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部结构分部工程
验
收
报
告
二○○八年十二月二十三日
一、工程概况
二、执行的国家标准和规范
三、主要施工方法
四、工程质量情况
五、施工小结
验收报告
一、工程概况
C匝道桥全长98米(起点KC0+308.750;终点KC0+397.250),桥面总宽12.5米,其桥跨布置方式为: 26+31+26=83米。盘龙主线桥全长100米(起点K3+720.903,终点K3+820.903),桥面总宽35.5~36.71米,分左右两幅桥,两幅桥之间设置3米宽绿化带。桥跨布置方式为:20米+25米+25米+20米=90米。主线桥、C匝道主梁采用C50混凝土,上部结构均采用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主梁顶板厚22厘米,底板厚20厘米,腹板厚50厘米。为增强支点处抗剪能力在支承处距实心段2.5米范围内,腹板由50厘米加厚至75厘米。其中:
C匝道箱梁高1.5米,箱梁断面采用单箱双室截面形式, 盘龙主线桥箱梁梁高采用1.2米,断面采用单箱三室截面形式。
主线桥及C匝道桥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按部分预应力A类构件设计,设纵向通长预应力钢束,在墩顶横梁处设横向预应力钢束(C匝道桥不设),钢束布置有竖弯、平弯形式,所有弯曲均采用圆弧曲线。
二、执行的国家标准和规范
1、执行相关规范和标准:《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JTJ041-2000、《市政桥梁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2-90;
2、执行的施工检查记录及质量评定表格;
施工检查记录及质量评定表格由重庆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和重庆城建档案馆监制的统一表格。
三、主要施工方法
1、箱梁支架施工
1.1支架基础:C匝道桥支架基础位置粘土层较厚,地基软弱,根据现场情况进行了换填碾压处理后再搭设支架。支架基础整浇了一层砼垫层。
1.2支架搭设:支架采用φ48×3.5mm碗扣钢管支架,满堂搭设。根据受力计算,支架顺桥向纵向间距0.9m,腹板处纵向间距0.6m,在横梁处加密到0.3m;横桥向横向间距梁底为0.9m,横梁处0.6m,翼缘板底为1.2m,纵横水平杆竖向间距1.2m。考虑了支架整体稳定性,在纵横向布置斜向钢管剪力撑。
1.3支架预压:为消除支架的非弹性变形和获得支架的弹性变形,现浇混凝土前用条石进行等载预压。
2、箱梁模板、钢筋施工
2.1模板安装:为保证箱梁外观光洁美观,底模、腹板外侧模板、翼板底模均采用1.5cm复合竹胶板。箱室模板采用木模和组合钢模,便于组装。
(1)底板横坡按设计图纸规定的1.5%横坡,横向宽度要大于梁底宽度,梁底两侧模板要各超出梁底边线不小于5cm,以利于在底模上支立侧模。
(2)侧模板和翼缘板模板根据测量放样定出箱梁底板边缘线,在底模板上弹上墨线,然后安装侧模板。翼缘板底模板安装与箱梁底板模板安装相同,外侧挡板安装与侧模板安装相同。
(3)箱室模板分两次安装。第一次用组合钢模板做内模板,用方木做横撑,当第一次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拆除内模,再用方木搭设小排架,在排架上铺设2cm 厚的木板,作为内箱顶板模板。
2.2钢筋施工:钢筋下料及制作在加工场进行。采用钢筋切断机按照设计尺寸进行钢筋下料,完成后直接搬运安装。
3、预应力管道安装和穿束
3.1预应力管道安装:预应力管道设计采用外径99mm塑料波纹管。波纹管的安装在非预应力筋骨架形成并垫好保护层后进行,穿设后按设计要求间距进行定位筋定位。
3.2钢绞线安装:本工程预应力钢绞线采用先穿法施工,在完成波纹管定位后采用卷扬机从一端牵引进行,确保了钢束穿设安全。
4、混凝土浇筑
混凝土采用商品砼,箱梁浇筑时每次采用两台泵机,砼运输车运料要保证及时,并提前同厂家联系制定相应的砼浇筑保证措施。箱梁混凝土分两次浇筑,第一次浇筑底板和腹板,第二次浇筑顶板和翼板,两次浇筑接缝按施工缝处理。
5、钢绞线张拉、压浆
张拉按设计及规范要求满足强度和龄期下进行。预应力钢束张拉顺序根据施工图设计要求进行,施加预应力采用 “双控法”(张拉力与伸长量双控制)、“双对称”(同排横向对称、同束纵向对称)。
孔道灌浆采用真空灌浆工艺,保证了灌浆质量。
四、工程质量控制情况
1、工序质量控制
1.1严格执行工序三检制度,做好自检、复检和报检工作;
1.2经过支架荷载预压,得出了支架的弹性、非弹性变形量,并根据观测结果设置底模的预拱度,确保了箱梁高程和线形控制;
1.3底模、侧模等模板全部采用新购买的光面夹板,确保了箱梁外观质量色泽一致;
1.4钢筋加工安装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下料和绑扎,钢筋笼定位准确,固定牢靠;
1.5控制好模板的垂直度,模板表面光洁、接缝平顺、不漏浆;模板安装成型后,对支撑情况、拼缝情况、清洁情况、尺寸及垂直度进行了逐一检查,满足模板安装要求;
1.6预应力管道安装后进行逐一检查是否有损坏,确保不漏浆;
1.7混凝土浇筑中在坍落度、分层厚度、振捣进行重点控制,并做好了养护工作;
1.8张拉时我部安排了2名技术人员专门进行,严格控制张拉控制力、伸长量,确保了张拉质量。
2、原材料质量情况
2.1、钢筋
桥梁上部结构用钢筋由四川达钢、四川德胜、威远等钢铁公司生产。钢筋在进场时均有厂家提供的质保书,进场后由施工单位试验人员与监理一道取样进行了复检。
上部结构进场钢筋共有34批:φ28取样5次,φ25取样7次,φ16取样9次,φ12取样13次取样进行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冷弯及延伸率复检,共取样 34 次,试验结果满足《钢筋混凝土用钢: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的相关规定,抽检全部合格。
钢筋原材抽检情况见:《钢筋母材复检报告汇总表》。
2.2钢绞线、锚具
(1)钢绞线进场86.47t,抽检6组,合格6组;
(2)锚具进场:A15-12有132个,A15-15有72个,抽检个1组,夹片26副,抽检2组,有厂家提供的型式试验报告,经检验均合格。详见检验报告。
2.3、混凝土
C匝道及盘龙主线上部结构箱梁均采用商品混凝土,由重庆永固商混凝土公司提供,厂家提供产品质量合格证。
2.4、水泥、外加剂
进场的水泥和外加剂主要用于箱梁预应力管道灌浆。箱梁预应力管道压浆采用P.O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进场2批次,检验2次,均合格。
外加剂有ZY微膨胀剂和FDN-OR减水剂,分别进场2批,取样检验各2次,均合格。
3、过程试验、检验情况
3.1、钢筋连接试验
钢筋主筋Φ25mm和Φ28mm连接采用直螺纹连接,按照300个接头的抽检频率现场抽取接头送检;Φ16mm钢筋采用焊接连接。送 检测所进行了接头连接试验。其中:φ25mm接头共346个,取样4组12个,φ28mm接头共480个,取样4组12个,φ16焊接取样4组抗拉强度试验,抽检频率及试验结果均满足《钢筋机械连接通用技术规范》JGJ107-200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JGJ18-2003的相关规定,抽检全部合格。
钢筋接头性能试验具体见:《钢筋连接试验报告汇总表》(Z-08-01、Z-08-02)。
3.2、混凝土试验
本工程C匝道桥及主线桥箱梁混凝土试验情况统计见下表:
上部结构混凝土试验情况表 | |||||||
序号 | 工程部位 | 混凝土标号 | 组数 | 平均值(Mpa) | 最小值(Mpa) | 标准差 | 评定结果 |
1 | 主线桥箱梁 | C50 | 31 | 57.0 | 54.3 | 1.341 | 合格 |
2 | C匝道桥箱梁 | C50 | 14 | 57.5 | 54.6 | 2.772 | 合格 |
3.3、水泥浆试验情况
C匝道桥预应力管道灌浆取样检验3组,最小值Rmin=55.7MPa,平均值Rn=56.3MPa;
主线桥箱梁预应力管道灌浆抽检8组,最小值Rmin=52.7MPa,平均值Rn=53.5MPa;均全部合格。
3.4、成型检测情况
(1)C匝道桥和主线桥箱梁成型断面尺寸、长度、顶面高程、平整度、轴线偏位和横坡各检测项目均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详见《现浇梁、板工序工程质量评定表》、和《工程竣工测量及复核记录》。
3.5、分部工程检验及评定
各分项工序检验及评定标准:《市政桥梁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2-90。其中:盘龙主线桥上部结构分项检验及评定10项,平均合格率94.9%,自评合格;C匝道桥上部结构分项检验评定4项,平均合格率96.0%,自评合格。
五、施工小结
立交C匝道桥及主线桥上部结构原材料进场、检验把关到位,混凝土实体结构尺寸、高程、强度均满足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工程实体表面色泽一致,线性顺直。工程质量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根据《桥梁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CJJ2-90自评质量等级为:“合格”,现申报验收。但同时,施工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和遗留问题,如由于主线车流量大,箱梁污染面积大,箱梁底板局部地方存在较明显色差,我部将抓紧进一步处理完善。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