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教育概论试题
2025-09-29 05:12:35 责编:小OO
文档
教育概论试题一(开卷)

姓名———— 院系—————— 分数————
一、名词解释(每个名词4分,总计20分)

1、义务教育 2、因材施教 3、美育 4、“三个面向” 5、全面发展教育

二、判断下列观点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每小题8分,总计40分)

1、 德育就是道德教育的简称。

2、 教育不是人类社会的独有现象,动物界中也存在。

3、 素质教育实质上就是培养学生体、音、美等方面素质的特长教育。

4、 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地位,必然会弱化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5、 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

三、论遗传、环境和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各自地位和作用。(20分)

四、结合我国当代教育发展与改革的实际,论一个专业化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20分)

教育概论试题一 答案
一、名词(20分)

1、 义务教育:是根据国家法律规定对适龄儿童实施的一定年限的普及的、强迫的和免费的学校教育。

2、 因材施教:就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情况给予学生的差别教育,是教育教学中的重要原则。

3、 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4、 “三个面向”:即提出的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和面向未来。是当代中国的教育发展改革方针。

5、 全面教育:即是指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而实施的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二、判断。(每题判断正确是4分,解释理由4分,总分是40分。)

1、 误。德育还包括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等方面。

2、 误。教育是人类社会有目的有意识的现象,动物界并不存在。

3、 误。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教育。不能把文化知识 的教育排除在素质教育之外。

4、 误。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重要方面就是要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二者 并不矛盾。

5、 正确。学校是培养学生的主要场所,学生是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知识,教学是培养人的最基本途径。

三、答案要点:(20分)

1、 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物质前提和基础;

2、 环境是影响人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其中的社会关系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人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程度;

3、 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可以筛选和诸因素对人发展的影响,对人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价值。

四、答案要点:(20分)

1、 教师是一种专门的职业,专业化的程度越来越高。

2、 教师的一般素质与特殊素质要求。

(特殊素质主要是语言、专业知识专业技能、职业道德、身心素养以及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知识等。)

3、必须紧密联系当前的教育改革实际来回答教师的专业素质问题。

教育概论试题二(开卷)

姓名———— 院系—————— 分数————
一、判断并说出理由(每题8分,计40分)

1、教育过程必须坚持教师的主导地位。

2、智育就是传授知识的教育。

3、教育上培养人的个性必须以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前提和基础。

4、教学过程就是传授知识与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

5、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主要是政治课教师与班主任的工作。

二、简答(每题8分,计32分)

1、什么是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有什么特点?

2、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有哪些?相互关系如何?

3、教育的基本职能是什么?

4、如何认识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三、试剖析当前教育实际中对教育方针的背离现象及其原因。(18分)

四、结合你的工作实际,谈谈你学习教育科学理论的体会与收获。(10分)

  
教育概论试题二 答案
答案要点

一、 判断:(判断4分。说明理由4分)

1、 正确2、错误3、正确4、错误5、错误

二、简答 

1、 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平等性、免费性和强制性等特点。 

2、 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主要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各育是教育的有机组成,互相促进,又不可替代。德育是各育的方向、统帅和动力;智育是各育的知识和智力的基础;体育是各育的物质性前提条件;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也都是教育的重要构成要素,同其他三育共同促进人的发展

3、 教育有三大基本职能:促进社会延续和发展的职能;加速个体身心社会化进程的职能;传递知识经验和创新知识的职能。

4、 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和阶段;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的个 别特点的发展。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是人发展的内在根据之一,对遗传素质的作用不能否定。但也不能因为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可能性,就因此夸大遗传素质的作用,把人的发展完全归因于遗传因素。遗传决定论是错误的。

三、要求:

1、明确当前教育中的主要问题就是对教育方针的背离。封闭教育,背离了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人的培养途径;对人的素质的片面培养,背离了教育方针对人的素质的全面性要求;教育实际对教育途径与人的素质结构的背离必然导致教育结果的背离。

2、剖析原因,提出对策。

四、结合理论学习和自己的实际谈学习的体会和收获。

要求有理论深度;要求紧密结合自己对教育理论的学习。

有创见8—10分;泛泛论述5—8分;不知所云3分以下。

教育概论试题三 (开卷)

姓名———— 院系—————— 分数————
一、 判断并说明理由(每题8分,计40分)

1. 教育是决定社会发展变革的最根本力量。

2. 只有不好的教育,绝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

3.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出发点也是人。

4. 教师素质的高低是制约教育教学质量的根本原因。

5. “减负”要取得实效,就必须减少课程门类,少留或不留作业;少考或不考试。

二、 谈谈你对教育的认识和理解。(20分)

三、 谈谈你对教育方针的认识及对当前诸背离教育方针现象的剖析。(20分)

四、 结合工作谈谈你学习教育理论的体会与收获。(20分) 

教育概论试题四 (开卷)

姓名———— 院系—————— 分数————
一、名词(每个名词3分,计15分)

1、义务教育

2、因材施教

3、德育

4、“三个面向”

5、教师

二、判断并说明理由(每题5分,计50分)

1、( )教育不只是人类所独有的活动,动物界也存在。

2、( )教育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3、( )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主要是政治课教师与班主任的工作。

4、( )强化教师的主导地位必然会弱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5、( )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出发点也是人。

6、( )素质教育实质上就是培养学生的体、音、美等方面素质的特长教育。

7、( )“减负”的实质就是要求减少课程门类,降低课程难度,淡化作业和考试。

8、( )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

9、( )研究性学习是主要的学习方式,接受学习是次要的学习方式。

10、( )培养人的“个性”应该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前提和基础。

三、简答(每题5分,计20分)

1.简要回答教育的基本职能。

2.简要回答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地位作用。

3.简要回答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内涵及其社会意义。

4.简要回答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及其关系。

四、论述题(15分)

结合“教育概论”课程的学习以及你的受教育经历,试论述一个合格的专业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教育概论试题四 答案
一、名词(15分)

1、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具有平等性、免费性和强制性等特点。

2、因材施教:这是《论语》中的重要教育思想,也是我们今天教育应遵循的重要教育原则。其涵义的实质就是教育要符合每个人的具体情况,教育要使不同的人都获得最适合他的发展。即教育的个性化。

3、德育:德育即全面培养人的政治观点和思想品德的教育。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品德教育。

4、三个面向:三个面向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提出的我国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指导方针。

5、教师:教师是受社会的委托,经过专门的培养训练,以全面培养教育人为基本职责的学校专职人员。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联系过去现实和未来的纽带。

二、判断(50分)(判断正确3分,理由2分)

1、错误2、正确3、错误4、错误5、错误6、错误7、错误8、正确9、错误10、正确

三、简答(20分)

1、教育有三大基本职能:促进社会延续和发展的职能;加速个体身心社会化进程的职能;传递知识经验和创新知识的职能。

2、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素质、主观能动性、社会环境、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等五大因素。其中,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物质前提;主观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社会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决定性的因素,制约人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程度;教育是影响人发展的主要手段,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着主导性作用;社会实践活动是人发展的基本途径。各因素是不可分割的,在统一对人的发展起着作用。

3、涵义:包含两个方面,一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二是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社会意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改造现代社会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4、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主要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各育是教育的有机组成,互相促进,又不可替代。德育是各育的方向、统帅和动力;智育是各育的知识和智力的基础;体育是各育的物质性前提条件;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也都是教育的重要构成要素,同其他三育共同促进人的发展。

四、论述(15分)

答案要点:

教师应具备的素养有:

一、职业道德素质 

1、高尚的职业道德观念

2、崇高的职业道德精神

3、良好的职业道德态度

4、高尚的职业道德行为

二、思想政治素质

三、科学文化素质 

1、扎实地掌握系统的基础知识

2、有广博的文化科学知识和良好的文化素养

3、要有文化科学发展史的知识

四、教育理论素质

五、教育能力素质

六、身体、心理健康素质

评分标准:

1、全面、正确地理解教师基本素养,并能够与受教育经历有机结合加以系统阐述(12—15分)

2、较全面地理解教师基本素质,能够与受教育经历结合(8—12分)

3、对于教师基本素质理解较差,或不能够与受教育经历相结合(8分及其以下)

教育概论试题五 (开卷)

姓名———— 院系—————— 分数————
一、判断下列观点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每题5分,计40分)

1、德育就是道德教育的简称。

2、教育过程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必然会弱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3、个人之间天赋才能的差别是分工的原因。

4、素质教育实质上就是培养学生的体、音、美等方面素质的特长教育。

5、学校工作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

6、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出发点也是人。

7、对于学生而言,研究性学习是主要的学习方式,接受学习是次要的学习方式。

8、教育培养人的“个性”应该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前提和基础。

二、结合我国现行教育方针的表述,就我国当前教育实际在教育方针贯彻执行上所存在的问题谈谈你的看法。(20分)

三、请列出影响或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2例,并就其中感兴趣的一例做深入剖析。(20分)

四、就“教育学是不是科学,有没有规律”,谈谈你的看法。(10分)

五、结合本课的学习,请谈谈你学习教育学的体会与收获(10分)

教育概论试题五 答案
一、判断(判断3分,说明理由2分)

1.错 2.错 3.错 4.错 5.正确 6.错 7.错 8.正确 

二、教育方针的表述8分,分析12分。

答案要点:

教育方针: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人。

现实教育对教育方针的背离表现主要有:

一是背离了教育的公平性;

二是背离了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素质要求;

三是背离了培养人的基本途径。

三、列出两例真的主要问题每个问题5分。分析一个问题10分。

四、看分析的具体理论深度分以下三个层次给分。

分析有创见,议论深刻,联系实际8—10分;泛泛空谈4—6分;不知所云3分以下。

五、体会有较深认识,一般性的认识,没有认识。

分析有创见,议论深刻,联系实际8—10分;泛泛空谈4—6分;不知所云3分以下。

教育概论试题六 (开卷)

姓名———— 院系—————— 分数————
一、名词(每词4分,计16分)

1、教育

2、遗传素质

3、智育

4、教学

二、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每题5分,计50分)

1、( )教师教育包括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两个方面。

2、( )德育即是道德教育简称。

3、(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4、( )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性作用。

5、( )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6、( )“班级授课制”不利于因材施教,必须取消。

7、( )教育是“人类社会的遗传基因”,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8、( )人的遗传素质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可塑性。

9、( )人的本质是一切现实社会关系的总和。

10、( )校长负责制的核心是校长全面负责。

三、简答(每题6分,计18分)

1. 教育的基本职能是什么?

2. 如何认识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3. 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四、论述题(16分)

试剖析当前中小学教育实际中对教育方针背离的诸现象及其原因。 

教育概论试题六 答案
一、名词

1、 教育:教育就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和人的体质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就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教育者的积极主导和受教育者的主动参与,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全面系统地影响的社会活动过程。教育具有如下特点:专门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特点;对人的影响具有全面性与系统性;教育活动具有双边性及其相互制约性;教育作用的发挥是自觉性和强制性的结合;教育效果是现实性和未来性的统一。

2、 遗传素质:遗传素质是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征,主要表现在人的机体构造、形态、感觉器官以及神经系统的特性等。人的这些生物特性是通过遗传获得的,故称之为遗传素质。遗传素质是个体发展的重要生物性前提,但它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3、 智育: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主要任务是以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武装学生,发展学生的智力。智育是各育的认识基础。

4、 教学是指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的活动,在这个活动中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身心获得一定的发展,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

二、判断(判断正确3分,说明理由2分)

1正确。2错误。3正确。4正确。5正确。6错误。7正确。8正确。9正确。10正确。

三、简答

1、 教育有三大基本职能:促进社会延续和发展的职能;加速个体身心社会化进程的职能;传递知识经验和创新知识的职能。

2、 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过程和阶段;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的个别特点的发展。遗传素质对人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是人发展的内在根据之一,对遗传素质的作用不能否定。但也不能因为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可能性,就因此夸大遗传素质的作用,把人的发展完全归因于遗传因素。遗传决定论是错误的。

3、 教育是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重要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主导性作用。同其他因素相比较,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教育是有明确目的的影响人发展的活动过程,它对人的发展方向起着制约作用;教育是有计划地全面系统影响人的过程,可以大大增强对人影响的效益性;教育是有特定的教育者负责组织的教育活动过程,可以使人的发展不走或少走弯路。此外,人的遗传素质的开发要靠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培养塑造离不开教育;对环境中各种积极和消极因素的筛选利用要依赖教育;人的各种实践活动要获得成效,必须要依靠教育来培养正确的实践目的和掌握有效的实践手段。

四、论述

要求:1、当代教育方针的表述4分;2、明确当前教育中的主要问题就是对教育方针的背离,如选拔教育背离了教育的公平性;封闭教育,背离了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人的培养途径;对人的素质的片面培养,背离了教育方针对人的素质的全面性要求;教育实际对教育途径与人的素质结构的背离必然导致教育结果的背离9分。3、剖析原因,提出对策3分。

具体参照评分标准:

1, 对于当前教育中背离教育方针现象有清晰的认识,能够全面地分析其原因,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12——16分)

2, 能够认识到当前教育背离教育方针的一些现象,能够对其原因作以分析,能够提出解决方案(8——11分)

3, 对于教育中背离教育方针现象认识模糊,分析原因不清晰,没有或提不出有效的解决方案(8分及其以下)

教育概论试题七 (开卷)

姓名———— 院系—————— 分数————
一、 判断下列观点对错(每题2分,总计20分)

1、( )教育不只是人类所独有的活动,动物界也存在。

2、( )教育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3、( )教师教育包括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两个方面。

4、( )强化教师的主导地位必然会弱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5、(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6、( )素质教育实质上就是培养学生的体、音、美等方面素质的特长教育。

7、( )“减负”的实质就是要求减少课程门类,降低课程难度,淡化作业和考试。

8、( )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但不能搞教学唯一。

9、( )德育不仅包括道德教育,还包括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

10、( )对于学生而言,研究性学习是主要的学习方式,接受学习是次要的学习方式。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题8分,总计16分)

1、教师有哪些义务?

2、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都有哪些?各自的地位与作用怎样?

三、辨析题(每题7分,总计14分)

1、 教育应该求同去异,扼长补短,培养标准化的“产品”。

2、 教学只是完成智育任务的基本途径。

四、论述下列问题(每题15分,总计30分)

1、试论我国基础教育中的所谓“差生”问题。

2、论合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五、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总计20分)

1、某镇的一所初中根据学生所交的学杂费数量对学生区别对待。学杂费250元的学生进入“普通班”,穿蓝色校服。学杂费3500元的学生进入“封闭班”,穿红色校服。而且,封闭班的教室里配有VCD、电视机、电风扇等设备,而普通班则没有。

请结合工作实际和教育学的学习,谈谈你对上述现象的看法。

2、某中学经过教师的精心准备和学校的大量投入,推出包括科学类、人文类和活动类三大门类的40门具有本校特色的选修课程,用“课程超市”的形式呈现在全体学生面前,让学生自主选择。在这个琳琅满目的“课程超市”里,每一位同学精心挑选,都找到了一、两门符合自身发展所需要的课程。 

请结合工作实际和教育学的学习,谈谈你对上述现象的看法。

教育概论试题七 答案
一、判断下列观点对错(每题2分,总计2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题8分,总计16分)

1、遵守、法律和职业道德;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成长;不断提高政治业务水平。

2、影响因素:遗传素质、主观能动性、环境、实践活动和教育5个因素(5分)。地位作用:遗传素质是物质基础和自然前提,主观能动性是人发展的动力,环境是影响人发展的重要外因,实践活动是人发展的基本途径,教育是人发展的有效手段。(3分)

三、辨析题(每题7分,总计14分)

1、错误。

最好的教育应该是个性化的教育,是使每个人获得最适合他自己发展的教育。标准化的教育是对人的发展的真正的祸害。

2、错误。

教学是各育的共同途径。不仅要完成智育的任务,也要完成德育、体育和美育等的任务。

四、论述下列问题(每题15分,总计30分)

1、“差生”问题是我国基础教育不容忽视的一个大问题。

差生问题的实质分析;差生是如何形成的,差生究竟是差在什么地方;学校和家庭应该如何联合解决差生问题。

分析有创见,议论深刻,联系实际12—15分;泛泛论述8—10分;不知所云5分以下。

2、中学生课业负担的分类与成因分析;减轻其课业负担的必要性分析;可行性讨论。

分析有创见12—15分;泛泛论述8—10分;不知所云5分以下。

五、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总计20分)

1、教育是金钱的奴仆吗?义务教育的平等性如何保障?对孩子的心灵造成的伤害谁来负责?这是对教育本真和原则的无情践踏!

分析有创见,议论深刻,联系实际8—10分;泛泛空谈5—7分;不知所云3分以下。

2、在完成国家规定课程的前提下,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兴趣出发,开设出系列的选修课,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展是有益处的,它符合教育的规律,应该提倡。

分析有创见,议论深刻,联系实际8—10分;泛泛空谈4—6分;不知所云3分以下。

教育概论试题八 (开卷)

姓名———— 院系—————— 分数————
一、 判断下列观点对错(每题2分,总计20分)

1、( )教育不只是人类所独有的活动,动物界也存在。

2、( )教育在阶级社会里具有鲜明的阶级性。

3、( )教师教育包括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两个方面。

4、( )强化教师的主导地位必然会弱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5、( )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

6、( )素质教育实质上就是培养学生的体、音、美等方面素质的特长教育。

7、( )“减负”的实质就是要求减少课程门类,降低课程难度,淡化作业和考试。

8、( )学校工作必须以教学为主,但不能搞教学唯一。

9、( )德育不仅包括道德教育,还包括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

10、( )对于学生而言,研究性学习是主要的学习方式,接受学习是次要的学习方式。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题8分,总计16分)

1、教师有哪些义务?

2、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都有哪些?各自的地位与作用怎样?

三、辨析题(每题7分,总计14分)

1、 教育应该求同去异,扼长补短,培养标准化的“产品”。

2、 教学只是完成智育任务的基本途径。

四、论述下列问题(每题15分,总计30分)

1、试论我国基础教育中的所谓“差生”问题。

2、论合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五、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总计20分)

1、某镇的一所初中根据学生所交的学杂费数量对学生区别对待。学杂费250元的学生进入“普通班”,穿蓝色校服。学杂费3500元的学生进入“封闭班”,穿红色校服。而且,封闭班的教室里配有VCD、电视机、电风扇等设备,而普通班则没有。

请结合工作实际和教育学的学习,谈谈你对上述现象的看法。

2、某中学经过教师的精心准备和学校的大量投入,推出包括科学类、人文类和活动类三大门类的40门具有本校特色的选修课程,用“课程超市”的形式呈现在全体学生面前,让学生自主选择。在这个琳琅满目的“课程超市”里,每一位同学精心挑选,都找到了一、两门符合自身发展所需要的课程。 

请结合工作实际和教育学的学习,谈谈你对上述现象的看法。

教育概论试题八 答案
一、判断下列观点对错(每题2分,总计2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二、简要回答下列问题(每题8分,总计16分)

1、遵守、法律和职业道德;完成教育教学任务;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成长;不断提高政治业务水平。

2、影响因素:遗传素质、主观能动性、环境、实践活动和教育5个因素(5分)。地位作用:遗传素质是物质基础和自然前提,主观能动性是人发展的动力,环境是影响人发展的重要外因,实践活动是人发展的基本途径,教育是人发展的有效手段。(3分)

三、辨析题(每题7分,总计14分)

1、错误。

最好的教育应该是个性化的教育,是使每个人获得最适合他自己发展的教育。标准化的教育是对人的发展的真正的祸害。

2、错误。

教学是各育的共同途径。不仅要完成智育的任务,也要完成德育、体育和美育等的任务。

四、论述下列问题(每题15分,总计30分)

1、“差生”问题是我国基础教育不容忽视的一个大问题。

差生问题的实质分析;差生是如何形成的,差生究竟是差在什么地方;学校和家庭应该如何联合解决差生问题。

分析有创见,议论深刻,联系实际12—15分;泛泛论述8—10分;不知所云5分以下。

2、中学生课业负担的分类与成因分析;减轻其课业负担的必要性分析;可行性讨论。

分析有创见12—15分;泛泛论述8—10分;不知所云5分以下。

五、案例分析题(每题10分,总计20分)

1、教育是金钱的奴仆吗?义务教育的平等性如何保障?对孩子的心灵造成的伤害谁来负责?这是对教育本真和原则的无情践踏!

分析有创见,议论深刻,联系实际8—10分;泛泛空谈5—7分;不知所云3分以下。

2、在完成国家规定课程的前提下,从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兴趣出发,开设出系列的选修课,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展是有益处的,它符合教育的规律,应该提倡。

分析有创见,议论深刻,联系实际8—10分;泛泛空谈4—6分;不知所云3分以下。

教育概论试题九 (开卷)

姓名———— 院系—————— 分数————
一、 简要回答下列各题 (60分)

1. 什么是教育?教育同社会环境和实践活动有何本质区别?

2.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都有哪些?各因素的地位怎样?

3. 当代家庭教育的主要误区都有哪些?

4. 当前的教育方针是如何表述的?试分析其理论上的构成。

5. 什么是教育学的“个性”?如何科学地培养人的个性?

6. 素质教育是一种什么样的教育?

二、 试用所学教育理论诊断我国当前基础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两例 (20分)

三、 结合教育理论的学习,谈谈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所应具备的基本素养。(20分)

教育概论试题九 答案
一、 简答:

1、 教育就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和人的体质的活动都是教育。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就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教育者的积极主导和受教育者的主动参与,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全面系统地影响的社会活动过程。教育具有如下特点:专门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特点;对人的影响具有全面性与系统性;教育活动具有双边性及其相互制约性;教育作用的发挥是自觉性和强制性的结合;教育效果是现实性和未来性的统一。

教育同社会实践活动和环境是有着根本区别的。人的实践主要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而教育则完全是培养人和改造人的活动。同时,教育也不等同于环境。环境纯粹是人发展的外部因素,而教育则包含有主观因素;环境对人的影响是自发的,而教育对人的影响则是自觉的。

2、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主要有遗传素质、主观能动性、社会环境、教育和社会实践活动等五大因素。其中,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物质前提;主观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社会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决定性的因素,制约人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程度;教育是影响人发展的主要手段,对人的身心发展起着主导性作用;社会实践活动是人发展的基本途径。各因素是不可分割的,在统一对人的发展起着作用。

3、 当代家庭教育的误区表现在许多方面。主要有教育观念上的误区,如家长缺少平等观念;教育方法上的误区,

4、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人。完整教育方针的理论构成:反映教育的性质和服务方向,规定人的素质结构,确定人的培养途径,最终明确教育的培养目标。

5、 教育学所说的个性是指个体在生理素质和心理特征的基础上,主体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通过社会和教育的影响,在身心、才智、德行和技能等方面所形成的比较稳固而持久的独特特征的总和。科学地培养人的个性,首先要清楚两种不同的个性观。一种是以牺牲人的整体发展为代价,片面培植人的某方面专长的所谓个性教育,这是对人的割裂的资产阶级个性观;另一种个性观是在人的全面发展基础上对人的特长进行培养,这是马克思主义的全面发展的个性观。

6、 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人的素质的教育,是一种面向全体的教育,是可持续发展的教育。这种教育既是社会所要求的,也是人自身所需要的。

二、 要求:

1、对中小学教育问题的诊断要用所学教育理论;

2、要明确概括出中小学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两例;

3要对问题的根源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解决的办法。

三、 要求:

1、要紧密结合教育的实际;

2、要明确提出当前优秀的人民教师所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素养;

3、要对教师队伍的建设提出建议。

教育概论试题十 (开卷)

姓名———— 院系—————— 分数————
一、 判断下列各题正误并说明理由 (60分)

1.“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就是说明教育是决定社会发展变革的最根本力量。

2.只有不好的教育,绝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

3.教育的对象是人,教育的出发点也是人。

4.素质教育就培养学生音、体、美等方面的特长教育。

5.教育中的“减负”要取得实效就必须减少课程门类,少留或不留作业;少考或不考试。

6、德育就是道德教育的简称。

二、 试剖析当前教育实际中对教育方针的背离现象及其原因。(20分)

三、 结合你的工作实际,谈谈你学习教育科学理论的体会与收获。(20分)

教育概论试题十 答案
一、判断:(判断6分,说清理由4分)

1、 错误。教育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但在二者的关系上,是社会决定教育,而不是相反。我们强调“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正是反映了社会对教育的要求和教育的重大作用。

2、 错误。教育固然是影响人发展的重要因素,教育对人的发展决不是的。但人的发展受制约于诸多因素,教育不是万能的。

3、 错误。教育的对象是人,这是对的。但说教育的出发点是人则是不对的。教育应该从社会和个人的共同需要出发。

4、 错误。素质教育不仅仅是特长的教育。素质教育应是对人的全面素质的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

5、 错误。减负的目的是提高教育质量,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减负同留作业和考试并不是对立的和矛盾的。

6、 错误。德育不仅仅是道德教育,它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教育三个方面。道德教育只是其中之一。

二、 要求:

1、对当前教育方针的完整表述(5分)。

2、明确当前教育中诸多主要问题的根源就是对教育方针的背离(3分)。

3、封闭教育,背离了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人的培养途径;对人的素质的片面培养,背离了教育方针对人的素质的全面性要求;选拔教育背离了教育的公平。教育实际对教育途径与人的素质结构的背离必然导致教育结果的背离(9分)。

4、剖析原因,提出对策(3分)。

三、 结合理论学习和自己的实际谈学习的体会和收获。

1、紧密联系教育理论实际,体会有理论深度15——20分;泛泛谈10—15分,空洞无物8分以下。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