得了成功。这些说明,中国风筝的历史至少有2000多年了。

从唐朝开始,风筝逐渐变成玩具。到了晚唐,风筝上已有用丝条或竹笛作成的响器,风吹声鸣,因而有了“风筝”的名字。也有人说“风筝”这名字起源于五代,从李邺用纸糊风筝,并在它上面装竹笛开始。到了宋朝,风筝已有很大发展,品种增加,性能提高与人民生活发生了密切的联系。如“武林;日事”中记有/少年郎竞放纸鸯,以相勾引,相牵剪截,以线绝者为负/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苏汉臣的“百子图”中也都有放风筝的场面。明朝画家徐渭写过很多与风筝有关的诗,如“柳条搓线絮搓棉,搓够千寻放纸鸯。消得春风多少力,带将儿辈上春天。”又如:“我亦曾经放鹞喜,今年不道老如斯,那能更驻游春马,闲看儿童断线时。”到了清朝,玩风筝之风更盛。传说慈禧叫大监跑到天津找“风筝魏”给他扎过一个“寿星老骑仙鹤”风筝玩。现在故宫里还藏着三只傅仪玩过的大风筝。风的魅力 从唐宋开始,中国风筝向世界流传,先是朝鲜、日本、马来亚等东南亚国家,然后传到欧洲和美洲等地。在欧洲产业形势的影响下,中国的玩具风筝在那里向着飞行器发展,经过英国的凯利,澳大利亚的哈格瑞夫和德国的李林达尔等人,最后在美国由莱特兄弟造成了最早的能载人成功飞行的飞机。

因此,在美国华盛顿宇航博物馆的大厅里挂着一只中国风筝,在它边上写着:“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

(五)引导学生说说风筝的玩法:中国风筝的玩法:《全唐文》“纸鸢赋”中说:“代有游童,乐事未工……动息乎丝纶之际,竹工乎掌握之中。”可见玩风筝之妙趣。中国风筝的玩法很多。

1、斗风筝:宋朝已有“以相勾引……线绝者为负。”后己失传,现只有广东、几处尚存。

2、装响器:从唐开始,风筝响器可分三类:弦、哨、打击。

3、“送饭”(叫“碰”):是一种靠风力把物品沿风筝线送上天的装置。到达顶端后与预先拴好的“横棍”相撞,风翼折起,自动沿线滑下来。有的还可以在下面自动张开又飞上去,叫做“来回碰”,或“来回饭”。

4、挂灯:把带着灯的风筝放上夜空,分美丽。在唐已盛行,但后因引起火灾而被禁,现有电池灯可用,分安全。

5、操纵:北京的鹰风筝可以通过放风筝人的巧妙操纵,使其在空中盘旋,谓之“打盘儿”。通过操纵也可使龙头蜈蚣在空中摇头摆尾,像“活龙”一样。

近代的双线操纵风筝可以在空绘出各种图形,更是令人眼花镣乱。

(六)欣赏风筝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风筝的图片,从风筝的造型,色彩等方面进行描述。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