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观察与指导策略
2025-09-29 03:00:02 责编:小OO
文档
幼儿园区域活动的观察与指导策略

作者:***

来源:《家教世界·现代幼教》2014年第04期

        区域活动的观察和指导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在活动过程中,我们需要认真观察、分析并采取相应的态度和策略进行有效地指导。活动中,我采取了这样几种策略来提高师幼互动的有效性,发挥幼儿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一、静观欣赏策略——给孩子自主选择与决定的权利

        在区域活动中,我们以自然观察为主,尽量不打扰孩子自然的行为过程,孩子的探索学习需要得到老师的支持、帮助,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可以不分情况地随意提供帮助。当孩子在活动中兴趣浓厚、积极投入时,我们就完全没有必要进行干预,以免中断孩子的思维、影响孩子的活动,而是可以抱以赞赏的眼光,做孩子们最忠实的听众和观众,支持他们去尝试与实践,倾听孩子间的交流、感受,观察孩子计划的执行情况,观察孩子对不同活动的兴趣与态度,提供的材料是否适宜,孩子在活动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或有哪些独创的做法。

        二、渗透点拨策略——为孩子主体性发挥搭建支架

        在区域活动中,我们一定要把握好时机,在充分观察孩子行为的基础上寻机点拨,及时切入,给予孩子支持。在区域活动中我们可能会观察到以下情况:

        孩子在区域选择上缺乏目的性时,如一个孩子拿着进区卡,但是对自己要进哪个区却犹豫不决,于是我便把他带到“漂亮宝贝理发屋”,发现他对烫发棒等理发工具非常感兴趣,于是我就主动邀请他为我设计发型,把他引到这个游戏中。

        当孩子在活动中出现意见不统一的情况时,我会以调解者的身份,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及时介入,给予孩子支持,并引导孩子积极协商来解决矛盾,保证游戏活动的顺利开展。比如在一次“麦兜超市”的角色游戏中,两个孩子因为一份蛋糕而起了争执,都说是自己先拿到的,我便上前建议这两个孩子先一起分享这个蛋糕,如果下次有新鲜的蛋糕,他们可以再一起来买,两个孩子听到我的建议后,开心地点点头表示赞同。通过老师的及时引导,既有效减少了孩子之间不必要的争端,又培养了孩子谦让、分享的品质。

        当孩子们没有兴趣,活动无法进行时,就需要我们及时地介入指导,使活动继续开展。如在图书区,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兴趣点会逐渐降低,有的会东张西望、胡乱翻阅,或者是吵闹、窃窃私语,这时就需要我们采取一些措施,重新集中孩子的注意力,提高孩子的兴趣。如提供一些纸和画笔,让孩子把阅读的内容用绘画的形式展示出来,并进行大胆创编,装订成册投放在图书区。通过这样的指导,重新使孩子找到新的兴趣点,使活动顺利开展,同时也培养了孩子的大胆想象和创造的能力。

        三、情感激发策略——调动孩子主动探究的内在动力

        情感激发是教师以适当的言语、动作、表情等引导孩子参与到区域活动中,调动孩子的积极性与探究兴趣,支持孩子主动学习的有效策略。

        1.谐趣夸张,激发兴趣。

        作为老师,我们要以幽默的语言,夸张的表情来带动孩子,引发孩子活动兴趣,引导孩子积极参与。如孩子在表演寓言故事《狐假虎威》时,老师发现孩子只是面无表情地学说对话,表演得不够生动。于是,老师参与到游戏中扮演狐狸的角色。通过夸张的表情和动作,让狡猾狐狸的形象活灵活现地出现,孩子的情绪也一下被调动起来,在尝试表现角色的时候表情与动作丰富了许多。

        2.设疑切入,激发思考。

        老师启发性的提问将活动引向深入。如科学区中孩子反复试验得出橡皮泥放在水里是要沉下去的,老师问:“怎样让橡皮泥浮在水面上呢?”一个问题引得孩子又找木板,又找塑料盒,还尝试着将橡皮泥压薄等多种方式,探索使橡皮泥沉不下去的方法,激发了孩子的创造性思维。

        3.区域互动,引发孩子之间的合作。

        区域之间的有效互动、交流,能增加孩子与同伴之间合作的频率,能激发起孩子更大的活动兴趣。如我们把孩子们在美工区进行彩绘和线描画创作的PVC管子,投放到建构区,进行搭建活动。孩子们平时在美工区完成的绘画作品,我们会装订成册,投放在图书区,供孩子们欣赏阅读,这样使互不相关的区域流动起来,促进了不同区域孩子之间的积极互动,孩子们的活动热情得到了激发,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作为教师,我认为对区域活动的观察和指导要注意用“心”和用“行”。用心观察,用行指导,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让孩子真正在玩中学知识,在探索中促发展,真正成为区域活动的主人。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