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线缆敷设规范
2025-09-29 05:13:27 责编:小OO
文档
3.3.2管线敷设与设备安装

线缆敷设

管槽内穿线和导线连接工艺流程:

确认→清扫管路→穿引线钢丝→选择导线→放线→引线与电线绑扎→穿线→剪断电线→剥削绝缘层→接线→焊头→恢复绝缘→绝缘测试。电缆(线)敷设前,应做外观及导通检查,并用直流500V兆欧表测量绝缘电阻。

●所有线缆的敷设应按相关规范和标准施工,应确认有足够空间敷设线缆。

●穿放线时应将管槽内的积水和杂物清理干

●导线的型号、数量和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线缆的排列应避免交叉,线缆布放于线槽或线管内保持平直,不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槽内和管内的线缆没有接头,线缆的保护措施良好,避免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线缆在布放前两端贴有标签,以表明起始和终端位置,标签书写清晰、端正和正确并粘贴牢固,做到在拉线过程中避免损伤或磨损。

●线缆布放时保持一定冗余,线缆布放时长度应有冗余。在前端设备安装位置、交接间、设备间预留3—6米;在配线架出口处预留3米;在信息出口(接线盒)处预留1米;工作区预留0.3—0.6米,以利于智能化设备的端接。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长度。

●布放线缆的牵引力,做到小于线缆允许张力的80%,避免线缆的内部结构损坏,影响其传输性能。

●在安排线缆路线时,必须考虑线缆的最小弯曲半径,并提供参数给业主审核。

●敷设多条电缆的位置应用扎线带绑扎,并做出标识,扎线带应保持相应间距,线缆扎线带的绑扎不能太紧以免影响线缆的使用。布放于水平线槽内的线缆,每20根绑扎成一束,每隔3—5米进行绑扎固定,布放于垂直线槽内的线缆每隔2米进行绑扎固定,以降低线缆自身的挤压及自身的重量的影响。每条线总长度必须小于100米。

●线缆穿过转线管时使用预先穿过线管的细钢丝绳缓慢牵引,转弯时不能牵拉,必须先牵引过转弯处的接线盒,然后再往前拉,一次穿线拉管的最大长度不超过6米,线缆进管时做到保持平直,以避免在拉线时受到损伤。

●不同信号,不同电压电缆应分类布置,交流线路与信号线路分管分槽敷设,净距宜大于0.8m;

●控制台、机柜内的线缆应排列整齐,并绑扎在机柜内的布线槽内,同时做出标识。线缆的敷设应便于机柜门的开启或关闭、设备的维护与更换。

●穿放线完成后按图纸要求及时进行线路编号并用500V摇表进行绝缘电阻。用500V兆欧表测量时,不应小于5兆欧。当安装说明书中有特殊要求时,应符合其规定的线绝缘电阻,并在记录表上作好记录。

3.3.3施工注意事项

设备安装

(1)机架(机柜)安装要求:

◆ 机架安装完成后,水平、垂直度应符合厂家的规定。如无厂家规定的,垂直偏差不应大于3mm。

◆ 安装机架面板,架前留1.5m空间,机架背面离墙距离大于0.8m,便于安装和施工。

◆ 壁挂式机柜底距地面为300~800mm。 

◆ 采用下走线方式时,架底位置与电缆上线孔相对应。

(2)各类接线模块、接线端子安装要求

◆ 模块设备应完整,安装就位,标志齐全。

◆ 安装螺丝必须拧紧,面板应保持在一个水平面上。

(3)前端设备安装

智能化系统设备专业性强,其中不少是精度较高的专用器材,对安装的专业要求较高,必须严格按说明书要求的安装步骤及设计图纸规定的安装位置进行操作,操作过程要细心,严禁野蛮施工,防止损坏设备。

所有设备在安装前必须会同建设单位及监理公司共同开箱检查,特别要注意配件(附件)及资料的完整性,并做好验收记录。

所有设备安装除要符合规范外,还要注意留有设备的安全操作距离及美观,特别是有装修要求的环境,不但要使设备安装与环境相协调,还要注意不能损伤弄脏装修面,属于隐蔽工程的要做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最后要做好的是已安装产品的保护工作。

(4)现场控制器的安装

现场控制器与前端设备可构成最小的运行系统,实现某个单项或区域的功能,要求现场控制器安装在竖井或设备用房里,如受条件,必须安放在较为安全的地方,并加上防误操作的安全措施。

(5)在设备安装前,对环境进行检查和清洁处理,确保安装环境满足设备安装、运行

环境条件的要求,作好防尘保护工作,以确保设备具有良好的电气连接性能。安装机架配线设备及金属钢管、线槽等应符合设计的接地要求,并保持良好的电气连接。

线缆的敷设

◆ 线缆布放前应核对规格、布放位置与设计规定相符。

◆ 线缆的布放要求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的挤压和损伤。

◆ 线缆在布放前两端贴标签表明起始和终端位置,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在布放线缆时须注意保护好标签,必要时可在标签外贴一层胶布,避免在拖动线缆时将标签磨损。

◆ 电源线、信号电缆、双绞线、光缆及建筑物内其他智能化系统的线缆须分离布放。各种线缆在同一路由敷设时,采用金属线槽按室分离布放,金属线槽可靠接地。

◆ 线缆布放时须充分考虑冗余。在设备间预留长度为4m,终端为0.5m;光缆在设备端预留长度为8m。光纤布线根据规定每隔200米预留一定长度并打圈。

◆ 在室外线缆进入室内时,必须做好防水措施。在该项目施工中,所有从室外进入室内的线缆入口处,必须以水泥封堵,做好防水保护。

线缆预留与标记

在施工中,水平电缆在配线架一侧进入机柜后要求预留4米,每一水平电缆在工作区模块处预留0.5米。每一电缆在布放过程中,均需要在电缆两端标注唯一的标记,贴上线号,以便编制竣工文档。线缆、配线及设备端口的标签

    ◆ 所有使用的标签均应为机器打印,手写标签不予接受。标签上的编号应同时支持简体汉字、英文字母、数字、标点。标签上每个字母的高度不可小于4毫米。

◆ 标签应具有永久的防脱落、防水、耐温(≥500C)特性。

◆ 所有线缆必须单独标签,线缆的两端及中途可为人接触的地方须加上标签。

◆ 所有设备端口都应使用标签予以标识。

◆ 所有前端设备须以标签加以标识,并清楚地表明其位置。

◆ 所有的配线及跳线都应采用标签予以标识,并单独编号。

光缆端接

◆ 光纤的接续和端接须采用产品供应商认可的方法和工具设备。

◆ 光纤接续点必须在接续工作完成后进行现场测试。

◆ 光纤接续点的衰减损耗应小于0.2dB。

◆ 除非与设备端接,所有线缆不允许续接。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