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2010届高三数学精品讲练:直线和圆的方程
2025-09-29 03:03:50 责编:小OO
文档
2010届高三数学精品讲练:直线和圆的方程

一、典型例题

例1、已知定点P(6,4)与定直线 1:y=4x,过P点的直线 与 1交于第一象限Q点,与x轴正半轴交于点M,求使△OQM面积最小的直线 方程。

分析:

直线 是过点P的旋转直线,因此是选其斜率k作为参数,还是选择点Q(还是M)作为参数是本题关键。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选k作为参数,运算量稍大,因此选用点参数。

设Q(x0,4x0),M(m,0)

∵ Q,P,M共线

∴ kPQ=kPM

解之得: 

∵ x0>0,m>0

∴ x0-1>0

令x0-1=t,则t>0

   ≥40

当且仅当t=1,x0=11时,等号成立

此时Q(11,44),直线 :x+y-10=0

评注:本题通过引入参数,建立了关于目标函数S△OQM的函数关系式,再由基本不等式再此目标函数的最值。要学会选择适当参数,在解析几何中,斜率k,截距b,角度θ,点的坐标都是常用参数,特别是点参数。

例2、已知△ABC中,A(2,-1),B(4,3),C(3,-2),求:

   (1)BC边上的高所在直线方程;(2)AB边中垂线方程;(3)∠A平分线所在直线方程。

分析:

   (1)∵ kBC=5

∴ BC边上的高AD所在直线斜率k=

∴ AD所在直线方程y+1= (x-2) 

即x+5y+3=0

   (2)∵ AB中点为(3,1),kAB=2

∴ AB中垂线方程为x+2y-5=0

   (3)设∠A平分线为AE,斜率为k,则直线AC到AE的角等于AE到AB的角。

∵ kAC=-1,kAB=2

∴ k2+6k-1=0

∴ k=-3-(舍),k=-3+

∴ AE所在直线方程为(-3)x-y-2+5=0

评注:在求角A平分线时,必须结合图形对斜率k进行取舍。一般地涉及到角平分线这类问题时,都要对两解进行取舍。也可用轨迹思想求AE所在直线方程,设P(x,y)为直线AE上任一点,则P到AB、AC距离相等,得,化简即可。还可注意到,AB与AC关于AE对称。

例3、(1)求经过点A(5,2),B(3,2),圆心在直线2x-y-3=0上圆方程;

   (2)设圆上的点A(2,3)关于直线x+2y=0的对称点仍在这个圆上,且与直线x-y+1=0相交的弦长为,求圆方程。

分析:

研究圆的问题,既要理解代数方法,熟练运用解方程思想,又要重视几何性质及定义的运用,以降低运算量。总之,要数形结合,拓宽解题思路。

(1)法一:从数的角度

若选用标准式:设圆心P(x,y),则由|PA|=|PB|得:(x0-5)2+(y0-2)2=(x0-3)2+(y0-2)2

又2x0-y0-3=0

两方程联立得:,|PA|=

∴ 圆标准方程为(x-4)2+(y-5)2=10

若选用一般式:设圆方程x2+y2+Dx+Ey+F=0,则圆心()

解之得: 

法二:从形的角度

AB为圆的弦,由平几知识知,圆心P应在AB中垂线x=4上,则由得圆心P(4,5)

∴ 半径r=|PA|=

显然,充分利用平几知识明显降低了计算量

(2)设A关于直线x+2y=0的对称点为A’

由已知AA’为圆的弦

∴ AA’对称轴x+2y=0过圆心

设圆心P(-2a,a),半径为R

则R=|PA|=(-2a-2)2+(a-3)2

又弦长, 

∴ 4(a+1)2+(a-3)2=2+

∴ a=-7或a=-3

当a=-7时,R=;当a=-3时,R=

∴ 所求圆方程为(x-6)2+(y+3)2=52或(x-14)2+(y+7)2=244

例4、已知方程x2+y2-2(m+3)x+2(1-4m2)y+16m4+9=0表示一个圆,(1)求实数m取值范围;(2)求圆半径r取值范围;(3)求圆心轨迹方程。

分析:

   (1)m满足[-2(m+3)]2+[2(1-4m2)]2-4(16m4+9)>0,即7m2-6m-1<0

(3)半径r=

 ∵

 ∴时, 

 ∴ 0   (3)设圆心P(x,y),则

消去m得:y=4(x-3)2-1

∴ 所求轨迹方程为(x-3)2= (y+1)()

例5、如图,过圆O:x2+y2=4与y轴正半轴交点A作此圆的切线 ,M为 上任一点,过M作圆O的另一条切线,切点为Q,求△MAQ垂心P的轨迹方程。

分析:

从寻找点P满足的几何条件着手,着眼于平几知识的运用。

连OQ,则由OQ⊥MQ,AP⊥MQ得OQ∥AP

同理,OA∥PQ

又OA=OQ

∴ OAPQ为菱形

∴ |PA|=|OA|=2

设P(x,y),Q(x0,y0),则

又x02+y02=4

∴ x2+(y-2)2=4(x≠0)

评注:一般说来,当涉及到圆的切线时,总考虑过焦点的弦与切线的垂直关系;涉及到圆的弦时,常取弦的中点,考虑圆心、弦的中点、弦的端点组成的直角三角形。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若直线(m2-1)x-y+1-2m=0不过第一象限,则实数m取值范围是

A、-12、已知直线2x+y-2=0和mx-y+1=0的夹角为,则m值为

A、或-3      B、-3或        C、-3或3        D、或3

3、点P在直线x+y-4=0上,O为原点,则|OP|的最小值是

A、2             B、            C、          D、

4、过点A(1,4),且横纵截距的绝对值相等的直线共有

A、1条           B、2条            C、3条           D、4条

5、圆x2+y2-4x+2y+C=0与y轴交于A、B两点,圆心为P,若∠APB=900,则C的值是

A、-3             B、3              C、          D、8

    6、若圆(x-3)2+(y+5)2=r2上有且只有两个点到直线4x-3y-2=0距离等于1,则半径r取值范围是

A、(4,6)       B、[4,6)        C、(4,6]        D、[4,6]

    7、将直线x+y-1=0绕点(1,0)顺时针旋转后,再向上平移一个单位,此时恰与圆x2+(y-1)2=R2相切,则正数R等于

A、             B、           C、1             D、

8、方程x2+y2+2ax-2ay=0所表示的圆

A、关于x轴对称                     B、关于y轴对称

C、关于直线x-y=0对称               D、关于直线x+y=0对称

(二)填空题

    9、直线ax+by+c=0与直线dx+ey+c=0的交点为(3,-2),则过点(a,b),(d,e)的直线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

10、已知{(x,y)|(m+3)x+y=3m-4}∩{(x,y)|7x+(5-m)y-8=0}=φ,则直线(m+3)x+y=

3m+4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是__________________。

11、已知x,y满足,则x-y的最大值为________,最小值为________。

12、过点A(2,1),且在坐标轴截距相等的直线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

13、已知圆:(x-1)2+y2=1,作弦OA,则OA中点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4、已知y=2x是△ABC中∠C平分线所在直线方程,A(-4,2),B(3,1),求点C坐标,并判断△ABC形状。

15、已知n条直线:x-y+ci=0(i=1,2,…,n),其中C1=,C116、已知与曲线C:x2+y2-2x-2y+1=0相切的直线 交x、y轴于A、B两点,O为原点,|OA|=a,|OB|=b,a>2,b>2,(1)求证:(a-2)(b-2)=2;(2)求线段AB中点的轨迹方程;(3)求△AOB面积的最小值。

17、已知两圆x2+y2=4和x2+(y-8)2=4,(1)若两圆分别在直线y=x+b两侧,求b取值范围;(2)求过点A(0,5)且和两圆都没有公共点的直线的斜率k的范围。

18、当0

   (一)1、D   2、C   3、C   4、C   5、A   6、A   7、B   8、D

   (二)9、3x-2y+C=0    10、2    11、6,-5    12、x+y=3或x-2y=0

         13、(x≠0)

   (三)14、C(2,4),∠C=900

         15、(1)   (2)   (3)n3

         16、(1)利用圆心到直线距离等于半径

            (2)(x-1)(y-1)= (x>1,y>1)

            (3)

         17、(1)画图    3≤b≤5

            (2)k∈()

         18、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