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 院: 经济管理学院
班 级: 会计
学生姓名:
学 号:
完成日期:
一、中国工商银行的基本情况
法定中文名称: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工商银行”)
法定英文名称: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 LIMITED(缩写“ICBC”)
股票上市交易所:A股 山海证券交易所
H股 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2006-10-27
股票简称:A股
股票代码:601398
注册地址:中国北京市西城区复兴门内大街55号
二、存贷款分析
(一)总体分析 (单位:万元)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
存款总额 | 6,8,413 | 8,223,446 | 9,771,277 |
贷款总额 | 4,073,229 | 4,571,994 | 5,728,626 |
存贷比 | 1.69 | 1.8 | 1.71 |
存款总额逐年增加,贷款总额也呈增加趋势,07到08年存款增长大于贷款增长,08到09比例有所下降。
(二)存款分析 (单位:万元)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
活期存款 | |||
单位活期存款 | 2,362,830 | 2,558,060 | 3,162,661 |
个人活期存款 | 1,174,568 | 1,431,983 | 1,808,235 |
小计 | 3,537,398 | 3,990,043 | 4,970,6 |
定期存款 | |||
单位定期存款 | 1,039,853 | 1,380,907 | 1,625,829 |
个人定期存款 | 2,069,506 | 2,578,265 | 2,852,197 |
小计 | 3,109,359 | 3,959,172 | 4,478,026 |
单位和个人平分秋色。
(三)贷款分析
1.贷款按行业分布(比例最大的前五个行业)
列表,进而分析哪些行业占比较大。
按行业划分公司类贷款
(单位:万元)
项目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
金额 | 占比 | 金额 | 占比 | 金额 | 占比 | |
制造业 | 738,121 | 25.3 | 758,7 | 23.5 | 793,233 | 20.0 |
交通及物流 | 602,103 | 20.7 | 690,809 | 21.4 | ||
发电和供电 | 404,873 | 13.9 | 501,411 | 15.5 | 531,562 | 13.4 |
房地产业 | 303,984 | 10.4 | 343,5 | 10.6 | 421,804 | 10.7 |
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 230,156 | 7.9 | 275,469 | 8.5 | 510,721 | 12.9 |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 290,410 | 7.3 |
由此可以看出我行本行结合国家宏观和产业导向,进一步加强行业信贷指导,积极支持能源、交通等重点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稳健发展房地产行业贷款,有选择地支持现代制造业、物流业、新型服务业和文化产业中的优势企业,深入实施“绿色信贷”,积极支持自主创新和节能环保等领域,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投放,行业信贷结构持续优化。
2.贷款按发放对象分布(个人、企业)
列表,进而分析个人贷款和企业贷款的比重。
由图表可以看出企业公司类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例为70%左右,个人贷款比例比之较低。
3.贷款按担保方式分布列表,进而分析哪类贷款占比较大。
担保物主要有以下类型:对于买入返售交易,担保物主要为票据、贷款或有价证券;对于商业贷款,担保物主要为房地产和借款人的其他资产;对于个人贷款,担保物主要为居民住宅。本行定期监查担保物的市场价值,并在必要时根据相关协议要求追加担保物。
按担保类型划分的贷款结构 (单位:万元)
项目 |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
金额 | 占比(%) | 金额 | 占比(%) | 金额 | 占比(%) | |
抵押贷款 | 1,519,748 | 37.3 | 1,688,435 | 36.9 | 2,191,909 | 38.3 |
其中:个人住房贷款 | 536,331 | 13.2 | 597,374 | 13.1 | 874,244 | 15.3 |
质押贷款 | 575,598 | 14.1 | 676,129 | 14.8 | 786,739 | 13.7 |
其中:票据贴现 | 252,103 | 6.2 | 326,315 | 7.1 | 329,792 | 5.8 |
保证贷款 | 836,476 | 20.6 | 866,129 | 18.9 | 933,853 | 16.3 |
信用贷款 | 1,141,407 | 28.0 | 1,341,301 | 29.4 | 1,816,125 | 31.7 |
合计 | 4,073,229 | 100.0 | 4,571,994 | 100.0 | 5,728,626 | 100.0 |
4.贷款按风险程度分布(五级分类制) (单位: 万元)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
正常 | 3,728,576 | 4,229,609 | 5,411,226 |
关注 | 232,879 | 237,903 | 228,933 |
不良贷款 | 111,774 | 104,482 | 88,467 |
次级 | 38,149 | 37,694 | 31,842 |
可疑 | 62,042 | 55,1 | 43,413 |
损失 | 11,583 | 11,147 | 13,212 |
贷款总额 | 4,073,229 | 4,571,994 | 5,728,626 |
不良贷款率 | 0.03 | 0.02 | 0.02 |
先升后降,金融危机的影响。
5.逾期贷款和非应计贷款及占贷款总额的比例 (单位: 万元)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
贷款总额 | 4,073,229 | 4,571,994 | 5,728,626 |
逾期贷款 | 150,331 | 148,724 | 114,190 |
逾期贷款占总贷款比例 | 0.04 | 0.03 | 0.02 |
非应计贷款 | 101,552 | 87,880 | 77,088 |
非应计贷款占总贷款比例 | 0.02 | 0.02 | 0.01 |
贷款总额上升,逾期下降,非应计下降。
金融危机影响
三、主要金融资产的分析 (单位: 万元)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 34,321 | 33,1 | 20,147 |
衍生金融资产 | 22,769 | 15,721 | 5,758 |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 75,880 | 163,493 | 408,826 |
发放贷款和垫款 | 3,957,542 | 4,436,011 | 5,583,174 |
其中:占资产总额的比例 | 0.46 | 0.45 | 0.47 |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 528,135 | 537,600 | 949,909 |
持有至到期投资 | 1,330,085 | 1,314,320 | 1,496,738 |
合计占资产总额的比例 | 0.68 | 0.67 | 0.72 |
由上到下以此是,公允价值、公允价值、摊余成本、、摊余成本、公允价值摊余成本。
四、利润表主要项目的分析
(一)利息净收入
1.利息收入
(单位: 万元)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
利息收入总额 | 349,758 | 433,235 | 400,234 |
其中:存放银行款项 | 14,805 | 22,613 | 23,322 |
金融企业往来 | 1,119 | 7,828 | 9,130 |
发放贷款和垫款 | 41,875 | 55,790 | 48,445 |
主要来源包括:客户贷款及垫款利息收入、证券投资利息收入、存放银行款项的利息收入、存放和拆放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款项的利息收入。
07至08年增加,08至09下降。
2.利息支出 (单位: 万元)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
利息支出总额 | 128,043 | 173,693 | 158,330 |
其中:金融企业往来 | 15,149 | 15,654 | 12,496 |
吸收存款 | 111,713 | 156,798 | 144,044 |
应付债券 | 1,181 | 1,241 | 1,790 |
主要原因包括:存款利息支出、同业及其他金融机构存放和拆入款项的利息支出、应付次级债券利息支出。
变化趋势:07至08年增加,09略有下降。
(二)手续费净收入 (单位: 万元)
2007年 | 2008年 | 2009年 | |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 38,181 | 44,851 | 56,859 |
其中:结算清算及现金管理 | 9,032 | 12,802 | 14,352 |
代理收付及委托 | 578 | 741 | 7 |
银行卡 | 5,336 | 7,093 | 9,281 |
投资银行 | 4,167 | 7,762 | 11,830 |
资产托管 | 1,4 | 2,046 | 2,212 |
手续费及佣金支出 | 1,452 | 2,521 | 3,619 |
手续费净收入 | 36,729 | 42,330 | 53,240 |
…… |
业务及管理费 1,017.03 亿元,比上年增加 101.97 亿元,增长11.1%。职工费用 604.90 亿元,比上年增加 72.38 亿元,增长 13.6%;折旧增加 12.28 亿元,增长 15.7%,主要是为提高本行渠道销售能力与服务水平,提升客户满意度,加大了对服务渠道建设的入,相应增加了固定资产折旧; 本行严格成本管理与控制,优化费用资源配置,业务费用 302.13亿元,增长 5.0%。成本收入比32.87%保持在合理水平。
控制:合理制定职工工资,岗位优化;节约业务费用;合理摊销。
五、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及风险管理
该公司在2009年度财务报告中指出的主要风险类型及每一种风险的含义和具体的应对措施。如,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汇率风险等。
信用风险:信用风险(Credit Risk)又称违约风险,是指交易对手未能履行约定契约中的义务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即受信人不能履行还本付息的责任而使授信人的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发生偏离的可能性,它是金融风险的主要类型。
应对措施:本行信用风险主要来源于贷款,资金业务、表外业务等也可能带来信用风险。 本行信用风险管理具有如下主要特点: (1) 在全行实施标准化信贷管理流程;(2)风险管理规则和流程注重信贷业务全流程的风险管理,覆盖从客户调查、
评级授信、贷款评估、贷款审查审批、贷款发放到贷后监控整个过程; (3)设置
专门机构负责对信贷业务全流程进行监督检查; (4)对信贷审批人员实行严格的
任职资格管理; (5)依靠一系列的信息管理系统,对风险进行实时监控。为各级
信贷人员举办各种持续培训项目,以强化信用风险管理实践。
汇率风险:汇率风险是指外汇资产与外汇负债之间币种结构不平衡产生的外汇敞口因汇率的不利变动而蒙受损失的风险。
应对措施:本行汇率风险管理目标是确保汇率变动对本行财务状况和股东权益的影响控制在可承受的范围之内。 本行主要通过采取限额管理和风险对冲手段规避汇率风险。本行按季度进行汇率风险敏感性分析和压力测试,并向管理层和市场风险管理委员会提交汇率风险报告。
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虽然有清偿能力, 但无法及时获得充足资金或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以应对资产增长或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 流动性风险可以分为融资流动性风险和市场流动性风险。
应对措施:本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目标是, 通过建立科学完善的流动性风险管理机制以及对流动性风险实施有效地识别、计量、监控和报告,确保本行在正常经营条件及压力状态下,能及时满足本行资产、负债及表外业务引发的流动性需求和履行对外支付义务,有效平衡本行资金的效益性和安全性,并以此为基础,加强附属
机构流动性风险管理和监测,有效防范集团整体流动性风险。
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包括策略风险和声誉风险。
应对措施:2009 年,本行加快完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和机制,操作风险的全流程管理能力得到提升。操作风险高级计量法项目(AMA)建设取得重要成果,出台操
作风险监测工作管理办法、操作风险与控制自我评估(RCSA)管理办法、情景
分析(SA)管理办法,完成操作风险监测指标修订,高级法计量模型开发已奠
定坚实基础,并完成AMA系统框架搭建工作;
声誉风险:声誉风险是指由商业银行经营、 管理及其他行为或外部事件导致利益相关方对商业银行负面评价的风险。声誉风险可能产生于银行经营管理的任何环节,通
常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等交叉存在,相互作用。
应对措施:本行声誉风险管理,是指根据声誉风险管理目标和规划,建立健全声誉风险管理体系,通过日常声誉风险管理和对声誉事件的妥善处置,为实现声誉风险管理的总体目标提供保证的过程和方法。
六、社会责任信息披露
该公司在2009年度财务报告中对社会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
报告期内,本行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的良好表现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
可, 先后荣获 “人民社会责任奖” 、 “最佳企业社会责任奖” 、 “中国最佳企业公民” 、“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榜杰出企业奖” 、 “中国最具和谐竞争力的上市公司”和“中国绿色公司标杆企业”等十多项大奖。
6.6.1 经济层面
报告期内,本行克服国际金融危机和国内经济波动的影响,保持健康平稳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经营业绩,在支持经济全面、健康、可持续发展中充分发挥大型银行的积极作用。 本行加强信贷与国家扩大内需和产业的衔接配合,以信贷结构的优化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把握经济、金融良性互动的有效结合点,提高信贷支持经济发展的质量;结合国家区域发展战略规划及相关,积极支持西部大开发、中部地区崛起、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建设,为区域平衡发展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
6.6.2 环境层面
本行大力倡导绿色金融,进一步完善绿色信贷长效机制,在行业信贷中明确“扶优限劣、有保有压”的总体信贷原则,严格授信审批,实行环保的“一票否决制” ,依托金融杠杆支持低碳经济发展。
6.6.3社会层面
本行秉承“源于社会、回馈社会、服务社会”的理念,积极投身公益事业,
被中国扶贫基金会授予“新中国六十华诞60 个爱心榜样”荣誉称号。
大力支持灾后重建。汶川特大地震灾后一年多来,本行四川分行投入资金近2.4 亿元对 59 个受损网点进行改建和迁建, 并进一步加大金融服务机具的投入力度, 地震灾区金融服务能力已恢复至地震前水平, 有效保证了灾区金融服务需求,有力支持了灾区的重建和经济发展。报告期内,在本行四川分行 543.81 亿元的新增贷款中,各类灾后重建贷款 226.29 亿元。
慈善捐助。本行继续实施对四川省南江县、通江县和万源市的定点扶贫开发工作,并不断探索创新,走出了一条“项目扶贫、智力扶贫、卫生扶贫、科技扶贫、救灾扶贫”相结合的扶贫开发特色之路,受助群众的生产、生活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向遭受台风灾害的同胞捐款500 万元人民币,支援其渡过难关、重建家园;积极开展“关爱生命、情系阿里”慈善活动,为当地捐助体检快车,改善当地医疗环境。
扶助文教和体育事业。2009 年 4 月,本行启动“中国工商银行百所高校金
融大讲堂”活动,在大学生中普及现代金融知识,为大学生就业、创业提供指导
和帮助,截至 2009 年末,共走进 48 所高校举办活动,现场参与 13,000 多人,
通过校园网等方式参与活动的达 88,000 多人次。
关爱员工。本行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重视员工职业发展,努力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加大员工培训力度,全年共举办各类培训班4.6万期,培训210 万人次,人均培训8.86天;高度重视保障员工权益,关注员工健康,及时制定甲型 H1N1 流感防控措施,为员工及时接种甲流疫苗;关爱女性员工和离退休员工,继续实施困难员工帮扶机制;提倡公平就业,注重员工结构的多元化。
以客户为中心,优化服务质量。本行始终秉承“以客户为中心,为客户创造价值”的服务理念,努力建设国际一流的银行服务平台。中国《银行家》杂志发布的“2009 年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报告中,本行“产品与服务”指标排名跃居第一。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