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龙眼标准化生产示范园技术规范
2025-09-29 05:14:25 责编:小OO
文档
为大力推进龙眼标准化生产进程和产业发展方式转变,依据《农业部关于组织开展热作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创建工作的通知》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1 园地选择与规划

1.1 园地条件

要求示范园符合有关产地环境条件标准,生态条件优越,位于南亚办龙眼优势生产区域。

1.1.1 光温条件

果园环境空气质量符合NY 5023要求。常有大风吹袭的地段,冷空气沉积易发生冻害的低洼地段,以及坡度>20°的山坡地不宜建立示范园。在冬季气温偏低龙眼易冻害,气温偏高龙眼难成花结果的地区不宜建立示范园。

1.1.2 土壤条件

果园土壤环境符合NY 5023要求;建园要求选择土层深厚、土质疏松、保肥保水能力强的土壤,地下水位1m以下,不积水。土质过粘或过沙的土壤不宜建立示范园。

1.1.3 灌溉条件

 果园要求水源充足,灌溉水无污染,水质量符合NY 5023要求。

1.1.4 其他

 果园要求交通便利,生态环境良好,远离厂矿、砖窑等污染源,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生产区域。

1.2 园地规划

包括分区、道路、排灌系统、防护林带及果园其他设施的规划与设计。

1.2.1小区(作业区)规划

以道路、防护林等将园地划为小区,根据园地实际情况安排小区大小,一般每个作业区20~40亩。

1.2.2 道路规划

果园应建设必要的道路系统,其路网包括:主干路、支干路和园间小路。

1.2.3排灌系统规划

示范园区应根据果园水源条件、坡度高低合理规划设计节水高效灌溉系统,排洪沟、排水沟等排灌系统。

1.2.4防护林带规划

大果园应营造防护林,防护林应选择速生抗风树种,且与龙眼不存在相同的主要病虫害。

1.2.5 其他

示范园还应规划设置水肥池、蓄水池、仓库、鲜果包装场等设施。

2 种子种苗

选择生长健壮、品种纯正(纯度97%以上)的嫁接苗,要求嫁接口高30~35厘米,砧木和接穗亲和性好,嫁接口平滑,愈合良好,无肿瘤或缚带绞缴现象,接口以上部位枝条粗度直径为0.8~1.0厘米,具有1级以上分枝3~4条,且枝条分布均匀,枝梢长度适中,生长健壮,根系良好、完整,无检疫性病虫害等特点的苗木。

2.1 品种

使用的品种必须是省级主管部门推荐的品种。

品种应结合当地环境气候、市场需求,选择适应性好、丰产、优质、高效的品种。

广东目前主推品种:储良、石峡、草埔、古山二号。

广西目前主推品种:大乌圆、石硖、储良、四季蜜。

福建目前主推品种:立冬本、松风本、凤梨穗。

海南目前主推品种:储良、石峡。

2.2 苗木规格与要求                    

选择生长健壮、品种纯正的嫁接苗,要求嫁接口高20cm~30cm,砧木和接穗亲和性好,嫁接口平滑,接口以上部位枝条粗度直径为0.6cm~1.0cm,并至少有三次梢老熟,根系良好,不带病虫害。以带土移植为好。

3 园地建立

 根据园地实际情况进行开垦与整地。坡度5°以下的坡地采用等高种植,5°~20°的山地、丘陵应建梯田种植。

3.1种植密度

 根据果园地力、水源条件、坡度和管理水平及品种决定种植密度,一般采用株行距为5~8m,每亩种植17株。

 计划密植或坡度较大的园地可适当密植,选择4m×5 m株行距,每亩种植33株。

3.2植穴准备

3.2.1挖穴规格

 植穴一般宽0.8m,深0.6m,基肥充足的可挖植穴宽1.0m,深0.8m。

3.2.2基肥和填穴

 植穴宜经曝晒后回填。回填材料:表土、绿肥及农家肥等。绿肥、杂草、秸秆等粗料加少量石灰置于植穴下层,土、肥分层填埋;鸡粪、猪牛栏粪等有机肥30kg~50kg加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1.5kg~2.5kg,与表土充分混合回填于植穴上层,表层回入表土,并高出地面15~20㎝以备土层下沉。若施绿肥应在种植前2~3个月压青。

3.3定植时间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确定适宜定植时间,一般以春植或雨季为主,选择在苗木新梢老熟后至萌芽前进行定植为好。容器苗移植不受季节。

3.4种植方法

 苗木整理:把苗木过多的叶片和枝条剪去,每个复叶只保留两片小叶,嫁接口以上只保留1~2条长30cm~40cm的枝条(容器苗移植可不剪枝叶)。

 种植步骤:在已回填的定植穴中间挖一个能容纳苗木根部(或土团)的小穴,将苗木置于定植穴中(种袋苗时必须除去塑料袋),使根颈部与地面平,扶正、填上细土、压实。定植后做一个直径1米的树盘,淋足定根水,并用稻草或杂草等覆盖。若风速较大或苗木较高的还须设立支柱固定。

 注意事项:要求带泥团苗定植后泥团不散,裸根苗定植后不屈根并使根系与土壤充分接触。定植一般要求以松土下沉后根颈部与地面平为适宜。

 种植后管理:种植后至成活前应保持水分湿润,晴天不下雨时,一般2~3天灌一次水,直到成活为止。

4 栽培管理

4.1 幼龄树管理

 幼龄龙眼树一般指种植后1~3年的未结果或开始结果阶段。其管理目标是:①提高定植成活率;②加速树冠向外生长和丰产树冠的形成;③促进根系生长等。

4.1.1 植后第一年管理

4.1.1.1水分管理

 幼龄树树冠小、根系浅,抗旱能力弱,发生干旱时,需及时适量灌水,每5天~7天1次,灌水量以淋湿根系主要分布层(10 cm~30 cm)为限。

 雨季要注意排除果园积水,及时修复被雨水冲坏的排灌系统。

4.1.1.2 施肥

 肥料使用应符合NT/T496的规定,禁止使用未经国家或省级农业部门登记的化学和生物肥料,不使用含重金属和未经无害化处理的城市垃圾、污泥、工业废渣等作为果园肥料。

 幼年树第一年施肥以勤施薄施,不伤根为原则。定植后第一次梢老熟后开始施肥,结合淋水每月施1~2次肥,偏重于速效氮肥,每次可用5%~10%腐熟花生麸水或50%人粪尿水4 kg ~5kg,开浅沟淋施,或用复合肥(以N:P2O5:K2O=15:15:15为例)50g加尿素30g~40g,在树盘上撒施后淋水。一年生树在每次喷药杀虫可加入叶面肥。

4.1.1.3 中耕除草

 幼年树的树盘要经常中耕除草。树盘外可间种花生、绿豆、黄豆、绿肥、低矮的牧草等作物。若没有间种作物,在夏秋季可留杂草,但杂草不能影响幼树生长。冬季结合清园全面铲草压青。

 果园可用化学药剂除草,常用除草剂有草甘磷、百草枯等。大风天气、嫩梢期不宜喷除草剂。

4.1.1.4 虫害防治

 常见虫害主要有:金龟子、尺蠖、毒蛾、卷叶蛾、龙眼角颊木虱、蛀梢蛀叶虫类(荔枝蒂蛀虫、荔枝尖细蛾、小灰蝶)等新梢害虫。防治方法按“5 病虫害综合防治”。

4.1.1.5 抹除砧木嫩芽

一年生树不修剪,但要及时抹除砧木上的嫩芽。

4.1.2 植后第二、三年管理

4.1.2.1水分管理

 发生干旱时,需及时适量灌水,约10天1次,灌水量以淋湿根系主要分布层(10 cm~40 cm)为限。

 雨季要注意排除果园积水,及时修复被雨水冲坏的排灌系统。

4.1.2.2 施肥

 定植后第二、三年,随着树体增大,施肥量较定植后第一年相应增加,施肥次数减少,每抽出一次新梢施肥1~2次。

4.1.2.3 中耕除草

按4.1.1.3执行。

4.1.2.4 扩穴改土

 山地果园从定植后第三年可开始扩穴改土,一年四季均可进行,但雨天不宜。成年树可每2~3年改土一次。改土材料有绿肥、杂草、塘坭、山地表土、枯枝落叶等有机肥。每次每株树可施入有机肥25kg~50kg。

4.1.2.5虫害防治

 按4.1.1.4执行。

4.1.2.6整形修剪

    定植第二年后开始树冠的整形修剪,方法如下:

 定干:二年生树定干高30cm ~50cm,以后随着树冠的增大,逐年剪除过于下垂枝条,升高树干,以下部枝条离开地面40 cm ~50cm,方便耕作为宜。

 留主枝:幼树主干上不重叠荫蔽的枝条均可保留。随着树冠的扩大、分枝增多,互相遮蔽时,逐步疏去主干上分枝少、直立或过于下垂的枝条,保留3~5条分枝较多、与主干构成45°~70°角的枝条作主枝。株行距小或枝条直立性强,主枝位置可低些;株行距大或枝条较软,主枝位置应高些,通常在主干上高50cm ~100cm范围内留主枝。

 剪枝、拉枝:剪枝以疏枝为主,及时疏去重叠交叉枝、荫枝、弱枝、病虫枝等,疏通树冠。逐步减少主干上枝条的数量,使保留的主枝有较多分枝。除了对个别过于徒长的枝条短截促分枝外,一般不宜短截枝条。对直立性强的植株可拉枝,改变主枝生长角度,培养开张的树冠。

4.2 结果树管理

4.2.1 结果母枝培养

4.2.1.1调节结果母枝成熟时间

 通过肥水管理、修剪等措施,促末次秋梢适时抽生老熟,如广东产区末次秋梢在10月中旬抽出;对10月下旬~11月中旬抽出的迟秋梢或早冬梢,可通过控制肥水或在嫩梢期喷植物生长抑制剂(如多效唑等)抑制其生长,缩短生长期,使末次秋梢在11月底~12月初老熟。

4.2.1.2 灌溉

 要求灌溉水无污染,水质符合NY 5023要求。秋梢抽发生长期、花穗生长期、开花期和果实发育期发生干旱时,需适量灌水,每7天~10天1次,灌水量以淋湿根系主要分布层(10 cm~50 cm)为限。

 雨季要注意排除果园积水,及时修复被雨水冲坏的排灌系统。

4.2.1.3 施肥

4.2.1.4 除草

 果园可用人工、机械或化学药剂除草。大风天气、嫩梢期不宜喷除草剂。

4.2.1.5 虫害防治

 常见虫害主要有:荔枝蒂蛀虫、荔枝尖细蛾、小灰蝶等蛀梢蛀叶虫类,尺蠖、毒蛾、卷叶蛾、金龟子等新梢害虫。防治方法按“5 病虫害综合防治”。

4.2.1.6 修剪

 成年树树体管理主要是修剪,春季修剪可结合疏花疏果,同时剪除弱枝、密生枝、隐蔽枝和病虫枝;夏季修剪主要剪除空穗或结果少的弱穗及抽生过多的夏梢,福建、四川等产区注意夏延秋梢的培养。

 采果后的秋季修剪是全年最重要的一次修剪,修剪量以末次秋梢老熟后秋梢基部叶片能受到光照,保留较多枝条为适宜。秋季修剪宜在采果后短期内完成,当年没有结果的植株可提前进行。先剪去下部过于下垂的枝条,再疏去过密部位的一些较大枝条,即开“小天窗”;疏去残枝、弱枝、病虫枝、内膛枝和密枝。修剪使大主枝的数量适当较少,主枝结构合理,分枝较多,枝条分布均匀,结果母枝都能充分接受阳光。新梢老熟后可继续疏去过密的枝条。对枝叶少、树势弱的植株,不宜修剪。

4.2.2 控冬梢促花

4.2.2.1使用植物生长抑制剂

 在末次秋梢老熟后喷一次0.05%多效唑, 12月份若抽出冬梢,在冬梢展叶前喷0.02%~0.03%乙烯利。使用乙烯利控冬梢最多能用两次,两次喷药相隔的时间要有15天以上。也可选择专用的龙眼控梢药剂。

4.2.2.2人工摘梢和药物杀梢

 冬季抽出少量冬梢,可用人工摘除或药物杀梢。

4.2.2.3环割、环剥

 对树势过旺,成花结果难的品种或植株可进行环割或环剥促花保果。

4.2.3花果期管理

4.2.3.1促进花穗生长

 在花穗生长期不能正常生长发育时,及时采取淋水、施肥等措施,促进花穗适时生长,广东产区花穗期是在1月中下旬萌动,2月花穗抽生,3月现蕾。海南正常季节会提早10~15天左右。

4.2.3.2脱花穗小叶

 在花穗生长发育期,若花穗上小叶生长占优势及时将花穗上刚展开的嫩叶用人工摘除,或用0.01%~0.015%的乙烯利或专用药剂脱去花穗上的小叶,但不宜杀伤花穗。

4.2.3.3壮花保果

在花蕾期,通过人工短截花穗,或用植物生长抑制剂,控制花穗长25cm左右。花穗发育完成至开花前,对花量过大的植株进行疏花(具体做法按4.2.4)。花期放蜂,遇雨要及时摇落花穗上的残花。

4.2.3.4肥水管理

花果期对成花结果好的植株,注意加强肥水管理,遇旱淋水,勤施肥。应看果施肥,多果多施、少果少施、无果不施。对结果较多的果园,每次喷药均可加入叶面肥。

4.2.3.5疏花疏果

疏花在花穗发育完成至开花前进行;疏果在小果黄豆大时进行。

花果多或树势弱的植株疏花疏果量较大,反之少疏。花量大,以疏花为主,疏去30%以上的花穗,对叶片少、树势弱的植株可疏去70%的花穗。花量少,以疏果为主,只疏结果过多的植株或枝组。疏花疏果时,树冠顶部、外围的花果多疏,中下部的多留;壮树疏主花果穗,弱树疏弱花果穗为主。疏花疏果后所留的花果穗在树冠上呈梅花状均匀分布。                                                                                                                                                                                                                                                                    

疏花:先疏去生长不良的花穗,然后疏去或短截过大的花穗,花穗长以25cm左右为宜。疏花时树顶去二留一,中下部去一留二,对叶片少、树势弱的植株可全部疏去顶部花穗,只留中下部部分枝条结果。

疏果:先疏去座果稀少、病枝、残枝的果穗,再疏去过多的果穗,保留座果较好、果粒较紧凑、果量适中的果穗。对大果穗应短截或疏去一些小穗,使挂果量适中。结果母枝粗0.6cm ~0.8cm的穗果量,储良龙眼50粒~60粒,石硖龙眼70粒~80粒,植株挂果少时穗果量可多些,生产优质果植株的留果量可少些。

4.2.3.6病虫害防治

常见病虫害主要有:龙眼鬼帚病、炭疽病等;荔枝椿象,荔枝蒂蛀虫、小灰蝶等蛀果虫类,尺蠖、毒蛾、卷叶蛾、金龟子等。防治方法按“5 病虫害综合防治”。

4.2.3催花和调节龙眼产期

使用氯酸钾通过地施或叶面喷施的方法诱导龙眼在不同时间成花,达到促进龙眼成花或调节龙眼产期的目的。

4.2.4果园改造

衰退的植株应及时更新树冠,逐年回缩修剪、轮换更新骨干枝,培养中下部生长势强的内膛枝替代高位衰弱枝条,重新培养树冠。对封行密闭果园,可采取间伐或轮换重回缩骨干枝等方法疏通树冠。

4.2.5灾害性天气防御及灾后处理

在花穗抽出生长期遇冻害,应淋水或喷水防寒,对花穗受冻害后停止生长的植株,通过喷施叶面肥,地下施肥和淋水等方法促进花穗正常生长。

4.2.6采收

龙眼采收成熟度应根据销售市场远近及贮藏期间长短而定,远销龙眼一般以成熟为宜。成熟度的确定可结合果实的外观、发育期、可溶性固形物等来判断。

采收时间:应在晴天上午露水干后或阴天进行,不宜在烈日中午,雨天或雨后采收。

采收方法:整穗采收,用枝剪将成熟果实剪下。对于成熟度不均匀的树,可分批采收。采收时应轻采轻放.尽可能避免机械损伤。也可根据客户要求单果采收。采收后果实不要堆放在烈日下暴晒,采后应放在阴凉处,尽快运到加工厂进行处理。

5 病虫害综合防治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提倡采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方法,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量化学农药,使用中等毒性农药,禁用高毒、高残留的化学农药,将有害生物的发生和危害控制在经济阈值下。

5.1农业防治

采用土、肥、水等综合农业措施,加强果园常规管理,减少有害生物的发生。加强肥水管理,培养强壮的树势,对减少龙眼鬼帚病的发生有着重要作用。

5. 2生物防治

保护果园天敌,选择对天敌杀伤力小的低毒性化学农药,避开自然天敌对农药的敏感时期,创造适宜自然天敌繁殖的环境。提倡在果园人工释放平腹小蜂防治椿象,助迁捕食性瓢虫控制蓟马和蚧类。

5. 3物理防治

采用黑光灯、震频式杀虫灯、色光板等物理装置诱杀鳞翅目、同翅目害虫。

5. 4化学防治

按照GB4285 和GB/T8321(所有部分)规定执行,禁止使用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登记和许可生产的农药(详见附录A),严格掌握农药施用剂量、使用次数、施药方法和安全间隔期。

幼年树枝梢生长期每月喷杀虫剂1次~2次防治新梢害虫;结果树秋梢生长期,采用“一梢两药”的方法防治新梢害虫,即在每次新梢长5cm~10cm 时喷杀虫剂一次,新梢展叶刚转绿时再喷一次。

花果期在尺蠖、毒蛾、卷叶蛾、金龟子盛发时应及时喷药杀虫,4月~5月间对金龟子多的果园还要结合人工捕杀。荔枝椿象,在开花前(3月下旬左右)喷药杀越冬成虫,在卵孵化期(5月上中旬)喷1次~2次药杀若虫。荔枝蒂蛀虫、小灰蝶等蛀果虫类,在成虫羽化高峰期及时喷药杀虫。龙眼炭疽病,在花穗期、幼果期、果实发育后期喷药防治,但对通风透光好,不常发病的果园可不喷药。

具体防治方法详见附录B、附录C。

6 果实商品化处理

6.1 挑选

挑选时应剔除病果、虫果、褐变果、腐烂果、裂果、未成熟或过熟果、无果蒂果及其他缺陷果。

6.2分级

龙眼果实的分级标准按NY/T 516规定执行。鲜龙眼(储良 石硖)的销售分为优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三个等级,各等级符合表1中的各项指标规定。

表1: 等级划分1

  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
果实  果实为同一品种,具该品种成熟果的固有色泽,无裂果、无变质果

   穗梗

穗梗不得超过“葫芦节”,不带叶,无空果枝

   果形

正常、具有该品种特征,较正常尚正常、无严重畸形果
 果穗整齐度

果粒分布均匀紧凑,果粒分布均匀较紧凑果粒分布均匀尚紧凑
   果肉

肉质新鲜,风味正常,厚度均匀,有弹性
污染物与病虫害无外物污染,不得有病虫害果无外物污染,病虫

害果不得超过3%

   成熟度

果实饱满具弹性,果壳表面鱼纹大部分消失
 

表2:等级划分2

   

    优等品

 

    一等品

 

    合格晶

 

果实

横径

储良

 

石硖

>26毫米的果

不少于70%

 

>24毫米的果不少于70%

>22毫米的果不少于70%

>22毫米的果不少于70%

>20毫米的果不少于70%

可溶性固形物

(%)

储良

 

石硖

  

    >20

 

   

>18

 

   

>15

 

 

6.3清洗及防腐处理

龙眼经挑选分级后,可用0.1%的漂白粉溶液清洗。防腐处理可用500毫克/公斤的咪鲜胺类杀菌剂、500毫克/公斤的抑霉唑或1 000毫克/公斤的噻菌灵溶液浸果1分钟,然后取出晾干。杀菌剂的残留量应符合GB 2763的有关规定。

6.4 产品包装、标签

龙眼果品内包装可使用聚乙烯薄膜袋(0.02毫米~0.03毫米)或防雾聚乙烯袋(0.02毫米~0.03毫米),外包装可根据市场要求选用纸箱、塑料箱、泡沫箱、竹篓等装箱,并贴上标签,包装场所、材料要清洁,符合规定的卫生标准。标签上标上品种、级别、重量、生产小区编号、生产日期等,然后放入冷库贮存或直接运到市场进行销售(距离远的市场应通过冷链运输车进行运输),装运车辆及运输工具要符合卫生规定,不能和其他有毒物资混载。

6.5 贮存

 贮存场所应清洁、通风,应防晒、防雨设施,产品不得与有毒、有害、有异味物品混存。

6.6 运输

 运输工具应清洁、有防晒、防雨设施。贮运时间在24小时之内者,允许在常温条件下进行;凡超过24小时以上者必须经过预冷并在低温冷藏条件下进行运输。

    运输过程不得与有毒、有害、有异味物品混运,要防止日晒、雨淋,应轻装轻卸,严禁重压。

6.3 质量安全要求

6.3.1 感官要求

要求果实新鲜、色质正常,清洁,无腐烂变质,无明显的机械伤和病虫害。

 

6.3.2  安全卫生标准 

剧毒农药和高毒农药不得在荔枝生产中使用,不得检出,产品安全质量标准按NY 5173-2005执行。

7 档案管理

7.1建立果园档案(基本信息、重要文件)

土地租赁合同,标明果园面积及范围的规划图,种植时间,种植品种,种苗来源,土质水质分析结果等。

7.2 建立投入品档案

 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投入品购买、存放、使用及包装容器回收处理,实行专人负责,建立进出库档案。

7.3生产档案记录制度

 统一印发生产档案本,有较为完整的生产管理档案记录,包括施肥,淋水,修剪,控制冬梢,促花保果,疏花疏果,病虫害防治,果园除草,果实采收等整个生产管理过程的实施时间和方法,使用的农业投入品的名称、来源、用法、用量,重要农业灾害发生与防控情况。档案记录保存二年以上。

7.4产品检测与准出制度

配备必要的常规品质检查设备和农药残留速测设备,对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测定和农药残留进行检测,检测不合格的产品一律不得上市销售,销售的产品要有产地准出证明。

7.5质量追溯档案

对标准园内生产者和产品进行统一编码,统一包装和标识,有条件的应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产品质量查询。有条件的地区,需要记载果树营养诊断数据和施肥及矫正方案,确保从生产源头上控制果品产量质量。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