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理工大学资源开发与管理工程系
安徽理工大学资源开发与管理工程系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坚决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严格遵守有关教育工作的法律法规,始终坚持“依法治系,质量立系,科研兴系,特色荣系,文化强系”的办学方针,坚持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坚持“管理与育人并重、教学与科研并重、素质与知识并重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科专业的特点,以学生为中心,积极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围绕学校教育工作大局,着力在促进煤矿科技进步与发展、强化教学管理、全面提升教育质量等方面开展了各项活动,把教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在系领导的团结配合和全系教职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项工作始终走在院系的前列,在近三年的年度考核中,该系连续三年获得学校综合考核“优秀”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都得益于我们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更是有广大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奋斗,成绩卓著。
一、领导团结,认识统一,切实抓好本职工作和管理水平
领导班子是动员、组织、率领教师进行教学和科研的决定性力量。在实践中,全系领导干部的思想认识和行为决定着院系的生存,决定着院系的改革、建设和发展。资源开发与管理工程系领导班子思想高度统一,协调一致,分工明确,并能在工作中积极提高自身的业务和管理水平,处处为学生着想,处处为教师着想。工作中,充分发挥党总支的指导作用,并领导班子团结协调,勤政廉政,依法治教,规范管理,注重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业务素质提升,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开拓创新精神。
二、立足现实,抓住特点、扎实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一是坚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原则,切实为广大学生做好事、办实事。一方面,重点抓了资助贫困生工作。近三年来,为356名贫困生办理了国家助学贷款近608.55万元;为114名贫困生发放国家助学奖学金20.7万元;系团总支拓宽勤工助学途径,自主开辟勤工助学岗位33个,与学生总数比例大于1/100,从而克服贫困生“等、靠、要”的依赖和懒惰思想,实现贫困生“自救”;每个辅导员都建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及资料数据库以及贷款学生资料数据库。另一方面,千方百计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立了由党总支副、团总支、辅导员组成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领导组。同时,在全系每个学生班级通过自荐或推荐的方式,选出了一批具有乐于助人、责任心强、思想健康、善于沟通的学生担任心理健康教育宣传员。每学期至少为学生安排两场心理健康教育讲座。
二是加强了学生政工队伍建设。坚持高标准的选人原则,严把辅导员的入口关,现有专职学生辅导员6 人,其中具有硕士学位2人;为团总支配齐了团总支、副、工作助理等;推荐辅导员参加各级各类学生政工干部培训班,为辅导员提供进修学习的机会。这些举措使学生政工队伍的数量有了增长,质量有了提高,学历层次有了改善。该系团总支刘艳同志于2005年5月参加了全国高校辅导员班主任骨干培训班学习,曾获安徽理工大学首届“优秀辅导员”称号,现为华东师范大学2006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职硕士研究生。
三是改善了学生工作条件。为做好学生工作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专职辅导员每人配备专用电脑,团总支、学生会设立办公室。
四是积极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鼓励和引导大学生服务基层。资源开发与管理工程系现有本科专业四个,每年招生400人左右,生源情况好。近年来采矿工程、安全工程两专业的就业率接近100%。大学生面向唱想到基层就业的主旋律,大学生踊跃到西部志愿服务、到安徽基层就业、到工矿企业社区农村工作。近两年来,资源开发与管理工程系有4位毕业生参加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2007年淮北矿业集团公司在近三届毕业生中间开展了“淮北矿区十佳毕业生”评选表彰活动,我系04届安全工程专业丁卫平、05届采矿工程专业邹钰两位毕业生当选。
五是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途径。建立了网上工作平台,开展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建立了思想政治教育进学生公寓的工作。2006年该系辅导员的作品《温暖我的2005》入选《高等学校辅导员工作论坛》;2006年该系辅导员刘艳同志获得安徽理工大学“师德先进个人”;2006年党总支副张勤春同志获得安徽省三部委“优秀德育工作者”。
三、思想重视,保障,视教学工作为“一把手”工程。
1、牢固树立教学工作是中心工作的观念。使全体教职工确立高等学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教学改革是学校各项改革核心的主导思想,牢固树立“教学质量是生命线”的观念。教学工作始终是中心工作,一切工作服从于和服务于教学工作。系行政办公室对教学一线行使管理职能、提供服务保障,其作风和工作水准直接关系到教风和学风建设的成效。
2、系党政一把手作为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亲自抓教学质量。系党政领导每学期至少安排两次有关教学工作的专题会议,研究教学工作的与措施。系办公会对教学工作的有关问题优先安排上会讨论研究。
3、系领导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了解情况、掌握情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坚持和完善系领导听课制度和考场巡查制度。
4、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大教学经费投入。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坚持学生实践环节不减少。同时,为了提高教学水平,系每年拿出一部分经费用来鼓励教师编写教材、发表论文,鼓励在教学中取得成绩的教师,增加实验设备投入,努力改善实验条件。
长期以来资源开发与管理工程系坚持每学期举办一次青年教师讲课比赛,通过比赛促进教师“练好基本功”,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对在讲课比赛中获奖的教师,加大奖励力度和奖励面,物质和精神奖励相结合,同时大力宣传和倡导学先进、赶先进,大张旗鼓的树立青年教师教学好榜样。程元栋老师2005年获得安徽理工大学青年教师讲课比赛一等奖,2006年获得安徽理工大学优秀青年教师称号,华心祝教授2007年获得第八届“安徽省青年科技奖”。2006年商务03-2班朱晶晶同学获得“全国三好学生”称号;2007年安全03-2班陈洋同学获得安徽省第二届“十佳青年学生”称号,2006年安全02-1班赵新江同学获得“安徽省优秀学生干部”称号。近三年来该系学生有6人次在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中获奖。
出台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奖励办法,设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资助申请立项的学生科研项目,奖励本科生发表学术论文。2005年蔡峰同学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大赛三等奖;2006年陈洋等同学获得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三等奖。
四、 依靠学科,创造条件,着力提高人才队伍建设
资源开发与管理工程系历来十分注重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利用学校的,学科优势条件积极培养和引进人才,本着“发展重点学科,造就创新型教师”、“发挥名师作用,加强创新意识培养”,通过近五年发展,造就和培养了一大批青年教师和学者。目前该系现有在职教师81名,具有博士学位16人,硕士38人,正在攻读博士学位14人,攻读硕士学位8人。全系教师中有博士生导师6人,教授 13 人,副教授9人。在过去五年的发展中,该系新增教授6人,副教授2人,新增博士学位人员14人,新增硕士学位人员26人。在这五年中,新进教师49名(包括07年)中有博士4人,硕士32名。通过不断的发展进步,目前在采矿工程和安全工程两个重点学科中,90%以上人员具有硕士学位,具有博士学位达14人。信息系统与信息管理和电子商务两个新专业,通过培养和引进,28名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1人,拥有硕士学位11人,还有7人正在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
五 、加强联系,促进发展,积极提高科研工作水平
近五年,该系承担或完成了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十五”“十一五”国家科技攻关、教育部重点课题、国内外间合作研究及省部级以上课题等项目21项,覆盖于矿业工程、安全技术及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电子商务技术与应用研究诸方面,各类纵向科研项目经费774.58万元。积极与参与或承担企事业单位委托科研和技术服务项目321项,五年横向科研经费约3000余万元,科研成果为企事业单位创经济效益10亿多元。
通过全系教师的共同努力,该系刘泽功教授主持完成的“复杂特困条件下高瓦斯厚煤层瓦斯抽放理论与工程实践”研究成果获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谢广祥教授完成的“高瓦斯‘三软’厚煤层倾斜长壁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高产高效综合技术研究”、“综放开采三维矿压场研究及其工程应用”及刘泽功教授完成的“淮南矿区开采煤层顶板瓦斯抽放技术研究”分获2005、2006及2004年度安徽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近五年该系教师共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共13项,市级科技奖16项。
2006年,“矿业安全技术”被安徽省教育厅评为高校省级科技创新团队,并出现“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煤炭行业拔尖人才” 1人,“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高校学科拔尖人才”1人 ,“安徽省高等学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4人,“安徽省高等学校中青年骨干教师”3人。
近5年来,在《Appl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煤炭学报》、《力学学报》、《岩土力学》、《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改革与战略》、《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煤炭科学技术》、《中全科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316篇,其中,SCI、EI、ISTP 收录论文49篇 ,国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2篇,出版学术著作7部,教材21部。主编或参编国家规划教材19部。
六、 拓展渠道,提高水平,积极服务社会
该系一方面积极提高对外科研水平,承担企事业单位科研难题,此外,利用自身优势为企业培养人才,近五年,该系通过不断提高自己的科技和教育水平,先后为皖北煤电集团、淮南矿业集团、淮北矿业集团及萍乡矿业集团培养“采矿工程”、“通风与安全工程”等专业技术人才500余人。此外,该系主管的安徽理工大学安全培训中心为安徽省内的多家企业和单位培训安全技术管理人才1500余人。
2006年11月,资源开发与管理工程系接受了国家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受到评估专家和领导的高度评价;为安徽理工大学取得优秀的成绩做出了突出贡献。相信在系领导的团结统一的领导下,在全系教职工的共同努力和奋斗下,资源开发与管理工程系的明天会更美好!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