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1 视频21 视频41 视频61 视频文章1 视频文章21 视频文章41 视频文章61 推荐1 推荐3 推荐5 推荐7 推荐9 推荐11 推荐13 推荐15 推荐17 推荐19 推荐21 推荐23 推荐25 推荐27 推荐29 推荐31 推荐33 推荐35 推荐37 推荐39 推荐41 推荐43 推荐45 推荐47 推荐49 关键词1 关键词101 关键词201 关键词301 关键词401 关键词501 关键词601 关键词701 关键词801 关键词9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101 关键词1201 关键词1301 关键词1401 关键词1501 关键词1601 关键词1701 关键词1801 关键词1901 视频扩展1 视频扩展6 视频扩展11 视频扩展16 文章1 文章201 文章401 文章601 文章801 文章1001 资讯1 资讯501 资讯1001 资讯1501 标签1 标签501 标签1001 关键词1 关键词501 关键词1001 关键词1501 专题2001
儿童家庭教育课程介绍
2025-09-29 05:10:43 责编:小OO
文档
儿童家庭教育课程介绍

本课程3学分,课内学时54,开设一学期。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儿童家庭教育及其指导概述;家庭因素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0-3岁儿童家庭教育指导;3-6岁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儿童家庭与幼儿园、社区的合作共育;国内外儿童家庭教育及其指导的现状与变革。 

  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及其指导的知识和技能,形成现代的儿童家庭教育理念,具备从事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初步知识与能力。 

儿童家庭教育指导课程考核说明

一、有关说明

  1.考核对象

  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本科学前教育专业学生。

  2.启用时间

  从2011年秋季开始使用。

  3.考核目标

  通过考核使学生理解0-6岁儿童家庭教育及指导的相关概念,掌握儿童家庭教育指导中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学会应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帮助家长分析和解决儿童家庭教育中的现实问题。

  4.考核依据

  本课程考核说明是根据国家开放大学(广播电视大学)《儿童家庭教育指导》课程教学大纲和本课程使用的文字教材,即《儿童家庭教育指导》(李莉主编,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一版)制定的。

  本课程考核说明是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命题的基本依据。

  5.考核方式及计分方法

  本课程采用平时形成性考核和期末终结性考试相结合的方式,两者均以百分制计分。合成本课程总成绩的方法是:总分为100分,形成性考核占总分的40%,终结性考试占总分的60%,即形考成绩按40%折算,终考成绩按60%折算,两者相加为课程总成绩。

  形成性考核(形成性考核折算后的合格线为24分)与终结性考试(终结性考试折算后的合格线为36分)均合格才具备合成本课程总成绩的条件,方可获得本课程相应学分。否则,以不及格计。

  6.考核对象入试资格

  凡参加本专业学习的人员,只有本课程的形成性考核合格才有资格参加期末全国统一的终结性考试。

  二、考核方式与要求

  (一)形成性考核

  1.考核目的

  形成性考核是本课程考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是在与地方电大教师共同实现教学过程的引导、指导和管理的前提下促使学生监控自身的学习过程,加强对学生平时自主学习过程的指导和检测,引导学生按照教学要求及时调整学习计划,完成学习任务,提高学习的质量。它对学生领会和掌握学习内容,培养学习能力起积极作用。

  2.考核手段

  形成性考核采用纸质形成性考核册。

  3.考核形式

  形成性考核由平时作业、活动设计与指导及评价、学习情况三部分构成。

  4.形成性考核各形式所占比重及计分方法

  形成性考核成绩以百分制计,占课程总成绩的40%。

  本课程《形考册》是根据教学进度的顺序和本课程的内容编排的。

  考核内容包括三部分,各部分的设计内容与使用要求如下:

  (1)平时作业

  平时作业分为四种题型:概念阐释、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依据学习目标和教师的要求,学生按照学习进度,在自学本课程多种教学媒体资源和接受辅导教师指导的基础上完成3次形成性考核平时作业。本课程共七章内容,每章10分,共70分。

  (2)活动设计与指导及评价

  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实际情况,采取帮助指导家长设计活动或自主设计活动的方式(二选一)来考察学生所学理论应用于实际的能力。共一次,20分。

  A.家庭游戏活动设计指导及评价:选择一位小朋友家长,帮助家长设计家庭游戏并实施,家长将游戏效果反馈给指导者并收录在活动情况记录表中;

  B.儿童家庭与幼儿园、社区合作共育活动设计与评价:学生设计一次合作共育活动并主持实施,按所学相关理论作为评价标准进行实施结果评价,将所有内容填入活动情况记录表中。

  学生要认真全面填写活动情况记录表(家庭游戏活动设计指导要有家长的反馈记录并签名),教师根据活动情况记录表给出学生成绩,并计入其形成性考核总成绩中。

  (3)学习情况

  学习情况包括平时作业完成情况、活动设计与指导及评价完成情况、参加面授情况、上网学习情况、学习笔记五项内容。共10分,每项为2分。这也是考核学生学习成绩的重要方面,学习情况的考察以辅导教师、班主任、学习小组组长为主。

  学生通过完成形成性考核内容,既可以巩固与检验自己的学习成效;也可以培养自己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5.考核要求

形成性考核任务与要求

序次章节形式布置时间提交时间权重
1第1-2章

平时作业(1)

第4周

第10周末

20%
2第3-5章

平时作业(2)

第7周

第13周末

30%
3第6-7章

平时作业(3)

第10周

第15周末

20%
※4

第3、4、6章

活动设计与指导及评价第13周

第17周末

20%
5 学习情况检查 10%
  注:※选择“家庭游戏活动设计指导”可在平时作业(2)之后进行,平时作业(3)依次后推。

  (二)终结性考试

  期末考试卷面以百分制计,占课程总成绩的60%。

  1.考试目的

  终结性考试是在形成性考核的基础上,对学生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进行的一次全面检测。

  2.命题原则

  第一,教材共7章,本课程的考试命题涉及1-7章的内容,既要全面,又要突出重点。

  第二,每份试卷所考的内容,覆盖本课程教材所学内容的85%以上的章节。

  第三,试题应难易适中,一般来讲,可分为:容易、适中、较难三个程度,所占比例大致为:容易约占30%,适中约占50%,较难约占20%。

  第四,各试题彼此,即某试题不可替其它试题作答或暗示其它试题答案线索。

  3.考试手段

  终结性考试采用纸质考试。

  4.考试方式

  终结性考试采用开卷方式。

  5.考试时限

  终结性考试时间长度是90分钟。

  6.特殊说明

  终结性考试允许携带学习笔记和本课程文字教材,但要严格考场纪律,不可讨论,必须完成。

  三、终结性考试试题类型及规范解答举例

  试题题型包括多项选择题、判断题、简答题、论述题和案例分析题。

  多项选择题、判断题两项着重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了解、掌握的程度和分辨、判断能力;

  简答题着重考核学生对基本知识点、基本理论的了解或掌握程度,不需要展开论述,亦可用自己的语言简要说明要点;

  论述题着重考核学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水平,要求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工作实际相结合,在把握理论要点的基础上,融进自己的认识、理解和分析,理论准确、叙事翔实;

  案例分析题重点考核学生应用所学理论及知识分析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根据所给案例材料,用所学理论进行分析论证,说明自己的观点和认识,理论运用恰当,观点明晰准确、逻辑性强。字数不少于500字。

  (一)多项选择题(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每题全部选对才可以得分,每题2分,共20分)

  1.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有( )。

  A.亲情性与权威性

  B.奠基性与终身性

  C.随机性与针对性

  D.稳定性与整合性

  2.3-6岁儿童心理发展的家庭教育指导包括( )。

  A.认知发展

  B.语言发展

  C.美的熏陶

  D.社会性发展

  (二)判断题(将b或r填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是“放任型”的家长教育方式。( )

  2.智力落后儿童生活自理能力很差,家长需要把一个个生活技能分解成若干个动作,耐心地对他们进行“小步训练”。( )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亲子游戏指导原则。

  2.3-6岁儿童身心发展的教育目标是什么?

  (四)论述题(16分)

  1.联系实际分析日本、韩国、美国儿童家庭教育对中国儿童家庭教育的启示。

  要求:

  (1)说明日本、韩国、美国的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及对中国儿童家庭教育的启示;

  (2)要具体阐述你对国外儿童家庭教育引发中国儿童家庭教育变革的看法,并提出自己的观点或建议,否则扣8分。

  (五)案例分析题(24分)

  小班入园第三天,离园时间到了,小朋友陆续离园。壮壮的家长来了,老师蹲下来与壮壮平视,亲切说:“壮壮,妈妈来接你了。”只见壮壮,没有像其他幼儿一样,扑到妈妈怀里,而是跑到老师跟前,打了老师一个耳光。

  老师平静地问:“为什么打老师呀?”幼儿不理。老师对家长说:“您先带孩子回家吧,回头我们电话联系。”待家长和幼儿到家,幼儿情绪稳定后,老师打电话向家长询问壮壮发脾气的情况。得知是因为在拿书包时候,老师没有第一个给壮壮,壮壮才向老师发脾气。家长不好意思地对老师说:“老师真是对不起了。”老师对家长说:没关系,孩子刚入园时情绪不稳定,会发脾气这是正常的表现。在家可能也会因为家长没满足愿望,而向家长发脾气,请家长做好心理准备。不要在孩子情绪激动时给孩子讲道理或向孩子发脾气,可以在孩子情绪稳定后再向孩子讲明道理。第二天壮壮来园时,老师一如既往地热情和他打招呼。壮壮在妈妈的鼓励下还向老师说了“对不起”。

  请根据“第六章 儿童家庭与幼儿园、社区的合作共育”中的儿童家庭与幼儿园合作的理论或观点进行分析。

  要求:相关理论或论点应用准确、恰当且陈述清晰;有自己明确的观点和认识且分析、说明具体;阐述、评论逻辑性强;字数不少于500字。

  参:

  (一)多项选择题(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括号内,每题全部选对才可以得分,每题2分,共20分)

  1.ABC

  2.ABCD

(二)判断(将b或r填在题后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20分。) 

  1.(r)

  2.(b)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简述亲子游戏指导原则是:

  (1)明确亲子游戏的重要性,其作用是其他任何游戏都无法代替的(2分);

  (2)认识到亲子游戏中父母的角色是观察者、引导者和游戏伙伴而非替代者(3分);

  (3)意识到亲子游戏是引导婴幼儿发展的游戏,要充分尊重婴幼儿的兴趣(3分);

  (4)记录亲子游戏全过程,提升游戏的价值与意义(2分);

  2.3-6岁儿童身心发展的教育目标是:

  促进幼儿身体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协调发展,增强体质(1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2分);发展幼儿智力,培养正确的运用感官和发展语言交往的基本能力,增进对环境的认识,培养有益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初步的动手能力(3分);萌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科学的情感,培养诚实、自信、好问、友爱、勇敢、爱护公物、克服困难、讲礼貌、守纪律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以及活泼开朗的性格(3分);培养幼儿初步的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1分)。

  (四)论述题(16分)

  (评分标准:观点正确4分,论述清楚4分,自我认识8分)

  参:

  相关知识点:

  (1)国外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日本家庭教育重视礼仪培养、挫折教育、自立教育;韩国家庭教育重视道德教育和礼仪教育,并有独具特色的“狼型”教子法、“狮子型”教子法;美国家庭教育特色在于尊重儿童、父母参与,重视常规培养和亲子阅读。

  (2)对中国儿童家庭教育的启示:a.中国孩子更需要接受挫折教育、逆境教育、教育;b.中国家庭应当重视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c.中国社会和教育界应当更加注重对家长的教育和支持。

  自我认识从略。

  (五)案例分析题(24分)

  (评分标准:相关理论应用准确、恰当且陈述清晰10分;有自己明确的观点和认识且分析、说明具体10分;阐述、评论逻辑性强2分;不少于要求字数2分。)

  参1

  相关知识点:壮壮是新入园的幼儿,基于幼儿园老师对该年龄段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的认识,借助电话,采取了家庭和幼儿园的合作共育的方式,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这个案例比较符合评价0-3岁家园合作共育的重要指标。

  1.客观真实地了解幼儿的家庭教育情况。

  2.理论结合实际,分析教育问题。

  3.将解决问题的过程作为提高家长教育能力的过程,不仅给出具体的教育策略,还与家长进行细致的分析,帮助家长学习从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规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发挥家庭的主体作用。

  联系案例、自我认识从略。

  参2

  相关知识点:

  3-6岁儿童家园合作内容丰富,这里表现出的是亲职教育。即为了提高家长素质和家教质量,对家长的家庭教育提供帮助和进行指导的过程。除了包括 0-3岁儿童家长亲职教育的内容,还包括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各种规章制度和参与幼儿园管理的途径、方式方法以及家园双方在合作教育方面的责任和义务等。幼儿园老师与壮壮家长采用的是约谈的沟通交流方式,通过电话沟通,双方了解了壮壮行为表现产生的原因并商定了解决办法。

  3-6岁儿童家庭和幼儿园的合作共育活动,具有一些共性的特点:活动目的明确;准备充分;形式灵活;既体现了幼儿园的主导性,又发挥了家长的主体性,体现家园合作共育的教育理念。

  联系案例、自我认识从略。

  四、课程考核的相关内容

  终结性考试难度按重点掌握、掌握、了解三个不同层次的要求出题。其中重点掌握的内容约占70%,掌握的内容约占15%,了解的内容约占15%。

第一章 儿童家庭教育及其指导概述

  考核目标:

  重点掌握:儿童家庭教育的作用、任务、内容、方法;

  掌握:掌握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内容、渠道、形式与方法;

  了解: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地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的性质与目的。

第二章 家庭因素对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

  考核目标

  重点掌握:家长素质与儿童家庭教育;家长教育方式与儿童家庭教育;

  掌握:家长教育观念剖析;

  了解:家庭环境与儿童家庭教育。

第三章 0-3岁儿童家庭教育指导

  考核目标:

  重点掌握:0-3岁儿童发展的教育目标目标与任务;0-3岁儿童身心发展的指导策略;亲子游戏设计与指导;

  掌握:0-3岁儿童身心发展特点;0-3岁儿童游戏发展的特点;

  了解:玩具和游戏材料的配备要点。

第四章 3-6岁儿童家庭教育指导

  考核目标

  重点掌握:3--6岁儿童身心发展的家庭教育指导策略;

  掌握:3--6岁儿童身心发展的教育目标和任务;

  了解:3-6岁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

第五章 特殊儿童的家庭教育指导

  考核目标:

  重点掌握:不同类型特殊儿童的特征、判定及家庭教育指导;

  掌握:特殊儿童的定义与类型;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目的与任务;

  了解:特殊儿童家长所面临的挑战。

第六章 儿童家庭与幼儿园、社区的合作共育

  考核目标

  重点掌握:0-3岁和3-6岁儿童家庭与幼儿园、社区合作教育的内容、方法及方式;家庭、社区、幼儿园合作共育活动的设计、指导与评价;

  掌握:家庭、社区、幼儿园在合作中的关系;

  了解:家庭、幼儿园、社区三方合作的必要性。

第七章 国内外儿童家庭教育及其指导的现状与变革

  考核目标

  重点掌握:儿童家庭教育及其指导的变革;日本、韩国、美国儿童家庭教育的特色;外国儿童家庭教育对中国家庭教育的启示;

  掌握:儿童家庭教育及其指导现状;

  了解:儿童家庭教育的社会和时代背景。下载本文

显示全文
专题