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策略
2025-09-29 05:12:18 责编:小OO
文档
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有效策略

作者:高顺勇

来源:《教师·下》2018年第01期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小学生的全部学习活动都伴随情感的参与,积极主动的情感会使小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中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渲染教学气氛对于课堂教学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课堂是学生学习的第一场所,课堂气氛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应点燃学生求知的火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例如,现在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占有欲强,容易发脾气,对其家庭和学校生活的观察来看,一年级的学生在生活中常常不愿与别人分享,比较自私;在分享的过程中易出现矛盾;不懂拒绝。所以在一年级下册《分享真快乐》教学时,教师可创造情境,让小学生明白分享的重要性。于是笔者创设了这样的情境:“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份小礼物,猜猜是什么?(一个漂亮的透明糖果瓶装着)想吃吗?现在老师来分发糖果了,先发到的同学可以拿出糖果马上尝一尝。同学们快乐吗?老师有好东西和你们一起分享,课前同学们也把自己心爱的玩具、图书带来和小伙伴们一起玩、一起看,这就是分享。”这样与学生一起分享糖果,既拉近学生与老师的距离,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参与活动的热情。

        2.实践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热情

        实践活动是指与“道德与法治”教学有密切关联的多种实践训练活动,综合展示其教学基本属性。在具体操作设计时,教师要注意介入灵活、多元意识,充分利用自主选择权利,对实践活动内容进行筛选和优化。“道德与法治”课堂实践活动形式较多,教师在具体筛选时,不仅要关注学生年龄认知特点,还要充分考虑教学实际条件和环境制约因素,以提升课堂实践活动的操作性。“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学生只有动手实践,亲身参与其中才能了解其中的知识内涵。在教学《分享真快乐》时,笔者让学生参与了几项实践:①分享物品:文具、图书、食品等,并让学生讲述当时自己的心情,从而体会什么是分享、分享时心情如何。②分享玩法:让学生亮出课前的折纸作品,举起来给大家看一看。对一些大家认为漂亮的或有创意的作品,分享一下折纸方法。以前后4人为1小组,前后桌的同学在小组里互相学习不同的折法,教师提醒学生互相帮忙,互相学习其他同学的折法,这样就能折出很多不同的作品来。因此,课堂实践教学从学生爱玩的天性出发,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能够亲自动手动脑去尝试、探索并发现各种问题。

        3.师生互动,理解学科本质和内涵

        叶圣陶曾经说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教师对学生的引导会启发学生的思路,给学生带来灵感,让学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生有了灵感就会在课堂上积极地与教师进行互动,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形成师生之间良好的沟通和交流,实现对知识的把握。在师生互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步骤。师生的互动教学,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是为了让学生掌握知识而开展的,这样学生才会逐步掌握知识的本质和完善知识内涵。如《分享真快乐》的教学互动:“我们可以跟大家分享阅读、方法,玩具、食物等,在生活中,你们都跟小伙伴们分享了什么?哪位同学来说一说?”有学生说:“我和XXX一起去玩,我和他分享了水果……”学生互动很热烈,气氛非常好。

        4.课堂延伸,保持学生学习热情

        在“道德与法治”的教学过程中,最后一个环节必不可少,那就是知识的延伸与扩展。在课堂教学的最后小结,教师可以布置一个任务、一个游戏、一个调查或是一个悬念,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扩大和延伸探究范围。例如,在《分享真快乐》的总结时,笔者与学生们分享了自己小时候的“跳房子”游戏让学生课后去开展;通过这样的延伸,不仅让学生能体会到游戏的快乐,更能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到和同学、朋友、家人一起玩游戏更快乐;还可以让学生收集生活中有趣、有意义的事情,下次上课时与同学们共同分享。

        总之,践行生本教育理念,提升课堂教学效益,需要教师立足学生实际,与时俱进,勇于实践,让学生充分参与课堂互动中,做课堂的主人,这样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道德与法治”的素养。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道德与法治(一年级)[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2]聂 虹.小学品德与社会生活化教学分析[J].考试周刊,2017(74).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