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研究
2025-09-29 03:01:49 责编:小OO
文档
现代经济信息

随着金融全球化的不断加快,各国都在抓紧制订措施,提高本国经济的竞争能力。而货币国际化作为金融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决定一国在世界市场地位的重要手段。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对外经济贸易的范围已经深入到了全球市场。中国要想谋求更快的发展,就必须顺应世界发展的潮流,逐步实现人民币国际化。

一、人民币国际化的现状

目前,我国部分周边国家和港澳地区居民已把人民币作为交易媒介和国际清算手段而大量使用,人民币区域化的范围也进一步扩大,区域性货币的地位日益巩固。且人民币在邻国的贸易中大量使用,在周边国家大量流通。迄今为止,我国已与越南、蒙古、老挝、尼泊尔等8个国家的银行签署了有关边境贸易本币结算的协定[1]。目前,人民币的计价结算功能主要集中在进行,包括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存款业务以及人民币债券业务。截止2010年1月,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总计639.5亿元人民币,同时,在的人民币债券市场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人民币国际化在层面的体现主要是,我国与若干国外签署了一系列本币互换协议。这种协议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在《清迈倡议》框架下与日本、韩国和菲律宾签署的总额100亿美元的本币互换协议;另一类是金融危机爆发后与韩国、马来西亚等6个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当局签署的总额6500亿元人民币的本币互换协议。

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制约因素

(一)人民币还不能实现完全的可自由兑换

货币自由兑换分为三个层次:一是不可兑换;二是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可自由兑换;三是完全可兑换,即在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下均可中已兑换。1996年12月以来,人民币在资本项目下不可自由兑换的,使人民币自由兑换和流动大大受限。人民币的国际化和资本项目的开发是密切相关的,如果资本项目没有彻底的开发,人民币就不是完全可自由兑换的,也就不可能是完全国际化的。

(二)金融市场还不发达且金融监管还不健全

我国市场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许多金融市场发展较为落后,如债券市场结构发展还很不平衡,企业债所占比重过低;外汇市场极不发达,交易量相对我国经济和贸易总量依然显得微不足道。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还处于刚起步的阶段,一些监管部门刚刚建立,还需时日以完善其监督管理职能,还远远不能够应对人民币国际化带来的风险。

(三)在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领域的影响力不足

一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是该国货币成长为国际货币的基本条件,一国货币的国际化从根本上是该国经济实力的一种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际贸易保持了较快的增长,但无论总量还是国际分工地位,都还缺乏足够的影响力;我国的对外投资也处于初级阶段,国内企业对外投资还受到很多上的。近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仍只占不到4%的比例,这与我国经济大国的地位和发展速度极不相称。

三、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对策选择

(一)积极创造人民币国际化的政治、经济条件

中国经济必须持续稳定增长并在亚洲地区保持领先地位,继续保持人民币币值的相对稳定,这是人民币国际化的基础。同时,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高层间的交流,成为国际经济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从而消除周边国家和地区对我国的担心和疑虑。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国家和世界各国的直接投资与贸易,改进金融服务,加强对人民币跨境流通的统计监测,设立人民币自由兑换试验区。这是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力量[2]。

(二)进一步放宽人民币出入境

建议在中国与越南、老挝、缅甸的边境毗邻地区,逐步取消人民币出入境的性,使其在有法可依的条件下,推进人民币成为区域性的国际支付手段和区域性国际储备资产。笔者认为,在一些边境地区取消人民币出入境的性,有利于双边经济、贸易往来的进一步发展;有利于出口收汇、出口核销真实性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对“地摊银行和地下钱庄”行为的遏制,进一步规范边境贸易结算,从而切实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三)设立人民币自由兑换试验区

建议选择对人民币认同感较高国家接壤的边境地区,如在广西、云南边境地区实行人民币特殊管理,两地居民、非居民持有的人民币资金可通过银行途径兑换为可自由兑换货币或毗邻国家货币。与此同时,对人民币兑换、跨境流动、汇率变动情况进行统计监测,以便及时、准确掌握周边国家和地区接受和使用人民币的状况。通过试验区的运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积累经验。

(四)国家对人民币境外流通采取鼓励和保护

一是在对外经济往来中主动使用人民币。在条件成熟时,中国企业、事业等单位,在对外贸易和其他经济往来中可主动使用人民币。在发展初期可以考虑对愿意使用人民币的外商,在价格等方面酌情给予优惠。二是根据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客观需要,有选择、分步骤放宽对跨境资本交易活动的,将那些对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有积极作用、对消极影响可控的资本项目挑选出来,先行试点,逐步扩大,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

参考文献:

[1]徐洪水.人民币国际化的理论分析及战略思考[J].中国经贸探索,2009(08):11-16.

[2]鲁政委.人民币国际化历史潮流和选择[J].中国金融,2009(10):36-40.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研究

陈晨晨 林晓荣 福建农林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人民币在周边国家和地区广泛流通与使用,开始了它的国际化进程。一种货币要成为国际货币,就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货币的国际化将会给发行国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中国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的重要地位,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了现实基础,要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就必须研究分析制约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因素以及一系列的对策选择。

关键词:人民币国际化;制约因素;对策选择

中图分类号:F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1)05-0002-01

收稿日期:2011-04-18

2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