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题1】曲径通幽处。(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小题2】会当凌绝顶。(杜甫《望岳》)
【小题3】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小题4】晴空一鹤排云上。(刘禹锡《秋词》)
【小题5】浊酒一杯家万里。(范仲淹《渔家傲》)
【小题6】我想:。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
【小题7】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运用比喻生动形象地描绘壮丽雪景的句子是
“ 。”
【小题8】同写岳阳楼,孟浩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气势磅礴,而杜甫的“
__________,”两句境界开阔,气象宏大,可与孟浩然的诗句媲美。
2.课文内容填空。(10分)
【小题1】《爱莲说》中写莲荷既不与世俗同流,又不孤高自傲的句子是__ 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2】《望岳》中体现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3】《春望》中写战火连天,家书难觅的千古诗句是____ ___,__________。
【小题4】相顾无相识,_____________。
【小题5】常恐秋节至,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6】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笔力千钧,备受后人的赞赏。
1.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13分)
①伊拉克,这是一个战火和硝烟密布的国家,美国又一次轰炸结束以后,漫天的沙尘渐渐退去,蓝天和烈日出现在沙漠上空。
②哈伊是个伊拉克出租车司机,这天正开着他那辆破旧的黄色出租车在公路上行驶,道路的两边,处处可见车辆被炸毁的残骸,迎面不时开来坐满美国士兵的坦克车。
③哈伊一边开车,一边心里咒骂着:“该死的战争!”两天前,一颗导弹落在了他家门口的集市里,几乎毁灭了一切,幸运的是他活了下来。于是他决定不再开出租车了,他盘算着等今天最后一趟生意做完,就和妻子孩子一起离开这个地方。
④哈伊转头看了看驾驶座上放的一张照片,相框的玻璃碎了,不过照片上,妻子和三个孩子的笑脸仍然让他感到欣慰,他自言自语地说:“莎拉,孩子们,我爱你们,我们很快就能见面了,等我把最后一趟生意做完。”
⑤不久,他到了一个检查站,路边停着不少坦克,不少荷实弹的美国兵站在道边。一个美国兵伸手示意让他停车,哈伊定了定神,停下了车。这几天,几乎没有什么平民的车辆从巴格达出来,所以现在路上除了坦克,就只有他一辆车了。
⑥几个美国士兵走上前,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有一个为首的看了看这辆破车,弯下腰,问道:“你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⑦哈伊笑了笑__________,用不太流利的英语回答:“长官,我从巴格达来,想离开这个地方,战争太危险了!”说着话,他递给士兵一支香烟,并点上了火,问道:“战争几时才能结束?”“快了,我们的马上就能你们的首都。”美国士兵深吸了一口烟,神情挺满意。他看到了车里的相框,问,“那是你的妻子和孩子吗?我也有两个孩子,和他们差不多年纪。”
⑧哈伊看了看那美国士兵,仍然微笑地回答说:“是啊,他们是我最牵挂的人,不久前就离开这里了,我这就去看他们,不再回来了,战争年代开出租车太危险,我不想干了。”
⑨那个美国士兵大概是很久都没遇上对他笑的伊拉克居民了,所以他的心情不错,靠在车窗上,对哈伊说:“等我们推翻了你们的者,你就可以回来放心地开车了。”
⑩“也许吧,不过我得去看我的妻儿了,有兴趣去我的家吗?我妻子会为你们做好吃的。一起去吧,最后一趟生意,不收你们的钱。”
11士兵摇摇头,说:“我们有任务在身,去不了了,代我向你的妻儿问好吧。”他忽然想起什么,问,“对了,南方都是战场,你要到哪里去见你的妻子呢?”
12哈伊依旧微笑着,拿起了那个破碎的相框,在照片上吻了一下,然后转过头来,看着那个士兵,一字一句地说道:“天--堂!”
13哈伊最后能看到的,是那个士兵因为恐惧而扭曲的表情,还有从指尖滑落的烟头。然后,哈伊按下了引爆炸药的按钮。这是他对于侵略者所能做的最后一次战争。
【小题1】文章第③节中加点的“最后一趟生意”指什么?(3分)
【小题2】第⑥节划波浪线句中“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删去好不好?(3分)
【小题3】文章三次写哈伊的笑,第一次和第三次的笑,内涵有何不同?(4分)
【小题4】请选出下列选项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3分)A.第①节中“美国又一次轰炸结束以后,漫天的沙尘渐渐退去,蓝天和烈日出现在沙漠上空。”
这一句是环境描写,沙尘渐渐退去,说明战争快要结束了,蓝天和烈日的出现,侧面表明
哈伊内心的澄澈与温暖,因为他很幸运,他在战争中活了下来。B.第②节中“道路的两边,处处可见车辆被炸毁的残骸”这句中,可看出战争是残酷的,它
的毁坏力极强。C.第⑦节中“‘快了,我们的马上就能你们的首都。’美国士兵深吸了一口烟,神
情挺满意。”这句话通过对美国兵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描写,一方面写出了美国兵的自豪、
骄傲,同时也表现了侵略者的恬不知耻。D.第13节中“哈伊最后能看到的,是那个士兵因为恐惧而扭曲的表情,还有从指尖滑落的烟头。”“恐惧而扭曲”这一神态描写,表明那个美国士兵已明白哈伊的真正用意,以及他
接下来可能会做的事。
2.不可缠绕的心灵 (13分)
①我们的天性是自由的,但我们却会因为一些僵硬的知识的束缚而失去自由。
②十二岁那年春天,我在田野上发现了一株很瘦弱的小树苗,便将它挖回来栽在菜园里。它一天一天地长大了,两年后就蹿成一米多高。春天来临,它的树干是亮灿灿的紫铜色。它长得结实而漂亮。再过两年,它就能挂果——我想。然而,两年后,它并没有如我所期盼的那样。我的小桃树再也没有长高,而且还显出奄奄一息的样子。记得那时我很难过。
③后来我终于找到了原因:我的老祖母借它为瓜架,在它的跟下种了丝瓜,那些钻的丝瓜藤就沿着它的树干攀缘而上。若是直上也罢了,却是像锁链那样一道道地把树干箍扎起来,对它千缠百绕。我把它们全扯掉了。第二年,桃树又生机勃勃地成长起来。那年,春寒料峭,它开花了。夏天,桃子成熟了,十分可爱。
④如果我们也像这株桃树一样,被僵硬的知识的藤蔓所缠绕,我们就会失去创造力,失去生命的光彩,甚至会精神窒息。
⑤一位从事诗歌研究的朋友曾介绍过两首小孩儿写的诗。诗的题目我都记不得了,诗句也已忘却,但大概意思还记得。一首诗说一群孩子去捉鱼,可是已没有什么鱼好捉了,他们自己就互相把对方作为鱼而玩起捉鱼的游戏来。在他们的欢笑声中,透出了一股悲哀。另一首诗说一个无拘无束的小孩儿光着脚丫在地板上跑起来,留下的脚印就像游动的鱼。妈妈来了,却用拖把将这些“鱼”一网打尽。这两首诗简直妙极了。我想,它们只能出自两颗未被僵硬的知识束缚的心灵。
【小题1】选文写了几件事?请简要概括。(4分)
答:
【小题2】请找出文章的中心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答:
【小题3】结合全文,说说“生命的光彩”的含义。(3分)
答:
【小题4】文中画线的句子“那些钻的丝瓜藤就沿着它的树干攀缘而上。若是直上也罢了,却是像锁链那样一道道地把树干箍扎起来,对它千缠百绕。”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态度?(4分)
1.课内阅读。(6分)
阅读《学弈》,按要求做题。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小题1】分别用“________”和“~~~~~~~~”画出两个学下棋的人的不同表现。(2分)
【小题2】写出文中的一个成语,并写出它的反义词。
()——()(2分)
【小题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阅读下面的诗词,完成小题(4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小题1】作者刘禹锡是(朝代)文学家、哲学家。诗题中提到的“乐天”即(人名)(2分)
【小题2】下列对于《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句是诗人诉说自己谪居荒僻之地,不受重用时间之长久,慨叹仕途的坎坷。B.“到乡翻似烂柯人”以王质烂柯的典故,既暗示自己贬谪时间之长,又表现出世态变迁及回归之后生疏而怅惘的心情。C.“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在对仕途沉浮满心惆怅的同时也表达出洞彻世事、达观而豁达的胸襟。D.整首诗的基调十分沉郁,表现了作者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后的无限心酸,以及愤懑不平的思想感情。
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3分)
己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小题1】第一、二句抒写诗人辞官离京,心情郁闷,可从“__________”一词看出。(1分)
【小题2】第三、四句诗人以落花自比,与南宋诗人陆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有相似之处,但表现的思想境界不同,试作简要分析。(2分)
3.古诗文阅读—《绝句》 (4分)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注释】泥融:指冻泥融化,又软又湿。
【小题1】诗的前两句选用了那些意象(景物)描画了春天的景象?(2分)
【小题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分)
4.新晴 (4分)
刘攽
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
【小题1】根据诗中的具体意象,说说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2分)
【小题2】这首诗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请结合有关诗句作简要分析。(2分)
1.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60分)
文题一:在岁月的河流中,每个人都有过数不清的难忘的经历:欢乐的、痛苦的;悲壮的、欣喜的;成功的、失败的……然而,所有的经历都如一级级向上的阶梯,使他们一步步地从稚嫩走向成熟。从这个意义上说,经历是人生的巨大财富,是十分宝贵并值得珍惜的。
请以“经历”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文题二:善待 (亲人、生命、自己……)
请根据括号中的提示补全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2)不少于600字;(3)不要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和校名。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