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001道路围墙大门施工方案
2025-09-29 03:04:01 责编:小OO
文档
  

兴仁小学临时围墙级临时道路工程

南通弘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二0一四年七月一日

1、工程概况    

2、编制依据    

3、施工准备    

4、施工方法   

4.1、施工方案  

4.2、施工方法 

5、施工机具一览表

6、组织机构

7、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8、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9、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工程概况

兴仁镇兴仁小学临时道路全长420米,路面宽10米。路基采用宽11米厚15㎝,5%石灰土铺底,基层为宽10.5米,厚25㎝混结碎砖压实。兴仁镇兴仁小学临时围墙长共计800米,高2.5米,空斗墙,两侧粉刷,每隔4米设置一个砖墩子。围墙做法:围墙基础采用1层490,2层370基础,彩灰泥砌筑。围墙主体采用240空斗墙,彩灰泥砌筑,1:1:6砂浆双面粉刷。围墙每隔4米设置一个490*490砖墩子。  

根据现场场平后的地形条件,场地较为平坦,具备施工条件。

2.编制依据

2.1 兴仁镇兴仁小学临时围墙及临时道路工程:所区围墙施工图及道路图。

3.施工准备

3.1认真熟悉图纸,熟悉了解设计的具体意图、所使用的规范、规程等,熟悉操作规程和具体施工方法。

3.2研究制定现场道路施工顺序以及开挖土方方式及堆土地点。

3.3施工机械已就位,并调试完成。

3.4做好测量放线工作,埋设好控制桩,做好施工测量记录。

3.5组织并配备土方工程施工所需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建立较完善的技术岗位责任制和质量保证体系。

4.施工方法

4.1施工方案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应先施工所区全部围墙,和所区道路,基本施工完毕后。土方开挖深度大于300mm采用机械开挖,人工清底;小于300mm,采用人工挖土并清理基底。所区道路考虑作为本次工程建设中的临时道路,在本次施工中将路基底标高按图纸及会审要求,

 4.1.1所区围墙的施工使整个工地形成封闭施工,既能够保证防盗要求,又为文明施工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围栏及大门待工程接近尾声后再进行施工。

4.1.2所区道路每一结构层采用通线施工。首先用机械将耕植土挖掉,具体标高现场确定,用30t带振动压路机进行原土辗压1遍,再用5%灰土回填至设计标高,不带振动辗压1遍,再铺设250厚混结碎砖,用水平仪进行找平后,再用压路机辗压2遍即可。

4.2施工方法

4.2.1土方工程

4.2.1.1土方开挖根据本工程基础埋深、现场地坪情况及地质报告不考虑降水。另外根据场区平面图提供的自然地面标高与设计标高相差在1米以内,故考虑放坡。

4.2.1.2基槽根据施工段划分逐步推移开挖,但不得过早开挖,以防基槽被雨水浸泡,不得超深挖方。挖出的土方不再外运,合理堆放。耕植土不得作回填用土用。

4.2.1.3土方回填

(1)素土回填:

a.土料一般采用粘土或粉质粘土,有机物含量不超过5%,且不得含有冻土或膨胀土。在填土前,应先清除基坑内的杂物和建筑垃圾。

b.土料含水量应控制在最优含水量Wop±2%范围内,最优含水量应通过室内击实试验确定。用粘性土时最优含水量应在19%-21%之间;含水量过大时,须用晒干或风干法降低;如含水量小于最优含水量时,应洒水湿润。

c.填土应从最低处开始进行整片分层回填夯实(或碾压),不应任意分段接缝,填土地区应碾压成中间稍高两边稍低,以利于排水。

d.上下相邻土层接槎应错开,其间隔距离不应小于50cm,同时接槎不宜留在基础下等部位,在接槎50cm范围内应增加夯实(碾压)遍数。

e.填土分层夯实的铺土厚度和夯实遍数,应根据夯实(碾压)机具和设计要求的密实度(或压实系数λc)进行现场夯实(碾压)试验确定。

f.施工中每班所铺平的土料,必须夯实(碾压)完毕,不得隔日夯实,如遇下雨,填土层表面有泥浆、积水,应清除后才能继续回填。

(2)三七灰土回填:

a.土料采用就地挖出的粘性土及塑性指数大于4的粉土,土内不得含有松软杂质或使用耕植土;土料应过筛,其颗粒不应大于15mm。

b.石灰应用Ⅲ级以上新鲜的块灰,含氧化钙、氧化镁越高越好,使用前1-2d消解并过筛,其颗粒不得大于5mm,且不应夹有未熟化的生石灰块粒及其他杂物,也不得含有过多的水分。

c.灰土在回填前,下部素土若有积水、淤泥时应及时晾干。

d.灰土配合比应符合设计规定,本工程采用3:7灰土回填(3:7为石灰与土的体积比),灰土采用人工翻拌,不少于三遍,使之达到均匀、颜色一致,并适当控制含水量,现场以手握成团,两指轻捏即散为宜,一般含水量为14%-18%;如水分过多或过少时,应稍晾干或洒水湿润,如有球团应打碎,要求随拌随用。

e.灰土应分层分段夯筑,对于采用石夯、木夯的人力夯实方法,每层虚铺厚度为200mm,且土块粒径不应大于15mm;采用蛙式打夯机回填时,每层虚铺厚度200-250mm;采用压路机回填时,每层虚铺厚度200-300cm。

f.灰土分段施工时,不得在基础下接缝,上下两层的接缝距离不得大于500mm,接缝处应夯压密实,并作成直槎。

4.2.4砌砖工程

4.2.4.1原材料(砂、石、水泥)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试验报告,方可验收,并取样复试,合格后才能设计砂浆配合比,准备砌筑。

4.2.4.2基础砌筑前,由测量人员放线、抄平,根据所放线和水准标高,立上皮数杆,经质检人员检查合格后,开始砌筑。并根据设计要求的砖的规格和灰缝厚度在皮数杆上标明皮数及竖向构造的变化部位。

4.2.4.3砌筑前一天应安排将砖提前湿润,程度以水份渗入到砖表面1.5cm为宜。

4.2.4.4砌筑方法:采用一顺一丁的砌法,砌体要上下错缝,内外搭砌。水平缝平直,灰缝均匀一致,砂浆饱满度不低于85%。竖向灰缝采用挤压使其饱满,灰缝竖向要垂直,平整度≤4mm,垂直度≤5mm,其它指标均应符合施工验收规范规定。

4.2.5抹灰工程

本工程内外墙用1:2水泥防水砂浆抹20mm厚,墙面为米黄色及白色外墙涂料。

抹灰前,墙面基层要清理干净,浇水湿润,再贴饼、冲筋、打底、罩面三遍成活,要求阴、阳角方正、垂直,原浆收面,其它指标应符合施工验收规范规定。

5.施工机具一缆表

设备名称型号数量数量
砂浆搅拌机1台

装载机ZL30E1台

提浆机1台

压路机1台

机动车3辆

6.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6.1、落实质量责任制,项目经理对工程质量全面负责,施工员和质检员对所承担的工程质量全面负责,项目总工程师在技术上对质量负责。

6.2、建立健全质量保证机构,项目部设置质检部,各施工队设置专职质检员,班组设置兼职质检员,实行系统领导,四级管理。

6.3、严格按照贯标程序进行管理,严格执行三检制。现场检查要严格把关,切实做好质量自检和交接检工作,坚决做到上道工序不合格不移交下道工序施工。

6.4、严格执行技术交底制度,做到先交底后施工,无交底不施工。技术交底要全面 、详细,并要有针对性。  

6.5、严格把好原材料质量关,经试验不合格者,严禁使用。现场取样必须实行见证取样制度,取样要及时,委托单填写内容齐全准确真实。

6.6轴线位置及标高必须由测量人员用仪器投设,施工队不得随意翻测。

7.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7.1、认真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贯彻执行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

7.2、建立健全安全保证机构,项目部设安监部,各工程处及施工队设专职安全员,施工班组设兼职安全员。

7.3、建立安全技术制度,在安排施工任务的同时,必须进行安全交底,所有安全交底均应有书面资料和交底人、接底人签字。

7.4、加强对职工的安全生产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自身保护能力,搞好安全标语和色标 ,开好班前安全会,认真学习《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操作规程》,严格遵守安全管理制度,形成一个人人关心安全、人人遵守纪律的良好风气。

7.5、进入施工现场必须带安全帽。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和作业队必须统一服装,佩带胸卡。

7.6、为保证施工现场用电安全,严格执行用电三相五线制。所有电气设备必须加装触电保护器,做到一机一台,灵敏可靠。

7.7、各种施工机械必须挂设安全操作规程和操作人姓名牌,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按操作规程操作,严禁他人操作。

7.8、定期开展安全大检查,反违章,除隐患,落实安全技术措施,对每一个阶段施工现场进行安全评价,对存在安全隐患进行整改通知书,定事、定人、定时间迅速整改。

8.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8.1、施工现场内的各种机械设备、临时设施、建筑材料以及场区道路等,必须严格按照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进行布置。

8.2、施工现场必须做到场地平整,道路畅通。土方主要运输道路应做好养护工作。

8.3、加强施工现场用水、用电管理,做到无长流水、无长明灯。

8.4、施工现场应制定环境保护措施,积极有效地减少施工对市容、环境的污染,降低施工噪音,尽量做到不扰民。

8.5、施工现场应做好消防保卫工作,成立治保机构,制定现场保卫制度和门卫制度,加强治安管理,杜绝发生治安事件,制定消防措施,配齐消防器材,专人负责管理。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