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 报
2013年第7期
总第22期
安家乡初级中学教务处 2013年12月25日
【教研动态】
安家中学:教学常规管理接受“检阅”
冬风拂大地,视导暖人心;城乡共携手,传递正能量。12月21日,郧西县教学研究室教研“专家”在蔡主任的带领下,深入安家中学就自主教育课堂改革工作开展教学视导活动。半天的视导活动,教研员们推门听课16节、师生座谈6场次、抽查教师常规12人,还重点核实登记了学校“青蓝”工程、领导蹬点包联、校本教研等工作的落实情况。
气温突降让人们领略寒冬的威力,贴心的交流却让教师饱尝“课改大餐”,雪中送炭式的教学视导,满足了一线教师对实现专业发展的内在需求,在推进素质教育和教师培训方面发挥骨干示范作用。
“通过这次调研检查,我们发现了在教育教学方面的好典型、好经验、好方法,也找出了教育教学存在的不容忽视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为了帮助学校进一步夯实教学过程,落实教学常规,推进课程改革,提高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教研室主任蔡庆忠的简评为本次活动画上完美的句号。
【比教学】
安家中学召开课堂教学改革及教学常规管理督办会
智慧引领发展,课改沐浴校园;成绩源于落实,坚持就是特色。12月17日,安家中学召开教学改革及教学常规管理督办会,中层以上干部、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和部分班主任及教师代表参加会议。中心学校教研员结合“自主课堂”教学改革进行师生问卷调查。调查显示,学校教师都能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交给学生,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以激励教育为手段,自主探究,师生互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通过“晋级激励”评价机制调动了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积极性。对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困惑,与会教师踊跃发言,畅通自己的教学体会和一些成功经验。通过深入研讨,解答了困惑,统一了思想,丰富了内涵,创新了方法,完善了制度。
对于落实教学常规管理,会议要求,教务处要对照细则,查缺补漏;按要求收集整理档案资料。
随后,应邀与会的中心学校校长余书林作了讲话。他说:“安家中学新课改理念已经融入课堂教学中,教师们进行了大胆探索,取得了可喜成绩,各处室通力合作,用先进的教育理念引领教师大胆探索,不断丰富和完善自主课堂教学模式,让改革成为趋势,成为自觉行为……”
最后,会议要求,全体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和昂扬的斗志,以新的理念、新的思维、新的视角、新的方法和新的角色定位,全力推进学校新课改工作不断前行。
【访万家】
一名留守儿童的日记:学校就是我们的家
家,原是温馨的栖息地,欢悦的乐土,心灵的皈依。然而在郧西县安家中学八年级一班张敏的眼中:家,只是一种奢望,一种只有过节才会前往的地方,而学校就是他们唯一的家,也是他们的第二天堂。
孪生花,用信心书写恒心
家住郧西三官的张敏是一个五口之家,有一个孪生姐姐张楠,还有一个比姐妹俩小一岁的弟弟张书豪。母亲常年在外打工。父亲因患有严重的肾病,只能在家做点轻活补贴家用。家里唯一的经济支柱就是母亲,因为要支撑起这个家,经常也是饥一顿饱一顿,母亲因此患有轻度的胃病。
张敏曾计算过从学校到家的距离,整整130里多路,迂回曲折的小路坐车需要两个多小时,车费每人25元。张敏曾在作文中这样写道:“不是不想家,只是家是一道道距离,是一张张父母辛苦的汗水换来的钞票,是姐弟三人半月的生活费,回家的钱不如给父亲多买点治疗的药”。姐弟三人除了“过大节”,其他时间就呆在学校里,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学校就是我的家。他们还不理解辛苦就已经懂得了坚强;他们还不理解退却就已经学会了勇敢;他们还不能理解苦难就已经完成了蜕变,他们在不经意间学会了用坚强书写坚强,用信心书写恒心。
温馨“家”,用真心换回放心
周六早上7点半,这是安家中学每个周的放假时间。上完早自习,打扫完学校卫生就可以回家了。张敏扫完清洁区的卫生,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兴奋、着急地收拾行李。而是默默地拿起才从图书馆借的课外书朝教室走去。终于,回家的同学站成路队等待着老师的一声令下,操场一旁的张敏显得格格不入,她在等待着留校的值日老师清点留校学生的人数。
操场从喧闹一下回归安宁,张敏淡然地看了看周围,略略地估算着留校仅有的十几个人其中还包括值周的老师。空气中微微呼出的白气,都预示着这个周末的寒冷。抖擞抖擞精神,舒活舒活筋骨,和值周的老师展开了一场球类竞技赛,乒乓球、羽毛球、篮球信手拈来。中午,一边在食堂吃着营养餐,一边和值周老师切磋球技。吃完饭,睡个好觉,将一周的都补回来。睡饱后的张敏惬意地看着寝室窗外,还早,于是拿起那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细细的品读一番。吃过晚饭,张敏和姐姐、弟弟一起乖乖的进教室做作业。晚上等着值周老师清点人数后就进入梦乡,睡梦前,张敏还想着自己的乒乓球的技术比值周老师还略胜一筹,不由得扬起嘴角。
“这周是在学校的第16周留校周,16个星期没有回家,16个星期也没有见病弱的父亲,不知道父亲的病好些了没有?药是不是按时吃了?”张敏的周记本上清晰地记录着留校的日子。一根电话线,连接着思念,连接着爱的呼唤。随即,我们拨通张敏父亲的电话,当问及孩子在学校是否放心,他回答说:“放心,孩子在学校有营养餐,还有值周老师们看着,在家里哪还顾得营养啊,放心、放心。”
师生情,用爱心温暖童心
师生之间,原本就存在距离。而在张楠的眼中,班主任刘金明是一个平易近人的好老师,大家都亲切地称他——金明大哥。
一说起金明大哥,张楠的眼中闪烁着光彩,兴奋、亲切还有一抹崇拜色彩,“刘老师特别关心我们,母亲在深圳打工,我们有时候都来不及给母亲打一个电话,刘老师就及时将我们在学校的情况告诉父母,偶尔地也会将家里的情况告诉我们,甚至可以说他比我们自己都还要了解家里的情况,上次,母亲胃病就是金明大哥告诉我们的。”因为刘老师经常发表文章在各大省级媒体,张敏、张楠总是一脸崇拜的看着那个心细的“金明大哥”,为他、也是为有这样的老师自豪。
2012年10月20日,安家中学2012年度最美留守学生的奖项就颁给了张敏、张楠以及张书豪等人。颁奖词是这样写的:谁不渴望阳光,谁不渴望依靠,然而有这样一群学生,他们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他们只是懵懂的知道,坚强是一种品格,是一种坚守,更是一种执着,也许他们还不能够真正理解何谓坚强?然而他们却用实际行动演绎出一片独自的空间,并温暖着身边所有和自己一样的同龄人。
张敏在日记本上写着,“父母不在身边的日子,与坚强为伴,为远方的父母,更为了自己守候着一份希望。没有家人的依偎,我并不孤单,因为我有可爱同学、敬爱老师还有那个家般温馨的学校,学校就是我们留守生的家。”
报 :县教育局办公室
送:安家乡中心学校办公室
传:两个教师办公室 |
邮箱:******************** 共印40份下载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