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培训试题
2025-09-29 02:59:12 责编:小OO
文档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培训测试题

一、填空题

1、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2、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3、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

4、根据病原菌、感染部位、感染严重程度和患者的生理、病理情况制订抗菌药物治疗方案。

5、治疗重症感染和抗菌药物不易达到的部位的感染,抗菌药物剂量宜较大。

6、轻症感染可接受口服给药者,应选用口服吸收完全的抗菌药物,不必采用静脉或肌内注射给药。

7、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不需联合用药。

8、外科手术预防用药基本原则:根据手术野有否污染或污染可能,决定是否预防用抗菌药物。

9、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是否正确合理,基于两个方面:(1)有无 指征 应用抗菌药物;(2)选用的 品种及 给药方案 是否正确、合理。

10、轻症感染可接受口服给药者,应选用 口服 吸收完全的抗菌药物,不必采用静脉或肌内注射给药。重症感染、全身性感染患者初始治疗应予静脉给药,以确保疗效;病情好转能口服时应及早转为 口服 给药。

11、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宜尽量 避免 。

12、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其他β- 内酰胺类、红霉素、克林霉素等消除半衰期短者,应一日 多次 给药。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等可一日给药一 次。(重症感染患者例外)

13、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宜用至体温 正常 、症状消退后72至 96 小时,特殊情况,妥善处理。

14、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单一药物可有效治疗的感染,不需 联合 用药,仅在下列情况时有指征联合用药。(1) 病原菌 尚未查明的严重感染,包括免疫缺陷者的严重感染;(2)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需氧菌及厌氧菌混合感染。(3)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感染性心内膜炎或败血症等重症感染。(4)需长程治疗,但病原菌易对某些抗菌药物产生耐药的感染,如结核、深部真菌药。(5)由于药物协同抗菌 作用,联合用药时应将毒性大的抗菌药物剂量 减少。

15、接受清洁手术者,在术前0.5 至2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如果手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于1500 ml,可手术中给予第2剂。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所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24小时,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个别情况可延长至48小时。接受清洁—污染手术者的手术预防用药时间为 24小时,必要时延长至48小时。污染手术可依据患者情况酌量延长。

16、老年患者,尤其是高龄患者接受主要自肾排出的抗菌药物时,应按轻度肾功能减退情况减量给药,可用至正常治疗量的 2/3至 1/2 。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和其他β内酰胺类的大多数品种属此类情况。

17、喹诺酮类抗菌药由于对骨骼发育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该类药物避免用于18 岁以下未成年人。

18、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规定,二级医院抗菌药物品种不得超过35 种。同一通用名称药品的品种,注射剂型和口服剂型各不得超过 2 种。三代及四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不得超过 5个品规,注射剂型不得超过8 个品规。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注射剂型不得超过 3 个品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口服剂型和注射剂型各不得超过 4 个品规。深部抗真菌类抗菌药物不得超过 5 个品规。

19、《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所称抗菌药物是指治疗两菌四体所致感染性疾病的药物,不包括各种病毒所致感染性疾病和寄生虫病的治疗药物。两菌指的是细 菌、真 菌;四体指的是支原 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

20、《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规定,医疗机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得超过 60% ,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得超过20% 。

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得超过 30% 。对接受抗菌药物治疗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得低于 30% 。医疗机构细菌耐药率超过30% 时,应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医务人员;细菌耐药率超过 40% 时,应慎重经验用药;超过 50% 时,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超过 75% 时,应暂停临床应用,追踪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再决定是否恢复临床应用。

21、对不同级别医务人员经培训考核合格后,授予不同级别抗菌药物处方权;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医师可使用使用级;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可使用特殊使用级。紧急情况下,医师可越级使用抗菌药物,处方量限于1 天。

22、不合理处方包括不规范处方、用药不适宜处方及超常处方。

23、适应症不适宜的属于不适宜处方,无适应症用药或无正当理由超说明书用药的属于超常 处方。

24、医师开具处方和药师调剂处方应当遵循安全、 有效 、合理、经济的原则。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包括 安全 、有效、经济三个因素。

25、卫生部明确规定,氟喹诺酮类药物严格控制作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26、国家药监局2007年2月15日做出要求,头孢曲松不能加入哈特曼氏及林格氏等含有钙的溶液中使用。本品与含钙剂或含钙 产品合并用药有可能导致致死性结局的不良事件。

27、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系抑菌剂,不宜作为预防术后感染用药,宜选择杀菌剂

28、使用青霉素类药物时,不论剂型,使用前一定要做皮试。使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时,已知对青霉素类、舒巴坦、头孢哌酮及其它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过敏者禁用。

29、处方书写应字迹清楚,不得涂改;如需修改,要在修改处签医师   全名    并注明   修改日期         。

30、药品用法用量应当按照药品说明书规定的常规用法用量使用,特殊情况需要超剂量使用时,应当   注明原因      并再次   签名     。

31、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除药品质量原因外,药品 一经发出,不                得退换。

32、对接受抗菌药物治疗患者,微生物检验样本送检率不得低于 30%     。

33、喹诺酮类抗菌药可能会对  骨骼系统           发育产生不良影响。

34、《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已于2012年2月13日经卫生部部务会审议通过,自2012年8 月1日起施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根据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三级:特殊使用级、 使用级、非使用级。

35、抗菌药物的更换:一般感染患者用药__72_小时(重症感染_48__小时)后,可根据临床反应或临床微生物检查结果,决定是否需要更换所用抗菌药物。

36、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包括 外科围手术期预防 应用抗菌药物和 内科系统非手术 预防用药,需充分考虑感染发生的可能性、预防用药的效果、耐药菌的产生、二重感染的发生、药物不良反应、药物价格以及患者的易感性等多种因素,再决定是否应用。

37、预防用抗生素的选择:根据各种手术发生SSI(手术部位感染)的常见病原菌、手术切口类别、病人有无易感因素等综合考虑。原则上应选择相对广谱、杀菌、价廉、安全性高的药物。通常选择 一、二代头孢 为主,个别情况下可选用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哌酮、等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菌药物。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 克林霉素 ,预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可选用 氨曲南 预防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必要时可联合使用。

38、非手术感染的预防用药: 通常针对 一种或二种 可能细菌的感染进行预防用药,不能盲目地选用广谱抗菌药,或多种药物联用预防多种细菌多部位感染。

39、严格控制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不得在 门诊  使用。临床应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当 严格掌握用药指征 ,经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指定的专业技术人员会诊同意后,由具有相应处方权医师开具处方。

40、手术进入呼吸、消化或泌尿生殖道但无明显污染,例如无感染且顺利完成的胆道、胃肠道、阴道、口咽部手术,该类手术切口属于Ⅱ类切口。

41、对于MRSA(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患者,首选_万古霉素抗感染,次选药物为拉宁、夫西地酸等。

42、2012年卫生部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活动方案规定住院患者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控制在术前    30 分钟至 2 小时(剖宫产手术除外),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和使用疗程合理。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不超过    30 %。 

43、2012年整治方案要求,使用特殊使用类抗菌药物前的微生物样本送检率不低于 80 %。

44、出现抗菌药物超常处方   3  次以上且无正当理由的医师提出警告,其特殊使用级和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医师处方权和药师药物调剂资格取消后,在 6  个月内不得恢复。

45、抗菌药物供应目录调整周期原则上为   2  年,最短不得少于   1  年。

46、同一通用名抗菌药物品种启动临时采购程序原则上每年不得超过 5    例次。

47、清退或者更换的抗菌药物品种或者品规原则上 12    个月内不得重新进入本机构抗菌药物供应目录。

48、长期临床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对细菌耐药性影响较大,或者价格相对较高的抗菌药物属于        级使用级抗菌药物 。

49、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医师可以越级使用抗菌药物。越级使用抗菌药物应当详细记录用药指证,并应当于    24   小时内补办越级使用抗菌药物的必要手续。

50、喹诺酮类抗菌药由于对骨骼发育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因此该类药物避免 用于    18  岁以下儿童。

51、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行( 分级 )管理。根据安全性、疗效、细菌耐药性、价格等因素,将抗菌药物分为三级:(非使用级 )、(使用级 )与(特殊使用级)。

52、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可授予(  特殊使用级 )抗菌药物处方权;具有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可授予(使用级 )抗菌药物处方权;具有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在乡、民族乡、镇、村的医疗机构从事一般执业活动的执业助理医师以及乡村医生,可授予(非使用级)抗菌药物处方权。药师经培训并考核合格后,方可获得抗菌药物调剂资格。

53、(医疗机构主要负责人 )是本机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

54、为门/急诊一般疼痛患者开具的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为  1次常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 7 日常用量。

二、单项选择题:

1.正确的抗菌治疗方案需考虑:(D)

  A患者感染病情    B感染的病原菌种类    C抗菌药作用特点   D以上3项

2、可辅以抗菌药局部应用的情况有:(A  )

A化脓性胸膜炎大量胸腔积液   B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  

 C隐球菌脑膜炎               D化脓性腹膜炎

3.下列哪种情况有抗菌药联合用药指征:(B)

  A慢支急性发作       B病原菌尚未查明的严重细菌感染 

 C急性肾盂肾炎        D急性细菌性肺炎

4、下列情况何种是预防用药的适应:( D)

A昏迷      B中毒      C上呼吸道感染     D人工关节移植手术

5、预防用药用于何种情况可能有效:( D)

  A用于预防任何细菌感染    B长期用药预防    C晚期肿瘤患者    D风湿热复发

6、手术前预防用药目的是预防:(D  )

A切口感染          B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感染  

C肺部感染         D切口感染和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感染

7、外科手术预防用药多数不超过:(B )

A手术后3天     B术后24小时     C术后1周      D用至患者出院

8、应用头孢哌酮时应给患者补充:(D )

A 维生素A       B 维生素B1     C 维生素C       D维生素Kl

9、肾功能减退时,必须调整给药剂量的药物为:(A )

A氨基糖苷类      B克林霉素     C利福平     D大环内酯类

10、肝功能减退时,不需调整给药剂量的药物为:(B  )

A氯霉素      B庆大霉素      C红霉素酯化物       D利福平

11、厌氧菌感染不可以选用:(B )

A亚胺培南     B氨基糖苷类     C甲硝唑       D克林霉素

12、治疗肠球菌属感染首选:( B )

A氯霉素      B氨苄西林      C左氧氟沙星      D头孢唑林

13、下列药物中对铜绿假单胞菌具有良好抗菌活性者有:( c )

A氨苄西林      B头孢曲松      C头孢他啶      D头孢呋辛

14、有神经肌肉阻滞不良反应的药物为:(c  )

A青霉素    B氟喹诺酮类     C氨基糖苷类      D头孢菌素

15、新生儿感染治疗不宜选用:( A)

A环丙沙星      B头孢曲松      C青霉素      D以上都是

16、妊娠期不宜选用的抗菌药有:( c )

A青霉素        B头孢呋辛       C环丙沙星      D磷霉素

17、氨基糖苷类对以下那种细菌抗菌活性差:( A )

A大肠埃希菌    B肺炎链球菌      C铜绿假单胞菌      D肺炎克雷伯菌

18、在骨组织中浓度高的药物为:(A )

A克林霉素      B亚胺培南        C庆大霉素        D青霉素

19、老年感染患者一般不宜选用:(c  )

A青霉素类      B克林霉素      C氨基糖苷类      D头孢菌素类

21、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适用于以下何种病原菌感染:( c )

A肺炎链球菌       B厌氧菌     C革兰阴性菌      D以上都是

22、下列哪个药物的皮疹发生率最高:( c )

A头孢唑林     B红霉素     C氨苄西林      D磷霉素

23、 MRSA菌株是指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下列哪一种抗菌药耐药:( A )

A甲氧西林或苯唑西林     B万古霉素     C利福平      D氯霉素

24、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E )

A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B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药效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C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 

D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

E以上都是

25、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不适于治疗下列哪项感染(  c)

A流感嗜血杆菌 B大肠埃希菌   C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    D溶血性链球菌

26、关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A门、急诊中常见的上、下呼吸道感染可以选用本类药物治疗

B妊娠期、哺乳期患者避免使用

C新生儿、婴幼儿、老年应尽量避免使用,有明确指征时应根据血液浓度监测调整给药方案  

D本类药物不宜与强利尿剂合用

27、外科预防用抗菌药物给药方法,接受清洁手术,在术前(B  )小时给药

A 1-2   B 0.5-2    C 2-3   D 3-4

28、抗结核病药物中杀菌作用最强的是(A  )

A异烟肼 B利福平 C链霉素  D吡嗪酰胺

29、老年人和儿童在应用抗菌药时,最安全的品种是( c ): 

A. 氟喹诺酮类  B. 氨基糖苷类 C. β—内酰胺类   D.氯霉素类 

30、引起医院内感染的致病菌主要是(B  ):

A. 革兰阳性菌  B.革兰阴性菌  C. 真菌 D. 支原体 

31、抗菌药物的选择及其合理使用是控制和治疗院内感染的关键和重要措施。不符合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的是(D  ):

A. 病毒性感染者不用      B. 尽量避免皮肤粘膜局部使用抗生素

C. 联合使用必须有严格指征   D. 发热原因不明者若无明显感染的征象可少量应用

32、下列哪种手术宜预防性应用抗生素(D )

A. 疝修补术  B. 甲状腺腺瘤摘除术

C. 乳  房纤维腺瘤切除术   D. 开放性骨折清创内固定术

33、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MRSA)的治疗应选用(D  ):

A. 青霉素  B. 头孢拉啶 C. 头孢哌酮  D. 万古霉素

34、抗菌药物疗程,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C)

A 24-48小时   B 48-72小时    C 72-96小时    D 5-7天

35、对于抗菌药物联合应用:下述说法不正确的是(D  )

  A联合用药时应将毒性大的抗菌药物剂量减少

  B通常采用2种药物联合,3种及3种以上药物联合仅用于个别情况

  C联合用药后药物不良反应将增多

D病原菌未明的严重感染可先经验用药,但不宜联合用药

36、感染患者行细菌学检查的最佳时机应是(  c) 

A. 应用抗菌药物之后

B. 长期应用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

C. 应用抗菌药物之前      D. 以上都不对  

37、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其化疗方案的制定与调整用药的原则,错误的是(D   )

A对获得性耐药患者的化疗方案中,至少包含2种或2种以上患者未曾用过或病原菌对之敏感的药物

B忌中途单一换药或加药,不可随意延长或缩短疗程

C治疗过程中出现一过性耐药,无须改变正在执行的方案

D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或爱滋病患者避免使用乙胺丁醇

38、对于头孢菌素认识错误的是(D )

A. 治疗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感染,最好选择头孢唑啉

B. 随着头孢菌素代别增加,抗阴性菌活性增加

C. 随着头孢菌素代别增加,抗菌谱扩宽

D. 头孢菌素抗阳性球菌活性最强  

39、外科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中不正确的是( c  )

A. 手术感染将导致严重后果的外科手术需要预防应用抗菌药物

B. 术后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48小时

C. 大部分手术都应该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D. 外科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目的在于预防外科切口或手术污染菌感染  

40、肝功能减退时,不需要调整给药剂量的药物为:(D  ) 

A.克林霉素    B.利福平    C.红霉素    D.头孢他啶

41、已经感染的病人使用抗菌药物针对感染进行治疗时,应该明确( D  )

A是否存在感染

B感染的部位及病原体

C病原体可能存在的耐药性

D以上都对

42、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的指证不包括( C )

A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混合感染

B需要较长时间用药,细菌有可能产生耐药性者

C合并病毒感染者

D联合用药以减少毒性较大的抗菌药物的剂量

4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口服不吸收药物可以用于胃肠外感染的治疗

B使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是,应根据PK/PD 特点,等时分次给药

C所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药物都对铜绿假单胞菌有抗菌作用

D治疗哺乳期妇女感染,应考虑抗菌药物在乳汁中的分泌可能对婴儿造成的影响

44、接受清洁-污染手术的患者手术时预防用药时间应为:(B )

A12~24小时

B24-48小时

C48-72小时

D2小时以上   

45、抗菌药物疗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几小时,特殊情况妥善处理?( C)

    A24h

B48h

C72-96h

D96h

46、第三代头孢菌素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C )

A体内分布广泛,一般从肾脏排泄

B对各种B-内酰胺酶高度稳定

C对G-菌作用不如第一、二代

D对绿脓杆菌作用很强

47、氟喹诺酮类药对厌氧菌均呈天然耐药性,但属例外的是( B )

A氧氟沙星   B左氧氟沙星   C环丙沙星  D诺氟沙星

48、青霉素类药物中,对绿脓杆菌无效的药物是:( A)

A.阿莫西林    B羧苄西林     C呋苄西林   D替卡西林

49、男性,40岁,嗜酒,因胆囊炎给予抗生素药物治疗,恰朋友来探望,小酌后有明显的恶心、呕吐、面部潮红,头痛,血压降低,这种现象和那种药物有关:( D)

A四环素

B氨苄西林

C青霉素

D头孢孟多

50、引起医院内感染的致病菌主要是:(B )

A革兰阳性菌

B革兰阴性菌

C真菌

D支原体

51、抗菌药物的选择及其合理使用时控制和治疗院内感染的关键和重要措施,不符合合理使用抗生素原则的是:(D )

A病毒性感染者不用

B尽量避免皮肤黏膜局部使用抗生素

C联合使用必须有严格指证

D发热原因不明者若有明显感染的征象可少量使用

52、选用的抗菌药物是,下列那种做法不正确:( D)

A了解所选抗菌药物的通用名和所属类别

B有病原体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时,要优先使用敏感、窄谱、低毒性、价廉、半衰期长的药物

C应避免商品名不同但通用名相同的药物联合使用

D外科手术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要选用3代、4代头孢菌素等高档抗菌药物

53、清洁手术的下列哪种情况不考虑预防用药:(D )

A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

B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易造成严重后果者

C人工关节置换手术

D术野为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无污染,且不涉及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  

54、下列关于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的叙述错误的是:(B )

A  PAE较短

B  杀菌作用主要取决于峰浓度

C  最佳给药方案是小剂量持续给药

D  血药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后,抑菌作用不随浓度的升高而显著增高

55、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调剂处方时必须做到(    D      )。

A.三查七对             B.三查十对             C.四查七对       D.四查十对

56、卫办医政发〔2009〕38号文件规定:应严格控制(  C  )药物作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A、头孢菌素类   B、氨基糖苷类  C、氟喹诺酮类   D、大环内酯类

57、肝功能减退的感染患者,应避免使用(     C     )。

A.去甲万古霉素        B.头孢他啶         C.利福平      D.头孢曲松

58、乳妇在应用何种抗菌药时可继续哺乳(    B     )。

A. 四环素类      B.青霉素类与头孢      C. THB        D. 磺胺类

59、肝功能减退时,不需要调整给药剂量的药物为:( D )

  A.克林霉素 B.利福平 C.红霉素 D.头孢他啶

60、外科预防使用抗菌药物中不正确的是(C   )

A. 手术感染将导致严重后果的外科手术需要预防应用抗菌药物

B. 术后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48小时

C. 大部分手术都应该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

D. 外科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目的在于预防外科切口或手术污染菌感染 

61、以下备选项中,除了(      C   )外均易产生肾脏毒性。

A.氨基糖苷类     B.头孢唑林       C.利福平        D.两性霉素B

62、对于头孢菌素认识错误的是 ( D  )

A. 治疗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感染,最好选择头孢唑啉

B. 随着头孢菌素代别增加,抗阴性菌活性增加

C. 随着头孢菌素代别增加,抗菌谱扩宽

D. 头孢菌素抗阳性球菌活性最强  

63、甲状腺手术通常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如需用药应选( A  )

A、一代头孢菌素类 B、氨基糖苷类 

C、氟喹诺酮类 D、二代头孢菌素类

、I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为( A  )

A、头孢唑啉或头孢拉定     B、头孢唑啉或头孢硫脒 

C、头孢硫脒               D、头孢呋辛

65、预防感染、治疗轻度或者局部感染应当首先选用( A  )抗菌药物

A、非使用级 B、使用级 C、特殊使用级 D、以上都对

66、下列哪个药物不宜作为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C  )

A、头孢唑啉 B、头孢呋辛 C、阿奇霉素 D、头孢曲松

67.正确的抗菌治疗方案需考虑:( D)

A患者感染病情    B感染的病原菌种类 C抗菌药作用特点   D以上3项

68、下列情况何种是预防用药的适应:(D  )

A昏迷  B中毒    C上呼吸道感染 D人工关节移植手术

69、预防用药用于何种情况可能有效:( D )

   A用于预防任何细菌感染    B长期用药预防

   C晚期肿瘤患者    D风湿热复发

70、手术前预防用药目的是预防:( D )

A切口感染    B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感染

C肺部感染   D切口感染和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感染

71、外科手术预防用药多数不超过:( B )

A手术后3天   B术后24小时 C术后1周 D用至患者出院

72、应用头孢哌酮时应给患者补充:( D )

A 维生素A  B 维生素B1  C 维生素C  D维生素Kl

73、肾功能减退时,必须调整给药剂量的药物为:(A  )

A糖肽类  B克林霉素  C利福平D大环内酯类

74、肝功能减退时,不需调整给药剂量的药物为:(B  )

A氯霉素B庆大霉素C红霉素酯化物D利福平

75、厌氧菌感染不可以选用:(B  )

A亚胺培南B氨基糖苷类C甲硝唑D克林霉素

76、治疗肠球菌属感染首选:( B )

A氯霉素B氨苄西林C左氧氟沙星D头孢唑林

77、下列药物中对铜绿假单胞菌具有良好抗菌活性者有:( C )

A氨苄西林B头孢曲松C头孢他啶D头孢呋辛

78、有神经肌肉阻滞不良反应的药物为:( C )

A青霉素B氟喹诺酮类C氨基糖苷类D头孢菌素

79、新生儿感染治疗不宜选用:( A )

A环丙沙星B头孢曲松C青霉素D以上都是

80、妊娠期不宜选用的抗菌药有:(C  )

A青霉素B头孢呋辛C环丙沙星D磷霉素

81、氨基糖苷类对以下那种细菌抗菌活性差:(B  )

A大肠埃希菌B肺炎链球菌C铜绿假单胞菌D肺炎克雷伯菌

82、在骨组织中浓度高的药物为:( A )

A克林霉素B亚胺培南C庆大霉素D青霉素

83、老年感染患者一般不宜选用:( C )

A青霉素类B克林霉素C氨基糖苷类D头孢菌素类

84、属于FDA妊娠期分类B类,孕妇可使用的抗菌药为:( C )

A环丙沙星B庆大霉素C青霉素D四环素

85、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适用于以下何种病原菌感染:( C )

A肺炎链球菌B厌氧菌C革兰阴性菌D以上都是

86、下列哪个药物的皮疹发生率最高:( C )

A头孢唑林B红霉素C氨苄西林D磷霉素

87、 MRSA菌株是指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下列哪一种抗菌药耐药:( A )

A甲氧西林或苯唑西林B万古霉素C利福平D氯霉素

88、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E  )

A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B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药效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C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 

D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

E以上都是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不适于治疗下列哪项感染( C )

A流感嗜血杆菌 B大肠埃希菌 C甲氧西林敏感金葡菌 D溶血性链球菌

90、关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门、急诊中常见的上、下呼吸道感染可以选用本类药物治疗

  B妊娠期、哺乳期患者避免使用

  C新生儿、婴幼儿、老年应尽量避免使用,有明确指征时应根据血液浓度监测调整给药方案  

D本类药物不宜与强利尿剂合用

91、成人伤寒沙门菌感染的治疗,首选药物(  A)

A 氯霉素   B 喹诺酮    C 氨苄西林    D 万古霉素

92、外科预防用抗菌药物给药方法,接受清洁手术,在术前(B  )小时给药

A 1-2      B 0.5-2     C 2-3      D 3-4

93、抗结核病药物中杀菌作用最强的是(  A)

A异烟肼  B利福平  C链霉素  D吡嗪酰胺

94、钩端螺旋体病的治疗首选药物是( A  )

 A青霉素  B多西环素  C红霉素  D氯霉素

95、老年人和儿童在应用抗菌药时,最安全的品种是( C ): 

A. 氟喹诺酮类    B. 氨基糖苷类    C. β—内酰胺类    D.氯霉素类 

96、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青霉烯类抗菌药主要用于(  A):

A. 革兰氏阴性产酶菌    B. 革兰氏阳性产酶菌    C. 真菌    D. 支原体 

97、引起医院内感染的致病菌主要是( B  ):

A. 革兰阳性菌        B.革兰阴性菌        C. 真菌        D. 支原体 

98、抗菌药物的选择及其合理使用是控制和治疗院内感染的关键和重要措施。不符合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原则的是( D  ):

A. 病毒性感染者不用    B. 尽量避免皮肤粘膜局部使用抗生素

C. 联合使用必须有严格指征    D. 发热原因不明者若无明显感染的征象可少量应用

99、下列哪种手术宜预防性应用抗生素(D  )

A. 疝修补术                        B. 甲状腺腺瘤摘除术

C. 乳房纤维腺瘤切除术            D. 开放性骨折清创内固定术

100、关于喹诺酮类抗菌药,错误的是( D  )

A国内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大肠埃希菌中,对喹诺酮类耐药株已达半数以上

B不宜用于有癫痫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基础疾病的患者

C可能引起皮肤光敏反应,关节病变,肌腱段裂等

D可用于治疗甲氧西林耐药的葡萄球菌

101、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其化疗方案的制定与调整用药的原则,错误的是(  D  )

A对获得性耐药患者的化疗方案中,至少包含2种或2种以上患者未曾用过或病原菌对之敏感的药物

B忌中途单一换药或加药,不可随意延长或缩短疗程

C治疗过程中出现一过性耐药,无须改变正在执行的方案

D合并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或爱滋病患者避免使用乙胺丁醇

102、神经外科手术后最常见的院内感染菌为:( D  )  

A.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B. 金黄色葡萄球菌

D.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103、ICU发生院内尿路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为:( A )

A. 革兰阴性杆菌

B. 肠球菌属

C. 铜绿假单胞菌

D. 肺炎克雷伯菌  

104、胸外科手术后最常见的院内感染菌为:( B  )

A. 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B. 金黄色葡萄球菌

C. 肠球菌属

D.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105、 氨基甙类抗生素其作用机制是( D  )

A抑制菌体蛋白的合成而抑菌 B 妨碍细菌DNA回旋酶  C 破坏细菌细胞壁 

D阻碍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而杀菌

106、为静止期杀菌剂的是(  E )

A青霉素类    B 大环内脂类    C 喹诺酮类   D 头孢菌素   E 氨基甙类

107、 氨基甙类主要不良反应有( D  )

A过敏反应B 前庭功能损害 C耳蜗神经损害 D 肾毒性 E神经肌肉阻断作用

108、下列肾毒性最低的氨基甙类抗生素是( A )

A链霉素  B 庆大霉素   C 卡那霉素   D 妥布霉素  E  硫酸奈替米星

109、抗菌谱最窄的是( C   )

A丁胺卡那霉素   B 庆大霉素  C 链霉素   D  庆大霉素 E 硫酸奈替米星

110、可影响幼儿牙釉质和骨骼发育的药物是( D     )

A.青霉素  B.红霉素   C.林可霉素  D.四环素E.庆大霉素

111、下列不属于抗感染药物预防正确应用的是(   E   )

A.风湿热多发的预防    B.流行性脑脊髓炎预防   

C.原核的预防          D.疟疾的预防    E.休克的预防

112、发生消化性溃疡的主要原因是(   C    )

A.大肠杆菌感染    B.精神压力过大     C.幽门螺杆菌感染

D.沙门菌感染      E.迷走神经过度兴奋

113、在使用之前不需要进行皮肤过敏试验的药物是(   E    )

A.青霉素    B.链霉素   C.氨苄西林   D.苯唑西林   E.红霉素

114、青霉素最严重不良反应为过敏性休克,抢救首选(  A )

A肾上腺素  B 吸氧   C 氢化可的松   D 多巴胺

115、预防青霉素过敏的措施有( B   )

A询问过敏史 B皮试(初用或停药3日以上,更换批号)阳性禁用。

 C备好抢救药品。 D掌握适应症,避免局部使用 

116属于长效青霉素的是(D   )

A氨苄西林   B 阿莫西林  C 青霉素V钾    D苄星西林

117、抗假单胞菌青霉素类的是( D  )

A青霉素G    B 氨苄西林     C甲氧西林    D  羧苄西林

118、可以口服的青霉素是(  B )

A青霉素V    B 阿莫西林     C氨苄西林   D 哌拉西林

119、预防感染、治疗轻度或者局部感染应当首先选用(  A  )抗菌药物

A、非性使用         B、性使用    

C、特殊使用             D、以上都对

120、引起手术部位感染的最常见致病菌是(  A  )。

A.金黄色葡萄球菌       B.革兰阴杆菌       

C.        真菌               D.支原体

121、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经验性治疗不可用于(  A  )。

A.院内获得性呼吸道感染   B.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

C.肠道感染                  D.社区获得性泌尿系统感染

122、在头孢菌素中,抗阳性菌活性最强的是(  A   )。 

A、一代头孢               B、二代头孢  

C、三代头孢               D、四代头孢

123、肝功能减退时,不需要调整给药剂量的的药物是(D    )。

A、克林霉素               B、利福平  

C、红霉素                 D、头孢他啶 

124、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于何时起开始实施(B    )。

A.2001年5月1日        B.1999年5月1日        C.1997年7月1日  

125、对考核不合格的医师,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暂停执业活动(C      ),并接受培训和继续医学教育。

A.一年                 B.半年                C.三个月至六个月

126、药学专业技术人员调剂处方时必须做到(D      )。

A.三查七对         B.三查十对             C.四查七对         D.四查十对

127、经注册的执业医师在(    C   )取得相应的处方权。

  A.卫生行政主管部门     B.药品监督管理局       C.执业地点     D.医院

128、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    A   )。

A.20%                 B.30%                 C.40%             D.50%

129、对主要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C     )的抗菌药物,应当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

A.30%                 B.40%                 C.50%             D.75%

130、抗菌药物的选择及其合理使用是控制和治疗院内感染的关键和重要措施,以下哪项不正确(    D  )。

A.病毒性感染者不用               B.尽量避免皮肤粘膜局部使用抗菌药物

C.联合使用必须有严格指征             D.发热原因不明者应使用抗菌药物

131、肝功能减退的感染患者,应避免使用(     C )。

A.去甲万古霉素            B.头孢他啶              C.利福平   D.头孢曲松

132、引起医院内感染的致病菌主要是(    B  )。

A.革兰阳性菌      B.革兰阴性菌           C.真菌        D.支原体 

133、乳妇在应用何种抗菌药时可继续哺乳(     B)。

A. 四环素类            B.青霉素类与头孢       C. THB       D. 磺胺类

134、不属于院内获得性肺炎常用的经验性治疗方案的是(    D   ) 。

A.半合成青霉素+氨基糖苷类             B.克林霉素+氨基糖苷类 

C.头孢菌素+氨基糖苷类                 D.头孢菌素+磺胺类

135、以下有关ICU的肺部感染的说法错误的是(    B )。

A.最常见的肺部感染为院内感染性肺炎    B.最常见的肺部感染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C.突出的病原学特点为以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为主        D.肺部真菌感染较少见

136、预防用抗菌药物药缺乏指征(无效果,并易导致耐药菌感染)的是(D    )。

A.免疫抑制剂应用者                 B.昏迷、休克、心力衰竭患者

C.普通感冒、麻疹、病毒性肝炎、灰髓炎、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有发热的患者    D.以上都是

137、以下备选项中,除了(C    )外均易产生肾脏毒性。

A.氨基糖苷类          B.头孢唑林          C.利福平      D.两性霉素B

138、治疗产ESBLs(超广谱β-内酰胺酶)菌感染首选(    A )。

A.碳青霉烯类、酶抑制剂复合制剂         B.三代头孢、氨基糖苷类  

C.氟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               D.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头霉素类

139、卫办医政发〔2009〕38号文的要求,当目标细菌耐药率超过50%的抗菌药物时应(    D )。

A.及时将预警信息通报本机构医务人员     B.参照药敏试验结果选用  

C.慎重经验用药                         D.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 

140、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MRSA)的治疗应选用(    D    )。

A.青霉素      B.头孢拉啶         C.头孢哌酮         D.万古霉素

141、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青霉烯类抗菌药主要用于:(   A      )

A. 革兰氏阴性产酶菌B. 革兰氏阳性产酶菌C. 真菌D. 支原体 

142、胆汁中药物浓度最高的头孢菌素类药物是:(     C     )

A.头孢曲松    B.头孢氨苄 C.头孢哌酮      D.头孢呋辛

143、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发布的万古代霉素应用指南推荐在下列情况使用万古霉素,使用正确的是:(     C    )

A. 治疗耐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的革兰阴性菌的严重感染

B. 治疗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过敏患者的革兰阳性菌感染

C. 当发生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甲硝唑治疗无效,或者病情危重,可能危及生命时

D. 在MRSA(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和MRSE(耐甲氧西林表皮葡萄球菌)感染高发医院进行假体或装置植入手术时,万古霉素应在手术前预防给予

145、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的指征不包括(   C      )

A. 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有效控制的混合感染B. 需要较长时间用药,细菌有可能产生耐药性者

C. 合并病毒感染者      D. 联合用药以减少毒性较大的抗菌药物的剂量 

146、第三代头孢菌素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C     )

A.体内分布较广,一般从肾脏排泄  B.对各种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

C.对Gˉ菌作用不如第一、二代    D.对绿脓杆菌作用很强

147、氟喹诺酮类药对厌氧菌均呈天然耐药性,但属例外的是:(    B     )

A.氧氟沙星   B.左旋氧氟沙星    C.环丙沙星      D.诺氟沙星

148、青霉素类药物中,对绿脓杆菌无效的药物是:(  A       )

A.阿莫西林   B.羧苄西林       C.呋苄西林       D.替卡西林 

149、男性,40岁,嗜酒,因胆囊炎给予抗菌药物治疗,恰朋友来探望,小酌后有明显的恶心、呕吐、面部潮红,头痛,血压降低,这种现象与下列哪种药物有关:(       D  )

A.四环素     B.氨苄西林       C.青霉素         D.头孢孟多

150、选用的抗菌药物时,下列哪种做法不正确(     D    )

A. 了解所选抗菌药物的通用名及所属类别

B. 有病原体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时,要优先使用敏感、窄谱、低毒性、价廉、半减期长的药物

C. 应避免商品名不同但通用名相同的药物联合使用

D. 外科手术前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要选择3代、4代头胞菌素等高档抗菌药物 

151、下列关于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PAE较短   B.杀菌作用主要取决于峰浓度       C.最佳给药方案是小剂量持续给药 

D.血药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后,抑菌作用不随浓度的升高而显著增高 

152、关于SSI(手术切口感染)的细菌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 最常见的病原菌是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其次是肠道杆菌科细菌(大肠杆菌、肠杆菌属、克雷伯菌属等)。

B.SSI的病原菌可以是内源性或外源性的,大多数是内源性的,即来自患者本身的皮肤、黏膜及空腔脏器内的细菌。

C.手术切开胃肠道、胆道、泌尿道、女性生殖道时,典型的SSI致病菌是革兰阳性菌。

D.在任何部位,手术切口感染大多由葡萄球菌引起。 

153、万古霉素的抗菌特点没有下列哪项:(   D      )

A.对耐药金葡菌有效             B.细菌对万古霉素不易产生耐药性 

C.与其它抗生素无交叉耐药性     D.对G-杆菌有效 

154、属于特殊使用级管理的抗菌药物(    B     )

 A.头孢曲松     

B. 头孢吡肟针    

C. 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D. 氟康唑注射液  

E. 加替沙星针

155、外科手术前预防用药应在何时使用( B )

A、手术开始前24小时 B、术前30分钟至2小时内 

C、手术开始后2小时 D、术后2小时

156手术前预防用药目的是预防( D )

A、切口感染 B、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的感染

C、肺部感染 D、切口感染和手术深部器官或腔隙感染

157、外科手术预防用药多数不超过( B )

A、手术后3天 B、术后24小时 

C、术后1周 D、用至患者出院

158、我国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的情况有( D )

A、无适应症用药; B、剂量过大; 

C、使用抗菌药物疗程过长; D、以上都是

159、甲状腺手术通常不需要使用抗菌药物,如需用药应选(A )

A、一代头孢菌素类 B、氨基糖苷类 

C、氟喹诺酮类 D、二代头孢菌素类

160、剖宫产手术,围手术期用药正确的说法是:( C )

A、剖宫产手术预防用药应首选大环内酯类药物

B、剖宫产手术术前用药应在术前30分钟至2小时内给药。

C、剖宫产手术围手术期宜选择一代头孢菌素,应在结扎脐带后给药。

D、以上都不对

161、围手术期给药时,当患者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 A)预防葡萄球菌、链球菌感染。

A、克林霉素 B、氨曲南 C、环丙沙星 D、阿奇霉素

162、围手术期给药时,当患者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过敏者,可选用(B )预防革兰氏阴性杆菌感染。

A、克林霉素 B、氨曲南 C、环丙沙星 D、阿奇霉素

163、I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为(A )

A、头孢唑啉或头孢拉定 B、头孢唑啉或头孢硫脒 

C、头孢硫脒 D、头孢呋辛

1、I类切口手术常用预防抗菌药物单次使用剂量正确的是:C

A、头孢唑啉5g B、头孢呋辛 3g 

C、头孢呋辛 1.5g D、头孢曲松3g

165、预防感染、治疗轻度或者局部感染应当首先选用( A )抗菌药物

A、非使用级 B、使用级 C、特殊使用级 D、以上都对

166、头孢哌酮舒巴坦+ 阿奇霉素注射液(芙琦星)易发生的不良反应是(C )

A、皮疹 B、神经毒性反应 C、戒酒硫样反应 D、肌病

167、下列药物中含有乙醇的是(D )

A、阿奇霉素注射液(芙琦星) B、溴已新注射液(若通)

C、甘油注射液 D、以上都是

168、下列哪个药物不宜作为围手术期预防用药(C )

A、头孢唑啉 B、头孢呋辛 C、阿奇霉素 D、头孢曲松

169、根据卫生部38号文,一般骨科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宜选( A )

A、一代头孢菌素类 B、氨基糖苷类 

C、氟喹诺酮类 D、二代头孢菌素类

170、左乳包块切除术,医嘱:头孢西丁,2gq12h ivgtt 连用5天。该医嘱存在的问题( D)

A、无指征用药 B、药物选择不合理 

C、单次剂量过大,术后用药时间过长 D、以上都是

171、根据卫生部38号文,乳腺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宜选( B)

A、氟喹诺酮类 B、一代头孢菌素类

C、大环内酯类 D、二代头孢菌素类

172、某患者,行甲状腺包块切除术,给予头孢硫脒 1.0g q12h ivgtt,连用4天,存在的问题是( C )

A、术后用药时间过长 B、药物选择不经济 C、A + B D、以上都不对

173、腹外疝手术围手术期用药,首选药物为( C )

A、头孢他啶 B、头孢西丁 C、头孢唑啉 D、头孢唑啉+ 甲硝唑 

174.根据我院抗菌药物归类分线情况,属于二线药物的是( C  ):

A. 注射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         B. 注射用头孢呋辛钠   

C. 阿奇霉素分散片                   D. 盐酸去甲万古霉素 

175.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MRSA)的治疗应选用( D  ):

A. 青霉素       B. 头孢拉啶        C. 头孢哌酮       D. 万古霉素

176、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等青霉烯类抗菌药主要用于( A )

    A 革兰氏阴性产酶菌                B 革兰氏阳性产酶菌                

C 真菌                D 支原体 

178、对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细菌感染的患者进行治疗时宜首选   类抗生素。( A )

    A 碳青霉烯类               B 氯霉素类                       

C 大环内酯类                D 氨基糖苷类

179、在细菌所引起的医院内感染中,以    感染在我国最常见。( C )

    A 尿路感染                B 术后伤口感染                

C 肺部感染                D 皮肤感染              

180、下列哪种手术宜预防性应用抗生素( D )    

A 疝修补术                                                

    B 甲状腺腺瘤摘除术

    C 乳房纤维腺瘤切除术                        

    D 开放性骨折清创内固定术

181、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MRSA)的治疗应选用( D )

    A 青霉素                

B 头孢拉啶                

C 头孢哌酮                

D 万古霉素

182、预防用抗菌药物药缺乏指征(无效果,并易导致耐药菌感染)的是( D )

    A 免疫抑制剂应用者

    B 普通感冒、麻疹、病毒性肝炎、灰髓炎、水痘等病毒性疾病有发热的患者

    C 昏迷、休克、心力衰竭患者               

    D 以上都是

  183、经临床长期应用证明安全、有效,价格相对较低的抗菌药物在抗菌药物分级管   

       理中属于( A )

       A 非使用抗菌药物                

     B 使用抗菌药物

     C 特殊使用抗菌药物                        

     D 以上都不是

  184、青霉素G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   D  )

       A 肝肾损害

B 耳毒性 

C 二重感染 

D 过敏反应

185、青霉素类的抗菌作用机理是(   A   )

       A 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B 抑制DNA、RNA的合成

       C 抑制细胞膜功能      D 作用细胞30S核糖体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186、 氨基糖甙类抗菌作用机理是(   D   )

       A 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B 抑制DNA、RNA的合成

       C 抑制细胞膜功能      D 作用细胞30S核糖体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187、大环内酯类的抗菌作用机理是(   A   )

       A  作用细胞50S核糖体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B 抑制DNA、RNA的合成

       C 抑制细胞膜功能      D 作用细胞30S核糖体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188、氟喹诺酮类的抗菌作用机理是(  B    )

       A 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B 抑制DNA、RNA的合成

       C 抑制细胞膜功能      D 作用细胞30S核糖体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1、多粘菌素的抗菌作用机理是( C    )

       A 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B 抑制DNA、RNA的合成

       C 抑制细胞膜功能      D 作用细胞30S核糖体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

190、以下属于2009版国家基药的是(A   ) 

      A  环丙沙星B 头孢拉丁C  氧氟沙星 D 苄星西林

191、以下不属于2009版国家基药的是(C  ) 

      A  环丙沙星B 头孢氨苄C  氧氟沙星 D 阿莫西林

192、以下不属于2009版国家基药的是(A   ) 

      A  氧氟沙星B 头孢唑林C  左氧氟沙星 D 头孢曲松

193、以下不属于2009版国家基药的是(B  ) 

      A  环丙沙星B 头孢拉丁C  左氧氟沙星 D 阿莫西林克拉维酸

194、以下属于2009版国家基药的是(A   ) 

      A  头孢曲松B 头孢拉丁C  氧氟沙星 D 苄星西林

三、多项选择题

1、执业医师法规定,医师在执业活动中,违反什么造成严重后果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给予警告或者责令暂停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执业活动;情节严重的,吊销其执业证书;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 刑事责任(    AB    )。

A.卫生行政规章制度        B.技术操作规范        C.工作纪律        D.以上都是

2、医疗机构应当建立由医师、临床药师和护士组成的临床治疗团队,开展临床合理用药工作(    ABD    )。

A.医师                    B.临床药师            C.行政人员        D.护士

3、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表现在诸多方面(    ABCDE    )。

A.无指征的预防用药    B.无指征的治疗用药         C.抗菌药物品种、剂量的选择错误   D.给药途径、给药次数不合理      E.疗程不合理

4、以下不同类别抗菌药物可以联用的是(    ACD    )。

Ⅰ.繁殖期杀菌剂;Ⅱ.静止期杀菌剂;Ⅲ.速效抑菌剂; Ⅳ.慢效抑菌剂

A.Ⅰ+Ⅱ                 B.Ⅰ+Ⅲ             C.Ⅱ+Ⅲ      D.Ⅲ+Ⅳ

5、外科手术预防用药目的(    ABD    )。

A.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        B.清洁-污染或污染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

C.预防呼吸道感染           D.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            E.预防消化道感染  

6、抗菌药物分哪三类进行分级管理(    ABC    )。

A.非使用     B.使用     C.特殊使用     D.随意使用            E.经验使用

7、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包括  (    ABCDE    )。

A.选用品种         B.剂量          C.给药次数    D.给药途径、疗程   E.联合用药

8、以下抗菌药中,属浓度依赖性的有(    DE    )。

A.β-内酰胺类     B.大环内酯类    C.四环素类    D.氨基糖苷类       E.氟喹诺酮类

9、根据卫办医政发〔2009〕38号文的要求,氟喹诺酮类药物的经验性治疗可用于(    BCD    )。

A.院内获得性呼吸道感染               B.社区获得性呼吸道感染   

C.肠道感染                            D.社区获得性泌尿系统感染

10、脑膜炎是,脑脊液中浓度≥MIC的药物有(    ACD    )。

A.美罗培南         B.克林霉素     C.万古霉素         D.头孢曲松

四、是非题:

1、按照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分级管理要求,将抗菌药物分为非使用、使用与特殊使用三类。( √ )

2、局部用药宜采用刺激性小、不易吸收、不易导致耐药性和不易致过敏反应的杀菌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可局部应用。氨基糖苷类等可局部滴耳。( × )3、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术中需要追加的情况见于手术时间长(>3小时)或术中失血量大(>1500mL)。( √ )

4、新生儿禁用四环素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可导致脑性核黄疸及溶血性贫血的磺胺类药和呋喃类药避免应用。( √ )

5、预防应用抗菌药物要求Ⅱ类切口的停药时间为3至7天。( ×)

6、术前已存在细菌性感染的手术,属抗菌药治疗性应用,不属预防应用范畴。

  ( √ )

7、头孢吡肟(马斯平)属于头孢菌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泰能)属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 √ )

8、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小时。 ( √ )

9、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手术,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不需预防用抗菌药。 ( × )

10、大环类酯类(除酯化物和克拉霉素)和头孢菌素类可妊娠全过程应用(  √ )

11、治疗青霉素耐药肺炎链球菌感染可选用新氟喹诺酮类(√  )

12、治疗产超广谱?内酰胺酶(ESBLs)菌感染首选第三代头孢菌素( X )

13、SMZ--TMP适用于治疗卡氏肺孢菌肺炎( √ )

14、肾功能不全时禁用氨基糖苷类抗菌药(X  )

15、所有?内酰胺类抗生素均不宜用于甲氧西林耐药葡萄球菌感染,即使体外药敏结果显示敏感( √ )

16、头孢唑啉可用于治疗MSSA、溶血性链球菌、肠球菌属所致感染( X )

17、氟喹诺酮类药物不宜用于未成年人( √ )

18肾功能不全患者禁用万古霉素(√ )

19、应用碳青霉烯类药物无需合并抗厌氧菌药物(√ )

20、治疗不典型病原体感染可选用大环内酯类,氟喹诺酮类或碳青霉烯类( X)

21、两性霉素B静滴时较少发生肝肾功能损害等不良事件( X )

22、氟喹诺酮类药物适用于各年龄段感染性腹泻患者的治疗( X )

23、某些头孢菌素如头抱哌酮较大剂量使用时可有出血倾向(√ )

24、按照抗菌药物临床使用分级管理要求,将抗菌药物分为非使用、使用与特殊使用三类。( √  )

25、局部用药宜采用刺激性小、不易吸收、不易导致耐药性和不易致过敏反应的杀菌剂,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等可局部应用。氨基糖苷类等可局部滴耳。( ×  )

26、预防应用抗菌药物,术中需要追加的情况见于手术时间长(>3小时)或术中失血量大(>1500mL)。( √   )

27、新生儿禁用四环素类、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可导致脑性核黄疸及溶血性贫血的磺胺类药和呋喃类药避免应用。( √   )

28、确定为肠球菌感染,不宜再选用头孢类抗菌药物。( √   )

29、预防应用抗菌药物要求Ⅱ类切口的停药时间为3至7天。( ×  )

30、术前已存在细菌性感染的手术,属抗菌药治疗性应用,不属预防应用范畴。( √   )

31、头孢吡肟(马斯平)属于头孢菌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泰能)属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 √   )

32、抗菌药物疗程因感染不同而异,一般宜用至体温正常、症状消退后72~96小时。( √   )

33、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手术,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不需预防用抗菌药。 ( ×  )

五、连线题

请将以下抗菌药物与其最有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进行连线:

牙釉质形成不全 6                      头孢曲松钠 1

血糖紊乱       4                      氯霉素     2

红人综合症     5                      林可霉素   3

伪膜性肠炎     3                      加替沙星   4

灰婴综合征     2                      万古霉素   5

新生儿核黄疸   1                      四环素     6

听力减退       7                      庆大霉素   7

六、简答题:

1、简述外科手术预防应用抗生素的适应症有哪些,应何时开始给药?

答: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适应证:

  ①II类清洁-污染切口及部分III类(污染)切口手术,主要是进入胃肠道(从口咽部开始)、呼吸道、女性生殖道的手术;

  ②使用人工材料或人工装置的手术,如人工关节置换术、心脏人工瓣膜置换术、人工血管移植术、腹壁切口疝大块人工材料修补术;

  ③清洁大手术,手术时间长,创伤较大,或涉及重要器官、一旦感染后果严重者,如开颅手术、心脏和大血管手术、门体静脉分流术或断流术、睥切除术、眼内手术等;

④病人有感染高危因素如高龄(年龄>70岁)、营养不良、糖尿病、免疫功能低下(尤其是接受器官移植者)等。

  ⑤此外,经监测认定在病区内某种致病菌所致SSI发病率异常增高时,除追究原因外应针对性预防用药。

  给药时间:应于切开皮肤(粘膜)前30分钟或麻醉诱导时开始给药,万古霉素或去甲万古霉素应在术前2小时给药,在麻醉诱导开始前给药完毕,以保证在发生细菌污染之前血清及组织中的药物已达到有效浓度。

2、论述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答:1、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2、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3、按照药物的抗菌作用特点及其体内过程特点选择用药

4、抗菌药物治疗方案应综合患者病情、病原菌种类及抗菌药物特点制订

(1)品种选择: (2)给药剂量: (3)给药途径:(4)给药次数: 

(5)疗程: (6)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要有明确指征:

3、抗生素治疗失败的常见原因有哪些?

答:抗菌治疗无效,因素可包括:病人、病原及药物的选择等方面:

(1) 病人与诊断因素:误诊与延误;免疫缺陷与抑制;局限性、包裹性感染,如脓肿;靶器官血流不足或血流阻塞;坏死组织及继发感染;异物与手术残留物;服药程度。

(2) 病原抗药性,可分为单一抗药性和多重抗药性;敏感性测试不正确;治疗阶段产生抗药性;突变株。

(3)抗菌药物:选择失误;给药途径、剂量、剂型;药物稳定性;药物活化:有些抗生素是以药物前体的形式存在,依赖在体内活化而成为有效形式,因此体内疗效的波动可能很大;已知或未知的降低或抑制药物的因素。

4、国家制定执业医师法的目的是什么? 

第一条 为了加强医师队伍的建设,提高医师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保障医师的合法权益,保护人民健康,制定本法。

5、纳入特殊使用级的抗菌药物具有什么特点?

答、(1)具有明显或者严重不良反应,不宜随意使用的抗菌药物;

(2)需要严格控制使用避免细菌过快产生耐药的抗菌药物;

(3)新上市不足5 年的抗菌药物,疗效或安全性方面的临床资料较少,不优于现用药物的抗菌药物;

(4)价格昂贵的抗菌药物。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