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六年级上学期语文“双减”作业设计
2025-09-29 05:11:28 责编:小OO
文档
阳泉市郊区中小学教师作业设计比赛样表

学校丰华双语学段小学学科语文姓名韩磊
参赛作品课题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五课《七律•长征》

作业内容(包括教学目标、作业设计)
课时目标:1.会写“律、崖、渡、索”4个字。

          2.有节奏的朗读诗歌

3.能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远征之难。

作业设计:        第一部分  基础性作业

1.给下列生字注音并组词、再读一读。

律(   )(      )      崖(   )(      )

渡(   )(      )      索(   )(      )

2.理解词语。

①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万水千山”本义是指                ,本文是指               。

②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云崖”指           。

“铁索”本义是指              ,本文是指                。

3.熟读古诗,理解诗意。

(1)这首诗的关键句是                                 。

全诗的诗眼是“           ”。

(2)这首诗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哪几幅红军长征途中威武雄壮的“征难图”?选

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空。(             )

①腾越五岭②横过草地③疾跨乌蒙

④巧渡金沙⑤勇抢大渡(飞夺泸定)⑥喜踏岷山

(3)“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中“暖”说明了(   ),“寒”说明了(       )。

A红军巧渡金沙江的欢快心情B.飞夺泸定桥战争的惊险悲壮

4.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是(     )。

A.万水/千山/只等闲

B.大渡/桥横/铁索寒

C.金沙水/拍云/崖暖

D.五岭/逶迤/腾/细浪

第二部分  综合性作业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1.前两句高度概括出红军在长征途中(                         )

的英雄气概。朗读时语气要(        )并充满信心。

2.后两句诗运用了(      )、(       )、(      )三种修辞手法,“腾细浪”指(                      );“走泥丸”是指(                   )。充分表现了红军在长征途中翻越大山时(                     )精神。

第三部分  拓展性作业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诗句中一“暖”一“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写出了天气情况,又写出(                    )“暖”字表达了红军战士(                     ),“寒”字使我们体会到(             )。

2.诗句中“三军”指的是(            )。

3.诗句中可以看出红军长征政得胜利前的最后一个难关是(       )

“尽开颜”一词表现了红军(             )之情。

作业设计意图
基础题的设计主要是从目标达成的检测和巩固入手,帮助学生从初步的口头识记到最后落到笔头上的书写,从而让所有学生真正能达到学有所获。

综合题的设计主要是帮助学生在学完这首七律后达到一个情感的升华,最好是能激发学生的爱国情绪。

拓展题是古诗知识的小部分延伸但其实还和古诗的内容情感是紧密相连的,为的就是能够让学生部分学生能够继续挖掘古诗的其它内容,激发他们举一反三的意识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