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
2025-09-29 05:13:18 责编:小OO
文档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编号:

学时数:理论18学时                   学分数:2学分

适用专业:全校本科专业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课程旨在使学生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增强自我心理保健意识和心理危机预防意识,掌握并应用心理健康知识,培养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切实提高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通过课程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自我认知三个层面达到以下目标。

知识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心理学的有关理论和基本概念,明确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了解大学阶段人的心理发展特征及异常表现,掌握自我调适的基本知识。

技能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自我探索技能,心理调适技能及心理发展技能。如学习发展技能、环境适应技能、压力管理技能、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人际交往技能和生涯规划技能等。

自我认知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树立心理健康发展的自主意识,了解自身的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能够对自己的身体条件、心理状况、行为能力等进行客观评价,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在遇到心理问题时能够进行自我调适或寻求帮助,积极探索适合自己并适应社会的生活状态。

二、主要教学内容

第一部分:了解心理健康的基础知识

通过本部分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及意义,了解异常心理的表现,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论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能够自主地调整心理状态,维护自身的心理健康。

教学内容:

1.认识心理活动的特点和实质;

2.了解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

3.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

4.了解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活动、案例分析

(二)大学生心理咨询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心理咨询的基本概念和功能、心理咨询的内容与类型,建立正确的心理咨询观念以及自助求助的意识。

教学内容:

1.心理咨询的概念和功能;

2.大学生心理咨询的意义和特点;

3.大学生心理咨询的内容与类型。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课堂活动、角色扮演

(三)大学生心理困惑及异常心理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常见的大学生心理困惑及异常心理,了解心理疾病,懂得哪些状态可以通过自我调整或心理咨询进行解决,哪些心理疾病需要专业医疗机构诊治。

教学内容:

1.大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惑及异常心理;

2.大学生常见的心理疾病及其应对。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小组讨论、案例分析

第二部分:了解自我,发展自我

(一)大学生的自我意识与培养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自我发展的重要性,了解并掌握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能够识别在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偏差及原因,并能够对其进行调适,建立自尊自信的自我意识。

教学内容:

1.自我意识概述;

2.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3.大学生自我意识偏差及其调适;

4.自我意识的评估。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心理测试、案例分析、体验活动

  (二)大学生人格发展与心理健康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人格的基本知识、当代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和自我人格发展状况,掌握大学生常见人格缺陷的表现、形成原因及调适方法。

  教学内容:

  1.人格概述;

  2.大学生的人格特征;

  3.人格发展异常的表现与评估;

  4.大学生人格完善的途径和调适方法。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心理测试、案例分析

  第三部分:提高自我心理调适能力

  (一)大学期间生涯规划及能力发展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帮助学生了解在大学期间需要发展的能力目标,并在此基础上对自己的大学生涯进行规划,有目的地安排自己的时间,更好适应大学生活,获得自我发展。

  教学内容:

  1.大学生活的特点及生涯规划;

  2.大学生能力概述及发展目标;

  3.大学期间生涯规划的制定;

  4.学会时间管理。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小组讨论

  (二)大学生学习心理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大学学习活动的基本特点与学习心理特点,了解大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的表现及成因,学会调适学习心理障碍,使自己拥有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

  教学内容:

  1.大学生学习特点与心理机制;

  2.大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及潜能开发;

 3.大学生常见的学习心理障碍及调适。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三)大学生人际交往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人际交往的意义、特点及类型,理解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因素,掌握基本的交往原则和技巧,了解人际关系障碍的类型及调适方法,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内容:

  1.人际关系概述;

  2.大学生人际交往及影响因素;

  3.大学生人际交往原则及技巧;

  4.大学生人际关系障碍及调适。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情景表演、案例分析、团体训练

 (四)大学生情绪管理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自身的情绪特点,掌握情绪调适的方法,自主情绪,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

  教学内容:

  1.情绪概述;

  2.大学生情绪特点及其影响;

  3.培养良好的情绪;

  4.不良情绪的表现及调适。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情景表演、案例分析、团体训练

  (五)大学生性心理及恋爱心理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自身性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认识大学生恋爱心理的特点,了解大学生在性心理和恋爱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形成对性心理和恋爱心理的正确认识。

  教学内容:

  1.性心理的发展和大学生性心理的特点;

  2.大学生性心理问题及调适;

  3.大学生恋爱心理发展的规律特点和常见问题;

  4.培养健康恋爱观和择偶观。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六)大学生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

  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正确理解压力和挫折,了解大学生压力及挫折的主要来源,了解压力与挫折对人生的意义,学会正确管理压力和应对挫折。

  教学内容:

  1.压力和挫折概述;

  2.大学生压力和挫折的产生与特点;

  3.压力和挫折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4.压力管理与挫折应对。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心理测试、案例分析、小组讨论

  (七)大学生生命教育与心理危机应对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帮助大学生识别心理危机的信号,掌握初步的干预方法,预防心理危机,维护生命安全。

  教学内容:

  1.生命的意义;

  2.大学生心理危机的表现;

  3.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与干预。

  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心理测试、角色扮演、小组讨论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鉴于本课程集知识讲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为此,建议课程采用理论与体验教学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综合采用课堂教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心理测试、团体训练,情境演练等方法。

2.紧密联系学生实际生活,选择富有时代气息,真实反映社会、学生感兴趣的题材为教学内容。

3.注意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深入开展课堂互动活动,避免单向的理论灌输或知识传授。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提升他们的心理素质。

4.每一次课后均布置适当作业,以巩固和强化课堂教学的效果。

四、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方式为考查。成绩由三部分组成:(1)考勤(2)平时成绩(含学习态度、讨论发言、作业等)占20%,(3)课程结束综合考查(采用开卷形式,结合所学专题与个人实际情况,答写2-3道主观题,具体内容以期末试卷为主)占70%。

五、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本课程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部分章节内容有区别也有联系,在教学过程中应避免交叉和重复。

六、建议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选用《大学生心理健康导航》高等教育出版社

主要教学参考书:

1.程宇洁编著.心理课堂:给大学生的50堂心理学课上海大学出版社2006

2.储克森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指导十课题.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3.丛媛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

4.戴朝护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5.邓先丽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通识课系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

6.樊富珉,王建中主编.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6

7.龚惠香编著.大学生心理素质训练.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8.官汉蒙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程.湖南人民出版社.2011.

9.郝宏伟编著.大学生心理健康自助手册.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0.何照红,覃干超 编著.心理健康与成功人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1.蒋平生,黄卫国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12.李汉华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13.李虹著.压力应对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14.刘金同,李莉主编.大学生心理发展及素质培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5.王亚男等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人生规划基础教程.水利水电出版社2011 

16.文书锋,胡邓,俞国良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通识(21世纪通识课系列教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17.杨娇丽等编著.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及个案教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8

18.游永恒主编.大学生心理咨询案例集.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19.余孟辉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二版) .水利水电出版社  2011

20.张大均,陈旭主编.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调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1.张大均,吴明霞主编.大学生心理健康.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2.张宏如,曹雨平主编.当代大学生心理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

23.张旭东,车文博著.挫折应对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科学出版社.2005

 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