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项选择题(每小题均有多个正确答案,请从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用2B铅笔填涂相应答案代码。每小题所有答案选择正确的得分;不答、错答、漏答均 不得分。答案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1、下列选项中可以体现出公司经营哲学的有( )。
A.公司对利益相关者的态度
B.公司提倡的共同价值观、和目标
C.公司的组织结构
D.公司的管理风格
参: A,B,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公司的使命与目标。经营哲学主要通过公司对利益相关者的态度、公司提倡的共同价值观、和目标以及管理风格等方面体现出来。经营哲学同样影响着公司的经营范围和经营效果。
2、个人独资企业的投资人张某为筹款经商,以自有的价值20万元的设备为抵押,向甲银行贷款5万元,1个月后又以该设备为抵押,向乙银行贷款10万元,均未办理抵押物登记。如果张某到期不能还款,该设备拍卖所得为12万元,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
A.拍卖所得先偿还甲银行的贷款,剩余偿还乙银行的贷款
B.由于未办理抵押物登记,两项抵押均无效
C.第二次抵押无效
D.偿还甲银行的4万元,偿还乙银行8万元
【正确答案】AB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点是抵押的清偿顺序。同一动产向两个以上债权人抵押的,当事人未办理抵押物登记,实现抵押权时,各抵押权人按照债权比例受偿(1:2)。
3、下列关于合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谈判过程中的重要事项和参与谈判人员的主要意见,应当予以记录并妥善保存
B.国家或行业有合同示范文本的,必须采用合同示范文本
C.企业财会部门应当根据合同条款审核后办理结算业务
D.企业应当健全合同管理考核与责任追究制度
参: B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企业内控应用指引中的合同管理。国家或行业有合同示范文本的,可以优先选用,但对外涉及权利义务关系的条款应当进行认真审查,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修改。所以,选项B的说法错误。
4、下列关于民事法律行为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民事法律行为以设立、变更或终止权利义务为目的。此处的“目的”指的是当事人实施法律行为所追求的法律后果以及行为人实施行为的动机
B.民事法律行为是有目的的行为,是当事人欲达到一定法律效果的行为。此处的“目的”仅指当事人实施法律行为所追求的法律后果
C.单方行为只要求当事人一方作出意思表示即可成立,而多方法律行为,则强调行为人意思表示一致才能成立
D.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受继承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民事法律行为的特征。民事法律行为是有目的的行为,是当事人欲达到一定法律效果的行为。此处的“目的”仅指当事人实施法律行为所追求的法律后果,不包括行为人实施行为的动机。
5、在信息技术基础数据库中,有五个流程目标在于服务支持,包括配置管理、事件管理、变更管理、发布管理和( )。
A.可用性管理
B.配合管理
C.问题管理
D.财务管理
参: 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库的内容。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库协助企业调整其信息技术服务。它包括十个流程和-项功能。其中有五个流程目标在于服务支持,包括配置管理、事件管理、变更管理、问题管理、发布管理;五个流程侧重于提供服务,包括服务级别管理、可用性管理、能力管理、信息技术服务持续性管理、财务管理。
6、下列说法中,属于审计委员会对内部审计进行复核时应选择的方面有( )。
A.内部审计部门在组织中的地位
B.内部审计部门的职能范围
C.内部审计的技术才能要求
D.内部审计的专业应尽义务
参: A,B,C,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审计委员会与内部审计。审计委员会及内部审计师需要确保内部审计部门正在有效运作。它将在四个主要方面对内部审计进行复核,即组织中的地位、职能范围、技术才能和专业应尽义务。
7、S公司是-家服装企业,曾经-度以低成本优势赢得市场,则公司可能采取的竞争战略有( )。
A.成本领先战略
B.差异化战略
C.集中化战略
D.-体化战略
参: A,C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集中化和成本领先战略的相关内容。成本领先战略是指企业通过在内部加强成本控制,在研究开发、生产、销售、服务和广告等领域把成本降到最低限度,因此选项A正确;差异化战略是指企业向顾客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在产业范围内独具特色。因此选项B不正确;集中化战略针对某-特定购买群体、产品细分市场或区域市场,采用成本领先或产品差异化来获取竞争优势的战略。因此选项C正确;-体化战略不属于竞争战略,因此选项D不正确。
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操作风险产生原因的是( )。
A.缺乏计划与控制
B.员工缺少应有的培训
C.管理层或员工缺乏职业道德或存在舞弊意识
D.过于依赖外包商,对于外包的产品或服务没有履行必要的检查
参: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企业面对的风险种类。操作风险可组合成以下几种风险:(1)员工。(2)技术。(3)舞弊。(4)外部依赖。(5)过程/程序。(6)外包。选项A不属于引发操作风险的因素。
9、下列关于财务计量指标的计算公式中,不正确的有( )。
A.毛利率=(营业收入-销售成本)/营业收入
B.息税前利润=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C.资本报酬率=净利润/占用的资本
D.市盈率:每股盈余/每股市价
参: C,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业绩衡量指标的计算。资本报酬率-息税前利润/占用的资本;市盈率=每股市价/每股盈余。
10、除非外方投资者向中国投资者转让其全部股权,否则企业投资者股权变更不得导致外方投资者的投资比例低于企业注册资本的( )。
A.10%
B.15%
C.25%
D.30%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外商投资企业投资者股权变更。除非外方投资者向中国投资者转让其全部股权,企业投资者股权变更不得导致外方投资者的投资比例低于企业注册资本的25%。
11、田某因治病而急需用钱,但又求借无门。薛某知道后表示愿借给田某3000元,但半年后须加倍偿还,否则以田某的两头耕牛代偿。万般无奈下,田某表示同意。根据规定,田某与薛某之间的合同行为( )。
A.因存在欺诈而可撤销
B.因存在欺诈而无效
C.因存在乘人之危而无效
D.因存在乘人之危而可撤销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乘人之危”的认定和效力。乘人之危是指行为人利用对方当事人的急迫需要和危难处境,迫使其作出违背本意而接受与其非常不利的意思表示。乘人之危的民事行为依《民法通则》的规定为无效民事行为,但依《合同法》的规定为可撤销的民事行为。依据特别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在合同领域,乘人之危属于可撤销的民事合同。本题中,田某与薛某之间的借贷行为属于乘人之危的民事行为应无疑问,借贷行为属于合同行为,故该合同属于可变更、可撤销合同。
1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操作风险产生原因的是( )。
A.缺乏计划与控制
B.员工缺少应有的培训
C.管理层或员工缺乏职业道德或存在舞弊意识
D.过于依赖外包商,对于外包的产品或服务没有履行必要的检查
参: A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企业面对的风险种类。操作风险可组合成以下几种风险:(1)员工。(2)技术。(3)舞弊。(4)外部依赖。(5)过程/程序。(6)外包。选项A不属于引发操作风险的因素。
13、根据规定,企业破产界限的实质标准是( )。
A.企业经营管理不善
B.企业无法继续经营
C.企业严重亏损
D.企业不能清偿到期债务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点是破产界限。破产界限的实质标准是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通常简称为不能清偿。
14、张某原为A公司的技术开发人员,2004年5月离职与他人共同投资创办B公司,并于2005年3月开发完成一项与原在A公司执行技术开发任务有关的技术成果。根据规定,该项技术成果应归属给( )。
A.张某
B.A公司
C.B公司
D.张某和A公司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职务技术成果的确定。根据规定,离职后一年内继续从事与其原所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岗位职责或者交付的任务有关的技术开发工作,属于“执行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工作任务”,即为职务技术成果。
15、下列关于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简称QDII)制度的管理环节中,属于国家外汇管理局职责范围的有( )。
A.境外投资业务的市场准入
B.投资品种的确定
C.QDII机构境外投资额度管理
D.资金汇兑管理
【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制度。我国的QDII包括三类机构,即商业银行代客境外理财、保险资金境外运用和基金管理公司等境外证券投资。根据职责分工,银监会、、分别负责银行、证券和保险等境外投资业务的市场准入,包括资格审批、投资品种确定以及相关风险管理;国家外汇管理局负责QDII机构境外投资额度、账户及资金汇兑管理等。
16、根据规定,企业破产界限的实质标准是( )。
A.企业经营管理不善
B.企业无法继续经营
C.企业严重亏损
D.企业不能清偿到期债务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点是破产界限。破产界限的实质标准是企业法人不能清偿到期债务,通常简称为不能清偿。
17、某纺织机械总公司拟定与瑞士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合资经营企业,促使双方创建合资经营企业的动因主要包括( )。
A.加强该企业现有业务
B.将该企业现有产品投放新市场
C.开发可以在该公司现有市场上销售的新产品
D.经营-种新业务
参: A,B,C,D
答案解析:
本题考核创建合资经营企业的动因。创建国际合资经营企业的动因。包括加强该企业现有业务、将该企业现有产品投放新市场、开发可以在该公司现有市场上销售的新产品和经营-种新业务。
18、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了一份承揽合同,由乙公司为甲公司制造一批家具。合同签订后,甲公司不再需要这批货物,遂要求解除合同,解除合同会给乙公司造成5万元损失。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公司无权解除合同
B.经乙公司同意,甲公司有权解除合同
C.甲公司应当赔偿乙公司的损失
D.乙公司的损失应自行承担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承揽合同的解除。《合同法》规定,定作人可以随时解除承揽合同,造成承揽人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