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教 案
2014~2015 学年第 一 学期
二 级 学 院 农学院
教 研 室 茶叶生产加工
主 讲 教 师 田景涛
课 程 名 称 茶树育种及良种繁育技术
专 业 班 级 133高茶
2014年8月1日
附件2: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 | 《茶树育种及良种繁育技术》 | 总计:72 学时 | |||||
课程类别 | B(理论+实践)课 校企合作开发课程 | 学分 | 4学分 | 理论:32 学时 实训:32 学时 其他:8学时 | |||
授课对象 | 层次:高职 专业年级班:133高茶 总人数:70 | ||||||
任课教师 | 田景涛 | 职 称 | 副教授 | 学历/学位 | 本科/学士 | ||
课程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 具备利用基本的育种途径选育茶树新品种的能力、茶树良种推广过程中的品种合理布局、良种良法的能力、茶树良种繁育过程中的苗床制作、短穗扦插及苗木管理的能力。培养的学生能够在茶树良种选育及繁育岗位上从事技术工作、解决实际问题。 | ||||||
课程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茶树种质资源的保存利用、茶树选择育种、茶树良种繁;难点:种质资源的保存利用 | ||||||
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 | 课程教学采取以“启发引导为主、教师讲授为辅”教学方法体系,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主要选用案例教学、视频播放、图片展示教学、现场教学等直观教学方法,并灵活选用讨论法、学生讲授与演示等启发式、参与式教学方法,辅以多媒体、网络教学手段等。 | ||||||
教材和主要参考资料 | 教材:《茶树育种学》江昌俊.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年 参考资料: 【1】《中国茶叶》2011-2015关于茶树育种相关文章 【2】《贵州农业科学》2011-2015关于茶树育种相关文章 【3】《茶树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陈亮.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5 |
编号:01
课时安排: 2 学时 | 教学课型:理论课 √ 实验课□ 习题课□ 实践课□ 其它□ |
项目一 前言 任务一:前言 | |
一.教学目的要求(分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 1.了解该门课程在专业课程中的地位及性质。应知应会 2.了解茶树育种及良种繁育技术的发展现状 3.掌握该门课程的应知应会内容 注:定向班的同学更加强调热爱基层、热爱大田工作的素质,技术知识的掌握程度比普通班同学要求高;普通班的同学强调学习方法,注重培养学习兴趣及能力。 | |
二.教学内容 前言 任务一 课程介绍(45分钟) 一、课程应知应会内容介绍(15分钟)内容见课件 主要内容:课程性质、地位、教学安排,课程对接的职业岗位等。 二、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30分钟) 教学组织:先让学生讨论10分钟;然后列举区域内因为茶树品种问题造成产业问题3-5个案例来引导学生树立必须学好这么课程的观念。 任务二 茶树育种及良种繁育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展望(45分钟) 教学组织:1、讨论:你知道目前你所在区域或者是国家、世界茶树育种及繁育是什么样子的?(5分钟) 2、讲解茶树育种新技术、茶树遗传资源的收集与利用 、茶树新品种的选育及鉴定等发展现状(35分钟)内容见课件 3、总结、讨论、回顾以上所学内容 | |
三.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室,课件、教材及参考资料 | |
四.教学方法:以教授为主,讨论、提问为辅。 | |
五.课业:
1、 你觉得我们区域茶树育种与良种繁育应该从哪些方面发展? 要求:不少于800字,下次上课时交。 2、预习教材1-12页,并将预习内容的重点,难点整理成读书笔记,下次上课前检查。 | |
参考书目: 1.中国茶叶学会主编:中国茶叶 2.福建茶叶学会主编.福建茶叶. 3.浙江省茶叶学会主编.茶叶. 4.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主编. 茶叶科学技术.
|
教师姓名:田景涛 职称:副教授 2014 年9月2日
《茶树育种及良种繁育技术》教案
编号:02
课时安排:2 学时 | 教学课型:理论课 √ 实验课□ 习题课□ 实践课□ 其它□ |
项目二茶树种质资源 任务一:茶树的染色体(30分钟) 任务二 茶树的变异 (60分钟) | |
1.教学目的要求 任务一: 1、了解茶树遗传的物质基础。 2、了解茶树染色体有丝各个时期的相 3、掌握茶树染色体的形态与数目。 任务二: 知识目标 掌握茶树营养器官、生殖器官的变异。 了解茶树物候期、生理生化等特性的变异。 了解不同茶树品种间的形态、生化差异。 技能目标 掌握茶树品种性状调查方法。 掌握茶树标本采集与制作的方法。 | |
二.教学内容 授课内容: 任务一茶树的染色体(30分钟) 知识点一 染色体的概念(#) 祥见教材第1页及授课课件 知识点二 茶树染色体的数量及与遗传的关系 祥见教材第1页及授课课件 知识点三 核型的概念 祥见教材第1页及授课课件 讨论:你知道的因为染色体变异产生的茶树新品种有哪些?举例。 任务二 茶树的变异 (60分钟) 讨论:你见过的茶树变异类型有哪些? 知识点一 营养器官的变异 树型、树姿、芽形、芽茸毛、叶形、叶片大小等营养器官的变异。 内容详见教材4--7页 知识点二 生殖器官变异 花、果实的变异 内容详见教材7--8页 知识点三 物候期变异 内容见第8页,拓展链接物后期变异的相关文章2篇,(内容见课件)同时讲解如何调查物候期变异。 知识点四 生理、生化特征变异 内容见教材9-11页 课程小结见课件 | |
三.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室,课件、教材及参考资料 |
教师姓名:田景涛 职称:副教授 2014 年9月5日
《茶树育种及良种繁育技术》教案
编号:03
课时安排:2 学时 | 教学课型:理论课 √ 实验课□ 习题课□ 实践课□ 其它□ |
项目二 茶树种质资源 任务三 茶树的进化和植物学分类(45分钟) 任务四 种质资源的概念及类别(45分钟) | |
1.教学目的要求 任务三: 知识目标: 1、了解茶树从原始形向进化形演变的路线。 2、了解我国茶树变种的模式标本特征。 3、掌握茶树的植物学分类。 能力目标: 掌握茶树的学名及茶树在植物学上的分类地位。 任务四 种质资源的概念及类别 知识目标: 了解茶树种质资源的类别及特点。 了解茶树种质资源的研究、利用概况。 技能目标 | |
2.教学内容 任务三 茶树的进化和植物学分类(45分钟) 知识点一 茶树的进化 茶树的进化 原产地四种论点: 该四种理论有争议 知识点二 茶树在植物学上的分类 重点:茶树在植物学上的分类 详细内容见教材12-19页 任务四 种质资源的概念及类别 讨论:你知道的茶树种子资源有哪些? 知识点一 种质资源的概念及其重要性(45分钟) 详细内容见教材19-20页,重点种质、种质资源的概念 知识点二 茶树种质资源的类别及特点 详细内容见教材20-22页,重点掌握本地种质资源比如石阡苔茶、梵净山野生茶树的特点。 | |
三.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室,课件、教材及参考资料 | |
课业: 收集你所在区域的种质资源名称及分布状况,列举3-5种区域代表性种质资源的特点,要求字数不少于800字。 预习教材23-44页,并做好读书笔记 |
《茶树育种及良种繁育技术》教案
编号:04
课时安排:4 学时 | 教学课型:理论课 √ 实验课□ 习题课□ 实践课□ 其它□ |
项目二 茶树种质资源 任务五 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利用 (135分钟) 任务六 茶树品种资源分布(45分钟)
| |
1.教学目的要求 知识目标: 掌握茶树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方法。 了解茶树品种资源分布状况 能力目标: 掌握茶树品种资源的调查方法 重点难点:质资源的收集、保存方法 | |
二.教学内容 任务五 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和利用 (135分钟) 讨论:同学们觉得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方面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知识点一 种质资源的收集 链接2个资源收集项目案例;重点掌握收集方法及整理方法;详细内容见教材23-32页 知识点二 种质资源的保存 链接杭州种质资源圃保存案例;重点掌握保存方法;详细内容见教材33-37页 知识点三 种质资源的研究 链接中国作物种质资源信息系统”的网站,重点掌握特征特性鉴定;详细内容见教材37-38页 知识点四 种质资源的创新及利用 详细内容见教材38-39页 知识点六 茶树品种资源分布 详细内容见教材44-43页 | |
三.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室,课件、教材及参考资料 | |
课业: 1、请查找新梢密度、百芽重的测定方法。 2、如何制作鲜叶蒸青烘干样品? | |
参考书目: 《梵净山茶区生态环境特征分析》 (《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第二期) |
《茶树育种及良种繁育技术》教案
编号:05
课时安排:2 学时 | 教学课型: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实践课□ 其它□ |
项目二 茶树种质资源 任务七 品种的概念与良种的作用 (10分钟) 任务八 育种目标与育种途径 (20分钟) 任务九 我国茶树品种简介 (15分钟) | |
一.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品种的概念及良种的作用 掌握育种目标机主要育种途径 掌握区域主要的栽培良种 | |
二.教学内容 知识点一 品种的概念 知识点二 良种的作用 知识点三 育种的主要目标 知识点四 育种的主要途径 知识点五 我国主要国家级良种及贵州省地方品种的特征特性 具体内容见课件及教材39-40页;45-56页 | |
三.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室,课件、教材及参考资料 | |
课业: 找出适合区域种植的良种3-5个,说明为什么适合? | |
参考书目: 1. 陈浩主编.品种志.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 |
《茶树育种及良种繁育技术》教案
编号:06
课时安排:4 学时 | 教学课型:理论课 √ 实验课□ 习题课□ 实践课□ 其它□ |
项目九 茶树良种繁育与推广技术 任务一 良种繁育的特点与途径(135分钟) 任务二 茶树良种的推广(45分钟) | |
1.教学目的要求 任务一:良种繁育的特点与途径 知识目标 了解茶树繁殖方法的种类及特点 了解茶树种子繁殖技术 掌握茶树扦插繁殖技术 技能目标 掌握茶树扦插繁殖技术 重点:茶树扦插繁殖技术 任务二 茶树良种的推广 知识目标 了解品种推广的方式 掌握品种区域化和品种合理布局相关知识 掌握良种良法配套技术措施相关知识 技能目标 会根据品种特性制定良种良法配套技术措施 | |
二.教学内容 任务一:良种繁育的特点与途径 讨论:同学们知道的植物繁殖方式有哪些?举例说明。引出茶树繁殖的种类及特点(5分钟) 知识点一 茶树繁殖的种类及其特点(40分钟) 知识点二 影响茶树扦插发根的主要因素(10分钟) 知识点三 茶树短穗扦插技术(85分钟) 任务二 茶树良种的推广 讨论:同学们觉得茶树良种的途径有哪些?(3分钟) 知识点一 良种推广的方式(10分钟) 知识点二 品种区域化和品种合理布局(10分钟) 知识点三 良种良法配件技术措施(22分钟) 链接一个良种良法配套技术措施示范项目做案例 | |
三.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室,课件、教材及参考资料 | |
课业: 假设要在校园内的茶园基地选择一块3亩的土地育苗,请制定实施方案。(要求涵盖苗圃地基本状况、目的意义,技术措施、资金预算等方面的内容,措施要详细,具有可操作性) | |
参考书目: 1. 童启庆主编.茶树栽培学(第三版)[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2. 潘根生,王正周编著.茶树栽培生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198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